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各國元首們和外交部長們漫步花園,展現着友好不同,各國的代表團們則在緊張的準備着會議議題和談判資料,來推進這個對外名義上旨在復興歐洲的經濟重建會議的議題。
實際上是所剩下的殖民帝國報團取暖,共同捍衛彼此的集體利益。
可實際上因爲殖民地分佈的不同,面對的威脅又有大有小,雖然大方向上會議各國應該是方向一致,可在會議上肯定還是有所爭論的。
就拿目前的英法兩國來說,對待殖民地的問題上是絕對不同的。
法國在戰後的態度自然是毫無疑問的鎮壓,從在會議之前法軍已經再次踏上征途,前往亞洲就能看出來,法國上下包括戴高樂本人,現在的態度就是維繫住所有殖民地。
而英國,尤其是首相艾德禮已經不準備在英屬印度浪費時間了,一旦最終英屬印度的本土精英失去耐心,選擇揭竿而起,以目前英國的能力,除非不準備好好過,破罐子破摔一直維持戰時配給制,不然是沒法阻止的。
最關鍵的是,就算是維持戰時配給制,英國也不一定能把英屬印度的反抗鎮壓下去。
這個問題其實早就已經出現了,甚至不是近年纔出現的問題。
二戰期間,英國同時在西非,敘利亞和馬達加斯加對抗法軍,在埃及對抗德意軍隊,在澳洲和緬甸對抗日軍,同時維護北海,南北大西洋,印度洋的航路再給馬耳他輸血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任務。
而殖民帝國本身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大帝國,而是一個個孤懸海外的組成部分在強敵環伺之間彼此聯繫,防禦一個殖民帝國就意味着在全部前線額不同的敵人同時作戰,地理上惡劣到了極點。
德國宣戰時英法有能力集結和德軍相仿的兵力和對抗,但是意大利宣戰法國倒戈以後英軍就分身乏術,日本也宣戰以後兵力更加捉襟見肘。
大英帝國從來就沒有同時和多個主要對手在多個主要戰線上開戰的能力,帝國安全完全寄希望於所謂的帝國承諾帶來的兵力集結,當印度和阿富汗爆發戰爭時,可以從不列顛調集部隊,當北非戰事吃緊的時候,可以從澳新調集部隊。
每次最好只面對一個敵人,這是德國人在兩線作戰時候的想法,這又何嘗不是英國的想法,又要鎮壓殖民地的反抗,又要防備其他強國對殖民地的窺視,在亞洲和俄國對抗,在美洲和美國勾心鬥角,在非洲和法國爭奪。
經過兩次世界大戰之後,倫敦終於覺得以現在的國力是真的玩不轉了,艾德禮首相覺得必須要收縮,把投入大於產出的殖民地踢出去,集中精力經營好反抗力量不強的殖民地。
而英屬印度就是艾德禮首相想要踢出去的包袱,來完成帝國收縮爭取喘息時間。
艾倫威爾遜只是希望大英帝國的帝國收縮,別變成帝國崩塌,一路縮到英倫三島。他可不認爲讓英國在美國人身後做跟班就是自己的人生追求。
如果是那樣的話,還不如辭職下海做一個富商,那樣還更加的自由,不用被公務員身份束縛住,連在英佔區做人上人都要提心吊膽的。
在英國代表團內部的會議上,艾倫威爾遜同樣非常的賣力,對蘇聯展開了極爲猛烈的抨擊,但是核心論點是蘇聯沒有實力再次發動大戰。
“根據我在英佔區內找到的,有在蘇聯境內作戰經驗的德國將軍所得知,德國軍隊在蘇聯境內造成了極爲嚴重的破壞。絲毫不比現在德國境內的破壞差!相信各位紳士們,應該最近都從報紙上得知了德國境內現在男女比例的誇張程度了。”
在亞歷山大卡多根主持的內部會議上,艾倫威爾遜侃侃而談,表示以德國遭受的損失來推測蘇聯的損失,蘇聯的陣亡應該在一千五百萬以上,戰爭時期陣亡的肯定大部分都是男人。
“丘吉爾前首相曾經說過,我們願意看到德國人躺在墳墓裡,但更願意看到俄國人躺在手術檯上。我們可以斷定,這就是現在的事實。”
“蘇聯一直到現在沒有公佈在戰爭當中的損失。”一位中年外交官開口道,“是不是對蘇聯的估計過於樂觀了一些?”
“這正是蘇聯人心虛的地方,統計不出來?這是不可能的,莫斯科不會對國內人口不瞭解,他們曾經做過三次人口普查。不可能現在卻無法拿出人口統計,那麼就是故意隱瞞。而且從波茨坦會議上,蘇聯人貪得無厭的表現來看,這頭北極熊的狀況肯定非常差,所以對德國的一切東西都照單全收。”
會議上的外交官都非常認可的點頭,外交部常務次長亞歷山大卡多根也認可。艾倫威爾遜應該是最有資格對蘇聯提出質疑的公務員了,波茨坦會議上,就是他代表英國和蘇聯方面進行暗箱操作。
“艾倫的估計雖然過於樂觀,而且沒有直接證據,但是種種因素加起來的佐證,也可以說明部分問題。對於德國人的殘忍無情,在蘇聯境內造成巨大破壞是真實存在的。如果蘇聯和德國對對方的破壞程度在一個層面上,蘇聯出現一千五百萬適齡青年的損失,非常的合情合理。”
“是這樣的,亞歷山大爵士。蘇聯肯定不會比德國好到哪裡去,如果我們可以派出一個代表團,去蘇聯訪問的話,挑選幾個大城市作爲訪問,就可以和蘇聯普通人進行一番溝通,提及德國侵略的問題,如果被訪問者表達仇恨,提及有親屬在戰爭當中死亡,我們將這些訪問彙集在一起,就能有一個大概的估計。”
“對了,來之前外交部接到了莫斯科的消息,蘇聯想要以民間交流的方式對倫敦進行藝術訪問,似乎要派出一隻叫紅旗歌舞團的隊伍過來。”
亞歷山大卡多根聽艾倫威爾遜一說,點頭道,“外交大臣的意思是歡迎這種民間交流,而我們的回覆是可以進行一次互訪,表示大英帝國無意和蘇聯爲敵,做出團結和睦的樣子。既然是民間交流,回訪的團隊自然也可以和蘇聯普通民衆進行交流,那樣就可以確認,是不是蘇聯真的短時間內,無法發動世界大戰的實力了。”
“那真是太好了!”艾倫威爾遜難掩興奮,他相信對於普通人來說,英國在代表團當中的話術高手,一定能夠套出想要的信息。
紅旗歌舞團,就是那個很出名的男聲合唱團吧?如果時間來得及的話,他也想去聽一聽,畢竟機會難得,錯過以後就不會再有了。
爲何要抨擊蘇聯外強中乾,讓這種想法成爲共識,其實很簡單,如果和蘇聯開戰,按照前兩次戰爭的經驗,幾年以內就足夠把整個大英帝國打得不留一個年輕人。
這就和蘇聯認爲帝國主義會挑起世界大戰一樣,英國也怕蘇聯,而且想法和蘇聯一樣,都認爲在這個艱難的時刻,一定要讓對方不敢興起挑起戰爭的念頭。
蘇聯的辦法就是在東歐建立緩衝區,防止英美尤其是美國的入侵,英國的辦法就是爲了防備蘇聯的入侵拉住美國駐軍歐洲。
如果能夠明確蘇聯沒有挑起世界大戰的能力,正躺在手術檯上療傷,大英帝國就不用擺出歡迎的態度讓美國進駐歐洲了,至少把駐軍權利侷限在聯邦德國境內。
要知道,北大西洋公約其實是英國和法國一起,首先說服美國建立的,只是這段英國主動提及建立北約的歷史,並不爲人所瞭解。
同樣不爲人瞭解的是,蘇聯解體之後,英國的大陸均衡本能發作,曾經建議俄羅斯加入北約,只是按個時候美國的實力早已經一家獨大,而且對英國那種把堡壘從內部攻破的傳統非常瞭解,全當做沒聽見這種建議。
正式會議開始之前,英國代表團內部會議,已經拿出來了共識,那就是蘇聯外強中乾只是表面強大,美國手裡有核彈,蘇聯不會鋌而走險挑起世界大戰。
至於主要議題殖民地問題上,纔是真正的重中之重,遠東已經傳來消息,印尼雅加達,印尼的蘇加諾宣佈獨立,這讓大部隊還在路上的荷蘭憤怒不已。
荷蘭人現在是最爲急切盼望會議召開的國家,不過英國代表團首先接觸的還是法國人。
和法國代表團的外交官尼諾貝特朗見面的時候,亞歷山大卡多根主動張開手和對方進行擁抱,爲這一次的布魯塞爾會議定下一個團結的基調。
“法國軍隊的速度還要快一點,越南並不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我們沒有長久呆在那的理由。”亞歷山大卡多根主動示好道。
“歐洲的團結在於英法之間的關係。”尼諾貝特朗給予了正面的迴應,“如何保障大歐洲的利益,需要我們兩國的共同努力,對了,關於薩爾區的問題,我們認爲同樣應該在這一次的會議上解決。”
“原則上,倫敦不會反對!”亞歷山大卡多根打了一個官腔道,“誰讓英法是盟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