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英美首腦會議

和歷史同期相比,艾倫威爾遜覺得英國和歷史還是有些變化的。那種被美國訛詐的拿騷協議應該是不會出現了,當然也不排除美國人不改初衷,想要來一波極限施壓。

從肯尼迪個人的角度來講,沒準真的會想要試一試,這位樂開花的美國總統,從人們眼中衆所周知的弱勢總統,古巴導彈危機之後支持率猛增,自我感覺良好之下,說不定真的會提出來一些過分要求。

“瑪格麗特、瑪格麗特……”在教育大臣那裡受委屈的艾倫威爾遜,抱着公主殿下的嬌軀找回顏面,關鍵時刻還是半邊屁股善解人意,不像是另一個瑪格麗特那樣讓人厭煩。

四目相對,兩人如同雕塑靜止不動,好半天,瑪格麗特公主才無力的趴在常務次長的懷中低語,“今天好像特別用力。”

“公主殿下滿意麼?”伸出手挑起了瑪格麗特公主下巴,艾倫威爾遜顧左右而言他,什麼要準備英美首腦會議,導致精神緊繃,並非是不解風情。

“偶爾粗暴一些也好,這一次就原諒你了。”瑪格麗特公主白了艾倫威爾遜一眼,“要不是我在倫敦,都不知道你會禍害多少女人。”

爲了拯救英國廣大的無知婦女,公主殿下自認爲付出了太多……

“怎麼會,我對公主殿下一片忠心。”提褲的常務次長,不能容忍清白也污衊,哪怕是王室公主也不行。

“快穿上吧,話這麼多。”瑪格麗特公主瞟了一眼口是心非的男人,陰陽怪氣的提醒。

經過一番口舌之爭,場景又變成了常務次長爲王室重要成員,規劃生意上的佈局問題。一切都好像本來應該如此。

“聽說華盛頓要和我們舉辦首腦會議?”瑪格麗特公主詢問,這不是什麼機密,因爲英國民間已經傳開了,還有從最壞的角度上預測美國的條件,比如讓英國把核武器交出來。

這個調查引起了巨大的民意反彈,受訪的絕大多數,不管是工黨的支持者還是保守黨的支持者,都認爲美國這是藉助北約公器私用,

也有消息表示,法國已經堅決拒絕了美國人的主張,並且給予了嘲笑。

“是有這麼一種說法。”艾倫威爾遜點頭,至於爲什麼民間會知道,這不是有不願離透漏姓名的政府內部人士麼?比如外交部常務次長,比如內閣副秘書長等等……

輿論方面,不用艾倫威爾遜操心,遠在珀斯的英國女首富更加的擅長這一點。

此時的唐寧街十號,首相艾登正在看一份,由當前的內閣副秘書長、外交部常務次長起草的,關於英國應該從實力地位出發,藉助歐洲外有蘇聯、內有法國的形勢,讓美國採取惠英政策的若干條件。

所謂英美特殊關係,艾倫威爾遜認爲就是,英國不停的給美國製造新的敵人,藉以轉移美國視線,避免美國對自己下手,美國則強逼英國不斷讓渡主權以交換短期戰略利益,是互相訛詐的一對關係。

肯尼迪覺得美國是八十萬對六十萬,艾倫威爾遜還覺得優勢在我呢。

美國想要解除英國的核武器、設立軍事基地、艾倫威爾遜還想要美國趕緊弄個惠英辦,好好伺候一下爸爸,不然所謂的全球局勢,還不知道是怎麼發展呢。

於是內閣副秘書長,列出了二十六條惠英政策,包括文化、軍事、經濟、產業扶持等等,開放市場、以及貨幣政策、法國人對美國指指點點什麼,英國就說什麼。

就連首相艾登都直咧嘴,每一條看起來都毫無問題,但是出現在一場談判當中,艾登簡直懷疑,昨天英國遠征軍纔剛剛火燒白宮。

“諾曼,讓艾倫來一趟。”拿着話筒的首相艾登,讓諾曼·布魯克把優勢在我的內閣副秘書長叫過來。

完成了王室重要成員人生輔導的艾倫威爾遜,不得不聽從無上之權威的話,來到唐寧街十號面見首相,解釋爲什麼要讓美國簽訂不平等條約這件事。

“我們預計華盛頓會提出一些非常不講理的政策,所以才針鋒相對的提出了英國的要求。這並非是訛詐,而是要爲最終的好結果奠定基礎。”

艾倫威爾遜面色鄭重的解釋道,“在覈武器問題上,戴高樂對美國的所謂統一管理表現出來了極大的反感,如果英國要是表示可以和美國談談。戴高樂可能會極度不滿,並且聯合那些要歐洲團結的勢力,質疑英國在歐共體的可靠性。其實這種懷疑一直都存在,特別是在法國政府當中揮之不去。”

“我們沒有,這根本不會發生。”艾登首相很是不滿的反駁這種謬論。

“我們都知道沒有,首相。可是在歐陸國家當中,這種懷疑是一直存在的,我們和法國幾百年來的微妙關係,以及以往離岸平衡的歷史。確實有些不太好解釋這個問題。”

艾倫威爾遜雙手一攤,“總不能一直解釋吧?總解釋沒事也變有事了。”

“從阿爾及利亞戰爭結束之後,法國在歐陸的權威有所提升,法國人又認爲自己是歐洲第一陸軍強國了。戴高樂政府對北約法國人的比重頗有微詞,這幾年一直都是將自己的軍事力量剝離出來。如果肯尼迪總統要顧全大局的話,就應該採取幫助英國,控制法國的戰略,但從肯尼迪的做事風格來看,也許沒什麼長遠的目光。”

在怎麼說阿爾及利亞的有效土地面積不大,賬面上那也是兩百四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加上法國本土就是三百萬平方公里,印度都沒控制這麼大的土地呢。

就算是無效土地,看着也令人退避三舍。用某大國的角度看蘇聯都算樂觀了,按照比例,應該是比利時和控制阿爾及利亞的法國對比才對。大概就相當於,墨西哥看頭頂的美利堅合衆國,那麼一種感覺。

“在當前這種環境,美國應該和英國站在一起,穩住自由世界的陣腳。外交部許多外交官認爲,我們趁機讓美國對英國進行一些扶持,是非常合理的。”

這些有這種想法的外交官,不是艾倫威爾遜憑空杜撰出來的,當然他也不否認,幾乎全部都是他提拔的,和常務次長有着非常類似的認識。

“法國的存在,確實是值得利用一下。”艾登點頭,表示這個角度看待問題有獨到之處。關於法國成功的鎮壓了阿爾及利亞的反抗,這件事必須要說,不是某個人判斷失誤。

不管是倫敦還是華盛頓,戰後都是這麼看待法國的,越南戰爭法國輸給北越之後,這種認爲法國只是做無用功,最後必然會接受現實的印象,不但沒有削弱,反而加強了。

正是在英美兩國一直不看好的情況下,法國平息了阿爾及利亞人的反抗。

這種看法並非是艾倫威爾遜本人的宣揚的,他之前確實注意到了這種刻板印象。

但根源並不在他這,他最多隻能影響到倫敦,華盛頓爲什麼也這麼看呢?

準備的報告也不只有法國的份額,還有德國威脅論、日本威脅論。其實美國在冷戰中的一些政策,也不是什麼算無遺策。對德國和日本的匯率問題長期不重視,最終養大了這兩個國家的工業。

到了廣場協議的時候在處理已經晚了,德日最終是把英法兩國擠兌的夠嗆。但後來也成了美國的麻煩,考慮到英美特殊關係,英國提醒一下注意這個問題,不過分吧?

英美兩國要舉辦首腦會議的事情,從現在開始已經在預熱了。同樣引起了戴高樂政府的關注,對於戴高樂政府的關注點,首相艾登都一一給予了正面回覆。

艾登也清楚的認識到,法國確實是在緊盯着英國的一舉一動,換句話說,法國的如臨大敵,對英國來說確實是可以利用的。

經過了內閣討論,艾登給予了肯尼迪正面回覆,確定了在拿騷舉辦首腦會議。唐寧街十號已經放出了樂觀的消息,表示這是決定世界走向的首腦峰會。

至於最近一些在野黨和公民特別關心的若干問題,則採取了安撫態度,比如英國設置美國軍事基地、儲存核武器的事情,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拿騷是英屬巴哈馬首府,位於新普羅維登斯島北岸,距美國的邁阿密市只有不到三百公里。

拿騷在十六世紀是英國人的一個居民點,一六六零年發展成爲較大的城鎮,當時稱“查爾斯敦”。之後以英國國王威廉三世所在家族姓氏奧蘭治—拿騷命名。正式建立城市,沿用拿騷名。

這個氣候宜人的英屬殖民地首府,因爲被確定爲英美首腦會議的舉辦地,一下子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尤其是因爲剛剛過去的兩個月,全世界的和平都經受了巨大的考驗,就在不遠處的古巴,差點引起了遍及世界的戰火。

因此,英美兩國公開要舉行首腦會議之後,這個不知名的殖民地首府,被全世界所注意到,華盛頓和倫敦都已經啓程,也包括擡着巨大行李箱的艾倫威爾遜本人。

第一千四百章 嚇唬基辛格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陰險的英國(美國)第一百七十一章 例行談話第五百九十八章 正是在下第五百九十一章 輕罪重罰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印太第三百零七章 偉大的前首相第四百五十五章 公投日期第五百零五章 打破核壟斷第1750章 直面問題第八百五十九章 盟友越發的可疑第五百零八章 抵達霍克森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膽的想法第1696章 壓制德國人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戰略轉型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聯合情報委員會第四百一十五章 殫精竭慮的總督第五百二十八章 工黨大勝第一千四百章 嚇唬基辛格第四百六十三章 工賊里根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偷家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南地中海制衡第六百一十六章 蒸汽彈射器上馬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南北分治方案第三百九十四章 勝利閉幕第二百六十四章 芭比娃娃第四百三十章 有聲有色的開始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白廳和國防部第一千零九章 農牧業合作成果第八百六十八章 埃及的中興之主第1742章 駐德蘇軍第九百五十八章 可恥的抄襲者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變臉的印度第一千章 學院高材生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參觀中的尼雷爾第八百七十九章 五億專員艾中堂第六百九十章 倫敦煙霧事件第二百五十三章 鼠疫可以爆發第一千零七十章 狐疑的法國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赫本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默契球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華沙機場第四百零九章 奪寶奇兵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嚴峻的形勢第八十一章 這是誰的問題第九十七章 大選第二章 海得拉巴專員第一百章 政客和公務員第1641章 主攻和佯攻第一百二十章 第一桶金的設想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多贏的買賣第四百五十一章 提交方案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起學習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億的大買賣第1749章 一家團聚第二百零一章 印度的女兒第三百四十三章 什麼叫大國總理第四百七十章 整合和分工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1704章 孤掌難鳴第三百四十九章 批判的心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我反對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三軍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赫斯第一百零四章 海峽不設防公告第一百三十五章 未來首相的視察第三百六十九章 再補充補充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第三百九十一章 互相拆臺的會議第三百七十八章 王儲大婚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五億英鎊第二百零一章 印度的女兒第1685章 年終大戲第九百七十八章 大臣的中東政策第1626章 文化沙皇的期待第一百八十二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第四百零八章 避稅天堂第五百六十章 佔領區合併第二百七十二章 訛詐昂山第1629章 訪蘇預熱第七百四十八掌 奠邊府打響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洛克菲勒要什麼第二百九十七章 還是可以雙贏第1692章 布什的若干問題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埃及新國王第1708章 末代港督第1689章 搞定蘇聯第四百一十三章 敏銳的資本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戴高樂病逝第九百章 經濟危機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政治也要平衡第九百九十章 退出北約第1619章 美蘇首腦會晤第三百五十五章 上面很看重你第三百七十四章 艾倫的專業性第六章 海得拉巴君主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韓國的動向第六百零五章 日本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