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是帕梅拉。”伯吉斯給了艾倫威爾遜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讓對方自己體會。
翡翠這種東西,其實艾倫威爾遜認爲這是智商稅的代表,不過這個世界上有這麼一個民族,有種叫做玉石文化的東西。
剛好英屬馬來亞就有不少這個族羣,單獨就產量而言,如果鑽石是智商稅的話,翡翠是更加有明確性的智商稅,尤其是對華人而言。
鑽石儲量很大,平均到全球所有人,每個人還有一克拉。鑽石工業價值很低,只在刀具和磨料行業擁有無可替代的地位。
鑽石的流行是戴比爾斯營銷的結果。古代鑽石主要產於印度,產量極低,所以才顯得珍貴。南非鑽石礦發現以後,鑽石儲量直線上升。戴比爾斯審時度勢,拿下南非鑽石礦的所有權,限制出貨量,營造了鑽石供不應求的假象。
翡翠礦脈足有幾萬平方公里,出產的翡翠是每年以萬噸計算,單獨的原石几噸幾十噸都正常,根本就不應該有這麼高的價格。艾倫威爾遜也沒把翡翠看的多珍貴,只是想要在這東西還不值錢的時候,效仿帝俄的珍寶琥珀屋,爲自己打造一套傢俱做裝飾。
這個想法艾倫威爾遜認爲是不過分的,現在緬甸也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如果當地人願意幫助他完成這個小小的夢想,考慮到戰後歐洲各國堆積如山的武器,他可以擴大對這些民族武裝的支持,用廢鐵換破石頭。
再說類似於這種智商稅主要看營銷,主要廣告打得夠狠,誰說就不能在歐美流行起來?
如果考慮到緬甸在一九四八年獨立,艾倫威爾遜努力一下在延緩個一年,還有三年時間把這些破石頭運出來,翡翠屋的夢想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只是目前的新任英屬緬甸專員,不理解他的苦心,不明白這種東西對社會穩定是有用的,只要廣告吹的很,就有女人出來追捧閃閃發光的東西。
考慮到伯吉斯這個人的間諜身份,艾倫威爾遜沒有過多的透漏機密內容。在伯吉斯到達仰光之前,艾倫威爾遜就已經聯絡了當地的公務員,詢問當地的印度國民軍戰俘情況,這些戰俘在緬族人虐待之下,還是有一些一直活到現在的。
比較巧合,這一次和國大黨溝通的日期,和對印度國民軍最終審判的日期接近。聽說又有印度士兵譁變了,當然也毫不意外的被迅速解決。
如果有再次激起譁變的風險,按照艾倫威爾遜的想法就不要審判了,直接讓緬族人便宜行事,把這些日本人的走狗都幹掉。
當然,經過慎重的考慮之後,艾倫威爾遜還是決定看看和國大黨溝通的結果。
如果有一個好的結果,就讓這些追求民族獨立的印度國民軍士兵多活幾天,要是這個結果不令人滿意,那就別怪要對軸心國附屬勢力清算了。
怎麼在接下來的兩年到三年的時間當中,讓國大黨有所顧忌,一直是艾倫威爾遜重新踏上這片土地想的事情。
可能在英屬印度的範圍之內,目前而言採取強硬態度可能已經不合時宜了。
不過大英帝國可不僅僅只有英屬印度這個殖民地,還有很多在其他殖民地。這就涉及到了另外一個問題了,既印度人在大英帝國殖民地的作用是什麼。
不算澳大利亞、加拿大那些同文同種的殖民地。英屬印度因爲在大英帝國當中十分重要,當然也可以換取一些特權,比如在英國其他殖民地當中,充當當地維持英國殖民統治的力量。
如果國大黨要是敢採取不合作的態度,排印浪潮可能爲時不遠。作爲英屬印度的專員助理,艾倫威爾遜管不到其他殖民地,但近距離的周邊,他還是可以插手的。
比如說亞丁,也門城市亞丁,位於阿拉伯半島的西南端,扼守紅海通向印度洋的門戶,素有歐、亞、非三洲海上交通要衝之稱,也是世界著名港口。
也門在阿拉伯半島,看起來和英屬印度沒有什麼關係,可實際上亞丁是英屬印度的一部分,只是不經常出現在地圖上。
亞丁被英國佔領,淪爲英國殖民地,英國東印度公司在亞丁建成了燃料煤倉庫,爲過往的蒸汽機輪船添加燃料,爲孟買管轄區下轄的亞丁定居點,一直到一九三七年,才和緬甸一樣,被分離出英屬印度的管轄。
因爲是孟買的中轉站,亞丁當地有很多印度裔在工作,如果國大黨不馴服的話,艾倫威爾遜可能就要給亞丁專員發電報了。
在總督府這邊準備會務的同時,國大黨內部也在進行激烈討論,甘地作爲被擡出來的代表,具有廣泛的影響力的人物,國大黨的招牌,自然是有一大批追隨者的。
這些追隨者的理想麼?其實也和甘地本人差不多,希望整個英屬印度獨立之後成爲一個人人和平共處的大農村,反對工業化的進行。
這種理念在這個時代還真不是什麼新鮮事,注重農業的政黨非常的多,長期和南斯拉夫祖國軍交戰的克羅地亞武裝,就是這種主張。
如果要是幾十年後的話,艾倫威爾遜覺得歐洲的走火入魔的環保主義政黨應該算是繼承者。
國大黨的內部討論,艾倫威爾遜自然是不能知道,不過一樣充滿了火藥味。甘地本人是堅持非暴力不合作的,尼赫魯當然也對此表示支持,只是心裡不以爲然,卻也不像那個投奔日本的國大黨前主席那樣,非要和英國人打上一個一仗來的個以武立國。
尼赫魯和甘地兩人對總督府釋放將要大建的消息表現截然相反,甘地是反對的,認爲這又是英國人的一個陰謀,尼赫魯則表示了支持,認爲這畢竟是一個好事。
不過除卻對大建態度之外,兩人的共同點還是非常多的,比如兩人都認爲,如果以後獨立的話,要整個英屬印度獨立,避免分裂成爲兩個或者幾個國家。
兩種意見爭論不休的時候,自然就出現了第三方意見,第三方意見認爲,應該主要把目光放在,總督府宣稱的彌合兩大宗教的矛盾上面。
這樣問題就轉向了英屬印度的整體性問題上面,如果能夠彌合兩大宗教的裂痕,保存整個印度的統一性,這是尼赫魯和甘地兩人同時贊成的。
這一次的內部討論,最終決定和新德里的總督府談談。
和國大黨相反,穆盟對這一次的大建進行了口頭上反對,但是沒有演變成遊行示威。
就這樣,聖誕晚宴過去四天之後,在新德里總督府,代表總督府的艾倫威爾遜,等到了國大黨代表的上門。
“尼赫魯親自來了?”聽着總督府秘書的彙報,艾倫威爾遜流露出來意味深長的眼神,但是馬上就變得風輕雲淡道,“我一直對尼赫魯先生報以崇高的敬意,衆所周知尼赫魯先生是一個學識淵博,富有個人魅力的領袖。”
“艾倫,準備如何應對你口中負有個人魅力的領袖?”坐在桌子後面的巴倫爵士開口詢問道,“不要摻雜個人情感在溝通當中。”
“當然不會,巴倫爵士。”艾倫威爾遜微微低頭禮貌的道,“正式會議上,不能摻雜私人偏見,再說我和印度人沒有私人恩怨。”
“那我就先喝一杯下午茶,等着你的消息。”巴倫爵士沒有動,蹲着一杯紅茶道。
艾倫威爾遜點頭邁步走出了巴倫爵士的辦公室,前往了已經大掃出來的會議室。
尼赫魯穿着印度傳統的長袍,帶着白色的帽子,身後則是國大黨這一次的代表,一共八個人進入了英屬印度總督府,在英國衛兵的注視下,來到會議室門前,推門而入。
“歡迎尊敬的國大黨客人!”雙方剛剛見面,艾倫威爾遜就掛着溫和的笑容打招呼,表示自己對這一刻已經盼望已久,其實也是剛剛纔過來。
尼赫魯不是認識艾倫威爾遜,甚至可以說他早就忘記了施壓過一個在海得拉巴的專員。對於尼赫魯來說,那只是在一次別人彙報的時候,點頭同意了的小事。
像是尼赫魯這樣的領導人,又不像是甘地動不動就去絕食了,哪記得幾個月前的一天做了什麼?
面對着一個年輕談判代表的熱情,國大黨的代表也報以友好的微笑,甚至以印度教的禮節打招呼,艾倫威爾遜也裝模作樣雙手合一的回禮。
在印度教徒的眼中,佛教是印度教的一個分支,當然這只是英屬印度的印度教徒才這麼認爲,其他地區的佛教徒認爲這是放屁。
友好的打過招呼之後,雙方代表落座,艾倫威爾遜笑呵呵的說出天崩地裂的話,“其實我從來不認爲倫敦不少人說的是真的,那就是國大黨是英屬印度的布爾什維克,尼赫魯是另外一個斯大林,對於一些人所說的要用激烈手段對待國大黨,我個人一直都不是非常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