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內政大於外交

這也是正常的,人家都是一國元首,自然是不用顧忌小蝦米的心情,談笑風生中就把事情解決完了,明線是艾福爾的談判團隊,暗線是艾倫威爾遜的暗箱操作。

但是最重要的渠道,其實還是艾德禮首相和斯大林本人的溝通。

元首之間的直接溝通,比什麼明線暗線都重要,那邊纔是真正的決定。自己這邊忙裡忙外也就是圖個樂。

“我們和蘇聯人的問題基本上都談完了,剩下就是美國人和蘇聯人的交鋒了。不知道這一次會議之後,我們會在哪工作。”艾福爾心情舒暢,已經幻想以後的平步青雲了。

“我麼?我現在就想要回到印度。”艾倫威爾遜認真的想了一下後,給出了一個非常認真的答案。歐洲的環境他已經受夠了,遠沒有英屬印度的生活愜意。

不能怪艾倫威爾遜沒有覺悟,他就是這麼低端的人,腦子裡沒有什麼高端的思想。隨時都準備回到英屬印度,利用最後的兩年時間大撈特撈。

一旦波茨坦會議結束,艾倫威爾遜就準備運作返回英屬印度工作的事情。實際上就是現在,他已經對這種所謂的國際重要會議感到了厭倦。

“剛剛丘吉爾顧問向朱可夫元帥敬了一杯酒,看起來非常的和睦。”艾福爾倒是沒有想這麼多,還在談判順利的氛圍中。

“哦?”艾倫威爾遜一想丘吉爾對蘇聯一貫以來的立場,抽動着嘴角道,“我們的顧問是在挑撥朱可夫元帥和斯大林本人的關係。”

朱可夫是現在蘇聯在德國的軍事長官,在波茨坦會議的時候,也來到過這裡幾次覲見斯大林,這一點不令人意外。被丘吉爾這種反蘇老手抓住機會埋雷!只能說大英帝國在攪合這個方面,還是有着獨到的天賦。

“對了,朱可夫元帥好像提議邀請艾森豪威爾訪問蘇聯。”艾福爾又說了一件事,表示今天的波茨坦發生的事情其實很多。

邀請艾森豪威爾訪問蘇聯,是斯大林本人和朱可夫商量之後做出的決定。杜魯門雖然沒有像是丘吉爾愛亂放炮,但這完全是因爲丘吉爾本人的性格原因愛亂說話,不代表杜魯門就對蘇聯沒有敵意。

斯大林深感加強蘇、美關係的必要性,他與朱可夫商量邀請艾森豪威爾訪問蘇聯一事,朱可夫提議由他邀請其參加體育節,在這個敏感期間是比較合適的。

在斯大林看來,由朱可夫個人邀請,就不是政治活動,而是以軍事活動家的身份來訪問,就避免了因國家間的矛盾,出現難堪的局面。同時,通過兩位大國總司令在國際上影響力,也表達出友好、願意改善兩國關係的信號,可謂是一舉兩得。

艾森豪威爾已經答應了朱可夫元帥的邀請,預計在八月份前往蘇聯進行訪問交流。

艾倫威爾遜在暗箱操作中,又是訛詐,又是講道理,和一個蘇聯女人如同在菜市場家長裡短,各國高層從這裡其樂融融,做出一副有好的氛圍。艾倫威爾遜暗罵虛僞!

不過這也只能證明,各國還需要時間引導國內的輿論,延緩即將到來的全面對抗。

但話說回來,冷戰到底是以什麼事件正式開始的,丘吉爾的鐵幕演說,北約成立還是麥卡錫在美國搞風搞雨?這還真是一個不太好確定的問題。

反正按照歷史爲參考,近兩年幾個參戰國是沒有那個精力找對方麻煩,調整國內的生產和政策,覺得做好了準備,到時候纔會赤膊上陣。

“艾倫,從柏林回來了。”亞歷山大卡多根見到艾倫威爾遜回來,用一無所知的口吻問道,“柏林的事情處理的如何了。”

“常務次長,還好。”艾倫威爾遜含笑點頭,表示一切順利。好像真的出去做別的事情,把波茨坦會議錯過了一樣。

對艾倫威爾遜的無中生友表示認可,亞歷山大卡多根點點頭道,“去爵士的房間看看。”

“好的!”艾倫威爾遜禮貌性的點點頭,告別了大廳去了樓上。

愛德華·布里奇斯獨自呆在房間中,似乎外面的熱鬧和自己無關,而是屬於年輕人的事情,對艾倫威爾遜的到來絲毫不意外,伸出手指指了指眼前的座位,等到來人坐下才開口道,“是不是對今天的一切都感到非常意外。”

“是有一些!”艾倫威爾遜拘謹的坐下,等待着愛德華·布里奇斯的問話。

“我們的首相認爲目的已經達到了,眼前最要緊的事情是本土儘快恢復正常,這當然是好事,不過對於某些人來說可能這件事就具有兩面性。”愛德華·布里奇斯慢吞吞的開口道,“如果英屬印度獨立,大英帝國的文明和法制將會遭到重創,這是任何人都不願意看到的,我已經盡力維護了秩序,但看起來首相已經下定決心了。”

“哇嘔!這真是一個悲劇。”艾倫威爾遜有些冒汗,這兩個首相的反差真是考驗公務員的心靈,前任丘吉爾奔波在各種場合,忙着埋雷和挑事。現任首相艾德禮,則是把注意力放在國內,準備兩耳不聞窗外事了。

“英屬印度的人要做好準備。”愛德華·布里奇斯意有所指的道,“我相信英屬印度的公務員都是大英帝國勤勞、忠誠的典範。但我們不得不從最壞的角度上來考慮,本土是沒有這麼多國家工作崗位承擔他們,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辦?”

“我會想辦法去其他的殖民地。”艾倫威爾遜停頓了一下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不給本土緊張的就業局勢添麻煩。”

“很好,如果大多數人都像是你這麼想就好了。”愛德華·布里奇斯嘆息一聲道,“我會採取穩重,緩和的態度儘量爭取時間。不過首相那些自由主義者認爲,英屬印度的投入大於收穫,應該儘早抽身。你是波茨坦唯一在印度有工作經歷的人,說不定首相會想起來問問你印度的情況,你應該明白怎麼回答。”

第五百三十八章 帕梅拉女王第五百三十五章 蘇丹聯名抗議第六百五十章 超英趕美第六百八十一章 鍍金計劃第1585章 硬蹭熱點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中國光刻機第1708章 末代港督第九百四十六章 外交政策我主導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拖延戰術第七百六十二章 民族自決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貨幣戰爭前兆第二百三十章 公務員蒙巴頓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鳥第九百六十三章 父慈子孝第九百二十四章 聖誕禮物第一百六十二章 花花公子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皮卡立國第一百零八章 內閣秘書的認可第三百八十四章 財政討論第九百一十六章 歐洲團結利益均分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沙皇核彈第一百一十二章 合情合理第1657章 黃金峽谷行動第五百三十章 三位一體核戰略第一百七十五章 鄉村姑娘第八百四十二章 沒難做的生意第六百七十八章 蘇伊士運河問題第六百五十八章 殖民地巡查第八百五十八章 安卡拉條約第一百四十五章 靈活性鬥爭第八百六十八章 埃及的中興之主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肯尼迪的老朋友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第九章 親臨閱兵式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尼加拉瓜局勢第五十七章 高效的我大英第1611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波恩(求首訂)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零元購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守黨上臺第八百九十三章 圖靈團隊第一百七十八章 魂牽夢繞之地第二百九十章 工具人的交流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交換間諜我在場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二點五億預算第八百零八章 第五大糧商第九百五十五章 戴高樂上臺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變革中的英國第九百三十五章 編外首相威爾遜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負責任的英國第三百一十二章 玩火者必自焚第1649章 超級301條款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肯尼迪訪英第1701章 天無二日第九百八十三章 石油儲備計劃第六百七十九章 公主的垂青第五百三十七章 海務大臣蒙巴頓第1662章 捲款跑路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下一站第一千零九十章 共識政治解決移民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貨幣改革第1651章 重新萌發的野心第八百七十三章 來自蘇聯的好消息第九百九十三章 飛行棺材第四百零一章 蒙巴頓方案第七百一十一章 勝天半子第六百三十八掌 悉心培養姐妹花第四百九十六章 殺手本能麥卡錫第四百零七章 總督談話第三百零七章 偉大的前首相第二百五十三章 鼠疫可以爆發第六百六十七章 英明神武法魯克第1576章 專訪和大選第一千零六十章 英鎊的結算份額第六百七十六章 蒙巴頓的支持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貨幣改革第八百八十三章 武裝直升機試飛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內部解決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微軟第一百八十五章 我對錢沒興趣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比如阿富汗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顯著成果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看着我的眼睛第二百六十九章 英葡密約討論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二百三十九章 有請甘地!第三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出路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錫金很有用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拔劍四顧心茫然第四百九十二章 話語權第一百四十六章 赫本第1311章 芬蘭的重要性第六十九章 是,大臣!第六百九十七章 對法國重拳出擊第二百二十章 鐵腕領袖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新的體系第二百五十八章 英美特殊關係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間諜交換第八百八十七章 敵人的洲際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