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3章 英法有共識

第1673章 英法有共識

“密特朗到底是什麼態度?”布魯塞爾會議之後,艾倫威爾遜直接去了西柏林,撒切爾夫人則轉到巴黎,會晤法國總統密特朗,商量英國發現了,或者說法國也已經發現但沒有出聲的德國統一傾向。

德國一旦統一,加上民主德國的兩千萬人口,廣場協議的後遺症可以輕而易舉的解決,本身還可以增加兩千萬教育一點不差的勞動力。

因爲兩個德國的生活水平有差距,波恩政府還可以藉此降低現在德國的用工成本。

至於吞併的過程當中,那些骯髒手段,比如說把民主德國的產業貶低的一分不值,以白菜價進行收購的事,和以上相比都算是無傷大雅了,艾倫威爾遜也不用在撒切爾夫人面前設想,英國又不是沒進行過私有化,在把公平指數降低個十倍百倍往裡套就行了,反正民主德國是一個戰敗國,不會有後來者替他伸冤。

在塑造正確記憶,遲早民主德國經歷過的人會忘記,也不會追究當初被吞併是不是公平。

艾倫威爾遜之所以記得,是因爲他出身一個漏網之魚的國度,在自由世界瞧不起的目光當中,僥倖躲過一劫。

“就像是你預測的,我們在德國統一的問題上,重新找到了共識。”撒切爾夫人這個英美特殊關係的旗幟,在布魯塞爾會議上被老布什一個德國是歐洲領導夥伴的言論一個暴擊,就算是心有不甘,也知道英美特殊關係她玩不轉了。

鐵娘子可能心中不想,但終究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和工黨以及保守黨的歐洲派一樣,承認了之前不願意承認的事實,英國事實上是一個歐洲國家。

對於賣國無門的失落,艾倫威爾遜沒有戳破,美國肯定是希望和英國存在特殊關係的,如果英國的影響力僅限於英倫三島,美國肯定短期內不會吧美國怎麼樣,長期就沒準了。

顯然這個開價,和撒切爾夫人心中的價格相差甚遠,英國要放棄羅德西亞、紐芬蘭、馬來亞、甚至還包括中東、南太平洋的利益。撒切爾夫人能接受這種開價,所以在執政了十年之後,鐵娘子終於被老布什打醒了對特殊關係的幻想。

好馬不吃回頭草,但女首相可以,而且就在布魯塞爾會議兩個小時之後,撒切爾夫人就在內閣秘書長的指導下,找到了和法國的共同語言,那就是如何遏制德國統一,就像是那一次的對話所說,密特朗很感興趣,撒切爾夫人訪問巴黎瞬間就找到了英法的共識。

撒切爾夫人改變在英美特殊關係的頹廢之氣,完成了領導歐洲的華麗轉身,也像艾倫威爾遜轉達了密特朗的態度,“我們是開誠佈公談的,密特朗也有所懷疑,我們假定德國統一這件事,都明確了自己的態度。”

隨後撒切爾夫人敘述了密特朗的表態‘法國和德國是朋友和盟邦。但是,目前所發生的事情正在使我們準備法、英、蘇聯合對付德國的新的同盟,如同一九一三年那樣。你們將有九千萬人口,但蘇聯將轉向我們,你們將被包圍。”

“太樂觀了,蘇聯有那個腦子都是水的地圖頭在,很可能幫不上忙,要知道俄羅斯盛產德國的崇拜者,彼得三世那種人又不是沒出現過。”

艾倫威爾遜又聽到聽到蘇聯的角色,看着撒切爾夫人反問,“伱覺得地圖頭比彼得三世聰明?”

現代德國統一源自於普魯士,沒有普魯士就沒有德國統一,普魯士真正擠進歐洲列強之列還要到腓特烈威廉一世的兒子腓特烈大帝時期,腓特烈大帝是普魯士國父式的人物,在腓特烈大帝普魯士擠進歐洲列強之列。

七年戰爭在普魯士歷史上是極其重要的,法奧俄三國結成同盟,英國在陸地上支持普魯士,在海外則主要奪取法國殖民地。

北美的新法蘭西,亞洲的法屬印度都在此戰當中被英國奪取。陸地上的普魯士則險象環生。

普魯士在局部戰爭中數次擊敗奧軍但是無奈樹敵太多,法奧聯軍在西部進入馬格德堡,奧地利收復西里西亞想普魯士首都柏林進發,俄奧聯軍佔領東普魯士,向波美拉尼亞進發,瑞典派兵從北路進入波美拉尼亞向柏林進發。

就在此時俄羅斯女皇伊麗莎白一世去世,腓特烈大帝頭號粉絲彼得三世繼位,彼得三世這個德國國父把普魯士從滅亡邊緣拯救回來,纔有了現代德國的雛形,但這種近乎於出賣帝俄利益的行爲,肯定是不得好死。

面對內閣秘書長的反問,一直以來從來不認爲自己錯了的撒切爾夫人,少見的猶豫了,她的自信已經被老布什暴擊過一次。堅持到底換來的是難堪,現在可不敢說地圖頭比彼得三世雄才大略。

“遏制德國統一肯定需要我們三國合力,但主要工作必須是我們和法國人的。不過話說回來,倒是可以用彼得三世放過普魯士的例子,在蘇聯境內進行散播,理論上當然是蘇聯這麼做最好,我們能夠避免被德國人記恨還是應該避免。不過我還是不太相信地圖頭。”

艾倫威爾遜施施然道,“沒準他真的蠢到了忘記了彼得三世是怎麼死的。”

彼得三世是被妻子葉卡捷琳娜大帝通過宮廷政變幹掉的,地圖頭的妻子不叫葉卡捷琳娜,但無上權威有一個和妻子同等地位的女士是這個名字,福爾採娃全名葉卡捷琳娜·阿列克謝耶夫娜·福爾採娃。

被某大國在和蘇聯交惡時期稱呼爲文化沙皇,阿里克謝耶夫也確實在準備螳臂當車。

因爲這個原因,艾倫威爾遜決定不散播拿彼得三世和地圖頭對比的陰謀論,萬一他迷信怎麼辦?再去找福爾採娃麻煩。

該做的準備是要做的,艾倫威爾遜建議將西柏林英軍換成可靠的部隊,指揮官則換成一個臨近退休的可靠指揮官。

“爲什麼?”撒切爾夫人有些狐疑,不是剛剛纔說過最好是蘇聯做惡人麼。

“我們不希望自己做惡人,但要做好做惡人的準備,一旦柏林出現不穩的趨勢,埃裡希·昂納克可能會請求國外軍事幹涉。”

艾倫威爾遜回答道,“我在和埃裡希·昂納克對話的時候,提過這種設想。當然,我並不希望這件事發生,但是準備工作一定要做,就像是我在五十年代就制定了福克蘭羣島戰爭的軍事計劃一樣。”

然後艾倫威爾遜表達了對密特朗的讚賞,“如果三國協約能夠重新出現,對維護歐洲和平是好事,當然,東歐還是要自由化,如果蘇聯放出在歐洲的利益,哪怕是自由競爭,以後不在咄咄逼人,以後歐洲的和平就可以期待了。要是經互會用英鎊的貿易用英鎊,那蘇聯就是英國的親密盟友。”

你還真敢想?撒切爾夫人心裡嘀咕,經互會是蘇聯連同東歐的貿易體系,固然是沒有大西洋兩岸的美國加上西歐強大,但也算是除了歐美之外的世界第二個工業集團了,要是都用英鎊結算,那就是英鎊重回世界貨幣的一刻。

“如果真的發生了,英國當然是蘇聯的親密盟友。”撒切爾夫人心不在焉的回答,她就不耽誤內閣秘書長做夢了。

“準備埃裡希·昂納克的來訪吧,我問一下帕梅拉的朋友們,對民主德國的什麼產業感興趣。改革真是一個好東西,尤其是私有化改革。”艾倫威爾遜手插褲兜準備告辭,今年這麼熱鬧,他的時間也是很緊的。

幾天後,羅馬尼亞六個前羅共領導人發表公開信,批評齊奧塞斯庫的政策,呼籲他對羅馬尼亞進行改革,齊奧塞斯庫的迴應就是沒有迴應。

艾倫威爾遜很重視這件事,想方設法和好大兒聯繫上,詢問蘇聯方面是不是有什麼計劃,要幹掉這個不服從莫斯科權威的領導人。

反正艾倫威爾遜已經和美國方面溝通過了,目前自由世界還沒有相關計劃,隔了三天,阿里克謝耶夫表示沒有找到要對齊奧塞斯庫做什麼的消息。

除了羅馬尼亞之外,保加利亞和捷克斯洛伐克尚且算平靜,本來一九六八年的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在這個世界變成了波蘭。

這就導致捷克斯洛伐克一方面低眉順眼,一方面經濟上的鬆動一直存在,換句話說就是改革派一直都存在,只是悄悄地幹。

至於保加利亞,在華約陣營存在感也並不高,保加利亞在華約的角色就相當於,你蘇聯讓我怎麼幹,我就怎麼幹。莫斯科也不用來硬的,完全可以好說好商量的來,所以目前保加利亞也算平靜。

思來想去,最危險的仍然是波蘭,雖然損失都推到了團結工會身上,但波蘭的外債該還還是要還,這可不是雅魯澤爾斯基能搞定的問題。

艾倫威爾遜想着是不是,繼續在這種無傷大雅的問題,比如毫無波瀾上面,捍衛一下英美特殊關係,藉由債務到期施壓波蘭。

阿諾德從新加坡返回,艾倫威爾遜決定再等幾天,波蘭這種窮逼在排序上理應靠後,哪有頭頂一塊布的親密盟友重要。

第1635章 想回家麼?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英美不一樣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艾登的第二任期第九百五十四章 法國最後的男人第1638章 大赦天下第三十三章 第二個第七百零一章 斯大林病危第八百七十三章 來自蘇聯的好消息第四百六十七章專員們回倫敦第六百零四章 絕代雙驕第八百二十八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六百五十一章 喬治六世病故第九百四十四章 新的征途第1688章 英德友誼萬歲第七百八十章 利益交換第一百九十二章 兩翼齊飛計劃第1587章 世紀協議第六百零六章 打入敵人內部第八百五十章 鐵棒加粗第六十章 平靜下的暗潮第1654章 德國有反骨第1698章 科爾辭職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洛克菲勒要什麼第二百七十二章 訛詐昂山第六百九十七章 對法國重拳出擊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四百九十九章 國際局勢第1618章 休克療法第1718章 遺憾的刺殺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賣掉皮大帥第五百五十二章 韓戰爆發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聯蘇抗美第五百五十三章 倫敦的召喚第一百六十章 霧都倫敦第六百六十四章 否決東非聯邦第六百七十五章 敲定航空港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匆匆一年半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里根總統第九百七十七章 頒獎風波第九百六十四章 先賺他兩個億第六百六十一章 除掉他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沙皇的安排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不在場證明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美錫建交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王妃第1576章 專訪和大選第七百九十章 念頭通達第三百三十七章 任命北方專員第二百五十一章 興奮的德里克第三百四十章 印度人的知情權第二百八十六章 倫敦回覆第1639章 斷交風波第1738章 動手的理由第三百五十四章 他應該做大臣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敵在白宮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爲和平奔走第一百三十七章 菸草利益分配第六百八十一章 鍍金計劃第1648章 處理日本的建議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英美首腦會議第八百三十五章 艾倫的宏偉藍圖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參觀中的尼雷爾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暴風雨之前的寧靜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最懂殖民地第七百零八章 新任法軍司令第六百一十章 一拍即合第1546章 卑劣的謠言第七百一十九章 好事都想着美國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訛詐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履行諾言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大局已定第九百七十二章 甚至是法國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爾訪美第九百五十一章 焦頭爛額第四百零九章 奪寶奇兵第八百二十二章 朱巴會談第四百八十七章 贅婿威爾遜第五百一十五章 我深表同情第四百五十一章 提交方案第1648章 處理日本的建議第1757章 誠摯的邀請第五百五十一章 五國聯防第1604章 莫斯科商業年會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阿聯酋計劃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女王原則恪守中立第1668章 議會制是未來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間諜案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紅海軍出擊第1548章 西方八一第一百七十章 今天即爲審判之日第二百一十二章 大臣大意了第五百四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三百四十三章 什麼叫大國總理第七百零八章 新任法軍司令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世界和平第九百八十六章 阿諾德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錢第一百九十章 女權主義者艾倫第二百一十九章 印命貴第七百零三章 斯大林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