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5章 清算的不完全

第1695章 清算的不完全

“當初的場景我還拍下了照片,一直警醒着自己,在工作上一定要竭盡全力,避免這種景象再次出現。”

艾倫威爾遜聲情並茂,對撒切爾夫人介紹着自己當初在英佔區的所見所聞,撒切爾夫人詢問,“你還拍照了。”

“當然,我對重要事情都是留着記錄的。”艾倫威爾遜微微昂首盡顯驕傲,別說英佔區那些小事,他甚至有瑪格麗特女士的牀照,鄉村姑娘當初還是非常有內在美的,不過一般人見不到,恰好,他是第一個體驗的。

他在想什麼?撒切爾夫人心中狐疑,總覺得艾倫威爾遜是話裡有話,似乎不是單純的敘述當初的所見所聞。

他竟然還留着照片,這話在德國人耳朵當中就是另外的意味了,聽了之後簡直惡感頓生,沒人喜歡自己悲慘的過去總被提及,德國人也不例外。

艾倫威爾遜可是親身經歷過的,沒人比他更加對當時的德國有多慘有清楚認識,其實現在的能源問題和當初相比,又算的了什麼呢?

話雖如此,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二戰的記憶雖然不至於被完全遺忘,但是民主制度卻可以把這種不適應放大,一般國家當然還可以選擇民族主義敘事,勸說公民支持政府暫時穩定大局,可恰恰德國是一個戰敗國,不能玩民族主義。

在英法動手的時候,民主德國爲了避免吞併也沒閒着,勸說自己的鄰國支持民主德國,理由就是和撒切爾夫人在歐洲散佈的理由一樣,一旦民主德國被吞併,世界大戰帶來的戰後秩序就被打破了。

吞併了民主德國的聯邦德國就會進一步收復失地,民主德國是偷偷和波蘭、捷克斯洛伐克溝通的。不過像是兩個德國這樣的國家,並不僅僅是民主德國在聯邦德國,柏林在波恩有間諜,反過來同樣成立。

科爾正在考慮放棄對戰前德國領土的聲索,想要瓦解民主德國現在爭取東歐國家支持的外交戰略,恰在此時撒切爾夫人來了,來的正是時候,至少艾倫威爾遜認爲如此,必須明確的告訴德國人,只要英國還存在,德國就不能統一。

如果科爾不妥協,因爲能源短缺造成的危機,就一定會讓兩個德國的經濟相向而行,讓民主德國爆發增長接近聯邦德國可能有些困難,但反過來讓聯邦德國掉下去,那就容易多了。

在德國宇宙捲菸廠,內閣秘書長憶苦思甜了一波,給了英國媒體今天的頭版頭條提供新聞,順便把德國人的尊嚴當鞋墊之後,他又跟着鐵娘子去了駐德英軍的營地,勉勵了這些駐紮在德國的英國軍隊並,纔到和科爾舉行會面的時候。

在駐德英軍官兵面前,撒切爾夫人用充滿暗示的演講,然駐德英軍維護基於戰後國際秩序的現狀,要做到公開公平公正,而不是片面的,不考慮國家利益就站在聯邦德國一方。

“在別的國家有駐軍,說話就是硬氣。”艾倫威爾遜感嘆,由此可見獨立主權是多麼重要,現在像是聯邦德國想要統一,撒切爾夫人都敢直接反對,換句話說,這當然是在干涉德國人的內政,但也可以不是干涉內政,爲什麼不是干涉內政,因爲駐德英軍存在,道理就是這麼簡單。

英國和德國的關係可以好也可以壞,現在處在不太好的時候,這又有什麼可奇怪的,選舉國家每一屆政府都有自己的傾向,就算是聯邦德國也發生過這種事,比如說阿登納和艾哈德兩屆德國政府。

艾哈德繼阿登納成爲總理。一上臺,艾哈德就一改前任阿登納的親法政策,改爲全面倒向美國。三年後在德國發生了財政危機,因此他被迫於年底辭職。

也許是去了駐德英軍的軍營,給了撒切爾夫人勇氣,本來就矢志不渝的阻止德國統一心態,又加強了不少,在前往德國總理府的時候。撒切爾夫人回頭看了一眼,和一直在背後堅定支持自己的男人對視,兩人點頭致意,共同走了進入,德國今天的頭版頭條也有了。

震驚!鐵娘子被玩弄於股掌之間!英國的深層政府,公開的秘密,暗中影響英國政局走向的人,等等……

撒切爾夫人和科爾見面之後,堅決要求艾倫威爾遜在場,這讓科爾都懷疑,一些隱約的報道,似乎也不是空穴來風。

“首相併沒有在英佔區任職的經歷,我在這裡可以補充一些具體的問題。”艾倫威爾遜面不改色的解釋道,“反正要假裝友好的話,到時候擺拍一下就行了,各國都是這麼做的。”

經濟上。二戰後的歐洲各國幾乎都是廢墟,但是德國可能更嚴重點。戰後有人在柏林街上光清理柏林街上的廢墟就需要二十年的時間。整個德國被盟國炸的跟月球表面差不多,到處都是坑。

並且德國賠了幾十億美金,還要不斷的對外賠款。國家的工業設施都被盟國拉走了。

艾倫威爾遜讓撒切爾夫人從戰後,英國不但沒有對德國落井下石,反而還是各佔領區當中,最爲願意傾聽德國民意的佔領區。

英國對德國不但沒有落井下石,反而可以說是有恩惠,這話科爾當然是不愛聽了,雖然和各國佔領軍相比,英國人算是要點臉,但完全談不上是有恩惠,而且這一次英國人主動破壞了和德國的關係。

“沒有英國的種種政策,光是戰後第一年,德國就不知道要餓死多少人。”

艾倫威爾遜開口插話道,“科爾總理,要不要英國拿出來用英屬印度送到德國的糧食單據?很多德國人能夠活下來,是英國全力支持的結果。印度人現在還認爲,是英國故意在印度製造饑荒,可實際上我們應該把事情講明白,然後讓德國人賠償印度的生命損失。”

放屁!簡直厚顏無恥,科爾氣不打一處來,他敢斷定這是惡意栽贓,英國人會這麼好心?

明明就是戰後英國也困難,印度的糧食都拉到英國本土了,現在卻想要讓德國負責。

“那麼總理就看看這些文件。”艾倫威爾遜拿出來了五十年在的造假單據,呃,是真憑實據,讓德國人檢驗一下。

當初英屬印度的同事們有共識,要在臨走之前讓印度的天更高更藍,自然是無所不用其極的,然後就和英佔區對接了,這樣更加容易做賬。

累死科爾也看不出來造假,因爲當初英佔區委員會,並沒有吸收德國人進入管理體系當中,撈得差不多了,才讓德國人開始自我管理。

在這些證據面前,英國對德國當然是有大恩的,撒切爾夫人則順着這個思路來談,“統一有什麼好的,世界已經習慣了有兩個德國。這是一場巨大的政治變動,歐洲國家都這麼認爲。”

撒切爾夫人的環德國外交也是有成果的,至少歐洲國家的絕大部分,確實是不想見到德國再次統一,不過這些國家德國也不在乎。

只是科爾沒有想到,英國也是有脾氣的,真的不顧大局就動用駐軍和法國駐軍一起,向波恩政府示威,從側面聲援民主德國繼續對抗。

從價值觀上的反駁,艾倫威爾遜則回答道,“有價值觀的時候我們談價值觀,價值觀沒用的時候,我們談國家利益。而且就算是從價值觀上進行討論,聯邦德國現在算不算一個符合價值觀的盟友,還不一定呢。其實柏林政府說的對,波恩政府當中有很多國社黨的人蔘與到了戰後的政府當中。”

“科爾總理,你不會真的讓人爲,英國相信,什麼國防軍白璧無瑕,罪行都是帝國師、警察師乾的吧?在面對蘇聯人的時候,也不是不可以爲你們這些罪犯遮掩,但涉及到了重大問題,請記住德國是一個戰敗國,之前清算的不完整,不代表可以一直不清算。”

艾倫威爾遜還是不願意讓撒切爾夫人這麼直白的威脅,首相也不能什麼話都說,這些話他說出來更加合適。

而德國那邊的官員,聽到了這些話緊皺眉頭,其實就從剛剛艾倫威爾遜拿出來的清單,他們就知道,眼前的英國內閣秘書長,曾經在戰後參與過英佔區的管理,說不定手中真的握有很多原罪。

當然是有的,很多被關押的人,還是艾倫威爾遜在北約成立之前親自活動放出來的,這些人包括了很多現在德國聲名卓著的企業家,以及一部分官員和軍方的顧問,他當初雖然放出來了這些人,但刻意留下了這些人並沒有得到清算尾巴做證據。

科爾臉色難看的反問,“威爾遜爵士,我可以理解這是對德國的威脅麼?”

“總理先生肯定是理解錯了,蘇聯威脅過民主德國麼,在我的角度上是從來沒有的。”

艾倫威爾遜笑眯眯的回答道,“一般情況下自由世界不像是蘇聯做事這麼糙,但事情無絕對,有些事情上蘇聯經驗不是不值得學習。”

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善良的英國第1747章 表決結果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印巴戰爭第五章 印度的日常械鬥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激烈爭吵第六百三十八掌 悉心培養姐妹花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法國退出北約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科茲洛夫第八百八十六章 布朗運動彈第四百一十三章 敏銳的資本第1587章 世紀協議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我一點都不意外第1595章 一場車禍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看守政府第七百三十五章 五年三十五億第二百二十八章 願者上鉤第四百一十章 勘探合同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下一站第八百六十九章 城建經驗共享第一千零二十章 不歡而散第七百八十九章 愛國者惺惺相惜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佔領盧本巴希第六百一十四章 沙巴君主阿里汗第三百四十七章 撤軍計劃第1705章 戰略轉進第九百六十章 歐佩克設想第一百二十五章 招核(求月票、訂閱)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是小丑第九十八章 前首相丘吉爾第三十八章 薩爾區問題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重返印度第三百七十六章 伊麗莎白王儲第三百零六章 虛假的總督第六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第七百六十二章 民族自決第五百九十九章 蒙巴頓的催婚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三邊結算系統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羅德西亞王室領地第五百九十章 獨立調查委員會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向女王請願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走茶涼第八百五十九章 盟友越發的可疑第六百三十章 柏林危機第1761章 逼宮第五百六十七章 帝國忠犬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掀桌子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諜艾德禮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全之策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說服葡萄牙第九百二十七章 三軍統帥蒙巴頓第一千零四十章 獨立日第九百五十章 鐵腕舒裡克第三百章 先分個贓第四百九十八章 親蘇份子卓別林第四百三十九章 杜威是熱門第九百一十三章 我是親美派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黃金換食品第三百四十一章 甘地是叛徒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生導師艾倫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懲惡揚善第1668章 議會制是未來第一千零九十章 共識政治解決移民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國南波灣第五十五章 這是蘇聯的問題第九百三十章 進擊的買辦第二百二十九章 趁火打劫的機會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戰略定力第九百八十七章 這是德國的機會第九百二十二章 有聲有色的航天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舊日支配者第三十二章 無中生友第十七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英國核戰略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看守政府第四百九十七章 衆星捧月麥卡錫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特混艦隊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文化沙皇的訪問第1683章 德國不會統一第1570章 勃列日涅夫病故第一千二百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正的大事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約成立第七百一十五章 法魯克的認可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一千零六十章 英鎊的結算份額第1696章 壓制德國人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英國回來了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阿爾及利亞公投第1703章 英國是大國嘛?第六百一十三章 準備結婚第七百五十四章 排外的源頭第九百六十五章 常務次長的重拳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沒禮貌的蘇聯人第五百八十六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偷家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皮卡立國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離開白宮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印度的決心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取長補短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合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