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不妨把話說明白點

“對,澳大利亞人的脈絡,我親愛的把握的一直很準。”艾倫威爾遜開懷大笑,“所以在戰後讓你去澳大利亞,而不是去加拿大,加拿大固然和英國的感情更加深厚,但距離美國太近, 紐芬蘭無法承載大量大口,對加拿大產生影響力就不足。至少起不到現在馬來亞的作用。把成本投在加拿大,最終結果還是無法起到制衡作用。”

“還有就是,林登約翰遜估計在正式就職之後,就會選擇簽署平權法桉,這件事操作好了,絕對會給澳大利亞政壇巨大的震動。”

五眼聯盟在未來都會碰到未來移民問題, 如果誰面對這種問題更加嚴重,絕對數量上肯定是美國, 但澳大利亞面臨的威脅更大。美國面臨的威脅在於溫水煮青蛙,美國人本身就有兩億多,移民涌入一時半會看不出來,澳大利亞纔多少人。

其實比較安全的是英國和加拿大、艾倫威爾遜已經掐住了外來移民的渠道,至於北非方向的移民潮,法國沒有淪陷之前英國都是安全的。

帕梅拉蒙巴頓吧丈夫的話都記下來,然後問道,“親愛的,美國這麼大動靜,聽說韓國也準備出兵,真贏不了麼?”

“不要小看華人祖國砸鍋的能力。”艾倫威爾遜沉吟一下道,“美式作戰,其實並不適合這種中等規模的戰爭。一旦陷進去就很難看。”

吃苦耐勞當然是有用的,就算是不吃苦耐勞,也別幹拿巡航導彈炸帳篷的事。

蘇聯在阿富汗快十年的花銷, 美國一年就這些錢。多大的家底也經不起這麼敗壞,蘇聯在阿富汗戰爭時期的大頭根本不在阿富汗,還有安哥拉戰爭、中美洲的軍事援助。

都是超級大國,美國就能做出來花費超過對手好幾倍的事,這不是二十一世紀的毛病,而是現在就有這個毛病了。朝鮮戰爭初露端倪,越南戰爭開始奠定了後世不要臉的基礎。

循循善誘一番,艾倫威爾遜目送妻子登機,他還要在新德里多待一天,然後和蒙巴頓元帥一起返回倫敦。

距離退休越發接近的這段時間,在蒙巴頓擔任英國事實上專職統帥的這段時間,他做到了自己剛上任時候的承諾,“皇家海軍的未來是光明的。”

事實上當時空軍被重視的程度,讓很多海軍官兵覺得蒙巴頓無法履行諾言,上任尹始,當時,陸海空三軍各自的參謀長,有事可以直接去見內閣大臣和首相,蒙巴頓認爲這樣做無疑是損害了國防參謀長的權威,於是他上任尹始便定下規矩,各軍種有事先要找國防部請示,不准他們越級去找內閣大臣和首相。

此時的蒙巴頓早已經是英國軍隊的領袖, 任內完成了皇家海軍的有序更迭,古巴導彈危機證明了,大海軍還是有用的,對中東和遠東的馳援上,皇家海軍更是功勳卓着,現在蒙巴頓剩下的唯一一點工作,就是將退休之後的人事安排明白。

“帕梅拉說,下一任的國防參謀長已經有了人選。”坐在返程的飛機上,艾倫威爾遜詢問着其中的內情。

“赫爾爵士,陸軍方面的將領。我回去之後,準備召集四十個將領的意見,進行人事安排。”蒙巴頓元帥沒有隱瞞,“我現在確實老了。”

蒙巴頓確實有些年邁體衰了,在重要會議上常打瞌睡,需要作出緊急決定時,他卻要出去散步。

“老倒是還談不上,其實只要元帥好好休息,不管是不是在軍中,我相信對軍方的影響力都是獨一無二的。”艾倫威爾遜開口安慰道,“退休後的生活,有沒有一定程度上謀劃。”

“埃德維娜也喜歡珀斯,國內的事情就交給你了,帕特里夏的丈夫在上議院,其實能幫忙的地方有限。”蒙巴頓元帥說到這看了女婿一眼,“當然了,處境沒有惡化,不像是從前這麼窘迫。”

艾倫威爾遜就當沒聽明白這種暗示,無非就是充滿貴族的上議院,現在有不少裸官,把家業放在了澳大利亞,藉着英資大舉進入澳大利亞的東風,又找到了光輝歲月的感覺。

趁着岳父大人退休之前的檔口,艾倫威爾遜別無他求,就是趕緊把導彈戰列艦定下來,換了一個軍方話事人,有可能會導致出現變化。

導彈反艦的路子,毫無疑問是蘇聯紅海軍的路子,後世有人拿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和阿利伯克級對標某大國的刃海級是完全錯誤的。兩者最接近的地方就是噸位,剩下沒有一點接近的地方。

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和阿利伯克級的反艦能力,不能完全說是零,也基本上可以說是零。

美國海軍的戰鬥核心是航空母艦,巡洋艦驅逐艦都只是防空力量,刃海級的定位就完全不同。這是路線不同的大問題,不是小矛盾。

如果某大國能把紅海軍半途而廢的路子走通了,美國海軍是無法複製的,因爲這要把一切都推倒重來,就美國造船那十億美元一艘護衛艦的成本,只會讓國會打錢的日子更加雪上加霜。

最後蒙巴頓元帥也相信,一千萬英鎊的建造費真的不虧,做技術驗證還很便宜,不過他還想問問女婿,怎麼對大炮鉅艦情有獨鍾?

那當然是因爲基洛夫戰列巡洋艦的存在,大就是美,多就是好,口徑就是正義,射程就是真理。

更何況艾倫威爾遜不覺得導彈戰列艦就很落後,在二十一世紀的時候基洛夫確實是很落後,但剛服役的七十年代,誰敢不高看一眼?

返回倫敦,艾倫威爾遜便召開白廳會議,討論最近的幾件大事,還有涉及殖民地的也門獨立問題,毛里求斯獨立問題。國際事務上的美國大選後續影響,首相也要看,還有關於南越戰事的評估。

“我們懷着良好的祝願,祝願世界上最強的國家美國,能夠毫不留情的把親蘇分子遏制住。”

艾倫威爾遜信心滿滿,對已經正是介入越南戰爭的美國奶了一口,“在輿論上的引導,要着重注意,處於英美特殊關係的角度考慮,我們絕對不能在這個時候發牢騷。雖然一些問題上,英國和美國也不是沒有分歧存在。”

對待吃瓜羣衆,我重拳出擊,面對首相的諮詢,艾倫威爾遜就換了一個態度,“我們的美國盟友真的不好贏,也許會往朝鮮戰爭演變。”

其實比起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的後果更加慘重,因爲韓國還存在,南越沒了,但身兼英美特殊關係重任的艾倫威爾遜,怎麼可能在這個時候打擊美國人的信心呢,所以說往朝鮮戰爭演變,也就是打平,體現了內閣秘書長料敵從嚴,決勝於千里之外的風範。

“艾倫,不妨把話說明白點。”艾登很關心這件事,因爲英國確實接到了美國希望出兵的請求。內閣秘書長覺得料敵從嚴並不嚴重,但在艾登的眼中,朝鮮戰爭的後果還不嚴重?陣亡了好幾萬的士兵,光是撫卹金都能讓人頭大。

“簡單來說,不管華盛頓說什麼,英國都不能陪着這些羅馬人去燒錢。”艾倫威爾遜說到這強調道,“這肯定會影響到支持率。”

“我自然不會讓英國陷入一場無聊的戰爭當中。”一聽到支持率,艾登本能就做出瞭如此的迴應,“不過看起來美國這一次非常的認真。”

“我們並不知道對方是不是也很認真。我們從對蘇聯集團的研究來看,也包括俄國人的傳統。那就是他們幾乎沒有打過特別漂亮的仗,但最終會取得勝利。”

艾倫威爾遜一本正經的開口道,“如果戰爭是交換比,俄國的敗仗比勝仗都多,但事實上,蘇聯的兩千兩百萬平方公里土地,都是在這種非常不好看的戰爭當中拿到的。”

拿破崙當年也是把帝俄錘的一潰千里,德國人也狠狠羞辱過蘇聯人,但最終帝俄是歐洲憲兵、蘇聯還把德國的龍興之地佔據了。要是算交換比的話,朝鮮戰爭也是美國贏了,那艾登一聽到可能演變爲朝鮮戰爭,怎麼一下子不澹定了?

最後艾倫威爾遜開口提醒首相,“尊敬的首相,美軍介入纔剛剛開始,現在需要的是鼓勵,至少是言語上的鼓勵。不然的話可能會破壞英美特殊關係,我們都知道,現在美國人不像是戰前這麼好說話了。”

艾登也點頭,然後吩咐道,“新年之後,根據我們和也門當地說好的時間,應該舉辦獨立日程的圓桌會議,你安排一下。”

“是,首相!”艾倫威爾遜臉上寫滿了忠誠,隨後離開了首相辦公室,又是一年年底,內閣秘書長還有很多事情要忙,比如說把殖民地利潤的確切數據確認一下,把入不敷出的真實情況告知內閣。

夢露正在爲到訪的客人制作食物,拿着調料準備讓和丈夫同等地位的男士嚐嚐自己的手藝。

“巴基斯坦紅鹽?”艾倫威爾遜瞄了一眼,絲毫不停頓的說出了這種鹽的名字。

“你好像什麼都知道。”夢露嬌媚的白了艾倫威爾遜一眼,“是想炫耀你龐大的知識儲備麼?”

“那倒不是,這種鹽比海鹽市面上的價格高出三十倍,是帕梅拉的公司在巴基斯坦開採的。”艾倫威爾遜心說這是一個妥妥的智商稅,一旦需求被製造出來了,價值也就水漲船高。

日本經濟騰飛之後喜歡吃金槍魚,目前紐芬蘭漁民正在靠海吃海,滿足小日本不錯的人小人乍富的需求。

第一百零八章 內閣秘書的認可第九百五十二章 應該扛白旗!第七十八章 聯合大閱兵第三百八十六章 跪着揮拳第二百八十章 精忠報國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萬邦來朝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科茲洛夫第五百二十四章 1950第五百零三章 戛納的邀請函第二百四十八章 價值連城的資料第八十一章 這是誰的問題第七百一十七章 龍騎兵自由了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干涉美國內政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軍演和邀請函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開幕式第七十一章 帶頭作用第1645章 連任和陰謀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法國的示好第五百九十三章 靜坐請願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變革中的英國第一百五十七章 友情會消失第1711章 廢掉南非第九百五十一章 焦頭爛額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韓國的動向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舊日支配者第九百三十章 進擊的買辦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英迪拉的處境第十四章 專員之間的事情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下一站第二百零八章 均攤風險建議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巴基斯坦大選第一百三十七章 菸草利益分配第八百二十五章 英美一起幹第六百九十八章 同舟共濟威爾遜第四十七章 南下維也納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編外部長威爾遜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港督的不滿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科茲洛夫第五百七十六章 花錢辦事阿里汗第三百九十一章 互相拆臺的會議第一百四十九章 葡屬果阿第九百九十二章 英屬大洋洲領地第二百五十二章 出師的薇薇安第八百八十四章 巔峰時代第八百六十一章 有能量的小圈子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交換間諜我在場第六百九十四章 倫敦改建計劃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法國也要收縮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和平呼籲第九百六十章 歐佩克設想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談了又沒完全談第八百七十一章 馬來亞戶籍制度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艾登醜聞第八百九十七章 點亮燈塔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倫敦論鍵第九十八章 前首相丘吉爾第九百五十一章 焦頭爛額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試探首相第十六章 你在教我做事?第六百八十章 我比上帝管用第1644章 防着點英法第三百七十一章 從電影市場開始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防備又合作第八百五十八章 安卡拉條約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優柔寡斷的巴列維第七百三十一章 登門的龍騎兵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慫恿印度第八百六十六章 怨仇級的軍售第六百零二章 決定未來的商談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1630章 自由世界領袖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問題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戰爭源頭第二十五章 還得找蒙巴頓第六百四十二章 走私是不存在的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平可夫斯基案第1619章 美蘇首腦會晤第1665章 首相第五百九十二章 負重前行第六十八章 印度糧倉第一百三十四章 學長和學弟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未來在手中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地中海對峙第九十七章 大選第六十九章 是,大臣!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美國人有誠意第1630章 自由世界領袖第二百九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參觀中的尼雷爾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裡外不是人第九百八十九章 痛擊法國盟友第二百一十九章 印命貴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個好地方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交換間諜我在場第五百七十七章 法不責衆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擁戴王室義不容辭第1718章 遺憾的刺殺第1592章 德日有危險第四百六十二章里根第九百二十章 小威爾遜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