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歐洲再平衡

英國的殖民地體系是以英屬印度爲核心,這根本不是什麼秘密,美國對此也一清二楚。

作爲殖民帝國核心的英屬印度最終獨立,自然是讓美國高興的,這意味着這個長期的假想敵終於承認現實,自己走下了世界霸主的寶座。

隨後是蘇丹獨立,後來尼日利亞也進入了獨立軌道當中,英國的實力越加的弱小。

美國自然是對此樂見其成,畢竟蘇聯大敵當前,橫跨歐亞大陸的國土,令誰都不敢不重視,英國自己收縮是再好不過。

可這一次的試探,卻讓美國愕然發現,這個戰後連同印度、蘇丹獨立了六百多萬平方公里的爸爸,好像還沒有死透,到了現在仍然具備相當的實力。

親爸爸的老底還是很豐厚的,聽過這一次的英鎊保衛戰就能夠看出來,把尼日利亞石油公司打包在倫敦上市,一下子就引爆了資本,帶動了倫敦股市節節攀升。

“英國人一次兜售一個殖民地,至少還有三四個有價值的殖民地可以複製這一次的變現。”艾森豪威爾不得不讚嘆道,“看來削弱英國,還真需要專心致志的謀劃個十年二十年才行。”

既然金融手段無法迫使英國就範,對英鎊的攻擊也就沒有必要了。沒有長年累月的金融戰爭,金融戰爭的時間通常都不長,一旦被防禦住,堆時間是沒有作用的。

艾森豪威爾想要停止對英鎊的狙擊,如果以後有機會的在動手。

尼克松也沒想到好辦法,剛想要說什麼,國務卿杜勒斯直接來到總統辦公室,正見到總統和副總統都在,“總統、副總統,聽說倫敦證券市場火爆的事了吧。”

“嗯,英鎊的實力還是很強的,在加大投入狙擊的話,可能會讓事情走向無法收拾的地步。”尼克松點了點頭道,“我們還是不能和英國撕破臉的,這樣只能便宜蘇聯人。”

“總統和副總統的意見很有道理。”杜勒斯並沒有因爲尼克松是副總統就無視他,雖然副總統是衆所周知的吉祥物,但自從威廉麥金萊遇刺,老羅斯福上臺之後,全體美國人就知道,無視副總統的後果是多麼可怕。

尼克松已經肯定是共和黨下一屆的總統候選人,杜勒斯對此也一清二楚,於是道,“現在平衡英國已經成了我們必須要做的事情,不然的話對歐洲事務的影響力,也會因爲英國的存在大打折扣。”

艾森豪威爾和尼克松都深以爲然的點頭,雖然杜勒斯因爲古巴革命遭到了一些非議,但兩人對他還是相當信任的,尤其是戰略眼光方面。

這一次對英鎊狙擊的行動沒有成果,本身就說明很多事,歐洲再平衡已經迫在眉睫。

“可關鍵是,選擇誰來平衡?”尼克松想了半天苦笑道,“其實從能力上來說,法國自然是最合適的人選,可法國也是殖民國家,很多問題上和英國的區別僅限於,手段直接一點,或者手段隱蔽一點,戴高樂也是一個不好對付的人,難道用……,天吶。”

“是的,副總統,可靠的選擇只有德國。”杜勒斯順着尼克松的話繼續道,“如同之前所說,英法的區別不大,只是手段不同。戴高樂也不值得信任,歐洲和英法兩國在經濟和人口上能夠平起平坐的,只有德國和意大利,但意大利的能力?顯然是不如德國的。”

德國工業水平和法國不相上下,人口規模還略多於法國,和英國人口處在同一水平。是在合適不過的對象,而且美國也有理由這麼做,德國境內有龐大的美軍駐紮,雖然也有英軍和法軍,但至少美國有足夠的能力,以加強德國國力捍衛歐洲的理由進行扶持。

“這似乎不太說得過去。”艾森豪威爾有些猶豫,雖然他是德裔,但也恰恰因爲是德裔,所以在這件事上不好表態。

“沒問題,世界大戰已經是過去式了,我們需要的是自由世界的團結。”杜勒斯冠冕堂皇的開口勸說道,“德國對抵抗蘇聯保衛自由世界,有着重要的作用。誰都不能否認這一點。”

扶持德國怎麼了,又不是第一次了,不然德國哪有發動世界大戰的本錢?

一戰之後爲了幫助德國恢復經濟,美國向德國提供了鉅額的貸款,並進行了海量的投資。僅僅一個“道威斯計劃”,德國就獲得了三百三十億馬克的貸款,其中百分之七十是美國提供的,可以說是美國資本在戰後德國崛起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在技術層面,向德國提供了從陶瓷、潤滑劑到汽車、飛機、坦克等各種技術,爲德國的工業和技術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二戰之後美國對德國同樣採取扶持態度,這一次是爲了抵禦蘇聯。比起還有些實力的英法兩國,德國翻盤的機會已經沒有了,更加值得信任。

英法就不一樣,首先他們有核彈,並且還可以大力發展攻擊性武器;雖說三國都是同一種政治體制,但是國與國之間是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英法也絕對得不到美國的無條件信任,至少現在實力的英法兩國不行。

如果有一天英法兩國和德國處在一個水平上,美國才能真正相信殖民時代的兩個霸主。

試探出來了英鎊的堅挺程度的美國,不在從金融領域糾纏,這樣就算是打垮了英鎊,美國也會損失大量的黃金儲備,至少當前美國是不願意這麼做的,這會動搖佈雷斯頓森林體系的基礎。

這一次持續了半個月的英鎊危機,直接就偃旗息鼓了,甚至對大多數人來說,根本就不存在這一場英鎊危機。但美國其實只是換一個戰場進行佈局。

聯邦德國首都波恩,總理康拉德·阿登納秘密接見了美國大使,並且聽從對方轉達華盛頓對於德國應該起到更大作用的支持,康拉德·阿登納當然熱烈歡迎美國的主張。

波恩海爾曼莊園,安娜笑容滿面的看着院子當中的一堆兄弟,叫聲喊道,“漢斯、科赫,快到媽媽這裡來,準備吃晚飯了。”

比起安娜的愛護,波金娜就顯得有些不苟言笑,邊吃邊道,“美國大使見了阿登納。”

“吃完就好好運動一下,之後要好好休息。”安娜等待兄弟兩人吃完晚飯,便讓他們去休息,然後才道,“他說的一點沒錯,德國的工業勞動力缺口一直比較嚴重。如果實在沒有辦法,波斯人怎麼也比土耳其人更加值得信任,像是他說的,波斯人對雅利安這個說法十分熱衷,濾鏡還是很厚的。”

“我打聽一下政府的態度。”波金娜一隻手拖着下巴,金色短髮從指縫中頑強的露出來,悠然開口,“他既然對局勢有備案,肯定還有解決的辦法。”

“那誰知道,我又不是天天陪着他睡覺。”安娜翻了一個白眼撇嘴,“人家可受歡迎着呢,有一羣老女人天天圍着轉。”

關於艾倫威爾遜和一些MILF的事情,對龍騎兵姐妹早已經不是秘密。

“我覺得我們還是談談這件事,他說過伊朗事情可能的發展。”波金娜思考着道,“正好現在德國勞動力短缺也是事實,這是介入伊朗的好機會。”

“首先我覺得,應該給他提醒一下。”安娜很認真的道,她並不在乎引進伊朗石油危機的走向,關鍵是要保持彼此的信任,經過西柏林事件之後,彼此的信任經不住再一次的破壞了。

波金娜盯着戀愛腦發作的妹妹,最終無奈的點了點頭,“我對你真是沒什麼可說的了。”

“那就別說了,我去看看漢斯干什麼,天天總是不令人省心。”安娜一蹦一跳的起身,一點都不像是這個年齡以強悍著稱的德國女性,她本來也不是。

早幾年,聯邦德國各行業已開始向政府施加壓力,要求從外國引入勞工,並威脅否則就要把工廠遷出德國。而工會則強烈反對引進外勞,原因是怕本國公民的飯碗受威脅。

經過多次談判,在聯邦德國政府保證同工同酬的前提下,勞資雙方達成協議。

德國和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臘都簽訂了勞工協議,只是三國當中只有意大利有足夠的勞動力,但意大利自己經濟發展的也不錯,西班牙弗朗哥政府控制勞工的規模,就只剩下希臘了,可希臘纔多少人?

聯邦德國的失業率已經降到了百分之一以下,工作缺口高達三十萬,要麼引進勞工,要麼將需要勞動力的缺口轉移出去,至少當前政府是不會選擇轉移產業的,那就只能引進勞動力來德國工作。

而此時美國的希望德國分擔伊朗石油危機的想法,可以說和德國的勞動力短缺不謀而合,伊朗對德國有着濃厚的濾鏡,艾倫威爾遜一個英國人都知道,德國沒理由不知道。

美國聯德制英的想法,正中德國下懷,伊朗正因爲英國的制裁失業率居高不下,正是德國出手的時候,在伊朗首都德黑蘭,德國大使見到了伊朗國王巴列維。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世界很現實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對口支援第一千三百章 拉印度一把第七百九十六章 第一海務大臣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要走了第五百七十三章 毫無武士道精神第1726章 清洗大西洋派第1310章 蘇聯商品展會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歐洲再平衡第三百七十四章 我也懂海軍第四百六十三章 工賊里根第一百九十二章 兩翼齊飛計劃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幫我殺個大臣第五百九十六章 平平淡淡纔是真第二十六章 調離第六百一十四章 沙巴君主阿里汗第九百二十三章 自由世界我守護第二百九十章 工具人的交流第九百零二章 五年計劃第九百四十章 威爾遜爵士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阿拉伯的威爾遜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對付工會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裡外不是人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印太第八百九十八章 說服英軍司令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美國力挺德國第三百四十九章 批判的心第六百九十八章 同舟共濟威爾遜第三百一十四章 歡迎前首相第七百四十四章 久仰大名第四百八十一章 葛羅米柯第三百三十七章 任命北方專員第九百零九章 導彈競賽第五百五十三章 倫敦的召喚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隔離罷工第1664章 動盪的開始第1545章 靈活的價值觀第一千零四章 都有美好的未來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大局已定第五百八十二章 輿論漩渦的麥天皇第九百九十一章 無稽之談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印巴戰爭第二百八十三章 貴客抵達新德里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蒙巴頓退休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平可夫斯基案第1549章 淡化處理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兩面人威爾遜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造船業新血液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擁戴王室義不容辭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必須嚴查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英國回來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胡格爾別墅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魯來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人人都有優點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全球進攻第一百七十九章 專員助理(求月票)第四百七十五章 東方學專家第1758章 家庭和睦第1605章 正人君子之國第七百一十七章 龍騎兵自由了第1608章 首相的看中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黨魁卡拉漢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艾倫模仿秀第1684章 驅逐出境第1757章 誠摯的邀請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會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李梅的贊同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機會只有一次第九十三章 光輝時代回來了第六百七十七章 鎮壓自由軍官組織第一百二十一章 秀色可餐第二百七十二章 訛詐昂山第六百五十八章 殖民地巡查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防守反擊戰略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殺人滅口第1747章 表決結果第七百六十章 守株待兔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我反對第三百一十六章 可靠的人第六百零三章 全部釋放第六百三十四章 我是柏林人第五百零一章 炮轟好萊塢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白廳和國防部第九百零九章 導彈競賽第1671章 不存在什麼盟友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王妃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英國仍然在反抗第六百三十八掌 悉心培養姐妹花第五百三十三章 空降馬來亞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合縱長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親切友好的談判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肯尼迪的老朋友第九百四十八章 法國人的老朋友第七百四十二章 所圖甚大第八百二十八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八百零九章 軍政暢通第二百四十二章 甘地宣佈絕食第一千零六十章 英鎊的結算份額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