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審團大獎最終頒發給了“醉鄉民謠”!
剛剛藍禮在最佳男演員的得獎感言時感謝了科恩兄弟;而現在科恩兄弟在得獎感言之中則感謝了藍禮。
這是一次禮尚往來,同時也是一次攜手同行。
但伊桑還是保持了屬於他們電影鏡頭之中特有的幽默標籤,朝着舞臺之下藍禮所在的方向眨了眨眼睛,以調侃的語氣說道,“嘿,我們扯平了。”
瞬間,盧米埃爾大廳之中再次集體鬨笑了起來。面對即將到來的金棕櫚,緊張的氣氛也稍稍鬆懈了下來。
現在,所有獎項頒發完畢,只剩下一項金棕櫚,而今晚到場的劇組之中,依舊還有三支顆粒無收,這是非常非常特殊的情況,但在戛納電影節卻不是不可能出現的情況——
比如說,兩部作品並列金棕櫚,時隔十六年之後再次出現如此局面;再比如說,一部作品頒發評審團特別獎,類似於紀念獎或者終身成就獎或者編外獎之類的一個設定,特別提及一部作品、一位導演、一位演員或者一個劇本。
換而言之,只要評審團願意,現在依舊還有諸多不同的操作方式。
但根據現場的形勢判斷,最可能的情況就是:不會出現並列金棕櫚的局面,而是兩部作品將成爲炮灰,空手而歸;而且更進一步,勝出的是“阿黛爾的生活”,陪跑的則是“赫利”和“絕美之城”。
這是最合理的解釋。
因爲“赫利”和“絕美之城”都是暫時沒有離開戛納的劇組,本來就不在召回名單之上,今晚出現在頒獎典禮之上,可能純粹就是公關活動或者宣傳計劃,他們本來就沒有抱着得獎的心態前來,而是到此一遊的觀光團。
甚至於,可能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惡作劇,故意耍花腔,愣是把所有人都涮了一把。
萬衆矚目之下,史蒂文沒有再製造懸念,乾脆利落地就宣佈了最終答案,結束了這一場提心吊膽、驚心動魄的獎項預測亂戰:
“第六十六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的得主是……’阿黛爾的生活’,導演阿布戴-柯西胥以及兩位演員蕾雅-賽杜和阿黛爾-艾克薩勒霍布洛斯(Adele-Exarchopoulos)。”
媒體中心的所有記者們依舊在飽受煎熬,當耳邊傳來“阿黛爾的生活”的時候,他們都紛紛輕聲歡呼起來,但歡呼聲還沒有來得及完全釋放,史蒂文沒有任何停頓的後半句話語就讓大家呆愣在了原地,腦筋一時間無法轉過彎來:
到底發生了什麼?
……
一如所料,“赫利”和“絕美之城”的確是陪跑作品。沒有並列金棕櫚,也沒有大爆冷門。
事實上,“赫利”的主創團隊結束首映之後依舊留在了戛納,他們沒有接到召回通知,早早就已經確定了出局的結果;但主創團隊主動詢問了組委會,他們是否能夠出席紅地毯,增加曝光率,也增加北美版權的銷售機率。
組委會徵詢了吉爾斯-雅各布的意見,隨後又徵詢了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意見。
史蒂文不僅同意了請求,而且還惡趣味地說道,“你們可以詢問看看’絕美之城’劇組和’穿裘皮的維納斯’劇組,看看他們是否願意過來,否則,每一年,我們的得獎名單都早早被猜出來,真的太沒意思了,不如製造一些懸念。當然,前提是他們願意。”
史蒂文的意見得到了採納。
羅曼-波蘭斯基拒絕瞭如此“恥辱性”的邀請;而保羅-索倫蒂諾則慷慨地點頭答應。
正是因爲如此,今年的戛納電影節在頒獎典禮之前製造了最大的懸念,並且將這種懸念保持到了最後時刻,這對於電影節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重要啓示——
爲了製造收視率,也爲了保持討論度,也許他們應該借鑑今年的情況,做出更多的調整。
儘管沒有了“赫利”和“絕美之城”的攪局意外,但史蒂文宣佈金棕櫚得主的時候,還是在媒體中心引發了一片錯愕的驚呼聲,甚至可以說是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彈,把在場的所有人都炸得七暈八素。
這是有史以來,戛納電影節第一次正式地將金棕櫚頒發給了一部作品的導演以及演員!
一直以來,金棕櫚就被默認是嘉獎整部作品,嚴格意義來說,就是包括了導演、演員、劇本等所有環節在內的集體榮譽;但不同於奧斯卡之上最佳影片由製作人上臺領獎,金棕櫚卻始終都是由導演登臺接受獎盃和掌聲——
金棕櫚獎盃也是由導演個人保管的。
更重要的是,媒體報道以及採訪環節之中,導演也被認爲是金棕櫚當之無愧的得主。
可以這樣理解,奧斯卡的最佳影片嘉獎的是製作人在整個電影製作流程之中的貢獻,以及頒獎季之中的學院公關工作;而歐洲三大電影節的最高獎項嘉獎的則是導演在整部電影背後至高無上的掌控力與創造力。
“電視是編劇的藝術,戲劇是演員的藝術,電影是導演的藝術”,這句話在歐洲大陸得到了切切實實的驗證,而在英美兩國則是商業化高度集成之後,徹底模糊了不同藝術形式之間的創作界限。換而言之,從藝術創作的根源來說,歐洲大陸和英美兩國就是截然不同的兩個體系。
今天,情況卻與衆不同。
史蒂文在宣佈得獎者時,鄭重其事地提及了三個名字:阿布戴,蕾雅,阿黛爾;一位導演和兩位女演員。
換而言之,這一座金棕櫚就是爲了嘉獎“阿黛爾的生活”這部作品以及兩位主演的重要貢獻。
這與“醉鄉民謠”有着異曲同工之妙:一座評審團大獎用來嘉獎科恩兄弟的貢獻,一座最佳男演員用來讚賞藍禮的表演。
這不僅意味着,兩部在官方場刊雙雙創造歷史最高得分的作品,在今晚成爲了最大贏家,全方位得到了肯定;同時還意味着,“阿黛爾的生活”以創造歷史的姿態,前所未有地爲兩位女演員贏得了屬於她們的金棕櫚。
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演員摘下金棕櫚;同時,這也是時隔十六年再次見證了金棕櫚的“雙蛋黃”,非常規意義的雙蛋黃。
難怪整個媒體中心都驚呆了!
一時之間,他們甚至難以分辨,到底是喜悅更多,還是震驚更多。
一直到阿布戴、蕾雅和阿黛爾三位演員攜手走上舞臺的時候,所有人才終於回過神來,從盧米埃爾大廳到媒體中心,每一個人都紛紛站立起來,爲他們送上了掌聲。儘管錯愕,但毫無異議,也許這就是最完美的結果了。
史蒂文作爲頒獎嘉賓,親自完成了金棕櫚獎盃的頒發:一座頒給了阿布戴,一座頒給了蕾雅和阿黛爾;一座頒發給了導演,一座頒發給了演員。兩座都是貨真價實的金棕櫚!
在場所有人都親眼見證了歷史的誕生!從“醉鄉民謠”到“阿黛爾的生活”,這就是一屆創造歷史的戛納電影節!圓滿收官!
艾米莉流露出了微微錯愕的神情,然後也綻放出了笑容,衷心地送上了掌聲。
也許,這就是最完美的結果了,史蒂文不愧是見過無數大風大浪的頂級製作人,一手太極和公關玩得爐火純青,兩部備受媒體和影評人肯定的作品成爲了當晚的最大贏家,同時也保持了足夠的專業性和藝術性。尤其是將金棕櫚頒發給兩位女演員的舉動,更是贏得了所有人的掌聲!
更重要的是,這也許是戛納電影節歷史上爭議最小的一屆盛會了,沒有什麼評審團的個人藝術品位,沒有什麼劍走偏鋒的獨特選擇,最終得獎結果幾乎與官方場刊、媒體口碑完全契合——
電影節落幕的時候,綜合分數第一名的赫然是“阿黛爾的生活”,而綜合分數第二名的則是“醉鄉民謠”;以滿分十分制來計算,“阿黛爾的生活”是八點四分,而“醉鄉民謠”則是八點二分,兩部作品在全球不同地區範圍之內所有四千名媒體的綜合口碑還是分出了勝負,而這也是唯二兩部綜合分數上了七分的作品。
換而言之,這是評審團的金棕櫚,同樣也是廣大專業媒體的金棕櫚。毫無爭議!
小小的驚喜之外,整體還是令人讚歎,甚至是敬佩。即使由他們自己來頒獎,可能也尋找不到更好的方案了。
但內心深處,艾米莉卻隱隱地感受到了一絲失落。
這是不是意味着,整體來說,“阿黛爾的生活”全面領先於“醉鄉民謠”呢?從獎項的數量和質量方面來說,都是如此。尤其是當兩部作品都備受肯定的情況下,這就不再是分蛋糕了,而是評審團之中的藝術審美選擇。
那麼,評審團之中,喜歡“阿黛爾的生活”的評委更多,但,爲什麼呢?
艾米莉知道,自己不應該不能夠也沒必要糾結這些細緻末梢,觀看電影本來就是一種個人喜好的選擇,有人喜歡“醉鄉民謠”,自然就有人喜歡“阿黛爾的生活”,儘管評委們選擇了後者,但這依舊不會影響她對前者的喜愛。
在她的心目中,金棕櫚依舊是屬於“醉鄉民謠”的。
儘管如此,失落和遺憾還是在所難免。
長長吐出一口氣,又是一年戛納電影節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