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什麼叫大國總理

“他甚至要謝謝我們。”艾倫威爾遜非常得意的開口道,至於爲何選擇尼赫魯而不是帕特爾,就說現在是工黨而不是保守黨執政,對帕特爾進行解釋就行了。

話不能說死,說不定什麼時候還有需要帕特爾幫忙的時候。把任命說是工黨看好尼赫魯,如果是保守黨執政英屬印度副總理就是帕特爾,這樣可能會讓帕特爾心裡舒服一點。

實際上就算是國大黨內部,因爲甘地傾向於尼赫魯的關係,加上尼赫魯的年齡優勢過於明顯,帕特爾也很難戰勝年富力強的尼赫魯。

把責任歸在工黨身上,有助於帕特爾的支持者有種錯覺。那就是尼赫魯是英國人指定的,帕特爾的失敗只是因爲尼赫魯被英國人看重。

這樣國大黨保守派在這種錯覺的感召下,心裡對尼赫魯就不會這麼服氣。

有助於凝聚保守派的軍心,哪怕因爲帕特爾年事已高,萬一如同歷史上那樣英年早逝,保守派一時半會也不會散架。

歸根究底,處在大英帝國的角度上,獨立後的印度還是別過的太好,這樣對大家都好。

讓尼赫魯用接下來的時間完成印度的整合,然後完成任務撒手人寰就不錯了。

趕在倫敦正式宣佈英屬印度副總理的人選之前,艾倫威爾遜着急上火的最後的突擊。

和葡萄牙總督府的代表佩德羅,正式簽署了關於果阿的密約,實際上早就應該簽署了,只不過是等待果阿夯實基礎,完成果阿周邊的和平教居住區的建設工作。

艾倫威爾遜雖然最近沒有和葡萄牙人聯繫,但是也幫忙進行了一番鍵政指導。就和北方的不丹錫金尼泊爾三國一樣,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一個過得去的身份系統。

要知道次大陸最不缺乏的就是人,如果印度人要玩滲透,周邊的國家是很難扛得住的。

身份系統的建立宜早不宜遲。只要印巴分治開始,果阿周邊的和平教徒,自然而然就會變成防護堤,將印度偷偷摸摸的人口滲透擋在外面。

密約簽署完畢之後,艾倫威爾遜看着佩德羅道,“佩德羅先生,密約的全部內容,等到英屬印度終結之後在公佈比較好。這樣算是成全我們的交情!”

“有助於你們英國人推卸責任。”佩德羅心領神會的道,然後皺眉道,“可是我們要開始領地置換了,這種動作是瞞不住國大黨的。”

“你不提置換出來的土地是多少就行了。”艾倫威爾遜提醒道,“密約的第十條,果阿港口將作爲英葡聯合的海軍基地,我們到時候可一定要信守承諾啊。”

“這是當然,葡萄牙和大英帝國是幾百年的盟友,我們共同戰勝了西班牙。”佩德羅面色鄭重的道,“果阿的海軍基地,皇家海軍永遠有使用權。”

“那就感謝葡萄牙了。”艾倫威爾遜鬆了一口氣道,“現在就可以開始領地置換了。趁着倫敦還沒有宣佈誰是英屬印度副總理之前宣佈正是時候。”

八月二十七日,葡萄牙果阿總督府宣佈,遷徙達德拉-納加爾哈維利、達曼和第烏的基督徒前往果阿生活,遷徙行動馬上開始。

而在這個時候,勤勞的英屬印度專員助理,又馬不停蹄的忙活下一件事,第二次和籌款完畢的塔塔集團、比爾拉家族的代表們談談,這一次又多了上一次沒來的博拉家族。

博拉家族的首領這一次也來了,岡薩亞·塔茲·博拉十三歲開始在家族生意裡學徒,十六歲就能獨當一面。一九二九年繼承家業後,開始進軍實業,並在鋁、水泥和化工業等關鍵產業建立起自己的地位,成爲博拉集團公司的創始人。

上一次岡薩亞·博拉沒來是因爲,博拉家族是和國大黨的關係非常密切。英屬印度總督府的第一次召喚,出於政治原因,岡薩亞·博拉採取了觀望態度。

但是當塔塔家族和比爾拉家族都開始籌款,岡薩亞·博拉坐不住了。要是英國人鐵了心將部分產業交給兩個起名的家族,一旦這兩個家族把產業吸收完畢,實力上就會把博拉家族甩開。

對於岡薩亞·博拉的到來,艾倫威爾遜沒有意外,同時也沒有不歡迎的意思。

他也知道,最近印度民間的高利貸十分猖獗,這些印度本土的精英,爲了填補英國離開後的空當,並且搶佔有利位置是無所不用其極。

印度的民間高利貸問題一直都非常嚴重,這從莫迪老仙的廢鈔令就可見一斑,老仙可是以打擊黑錢洗錢的名義開始廢鈔令的,二十一世紀印度高利貸業務都這麼興旺,更何況是現在。

不過麼,這和他無關,英國不適合在這個時候干涉印度人的內政,至於受困於高利貸的印度人,還不上錢可以拿喜兒抵債嘛,活人還能讓尿憋死?

這有什麼問題,非常符合印度的國情嘛,把女兒賣了還能讓解決自身的債務問題。

他只想拿錢填補本土的財政赤字,一億英鎊數字單獨從印度民間的企業角度來說,確實是一個天文數字,但今天既然這些民族企業家又來了,說明他們還是有辦法籌集到這些錢。

再說絕對沒有虧待這些這些印度的大買辦,涉及的產業價值遠超一億英鎊的價格。未來幾十年這些家族控制的產業,會帶來幾倍幾十倍的回報。

鋼鐵、化工、紡織不提利潤多少,單獨就處在半壟斷的環境下,挖掘次大陸內部的市場,就能讓他們賺翻了。

最讓這些大買辦看重的產業,拜拉迪爾鐵礦毫無疑問是其中之一。

之前賣給美國的邁索爾鐵礦,是最方便海運、鐵礦品質最高、成本最低的鐵礦。但在儲量上拜拉迪爾鐵礦纔是支撐英屬印度鋼鐵產業的源頭。

拜拉迪爾鐵礦的礦石,品質只是比邁索爾的鐵礦略差一些。但用在鋼鐵工業中也足夠了。

其中五分之一的儲量和邁索爾鐵礦的品質相似,絕對的國家柱石。到了誰手裡,都是手裡做了一座金山。

塔塔集團、比爾拉家族以及剛剛來到的博拉家族都躍躍欲試,雖然理智告訴他們,這座鐵礦不是一家能吃下的,但是貪心這種東西誰能控制的住呢。

這一次艾倫威爾遜留了一個心眼,找了一個開闊的莊園談問題,避免被咖喱所籠罩。直接就從英屬印度總督府消失了。

當年勞合喬治首相,手中的筆在世界地圖上隨意一劃,就有一個新的國家誕生。今天的艾倫威爾遜,同樣動動手指,就有一個行業的壟斷資本家誕生。

對於這些大買辦的禮物,艾倫威爾遜來者不拒照單全收,但還是不偏不倚的公事公辦,他把所有的禮都收了,就相當於沒有收禮,有什麼問題麼?

對於鐵礦的所有權,塔塔家族和比爾拉家族都有所期待,塔塔家族的起源,可以視爲實業救國的代表,當年在西方留學的回國成爲家庭首腦,就勵志於發展重工業。

當時印度工業資產階級已逐步形成並有發展。由於殖民政府的阻撓,二十世紀初孟買一些大工業資本家企圖發展重工業的計劃落空。

但唯獨塔塔家族在遭到英國拒絕援助後,分別從美國和德國獲得專家和機器設備,並趁印度人買印度貨的運動高漲時機,在國內成功地發行了股票。

本就立足於鋼鐵行業的塔塔家族,對此勢在必得,爲此已經通過了多種手段,聯合了不少人脈,將印度最大的鐵礦拿到手。

щщщ✿тt kan✿C ○

從買辦變爲壟斷資本家的鑰匙,現在就在艾倫威爾遜的手裡,甚至還有空提醒到來的客人們要注意紳士風度,不要因爲爭吵失了身份。

就在涉及到印度未來鉅富階層形成的重要會談,進行的同時。

格林尼治時間八月二十九日下午兩點,大英帝國首相艾德禮在倫敦國會宣佈,提名尼赫魯爲英屬印度副總理,總督蒙巴頓兼任英屬印度總理,向印度移交政權的步驟正式開始。

多日來,英屬印度尼赫魯和帕特爾的支持者,因爲誰是英屬印度副總理的人選,互相攻擊和謾罵,但當最終的消息傳來之時,還是沉浸在這個好消息當中,整個次大陸都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在首相正式宣佈尼赫魯爲英屬印度副總理之前,英屬印度專員巴倫爵士,已經和尼赫魯見過一次面了,表示艾德禮首相還是看好和工黨理念類似的尼赫魯,作爲未來領導印度的人選,只有在尼赫魯的手中,印度纔會成爲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

尼赫魯一直就認爲自己比帕特爾的優勢更大一些,但沒有確定的消息心中未免惴惴。正式的消息傳來之後,他也難免心懷激盪,爲自己戰勝帕特爾而感到高興。

更重要的是,幾十年來追求的夢想已經近在眼前,他不在是一個反抗殖民統治的黨派領導人,而是一個大國總理,未來的印度必將在他的手中,成爲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

什麼叫大國總理啊?尼赫魯一個戰術後仰,靠在椅子上,十分的志得意滿。

第九百六十三章 父慈子孝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東京奧運會第四十六章 艾倫報告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閣使團第四百五十四章 重任在肩第1574章 空中組合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約成立第一百八十五章 我對錢沒興趣第三百四十一章 甘地是叛徒第四百九十五章 影帝演技威爾遜第五百三十七章 海務大臣蒙巴頓第1661章 布什總統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公投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里根總統第四百零五章 大蘋果城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你不要想着打仗第二百四十七章 印度資源多嘛?第一百五十三章 彰顯團結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聯合國決議第三百七十九章 匡扶正義的公主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險和機遇並存第1714章 英國人不安好心第1701章 天無二日第八百三十八章 好辦法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五百九十三章 靜坐請願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艱難的決定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美國出重拳第八百四十九章 印尼是頭等大事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美國可以談第七百一十二章 女王加冕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中譯英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救命稻草第五百五十九章 麥天皇的助攻第五十八章 南斯拉夫的朋友第六十七章 讓印度人先死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不與民爭利第六百三十四章 我是柏林人第1688章 英德友誼萬歲第七百三十四章 強硬的菲律賓第七百四十六章 英國人會打仗?第八百八十三章 武裝直升機試飛第八百零六章 自信的專員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合縱長第二百三十二章 英葡友誼第一百九十七章 帝國任務第八百九十四章 建立駐澳英軍第九百七十一章 白人的命也是命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歐洲的拉美戰略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七百二十章 埃及電氣化第九百一十七章 第一顆人造衛星第1589章 一盤大棋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里根要動真格第七百七十五章 天降正義第八百二十七章 相似的花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再堅持半年第1739章 暗中觀察第二百二十五章 繼續轉移矛盾第一百六十章 霧都倫敦第1675章 昂納克的訪問第五百八十六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1695章 清算的不完全第一千章 學院高材生第五十八章 南斯拉夫的朋友第五百一十二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六百三十章 柏林危機第六百二十五章 威爾遜夫婦第二百五十五章 德雷克想進步第九百八十六章 阿諾德第五十三章 指一條明路第一千零一章 莫斯科之夜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敵在白宮第一百九十一章 走向新印度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向東看的法國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造船業的威脅第七百一十一章 勝天半子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美國病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李梅的贊同第1726章 清洗大西洋派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出賣剛果第九百二十八章 專員聽我狡辯第六十三章 要一個傭人第四十四章 德國投降第1637章 艾倫真討厭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軍援以色列第1684章 驅逐出境第八百九十章 首次馴服大臣第二百六十三章 迪士尼第八百七十四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美元危機第六十四章 該死的蘇聯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宗主權,就不給第五百六十六章 安全情報委員會第1726章 清洗大西洋派第三十八章 薩爾區問題第三百七十四章 艾倫的專業性第1584章 悲憤的首相第十章 找一條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