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米埃爾大廳的門口,藍禮的腳步緩緩地走了出來,他的身邊圍繞着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瑞恩-高斯林和詹姆斯-弗蘭科等其他幾名演員。
顯然,觀影結束之後,在演員同行之中,藍禮也成爲了炙手可熱的搶手人物。
無疑,在今年的戛納電影節,眼前這幾位演員都是當之無愧的人氣之王,任何一位單獨挑選出來,都足以引發一場閃光燈狂潮;此時他們卻齊齊聚集在了一起,耳邊似乎已經可以模擬出山呼海嘯歡呼聲的衝擊波了。
但艾米莉的視線卻始終無法離開藍禮。
今晚是“醉鄉民謠”的全球首映式,所有人都盛裝打扮出席,藍禮也不例外。不過,藍禮還是別出心裁地展現出了骨子裡的傲氣和挑剔。
一件淺藍色的豎紋無領襯衫,放棄了領帶和領結的束縛;一件天藍色的西裝外套和一條深藍色的西裝褲,搭配了一雙輕便的帆船鞋。莊重之中又帶着簡單,嚴肅之中又帶着隨性,拒絕了傳統的黑白兩色而選擇了低調的藍色,渾身上下的氣質變得沉靜而憂鬱起來。
寥寥數筆,艾米莉就可以幻想得出來,如果是勒維恩-戴維斯出席一個頒獎典禮或者一個音樂盛會,也許就是如此打扮了。
左側是萊昂納多,右側是瑞恩和詹姆斯。
每一位演員都是盛裝打扮,西裝革履;藍禮的裝扮就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了,甚至有些失禮,彷彿是誤闖到戛納的落魄藝術家;但是,那股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氣質,卻讓周圍的其他幾位演員都黯然失色了,所有的燈光和所有的焦點都落在了藍禮的身上。
艾米莉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心理作祟,因爲剛剛觀看了“醉鄉民謠”的緣故,亦或者是自己想象之中的錯覺,因爲此時希望能夠和藍禮交談的衝動,視線自然而然地就落在了藍禮的身上……但事實就是如此。
此時此刻,苦苦守候在盧米埃爾大廳的網絡自媒體們何止一個兩個,十幾個身影都迫不及待地蜂擁上前,熙熙攘攘地好不熱鬧。
面對如此場景,萊昂納多和詹姆斯雙雙打了一個招呼,神情輕鬆地就率先離開了,只剩下瑞恩依舊陪伴在藍禮身邊。一個小小的細節,交情的親疏遠近就可以看得出來了。
艾米莉連忙快步上前,加入了衆人行列;但是,你一言我一語的提問狂潮之中,她着實難以尋找到一個準確的縫隙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問題,就在此時,一個不大的聲音傳出來,卻讓周圍所有的嘈雜都平復了下來,瞬間清淨。
“藍禮,請問一下,這部電影的靈感是關於海瑟-克羅斯的嗎?”
不由自主地,艾米莉也屏住了呼吸,似乎就連心臟都停止了跳動。
儘管她不是藍禮的狂熱影迷,但關於“冰桶挑戰”的故事,她又怎麼可能不知道呢?
從積極正面的角度來說,正是因爲足夠了解藍禮,同時理解了“醉鄉民謠”的深意,所以才明白電影和海瑟之間的羈絆,進而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以獨特的方式來解讀這部電影;但從消極負面的角度來說,如此問題卻是失禮而冒昧的,甚至是直挺挺地瞄準了爆點和噱頭,着實讓人不舒服。
那麼,藍禮應該如何迴應呢?他又能夠如何迴應呢?
一時間,無數思緒在腦海之中洶涌着,衆人都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作爲當事人的藍禮反而是顯得自然而淡定,沒有刻意的神情,不是太過驚訝,也不是太過悲傷,只是嘴角勾勒起一抹淺淺的笑容,“喬爾和伊桑的靈感來源是關於民謠的;而對於我來說,在表演過程中的靈感來源則是關於夢想的,還有那些追逐夢想道路之上出現的人和事。”
沒有正面回答,但內容深意卻已經足夠。
細細地品味之後,每個人都可以得出自己的答案。“醉鄉民謠”也是如此,它是一個時代,也是一面鏡子,不同的人望過去,就可以看到不同的投影,根據每個人的經歷、底蘊和生活,他們都只能看到屬於自己的部分。
這纔是最爲美妙也最爲動人的部分。
嘈雜的聲響在電影宮外面涌動着,空氣一時間就緩緩地安靜了下來,即使是提出問題的那個人也沒有再次開口,周圍的氣氛微微有些沉靜,彷彿再次回到了“醉鄉民謠”的故事裡,側耳傾聽就可以捕捉到窗外的落雪聲響。
藍禮稍稍等待了片刻,沒有等到後續的提問,這才禮貌地點頭示意了一下,“那些就等待下一次的交流了。希望明天在新聞發佈會之上能夠看到你們。”
熱鬧人羣徐徐地讓開了一條道路,目送着藍禮和瑞恩漸行漸遠的背影,此時艾米莉才反應過來,連忙往前走了兩步,揚聲喊道,“藍禮,謝謝。”這一句話讓兩個人同時停下了腳步,回過頭,投來了困惑不解的視線。
艾米莉腦海之中一片空白,只是下意識地說道,“謝謝你成爲一名演員。”
現在的藍禮站在了背光的位置,光影穿過肩膀灑落下來,面部表情隱藏在了陰影之中,只能隱隱地捕捉到一個輪廓,但可以感受到,他的表情微微停頓了片刻,嘴角的弧度慢慢地、慢慢地上揚起來,而後開口說道,“我的榮幸。”
說完之後,藍禮就再次轉過身,和瑞恩揚長而去。
站在原地,艾米莉的嘴角也忍不住跟着上揚了起來,心情愉悅地露出了燦爛的笑容;耳邊的議論聲再次由小到大地嘈雜起來,每一個人都按耐不住自己的亢奮和激動,迫不及待地用微微顫抖的聲音,討論着剛纔發生的一切,還有剛剛結束的電影。
人人都說,戛納是一座羣星雲集的城市;但即使是身經百戰,那種熱血沸騰的情緒也始終不曾平復。
今晚,註定將是一個不眠之夜!
……
“醉鄉民謠”的首映式終於落下了帷幕。
當天晚上,戛納小城的各個角落裡都可以看到廢寢忘食、奮筆疾書的媒體工作者以及專業影評人,他們都正在趕忙撰寫稿件,一方面是希望能夠第一時間發佈相關新聞以及後續評論,爲真正的優秀作品送上讚譽;另一方面則是因爲明天又將有三部主競賽單元作品上映,工作內容和分量只會越來越繁重。
在一盞盞電腦屏幕亮燈面前,“好萊塢報道者”的邁克爾-菲利普斯也是其中一員。
其實,邁克爾不喜歡報道電影節。不僅僅是戛納,而是所有電影節。
想象一下,在短短十二天之內,必須觀看超過四十部電影——不包括短片,必須進行超過十場採訪——不包括圓桌採訪,必須參加超過五場派對——不包括私人行程,必須撰寫超過三十篇稿件——不包括專稿,再扣除等待和奔波的時間,吃飯和睡覺都是一件無比奢侈的事情。
年輕的時候,邁克爾曾經在威尼斯電影節之上瘋狂透支過,連續十二天都只睡兩個小時。嚴格來說,那不是睡覺,只是閉眼,以至於後來離開威尼斯的時候,雙腳就如同踩在雲端一般,一深一淺地站不穩,整個人都漂浮了起來。
任何一個電影節,對於體力和精力都是極致考驗。
雖然說,現在的邁克爾已經成爲了“好萊塢報道者”首屈一指的專屬影評人,他的工作已經變得相對自由相對簡單起來,他可以觀看任何一部自己感興趣作品,而後決定是否撰寫稿件;他還可以合理挑選主競賽單元作品和其他單元作品搭配組合,儘可能地好好享受電影節。
但邁克爾依舊提不起太多興趣,置身於電影節的狂熱之中,總是忍不住感到意興闌珊的疲倦,比起電影來說,電影節的社交和派對開始佔據了更多的時間。每每想到,他需要離開洛杉磯,長途跋涉地前往歐洲,就是一陣心累。
今晚,結束了“醉鄉民謠”的觀影之後,終於喚醒了邁克爾內心深處的激/情,他的情緒顯得錯綜複雜,淡淡的哀傷和淡淡的幸福充盈着胸膛,始終揮之不去。
因爲這部作品提醒着,他爲什麼如此喜愛電影,又爲什麼一次又一次地前來電影節受虐,當觀看到一部打動人心的佳作時,那種感動和滿足是無法取代也無法言喻的。
還因爲這部作品提醒着,他爲什麼開始感覺到疲憊,爲什麼優秀電影和傑出電影人正在漸漸消失,當利益至上的現實生活衝撞進來時,有人終究還是必須做出妥協。
恍惚之間,他就成爲了勒維恩-戴維斯。
離開電影宮之後,邁克爾如同勒維恩一般,在戛納這座小城之中漫無目的地穿行着,他甚至還專門前往觀看了官方舉辦的印度百年電影回顧——
工作人員正在收拾着關門,但看到觀衆再次入場,還是暫停了手中的工作,一起閒聊了起來。
這不是戛納爲人們所熟知的一面,但卻是戛納電影節能夠取得成功的重要一面,邁克爾似乎又再次感受到了第一次參加戛納電影節時的歡快和喜悅。這沒有星光熠熠的紅地毯,卻擁有着屬於電影的悠長曆史,靜下心來,慢慢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