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 雙星閃耀

先是“活埋”意外地成爲了熱點話題,力壓“城中大盜”成爲了矚目焦點,之後還引了加場呼聲的上揚,多倫多電影節組委會也立刻做出了迴應,給予了加場一場的待遇,儘可能滿足更多觀衆的觀影需求。雖然僅僅只是一場,卻是一個突破,尤其難能可貴。

而後是“127小時”吸引了整個北美的焦點有觀衆在觀影途中因爲男主角用小刀自我截肢的血腥畫面而導致了嘔吐乃至昏厥的不良反應,而且不止是一、兩名而已,這不僅讓電影引了熱烈討論,同時還吸引了更多觀衆的關注和好奇。當然,更重要的是電影本身也收到了影評人一致的稱讚,認爲丹尼-鮑爾繼“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之後,再次奉獻了奧斯卡級別的作品。

緊接着,丹麥電影“更美好的世界”全球映,引爆了媒體的追捧狂潮,與之前上映的“焦土之城”一起構成了外語片聯盟,瞬間成爲今年頒獎季最佳外語片的頭兩號種子,備受矚目。

似乎每一天都可以感受到全新熱點的出現,一步一步地將多倫多電影節的氣氛推向巔峰,今天,“黑天鵝”即將映,人們更是集體動員起來。

這部電影從導演到演員都是絕對的重磅級,籌備階段就吸引了不少火力,之前在威尼斯電影節又受到了一致肯定,劇組成員纔剛剛抵達多倫多,就受到了最高級別的歡迎。觀衆們等待了又等待,總算是等到這部作品在北美映的時刻,怎麼可能不激動呢?

隱藏在“黑天鵝”映儀式光輝之下的,卻是對“活埋”和“127小時”兩部作品的討論,引爆了觀衆們的討論熱情。

兩部電影着實有不少相似之處,都是獨立電影,都是絕境求生的故事,都是獨角戲的舞臺,都是導演與男主角閃耀的作品。

雖然整體而言,“127小時”都大了一號,獨角戲的戲份差不多隻是三分之二,其他出鏡的演員着實不少;投資成本也根本不在一個水平線上,“127小時”差不多是“活埋”的六倍左右;導演和主演的名氣、聲望也都高了好幾個臺階……但,兩部作品一前一後映,人們還是不由自主將兩部作品放在一起討論。

尤其是關於詹姆斯-弗蘭科的演技讚揚開始擡頭之後。

在“127小時”的官方場刊評論之中,十家媒體給出了七個好評,兩個中評和一個差評,整體口碑略勝“活埋”一籌。和藍禮的意見不謀而合,影評人對丹尼-鮑爾的稱讚聲也不絕於耳,紛紛認爲這位導演又一次交出了出色答卷,將一個幾乎不可能改編成功的故事搬上了大屏幕;而對於詹姆斯表演的肯定也不少,但卻是被導演以及劇本分走了不少視線。

“好萊塢報道者”認爲,“鮑爾和弗蘭科的才華讓電影的成功有了保證。”

“華爾街日報”則表示,“弗蘭科飾演這個角色無疑需要巨大勇氣,但結果卻是喜人的。”

在這之中,“洛杉磯時報”的肯定最爲直接,“這是弗蘭科演員生涯最出色的表演!每一個表情在他那張充滿了喜感的臉上都賦予了角色生命。”

雖然被丹尼搶走了不少風頭,但詹姆斯也收穫了一把肯定,甚至有一些多倫多的當地媒體開始驚呼,“弗蘭科一路衝向奧斯卡!”

自然而然地,藍禮和詹姆斯就被放在一起相提並論:

兩個人都是年輕人,雖然詹姆斯今年已經三十一歲了,但在奧斯卡的影帝評選系統裡,兩個人都是小字輩;兩個人都是電影裡的唯一主角,獨挑大樑,在鏡頭底下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和細膩的表演;更不要說,兩個人的表演都收到了媒體異口同聲的稱讚,而且同時提到了奧斯卡……這也意味着,兩個人很有可能成爲今年頒獎季的直接競爭對手。

在奧斯卡的評選過程中,評委內心對年輕的限制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最佳男主角的爭奪,雖然每隔幾年,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名單就會出現一名新人或者年輕人的身影,表達學院對年輕一輩的嘉獎,但提名就已經是勝利了,而且一個席位就是極限,兩個年輕人一起入圍提名的情況十分罕見。

換而言之,藍禮和詹姆斯之中,很大機率就是“你死我活”的情況,只有一個人能夠入圍提名當然,兩個人都落選的可能性更大。

另外,奧斯卡演技獎項的評選不是數學題,有一個固定公式,更多時候是一種專業判斷以及心理偏向的綜合結果。比如說去年的傑夫-布里吉斯,功勞票和愧疚票的雙重因素之下,再加上諸多影評人的肯定,可能學院成員甚至沒有觀看“瘋狂的心投票給了傑夫。如此情況並不稀奇,當年“斷背山”輸給“撞車”時,許多評委就公開承認,從來沒有觀看過“斷背山”。

一般來說,想要贏得提名,要麼是演技羣,很有可能作品本身表現平平,但是演員的演技着實碉堡,令人震撼,讓人們忽略了作品的平庸,驚歎於表演的精彩,比如說“鐵娘子”的梅麗爾-斯特里普。

要麼是作品出衆,演員的表演可能不見得是石破天驚,僅僅只是中規中矩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但參演作品卻口碑大爆,甚至是最佳影片的大熱,人們在勾選最佳影片的時候,順帶也勾選了相關演員,比如說“聚焦”的馬克-魯法洛(mark-rua1o)和瑞秋-麥克亞當斯(rabsp;想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的,着實罕見,整個奧斯卡歷史上,達到如此標準的作品也就在可數範圍之內。

這兩位年輕人現在面臨的情況就是如此,“活埋”的作品整體性略差一些,但是藍禮的表演卻得到了更多讚賞;“127小時”則顛倒了過來,詹姆斯的光芒被丹尼搶走不少,可是作品整體質量卻收穫了更高的讚譽。

這也引導向了同樣的結果,評委很有可能需要在藍禮和詹姆斯兩個人之中選擇其一。

更何況,頒獎季還沒有拉開帷幕,真正的強手都還沒有登場呢,說不定進入十月之後,兩個年輕人的呼聲都轉瞬即逝,根本沒有人記得起來,在多倫多電影節上曾經有過這樣一段。那麼,二中選一,到底應該選擇誰呢?

“我暫時還沒有觀看’127小時’,我相信詹姆斯是一位出色的演員。但就我個人來說,藍禮在’活埋’裡的表演讓我感受到了震撼。”這是瑞恩-高斯林在接受採訪時,表達的觀點。當記者提到了“藍色情人節”在今年頒獎季的機會時,瑞恩暢快地笑了起來,“謝謝有人還記得我這個過氣演員。不過,在我和藍禮之間,我願意選擇藍禮。”

喬-哈姆(joe同樣表了自己的觀點,“毋庸置疑,詹姆斯-弗蘭科是一位優秀的的演員,無論是’菠蘿快車’,還是’米爾克’,都可以看到他的出色。這一次,丹尼-鮑爾給了他一個舞臺,然後,他就這樣震撼了所有人。當然,還有不能忘記今年的’嚎叫’。”

不經意之間,越來越多人開始加入這個話題的討論,正在多倫多電影節的明星們都成爲了問詢的對象,顯然,在好萊塢已經打滾了十年的詹姆斯贏得了大部分支持;只有很小一部人提到了不久之前的艾美獎,對藍禮的表演期待有加。當然,沒有人當真,大家都只是當做茶餘飯後的談資,爲電影節增添一些趣聞。

不過,伴隨着大家的談論,話題升溫的度遠遠出了想象。“活埋”的加場放映結束之後,更是爲這場討論添加了一把火。

觀衆們對這部作品的反應遠遠出了預期,大部分觀衆都表示電影的精彩和刺激程度在期待值以上,尤其是在官方場刊將更多讚譽送給了“127小時”的情況下,“活埋”那猶如過山車一般的觀影過程更是贏得了觀衆的喜愛“127小時”因爲花費了大量時間進行閃回,以及構建人物,單純從觀影流暢度來說,自然是比不上“活埋”的。這也爲“活埋”狠狠地贏得了一批口碑。

同時,得益於熱門話題的存在,藍禮也成爲了每個人討論的核心,“出色!真的太出色了!難以想象他還是一個新人。事實上,我覺得他是整部作品成功的唯一原因。”……

其中還有不少觀衆主動提起了藍禮和詹姆斯的競爭,“我個人覺得藍禮更勝一籌吧,整個表演的層次更加豐富。我喜歡藍禮的演出,他的表演有一種震撼力。我其實很喜歡詹姆斯,但藍禮這一次確實是讓我驚豔了。”……

從視覺衝擊角度和劇本框架結構來說,完完全全獨角戲的藍禮確實是佔據了些許上風。但更重要的是,原本只是一個閒聊趣聞的話題,卻在多倫多電影節上傳播了開來,藍禮和詹姆斯的雙星閃耀甚至讓瑞恩都黯然失色。

在這股風潮的加持之下,“活埋”又一次成功地吸引了大衆的注意,藍禮的表演到底多麼精彩?電影到底能不能和“127小時”相提並論?電影引的討論到底是純粹炒作還是真材實料?但,這些問題註定得不到解答了。

因爲,多倫多電影節沒有排片了。8

003 競爭激烈1656 戲謔資本1099 笑容僵硬687 荒唐惡搞1394 彰顯功力1349 見縫插針541 實地考察1608 大開大合1589 點映熱浪847 泄露天機1174 放錯重點1274 頤指氣使206 哭笑不得766 恩師嘉獎625 票房號召1323 難以定論858 四面楚歌389 爲影癡狂1506 維繫重任178 應對自如1049 目瞪口呆132 敲開大門1488 視覺洗禮054 神秘身份008 跟蹤疑雲153 意外結交1049 目瞪口呆204 非你莫屬082 歷史拐彎1452 忍痛割愛287 不容有失1154 時光倒流330 多才多藝1020 逆天跌幅964 生命之樹1397 煉獄洗禮1313 患得患失1625 精疲力竭1594 驚喜消息1534 捷足先登321 氣氛詭異1377 順水推舟1593 市場潛力116 首要任務281 單館票房1763 左右爲難625 票房號召895 難言意外1314 衆口一致1096 藝術追求1438 全新境界1522 民心所向1221 守候良機130 西西弗斯078 強敵來襲1415 輿論風向1708 死灰復燃1731 閉幕儀式435 峰迴路轉288 鐵血對決1199 大費周章020 身臨其境240 狀態波動778 惡魔陷阱1275 私人演出097 走火入魔173 蜂擁而至581 試探考察1550 不可思議1788 典禮來了1521 無法預測1451 眼光獨到738 演技雙提127 迷弟模式428 無名之火1291 點頭娃娃799 君子坦蕩1233 持續發酵1478 水城夏末512 正式宣戰1684 意見領袖1351 夜色漫步1458 西西弗斯569 不歡而散1330 未來藍圖1732 失聲痛哭395 路見不平1715 霍爾規則267 強強對碰986 明日邊緣338 拒絕合作417 醍醐灌頂078 強敵來襲1584 絢爛極光914 搶購一空235 互有收穫1102 低調點映224 突發變動1137 諱疾忌醫741 懶驢打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