李嗣源就在小城數十里外的大山裡,晉境多山,隨處可見一些山頭,最適宜人員隱蔽。
李嗣源在河東呆了也有六七個年頭了,對這裡的地形很熟悉,可赫連鐸在山西境內待的時間更長,這個吐谷渾族的大酋長在幼年的時候就跟隨父親投靠了李唐,父親去世後赫連鐸被任命爲陰山府都督,後來與李克用的父親朱邪赤心一起平定龐勳之亂。
再後來平定李國昌、李克用父子的叛亂中所立的功勞。他憑藉着三寸不爛之舌,一舉說服了李克用的大將高文集還有李克用的族叔沙陀酋長之一李友金。李克用後院起火,急忙回軍,在半路上被赫連鐸的老搭檔盧龍節度使李可舉在藥兒嶺伏擊,損失慘重,最後李國昌、李克用父子纔不得不逃亡陰山之北的韃靼。
赫連鐸也因功升爲雲州刺史、大同防禦使。
也正是那時赫連鐸才和李克用結下了深仇,後來黃巢佔據長安,李唐命沙陀酋長李友金在塞北招募了三萬胡兵,李友金無力控制,他又覺得當年背叛堂兄李國昌有些不地道,這才保舉李克用掛帥,讓李克用將功補過。
李克用不負衆望,收復了長安,被朝廷任命爲河東節度使,這六七年來與赫連鐸摩擦不斷,終於爆發了大戰,數次交鋒之後赫連鐸不敵,被李克用麾下大將李存孝趕出了雲州(大同)。
赫連鐸當然不會甘心,聯絡了盧龍鎮節度使李匡威(赫連鐸的老搭檔李可舉的兒子)聯名上書朝廷,要求討伐李克用。這纔有了個路藩鎮共同討伐李克用的事情出來。
要說這赫連鐸也是沙場的老將了,應該穩紮穩打纔是,可連日來的戰爭實在是太順利了,順利的讓他有些不把李克用這個對手放在眼裡了。
這也難怪,李克用面臨的是個路藩鎮的聯手攻擊,顧此失彼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赫連鐸的兵力雖然也有五萬人,可都是在吐谷渾臨時招募的人手,戰鬥力普遍偏低。或許正因爲如此,李克用的重要兵力都部署在了其他戰線上了吧,赫連鐸這樣想。
這是一座小城,城牆是土夯的,並不高大,但城中的守軍是正宗的沙陀人,不是那些一見面就跑的雜胡兵,所以戰鬥很慘烈,城中的守軍不足千人,在數萬大軍圍困之下依然奮起抵抗,雖然損失慘重,但城下同樣撂下了更多的吐谷渾的勇士。
赫連鐸靜靜的注視着戰場,冷峻的目光沒有一絲憐惜,作爲一個統領數萬人馬的統帥來說,這種場面見的多了,他們要的是最終的勝利,不在乎過程。只要打仗就一定會死人,現在死個一兩千人不算什麼,只要破了城,就把城中的守軍和百姓全部殺光,把城中的所有能搶走的東西全部搶了,以此來爲那些戰死在城下的勇士們報仇。
就在這邊的攻城戰打的正激烈的時候,一陣滾滾的悶雷聲響起,久經戰場的赫連鐸敏銳的發覺這不是雷聲,是騎兵,上萬的騎兵才能發出這麼大的馬蹄聲。赫連鐸急忙鳴金收兵,想迅速組成防禦陣型。
可這些新從吐谷渾招募的新兵們已經殺紅了眼,聽到了鳴金聲竟然沒有人撤退,現在這些彪悍的吐谷渾健兒已經殺紅了眼,他們心裡只有一個念頭,攻破城池,爲死去的兄弟報仇。
赫連鐸氣急敗壞的指着這些新兵蛋子破口大罵,但根本無濟於事,殺紅了眼的士兵根本對他這個統領的命令置若罔聞。鳴金和旗語根本不起效果。
直到地平線上出現了黑壓壓的大隊騎兵的時候,這些攻城的兵丁這才反應過來,隨即放棄攻城,準備應付眼前的危機。
可他們見機的太晚了,沙陀的騎兵在唐末是最強悍的騎兵隊,而李嗣源麾下的騎兵正是沙陀騎兵中精銳中的精銳。還沒等他們做好部署,遮天蔽日的箭雨就鋪天蓋地的傾瀉而下,如果是正規的官軍的話,應該還不會有太大傷亡,畢竟弓箭仰射的覆蓋打擊威力較小,如果是全副武裝的官軍的話不會出現太大傷亡,即便被射中,這種仰射的箭矢也穿不透防護性能良好的盔甲。
可這些人都是赫連鐸在吐谷渾倡促之間招募的,別說盔甲了,很多人都是穿着五花八門的服裝,有的連武器都是鏽跡斑斑,沒辦法,在連年征戰的年月,兵器可是十分昂貴的東西,不是什麼人都能買得起的,主要是鐵比較貴。就連一口普通的鐵鍋都能賣到五兩銀子,要可知當時的銀子一兩銀子可以買米二十石,唐朝的一石爲現在的五十九公斤左右,也就是一兩銀子可以買一千多斤米,而買一口鍋卻要五兩銀子,也就是說一口鍋的價錢能夠買六千斤大米,由此可見當時的鐵器是多麼的昂貴。
朱溫在亳州自己建立了鋼鐵廠,亳州也有幾個不算很大的鐵礦,朱溫更有先進的鍊鐵技術,朱溫已經開始用焦炭煉製鋼鐵了,說以朱溫的鋼鐵廠出品的農具、廚具、兵器都是市面上的搶手貨,是以這些年朱溫賺了個盆滿鉢滿,連年征戰也從來沒有過資金上的缺口。
可赫連鐸就沒有你怎麼厲害了,雖然他也是一方軍閥藩鎮,但他是吐谷渾的酋長出身,很顯然沒有什麼技術性的東西,就算給他鐵礦估計他都不知道是什麼東西,更不用說自己組織人手煉製鋼鐵了。
在那個時代,鹽鐵都是朝廷壟斷的行業,也就是說鹽鐵這種生意都是官府做的,嚴謹私人買賣,國家的財政主要稅收就是來自於鹽鐵,可以說掌握了鹽鐵就是掌握了朝廷的經濟命脈。
王重榮有兩處鹽池,所以河中的經濟力量十分雄厚,國家的財政管理人員被稱爲鹽鐵使,可見鹽鐵在國家收入中佔據的比重。
正因爲如此,才造成了鐵器價格的居高不下,也正因爲如此,才讓朱溫發了一筆大財。
不過像赫連鐸這種外族的藩鎮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兵器大多都是朝廷配備的,自己根本沒有兵甲製造的技術和能力,所以他在失去雲州以後,雖然招募了數萬兵丁,可根本沒有什麼武器。現在風雨飄搖的李唐王朝的財政本身就捉襟見肘,能夠把禁軍的兵器鎧甲配備齊全就已經不錯了,哪裡還有錢幫赫連鐸這個倒黴蛋配備兵器鎧甲?
所以赫連鐸的隊伍就連弓箭大都只是竹箭,連鐵箭頭都沒有。這種情況下跟李克用的精銳騎兵打仗,不敗纔怪呢!
李嗣源的一萬多騎兵一邊快速衝刺,一邊放箭進行火力壓制,搞的赫連鐸十分被動,眼看着自己新招募的軍隊被打的擡不起頭來,死傷累累,要說不心疼那是假的。戰局轉變的太快了,本來還是自己五六萬人圍着人家不足千人的守城隊伍打,現在自己的五六萬人竟然面對一萬多騎兵被打的無還手之力,怎麼能不讓赫連鐸鬱悶萬分?
這些新招募的士兵一路東進勢如破竹,根本沒有打過硬仗,剛纔的攻城戰雖然激烈,但畢竟兵力懸殊,就算是守軍再能打,城破也是板上釘釘的事可現在他們面對的可是一萬五千精銳的鐵騎,戰鬥力十分強悍,他們根本沒有任何還擊的餘地,他們十分清楚,如果讓他們衝過來的話,將更會是他們的災難。
一萬多的騎兵衝鋒所帶來的威力可不是開玩笑的,就算是你人再多,都無濟於事。因爲赫連鐸的軍隊只有一萬騎兵,其餘的都是步兵,真打起來勝負難料。但從氣勢上來說,赫連鐸已經輸了。
就在這時,李存審帶着八千刀盾手從另一個方向攻了過來,雖然是步兵,可他們閃亮的盔甲和亮麗的長刀,還有那堅實的盾牌都讓人心裡發憷。
赫連鐸長嘆一聲,帶着一萬騎兵直接撤退,至於那四萬多的步兵的生死,已經不是他所能考慮的範圍了。
這一戰李嗣源大獲全勝,原本李嗣源安排的兩路伏兵甚至還沒有趕到,戰爭就已經勝利了。這一戰,殺敵接近兩萬人,俘虜將近三萬人。可以說這一戰的勝利已經超出了李嗣源的想象。
對於這將近三萬的俘虜,李嗣源也很頭痛,殺了的話會被人罵作屠夫,留着的話光他們所吃的糧食就是一個大數目。所以李嗣源只能報告上級,請求下一步指示。
李克用的命令已經下來了,把所有俘虜都殺光,這是命令,沒有人能夠改變。即便是李嗣源這種李克用十分信任的乾兒子都說不上話,更何況他們根本不敢替他們說話。
************最近工作比較忙,更新有點少抱歉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