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地中海對峙

“英國人可不好對付,尤其是現在。”基辛格欲言又止,就如同洛克菲勒所說,當前的美國因爲灰頭土臉的從東南亞撤軍,在盟國面前的威信似乎沒有以前這麼大了。

在一些國家中,冷戰可能會永遠持續下去,甚至美國會成爲失敗的那一方的言論,已經不是言論禁忌。

現在美國國內的反戰浪潮,導致公民對政府非常不信任,美國也不能從實力地位出發,讓其他國家無條件配合。

換做其他人可能會信心滿滿的出發,可基辛格恰恰是一個現實主義者,他現在都沒想好,到底怎麼才能讓英國幫忙。英國可是一些阿拉伯國家的支持者,其中有石油利益,軍火貿易和國際影響力的考量,這不是美國說一句話英國就招辦的事。

“符合國家利益的事情不一定符合個人利益,誰不喜歡錢呢。”洛克菲勒擺手道,“石油暴漲的話,對蒙巴頓石油公司沒有好處麼?”

在當下這個時間,美國和蘇聯還在比拼戰略空運支持自己的盟友,而地中海同樣劍拔弩張,幾乎每一天都有蘇聯的導彈驅逐艦和潛艇,通過達達尼爾海峽進入地中海,爲蘇聯紅海軍增加實力,而另外主角美國海軍,在增加了一個航母戰鬥羣之後,已經在東地中海部署了三個航母戰鬥羣。

有史以來,東地中海從未如此的擁擠,隨着時間的流逝,對峙的雙方實力不但沒有任何減少,反而在不斷的增加。

蘇聯國防部對外宣佈,將進行盛大的海上軍事演習,對美國在地中海的三個航母戰鬥羣予以震懾。

兩支艦隊在如此狹小的地中海對峙,戰爭可能因三種場景隨時觸發。首先,蘇聯可能因以色列的攻擊而介入;其次,蘇聯可能介入強制阿以交戰方停火;再次,對峙的美蘇海軍很可能“擦槍走火”。

布魯塞爾北大西洋公約總部,英國軍方對因爲中東戰爭影響到美國在歐洲的軍事力量表達反對,兩國無法在中東問題上達成共識。

“國防大臣拒絕了讓美國海軍停靠塞浦路斯的建議。”馬金斯來到內閣秘書長辦公室,向艾倫威爾遜彙報道,“這是不是?”

“是什麼?每過一天,雙方都有新的軍艦抵達,光是現在的對峙規模已經遠遠超過了印巴戰爭時期的孟加拉灣對峙。我都無法想象再過幾天,東地中海將會變成什麼樣。”

艾倫威爾遜搖頭道,“在這種時候,英國應該避免參與其中,拒絕塞浦路斯開放給美國海軍沒有問題,美國不是在克里特島有海軍基地麼,這個進駐塞浦路斯的所謂溝通,就是想要把英國拉下水,我們千萬不能上當。”

美國又不是沒有海軍基地使用,克里特島比塞浦路斯能遠多少?根本不會出現所謂的補給方便這個問題,毫無疑問這就是美國想要把英國拉出來當槍子,內閣的回絕非常正確。

不是我大英不敢和蘇聯對抗,關鍵是皇家地中海艦隊現在就是一個空殼子,這怪誰呢?不是美國人說蘇聯在北海道進行軍事演習,希望英國能夠處於英美特殊關係的角度幫忙麼,難道英國幫忙還幫錯了?

當然可能站在美國的角度事情不是這樣,讓皇家海軍去遠東,不是颳風就是下雨,如同綠皮火車見站就停,不知道還以爲是去月球。

結果中東戰爭打起來了,英國艦隊開赴遠東的速度卻上來了,

在橫須賀又是檢修又是補充油料,就好像頭一次看到溫暖的太平洋海水一樣,一點也沒有要返回地中海的意思。

“到底是誰當時詢問倫敦方面,希望英國能夠適當的在遠東和美國站在一起?”被水門事件纏身的尼克松,氣不打一處來的詢問參謀聯席會議的軍方領導人,難道美國海軍連蘇聯一個艦隊都對付不了了?

迴應尼克松的是令人窒息的沉默,從目前地中海的對峙來說,還真差不多是這樣。

地中海面積比孟加拉灣大不了多少,更別提東地中海。現在這一片一百萬平方公里的海域,雲集美國三個航母戰鬥羣和數量上更多的蘇聯導彈驅逐艦。

和廣闊的大洋相比,地中海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個澡盆,而這個澡盆幾乎已經被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的海軍填滿。

這並不是美國海軍艦隊的作戰舒適區,相反倒是很適合蘇聯紅海軍的發揮,近乎每一艘美國海軍的軍艦,都在被蘇聯的反艦導彈瞄準。

要想消取蘇聯反艦導彈的威脅,美國航母編隊要麼首先摧毀蘇聯艦艇上所有的火控雷達、導彈和火炮,要麼就必須在導彈打到自家甲板上之前擊沉射程範圍之內所有的蘇聯軍艦。

而蘇聯第五分艦隊的指揮官則準備在美軍戰機艦艇報復前打沉儘可能多的航母。換言之,蘇聯人一開始就沒打算在交戰中生存下來,他們的任務只是在擊沉前發射導彈。

但當時確實是遠東的情況更加要緊一些,事實上在中東戰爭爆發之後,五角大樓還認爲讓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前往遠東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因爲英國作爲埃及方面潛在支持者,如果主力艦隊不在地中海,可以讓以色列放心大膽的進攻。

誰也看不見未來,怎麼會預想到今天的情況,最終五角大樓還是決定甩鍋,就算是英國的地中海艦隊在,碰見蘇聯紅海軍也不一定敢對峙,老牌帝國主義國家可滑頭着呢。

“以色列方面畢竟還是打掉了埃及的裝甲力量,也許約旦河西岸的攻勢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有這麼簡單麼,其實英國對約旦的扶持比對埃及上心的多,埃及志在阿拉伯世界領袖,而且距離以色列太近,很容易成爲以色列偷襲的犧牲品。艾倫威爾遜又不能進入以色列人的大腦裡面,把偷襲這個選項抹掉。

蘇伊士運河收回之後,埃及和英國的關係已經算是算是平等的友好國家,只要蘇伊士運河的航運不受到威脅。英國是不會支援埃及的,英國和約旦的關係明顯比英國和埃及有熱度的多,軍事關係也密切的多,英國對約旦的軍售除了坦克之外,還配上了陸航部分。

因爲耶路撒冷老城遍佈歷史建築,是三教的聖地,所以約旦和以色列軍方都不想背上破壞聖地的罵名,嚴禁對城區進行炮擊和轟炸。

以色列傘兵在坦克的支援下進入耶路撒冷,馬上遭到了約旦軍隊的頑強反擊。約旦在獨立之後一直和英國走得很近,軍隊由英國教官訓練,戰鬥力強悍。約旦士兵在老城建築里布置詭雷,讓以色列傘兵不敢鑽進掩體,他們自己則佔據有利地形火力覆蓋街道,讓以軍傷亡慘重。

如果說這一次以色列在戰爭當中學習到了什麼,那就是對阿拉伯一方毫無顧忌的利用民用設施抵抗而感到震驚,在約旦河西岸的戰鬥中,約旦的陸航部隊絲毫不顧及平民的傷亡,讓以色列都感覺,自己好像纔是保家衛國的一方,而不是進攻的一方。

倫敦,盛大的英聯邦電影節,成了這個紛亂的世界中不可多得的一抹亮色,艾倫威爾遜正襟危坐,以女總裁家屬的身份參加了電影節的典禮。

“你平時在白廳也擺出這麼一張臭臉麼?這麼多俊男美女,不足以讓你心情輕鬆?”帕梅拉蒙巴頓歪着頭對丈夫打趣,目光從紅毯上的各路明星身上一掃而過。

“基辛格馬上要訪問倫敦了,我們正在準備應付這個老狐狸。不知道他會不會又犯老毛病憑空造牌。”艾倫威爾遜一本正經的回答,話語當中表達了拳拳愛國之心,“你知道的,埃及裝甲部隊損失很大,我們還在談軍售的事。別提了,一提就來氣。”

無上權威再次想到了酋長打不過巴頓的結果,這必須拿出來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不能說埃及士兵的素質不行,雖然事實如此。

但這麼說有些太傲慢了,可能不得不在陸航作用上多費口水,好在陸航領域並非是砍軍費的重災區,他還專門寫輪眼了阿帕奇,不存在被美國卡脖子的可能。

那麼能不能反過來英國用武裝直升機卡美國脖子呢?美國的國力還是比英國要強的,英國不具備從實力地位出發的能力。

“哦?懂了,確實是一件大事,你覺得泰勒怎麼樣?”帕梅拉蒙巴頓瞄了一眼剛走過去的伊麗莎白泰勒,興致勃勃的反問。

“不如我最愛的帕梅拉蒙巴頓女士。”艾倫威爾遜回答的斬釘截鐵,然後嘀咕,“一些國外明星倒是爲電影節增加一抹亮色。”

一夜無話,迎接基辛格的外交大臣有一搭沒一搭和艾倫威爾遜尬聊,“如果讓我們配合的話,必須要過法國那一關。”

“說的沒錯大臣,至於,一些無理要求,我們就以防備波羅的海艦隊的理由拒絕。”

艾倫威爾遜點頭,“軍售的議題不在討論之內。因爲美國和蘇聯都不在中立立場上,此時的地中海證明這一點。”

再過去的一天當中,不出意外的話,對峙的美蘇艦隊實力上肯定又得到了提升。

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明牌開打第六百八十九章 你怎麼回來了?第六百七十八章 蘇伊士運河問題第九十章 暗箱操作第四百五十一章 提交方案第九百八十九章 痛擊法國盟友第一千零七章 首相管外交工作第六十二章 回到柏林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海戰第四百八十二章 工廠辯論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去而復返第四百一十三章 敏銳的資本第1668章 議會制是未來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最懂殖民地第1737章 鬧劇般的第一天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有煙無傷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歐洲合作第六百零四章 絕代雙驕第1740章 八月十九日第一千一百章 共和黨的錯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穫第九百四十八章 法國人的老朋友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政績第四百五十一章 提交方案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聯合情報委員會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岳父的支持第七百八十三章 兩個反賊第八百八十一章 上帝叫我上帝第1625章 莫斯科的邀請第七百六十九章 岳父救我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沙皇核彈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百億補貼第1711章 廢掉南非第三百八十七章 駐法大使館第九百八十三章 石油儲備計劃第1747章 表決結果第三百零六章 虛假的總督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亡羊補牢的美國第四百五十三章 倫敦假日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人一定要靠自己第八百八十一章 上帝叫我上帝第八百四十五章 支線客機第四百四十一章 王儲的出行第八百七十九章 五億專員艾中堂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首相第1584章 悲憤的首相第二百五十九章 印度之父第七百七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九百三十二章 世界第三美國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參觀中的尼雷爾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裁員風波第三百四十一章 甘地是叛徒第1750章 直面問題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犧牲一下美國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必須嚴查第四百零一章 蒙巴頓方案第六百零四章 絕代雙驕第二百五十七章 救火隊員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改組內閣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美國力挺德國第五百九十三章 靜坐請願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要走了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五百四十九章 帕梅拉的保證第四百一十二章 作秀的總督第九百七十章 北羅德西亞的契機第八百二十二章 朱巴會談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美人計第六百五十二章 國王的葬禮第三百四十五章 開門見喜第1566章 收穫都很大第八百零九章 軍政暢通第四百四十四章 優勢在我第六十二章 回到柏林第九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九百七十四章 不同文明的合作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黎明靜悄悄第二百五十三章 鼠疫可以爆發第一百八十章 建設新印度第一百四十九章 葡屬果阿第九百六十八章 囤積白銀第一百九十二章 兩翼齊飛計劃第二百七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彗星去東方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最懂殖民地第一百九十二章 兩翼齊飛計劃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英美首腦會議第七百五十五章 日內瓦會議第1728章 艾委員長第六百七十三章 混合結算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編外部長威爾遜第八百八十五章 亞丁會議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求變第1542章 首相背後的男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巴基斯坦的艾倫第五百四十五章 翹首以盼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巴基斯坦大選第七百七十四章 鸚鵡螺號核潛艇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八百一十七章 萬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