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造船業新血液

以造船業爲代表的海事工業是英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英國海事相關產業貢獻了一百三十億英鎊的經濟份額,其中造船業和維修業貢獻了近二十億英鎊,直接僱員數達九萬人。

造船行業的需求主要來自國際航運,與世界經濟增長及海運貿易息息相關。

作爲一個島國,一旦造船業衰落,本身就意味着英國在世界經濟當中可有可無。英國和艾倫威爾遜本人想要拯救造船業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船舶與運輸委員會當前還有一個重要工作,就是憑藉英國造造船業上的累積。構建專利壁壘應對日本造船業的威脅。

在關於拯救造船業的會議上,艾倫威爾遜將日本的威脅歸結於美國的放縱,美國人自己的造船業拿不出手,根本就沒有什麼可失去的,就借用更加低人權的日本,來瓦解英國在造船上的強勢地位。

當務之急是針對日本造船業的弱勢領域,集裝箱船和油船進行調整。同時想辦法降低成本,還有就是在歐共體框架內,讓法國、德國站在英國的一邊。

倫敦東區靠近北海,雖然不如幾個重大造船廠,但是也有一些民用造船廠的存在,馬來亞的第一批實習工,就準備放在那。

關鍵是幾個老牌造船廠,艾倫威爾遜就算是去幹涉,這些船廠也不一定聽艾倫威爾遜的,相反一些小的造船廠,就容易調整的多,也不會仗着資歷和人脈,對白廳的指導陽奉陰違。

白廳在陽奉陰違上就是一個行家,沒少對內閣這麼幹,既然白廳可以這麼幹,沒理由更下面的利益體就不會對白廳這麼幹。

刨除革命這個選項,漸進性改良都是從小的方面開始,上來就動幾個大船廠是不智的。

而且現在小船廠也確實比大船廠艱難,也是首先要拯救的對象。

“機械上應該更新,同時應該提升效率,根據我們的調查,現在日本造船業是英國造船業的兩倍效率。這當然和低人權優勢有關,可是不是應該加把勁?機械老化的事,我們可以通過貸款和更新設備解決,日本人勤勞,我們還富有管理和積累的經驗呢。”

英國的造船廠,在全球範圍內被公認爲是能夠提供最全面、最尖端服務的造船廠之一。

完善的維修和服務設施,適用於幾乎所有類型的航海船舶和離岸裝置。英國公司還擅長提供對世界各國維修問題的超快速響應的解決方案。

這種配置就在這,沒有理由不能和日本人鬥一鬥。縮小成本這一塊,現在不是來人了麼?

抵達船廠的艾倫威爾遜,直接見到了這家中型船廠的老闆,詢問實習工的吃住問題。

“一旦從這裡得到良好的效果,南海岸的幾個造船廠,和蘇格蘭的格拉斯哥都會因此而受益,希望不要讓我們失望。”

英國的造船業分佈很有意思,從佔比上來說,南安普頓幾個城市,可以說英格蘭地區的城市佔據最大的份額。但從單獨城市來說,位於蘇格蘭的蘇格蘭的格拉斯哥,纔是英國真正的造船中心。

沿克萊德河兩岸,建有數十個造船廠。主要的工業部門有造船、機器製造、電氣設備、精密儀器等,其中造船工業居全國首位,造船廠多達數十家。

所謂拯救英國造船業,英吉利海峽的幾個港口城市問題倒不大,真正依賴造船業的格拉斯哥要是出問題的話,麻煩就大了。拯救造船也有助於英格蘭和蘇格蘭之間的平衡。

同處於一個國家,兩邊最好在經濟上還是有不同的分工比較好。長期忽視蘇格蘭的利益,也可能會對英國本身有害。格拉斯哥的製造業是該城市的中心產業,克萊德河畔的造船業更是重中之重。

目前格拉斯哥當地是工黨執政,當然現在倫敦的大東區也是,靠製造業吃飯的地方大體如此,並沒因爲造訪的這一座造船廠規模不大,艾倫威爾遜就表現出來怠慢。

而是非常的和顏悅色,談及了國家能夠在造船業上的幫助,以及明確這些被分配來的實習工應該有什麼樣的權益。

“現在外交部的官員都這麼有全才麼?”格蘭維爾不由得感嘆,他有些想不明白造船業的事情,還能引來外交部常務次長的關心。

“我是新成立的船舶與運輸委員會秘書長,至於來此實習的實習工,我之前還是馬來亞的高級專員,本質上曾經他們曾經是我管理的居民,所以我不願意出現類似種族衝突的事情,之前我和華人有過很和睦的合作,深切知道華人工人的秉性,勤勞肯幹不會惹事,一旦有種族方面的事態發生,我會親自調查。”

“對了,我還是聯合情報委員會的秘書長,啓動對一件事的調查,對我來說很容易。”

艾倫威爾遜語氣平和,也不是在威脅什麼,不存在偏袒華人的可能,真出事了他自然會大公無私的處理矛盾,誰惹事誰付出代價。

這座造船廠以格蘭維爾的姓氏命名,顯然是一個家族企業,進入廠區就能看出來,當前的運營狀態並不好,整個廠房空空蕩蕩。如果不管不顧的裝死,像是這種規模的造船廠,應該是首先倒閉的。

也正是因爲狀況不怎麼樣,艾倫威爾遜纔會選擇從這裡開始,說不定會比較容易出成績。

船廠附近還有四家規模類似的造船廠,這就是倫敦東區的全部造船業,這幾家造船廠將會把七百名實習工分掉,包括格蘭維爾的幾個老闆,現在都在艾倫威爾遜的身邊。

“換成英漢兩種問題的標語,什麼安全生產什麼的,不明白?沒關係,英漢詞典是我編的,我給你們翻譯。”艾倫威爾遜到處亂轉,還在講究一些細節問題。

過了一會兒,艾倫威爾遜就和幾個船廠老闆坐下來,等着第一批實習工的到來。

該敲打也敲打了,扶持政策也說了,現在可以想象怎麼拉近和出國務工人員拉近關係了。

格蘭維爾幾人對艾倫威爾遜的工作履歷相當好奇,詢問馬來亞當地的風土人情。

艾倫威爾遜據實相告,現在拯救造船業會不會有作用還沒準,就算是有效,大概率也只是延緩造船業衰落,說不定有一天,至少一部分的造船業還要搬遷到馬來亞。

他也樂於在這些船廠老闆的面前,介紹一下馬來亞當地的情況。就拿現在的產業佈置來說,汽車生產線就放在了馬六甲市,新加坡還是做煉油中心。吉隆坡作爲首府是特殊情況,檳城其實還缺乏一個拿得出手的產業來帶動發展。

“當地除了社會環境有些保守之外,其他方面都還很不錯。”艾倫威爾遜據實相告。

“如果有時間的話,我們願意去當地考察一番。”格蘭維爾一副很感興趣的樣子道。

“那真是一個好消息,其實只要平等相待,就不存在什麼危險。當地在內閣的定位極其重要,比當初的英屬印度還要重要得多。”艾倫威爾遜說話間,隨着一輛輛的大巴進廠,他就知道這些經過職業學習培訓的實習工已經到了。

“歡迎來到倫敦,我的朋友們。”艾倫威爾遜切換成漢語,在密密麻麻的亞洲面孔之前打招呼,隊伍有些散亂,但總體上保持安靜,這就是一種秩序感。

“中堂大人好!”來人顯然也都提前得知,眼前是上一任馬來亞行政長官,直接開口迴應艾倫威爾遜的問好。

“很令人懷念的稱呼,謝謝。”對待不同的羣體,如果沒什麼可說的,就從感慨當地文化博大精深入手,艾倫威爾遜有充足的國外工作經驗,這對他不是問題。

演講滿是謙虛,既有對大英帝國的驕傲,同時也認可華人羣體的優質特點,“十幾年前,我也曾經帶着你們的父輩去紐芬蘭工作。不過當時的工作遠沒有現在有這麼技術含量,整個實習期爲兩年,能夠積累到多少工作經驗就看你們自己,我希望你們能帶着對整個造船業的瞭解在兩年結束之後回去。”

實習工口中的中堂大人也一點沒客氣,上來就狂灌雞湯,用美好的未來掩蓋了實習工只有英國本土工人三分之一的尷尬事實。

不然爲什麼實習期是兩年?兩年時間對於一個年輕人來說,是可以付出的代價。但時間再延長就不行了,雞湯畢竟只是雞湯,不能當做真金白銀來用。

也就是這些剛走出校門的學生實習工還有夢想,有過一段社會工作經驗就不好忽悠了。

“尊敬的老闆們,籤合同去吧,如果出現工業事故,我可是會並秉公處理的。”最後對幾個船廠老闆明確底線,艾倫威爾遜就準備離開,“船舶與運輸委員會會派人在你們的船廠監督,保障工人的人權,以及對船廠經營的環境是否好轉進行評估。”

格蘭維爾幾個人滿是莊嚴的保證,表示一定會好好對待造船業的新血液。

第五百三十一章 和赫本旅行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納賽爾在也門第七百章 赫本回來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倫敦回覆第八百八十一章 上帝叫我上帝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忠誠!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新移民法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軍援以色列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不妨把話說明白點第八百八十三章 武裝直升機試飛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正的大事第1709章 歐美貿易戰第六百七十二章 利益均分第九百八十一章 驚醒的法國人第一千三百章 拉印度一把第1603章 廣場協議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東京灣事件第十一章 朱納加德土邦第二百三十六章 旱災預警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肯尼迪遇刺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錢第1609章 化學武器第七百一十九章 好事都想着美國第五百七十四章 專揭傷疤威爾遜第四百八十四章 伊麗莎白鐵礦第三百九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四百五十四章 重任在肩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堅決維護首相第六百四十章 麥卡錫凱旋而歸第1622章 好大兒的求助第八百八十五章 亞丁會議第八百九十六章 救火隊員第九十六章 美差第五百七十三章 毫無武士道精神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脣槍舌戰第三百零九章 嚇一嚇真納第六百一十一章 鳩山的發難第九百三十五章 編外首相威爾遜第1695章 清算的不完全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文化沙皇的訪問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彗星去東方第二百三十八章 透明政府第九百七十六章 借鑑對手的長處第八百七十一章 馬來亞戶籍制度第三百三十三章 再次訛詐帕特爾第四百五十三章 倫敦假日第五百二十章 爭奪領導權第1692章 布什的若干問題第八百七十八章 ****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人權大於主權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明牌開打第五百三十七章 海務大臣蒙巴頓第五百四十三章 招商引資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家庭風波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克林姆林宮的討論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失去的勝利第二百七十三章 靈活的昂山第1744章 英國DNA動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寶藏陷阱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歧很大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島漁夫第一千零三章 一地雞毛的辯論第九百七十五章 慶典和陰謀第三十九章 法國女人第1747章 表決結果第三百一十六章 可靠的人第1575章 印度人造謠第三百八十四章 財政討論第一百零九章 男孩降生第四百二十八章 盤外招第二百一十章 繁忙的白廳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獨立浪潮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造船業我拯救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決戰之果第1729章 投降輸一半第七百四十三章 夢露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個波斯灣第八百零四章 伸張正義的專員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險和機遇並存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懂得都懂第六百七十五章 敲定航空港第九百七十四章 不同文明的合作第六百八十九章 你怎麼回來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本土決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輸出分治經驗第九百六十四章 先賺他兩個億第一百五十六章 英法指導第1720章 父愛如山第七百五十三章 艾倫佐夫斯基第四百一十八章 同人不同命第九百八十章 誰是敵人?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印度進攻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間諜交換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奇微赴任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備競賽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間諜案第1614章 優勢在里根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李梅的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