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祭祖與飛鷹門現狀

三輛馬車從官道上疾馳而來,引得行人紛紛側目。

只不過看清楚了馬車簾子上繡的雄獅圖案,又趕忙回過頭,不敢上前去湊熱鬧。

二品武官的物件纔能有資格繡獅,說明來人……正是返鄉的徐奕一家人。

今天虞陰郡郡守衙門和安平縣的官員不放假,因爲有一位徐大人要回來。

按理來說,文武官員不是很對付,但是那種不對付指的是平級間的,或是上下級差的不大的那種官員之間的爭鬥。

像是一個郡裡或者一個縣裡的。

你一個郡裡的小官員,郡守大人在地方看起來還不錯,你敢沖人家炸刺兒嗎?校事府啊!不是普通的衙門,人家想辦你還不跟玩兒似的。

好在是徐大人通融,不用他們費事,基本上送回安平縣的飛鷹門去就好了。

郡裡的官員早早就在官道上候着呢,一看到徐大人的馬車到了,迅速有兩個騎馬的小官湊過來,在頭裡當起了引馬。

車伕也知道,暫時放慢了速度,讓兩匹引馬再頭前開路。

車隊直接繞過郡城,趕奔安平縣。

以前徐奕架不住郡守的盛情邀請,跟着郡守大人赴過一次宴,怎麼說呢,沒意思。那幫子文官一副文縐縐的樣子,徐奕做不出那種狀態。

後來就不去了。

只不過派幾個小官意思一下,表現出夾道歡迎的一個態度就算了。

到了安平縣,縣官領着縣裡頭大小官員出城迎接。

“徐大人,新年增福增壽。”縣官跑過來賀道。

“陸大人,新年多子多孫。”徐奕也笑着拜年。

拜年詞可以現想,但是一般來說兩個人的詞得不一樣。這就是個約定俗成的規矩。

當然,有一條不成文的小約定,就是上官不能對下官說加官進爵。雖然說這也確實是一個好詞。

因爲曾經確實有一個愣種當真的聽,過完年跑去跟上官要官兒去了。

“還是跟往年一樣?”縣官陪着笑着問道。

“一樣吧。”徐奕點點頭。

“是!”

一路人馬浩浩蕩蕩進了城。

城裡頭有百姓看着了。

“哎,他三嬸兒,你看,你看你看,嘖,縣官大老爺怎麼今天不乘轎子,頭裡頭當領道兒的了?”

“哦,也是,你也是今年纔打虞陰那邊嫁過來的,你不知道。咱們安平縣吶,有個老爺在朝裡頭當大官嘞!

年年回來省親祭祖,這不是縣大老爺都得出來迎接嗎!”

“喲,那得多大呀!”

“可不是!據說老大了!比郡裡頭的老爺都大嘞!”

……

縣官頭裡頭當引馬,兩邊是縣裡頭三班衙役舉着肅靜迴避的牌子,還有敲着鑼開道的。

一路送到安平縣最繁華的地段,這邊也是飛鷹門的總舵。

“徐大人,您新年加官進爵哎!”周嘯風已經等候多時了。

“周門主,新年增福增壽。”

“哎!借您吉言!”周嘯風嘿嘿一笑,“快快,您裡邊請!”

徐奕一家子,還有徐忠等人一塊下了馬車,走進飛鷹門的總舵。

這時候的飛鷹門總舵可以之前氣派多了。

“看起來,這些年飛鷹門在你的帶領下算是蒸蒸日上啦!”徐奕看向周嘯風,有些欣喜,有些欣慰,有些讚賞……

“哪裡的話,若不是有大人您的名號響亮,咱們飛鷹門也壯大不起來。您不知道,有不少小子慕名前來習武,就是看重您這塊金字招牌呢!

咱飛鷹門這幾年往南邊虞陰郡發展,要不是大人您威震江湖,哪有我們發展順利?”

“您現在要去後山祭祖嗎?”周嘯風頓了頓,說道。

“嗯,走吧。”徐奕帶上東西,換上衣服,帶着人來到徐家祖陵。這一塊地據說是風水寶地,葬在這裡能夠庇佑後人。

果不其然,徐家這不是出了一位大官兒嗎?

徐父的墓碑上刻着:先考敬烈侯鷹揚將軍徐諱繼年之墓,子徐奕立。

徐母的則是:先妣五品誥命夫人,敬烈侯之妻徐孫氏之墓,子徐奕立。

按照流程,徐奕開始祭拜,燒紙,然後對着父母絮叨幾句話,又把徐仁恭拉了過來,叫他對着墓碑磕頭。

“爹孃,咱們徐家有後,香火繁盛,您二老九泉之下,可以含笑啦!”

一把黃紙錢灑下,一盤金元寶被倒進火盆焚燒。冒出一縷青煙,盤旋在四周,久而不散。

……

鎮武城,唐煜收拾好行裝,吩咐小太監,出城,去王陵!

王陵當中,本來唐淏是沒有資格進來的,後來唐煜追封其父,力排衆議將其葬入王陵。

其實也沒有什麼好安葬的了。

當年唐淏的屍首都找不到,結果只能立了衣冠冢,建起往生牌位。

後來唐煜封王,然後又追封唐淏爲武烈公,這一下葬入王陵也算是名正言順。

同唐煜一起來的,還有蕭筠。

往常都是大臣都走了,蕭筠留下,這是程老太王后特准的。

今年也一樣,唐煜說要去王陵祭拜,蕭筠自然也要跟着,畢竟是自己養父乾爹。

不僅僅是唐煜和徐奕兩家子,到了年關,家家戶戶都是祭拜祖先,祈求祖先護佑一家平安,來年有福。

就像是經久不衰的樂章,每一年都在上演,每一年都在重複。

人們也就是在這種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重複中,慢慢進步,慢慢老去。

唐煜燒着紙,突然在想,如果有一天,我的大限已至,在我死後,會不會再次回到原本的那個世界?

如果有可能,拿自己一定要想辦法去彌補自己之前犯下的錯誤。

徐奕看着眼前的兩塊墓碑,想到自己小時候,父親在一旁板着臉,指導自己功夫,而母親卻總是笑眯眯的溫柔的給自己弄點吃的,說是多吃點補補……

“爹,你怎麼哭了?”徐恭奶聲奶氣地問道。

“沒什麼,爹想你爺爺奶奶了。”

“那爺爺奶奶呢?”

“沒了。”

“沒了?”

“就是死了,永遠不會回來了。”

年幼的孩子對於死的概念並不清楚,只能模糊地覺得這個詞似乎意味着什麼不好的事情。

當年的徐奕還是一個無知幼童,如今已經初爲人父。

四季輪迴,天道有常。一飲一啄,自有定數。

第二章 少年奇才第二百二十一章 試探進攻第一百零一章 大軍到來第一百四十七章 青陽關(二)第三十七章 何謂江湖(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定虞陽(五)第一百八十七章 三王會面第六十八章 大堯精騎第一百一十九章 定虞陽(五)第二百一十九章 西夷人的紛爭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線情況第一百三十六章 淄城大戰(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戰爭纔是和平的前提(下)第二十四章 搶佔灞關第二百二十八章 鎮武條約簽訂第一百七十七章 白牛谷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線情況第二百零三章 成爲半殖民地國家吧第一百一十五章 定虞陽(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線情況第一百二十七章 火燒連營第三十八章 何謂江湖(終)第一百八十六章 蕭筠引薦第二百一十章 審訊,交代第三十九章 重返南三郡第八十一章 扶桑之行第六章 山雨將至第十章 橫掃虞陰(下)第二十三章 玉壺關攻城戰(終)第三十章 唐煜的秘密會議第七十七章 賜婚與扶桑第一百六十四章 告一段落第一百零一章 大軍到來第五十四章 納武令(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封王第一百零四章 虞陽風雲(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逼供第一百八十一章 扶桑對策第六十三章 大王有召第六十三章 大王有召第七十五章 返回家園第一百四十二章 淄城之戰(八)第一百九十二章 鯉館城合戰(一)第二百零九章 戰後第一百零四章 虞陽風雲(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軍開拔第三十九章 重返南三郡第一百三十四章 鬼塵殿(三)第二十七章 湯賢歸降第六十章 關於選秀女這件事第四十四章 廟堂江湖(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潛入敵營第二百零四章 戶籍司第三章 永定四十年第一百八十二章 扶桑攻略第三十四章 大朝會第九章 橫掃虞陰(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敵軍城破第一百二十五章 潛入敵營第九十五章 裡應外合(三)第七十三章 俘虜烏蘭……又給放了第十八章 兵圍玉壺關第一百三十七章 淄城大戰(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所謂髒套路(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查案(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真相第四十四章 廟堂江湖(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爭纔是和平的前提(上)第七十章 所謂心狠手辣第一百五十二章 杜三舟到來第八十五章 祁國攻略第六章 山雨將至第七十一章 騎兵是怎麼玩的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器譜(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左相蕭筠第八十二章 密會藤原第三十五章 重返南三郡第三章 永定四十年第二十七章 湯賢歸降第一百七十一章 百曉生(三)第六十三章 大王有召第一百四十一章 淄城之戰(七)第一百九十四章 鯉館城合戰(三)第六十六章 攪動風雲第一百八十七章 三王會面第八十章 牽絆第三十九章 重返南三郡第一百六十六章 將祁國徹底滅亡第一百四十九章 封賞與年節第九十五章 裡應外合(三)第一百零三章 虞陽風雲(一)第四十章 收服飛鷹門第一百九十四章 鯉館城合戰(三)第二百一十七章 僞裝(下)第八十六章 攻心爲上(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唐煜的秘密實驗室(一)第二百零二章 玉澗川之敗第三十七章 何謂江湖(二)第四十九章 力壓江湖(二)番外 庫銀失竊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