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九章 惡夢縈腦際 碼頭會遊擊

導讀:發生在岳陽的事,直把曾國藩攪得無法入睡;剛剛入睡,卻又和一隻怪獸相遇。

曾國藩走出夢境,百思不得其解。

廣東解送餉銀的官船終於抵達長沙。

曾國藩飛趕過去,詎料……

(正文)一見老者如此,曾國藩慌忙摸索着來扶。

把老者扶起來後,曾國藩請老者落座,自己也慢慢坐下,喘息了一下說道:“老人家,您有什麼話只管講來。這黑燈瞎火的,您說跪就跪,要有個閃失,如何得了啊!您就不要多禮了。百姓是官府的衣食父母,沒了百姓,哪還有什麼官府啊!”

老者哽咽了一下說道:“曾大人哪,現在岳陽的縣衙門,不容百姓說話呀。和您說句實話吧,發審局放租出去的地,小老兒就租了三十畝。當年收糧的時候,官府還沒有說什麼。但就是三個月前,典史老爺帶了幾名差官,闖到我的家裡,聲稱縣太爺有命,讓我們租地的人家,把頭年的漕糧地丁補上。小老兒當時正在地裡忙活,老婆子和兩個兒媳婦在家。老婆子聽了這話,就央求鄰居把我從地裡叫回來。說句實話,別看典史老爺凶神惡煞一般,小老兒並不怕他。爲什麼呢?因爲我手裡有發審局和縣衙門,聯合出具的文書。那上面寫得明明白白,我們這些租地的人,可以免三年的漕糧地丁。這才兩年不到,我怕他什麼呢?我回到家裡,就把文書拿出來,交給典史老爺閱看。典史老爺卻說,這是發審局定的事情,不能算數。我問他爲什麼不算數呢?典史老爺答,發審局是辦團練的,不是正經衙門。我就又問他,文書上不是還蓋有縣衙門的大印嗎?曾大人哪,您猜典史老爺是怎麼說的?他說,前任的事,和現任無關。何況,羅父母已經被朝廷調往江西,說不定已經被長毛亂炮轟死了。想不交漕糧地丁,除非羅大人再活一回!“

曾國藩聞聽此言,不由追問一句:“典史真是這麼說的?”

老者道:“曾大人哪,小老兒都六十多了,可從來不知道撒謊倆字怎麼寫呀!何況,我一介窮百姓,敢冤枉官府的人嗎?我還沒活夠啊!典史老爺說,縣父母體恤我們種田人的苦處,決定寬限我們十日。十日後,若不補齊漕糧地丁,不僅要把地收回,還要我們出老大一筆罰金,否則就抓人蹲大獄。”

曾國藩問:“後來怎麼樣了?”

老者答:“後來還能怎麼樣?有的補了漕糧地丁,有的不補,地便被收回了。罰金呢?有的東挪西借交了;有的交不上,差官便把人抓去了,不交就打。現在大獄裡,已經都關滿了。聽說全是租地的人,孩子和女人都不放過。”

曾國藩小聲問:“老人家,您交沒交呢?”

老者道:“要說交,我是能交起的,但我別不過這個彎兒啊!來拿人的兩個差官見我年紀大了,怕抓去以後死在獄裡。而我那兩個兒子呢?又正巧沒在家裡。”

曾國藩問:“兩個兒子爲什麼沒在家裡呢?”

老者答:“家裡有一條破船,他們兩個經常出去打魚,貼補家用。兩名差官見我兒子不在家,抓我又怕我死掉,就偷着到外面,和領他們來的地保計議了一下。再進屋裡,就奔我那小兒媳婦來了,要把她抓走,讓我兒子回來後,拿銀子去領人。我那小兒媳婦,當時正懷有六個月的身孕。我就是拼掉這條老命,也不能讓他們把她抓走啊!後來做好做歹,地保也出來講情,答應等我兒子回來後,就把罰金送到縣衙去,差官們這才肯走。”

曾國藩按捺住滿腹的怒火,小聲問道:“後來怎麼樣呢?”

老者嘆口氣道:“我那兩個兒子回來後,怕差官繼續糾纏,當天就收拾了一下東西,把賃的房子退給了東翁,悄沒聲地把家搬了。現在小老兒住的屋子,也是賃來的。咳!現在他們還沒有找到這裡,等他們找到這裡,小老兒一家,又不能過安穩的日子了。若不是狗娃子砸門,這半夜三更的,小老兒是決不敢開門的!”

聽了老者的話,曾國藩許久沒有言語。

老者很失望地站起身來,輕輕說道:“曾大人,我到裡面給您找牀乾淨的被子,您就將就在這兒歇一歇吧。”

曾國藩起身道:“老人家,您不用給我找被子,我稍坐一會兒天就亮了。您一家大小現在靠什麼過活呀?地被收回去了,兒媳婦又要生孩子。”

老者嘆口氣道:“怕官府抓捕,兩個兒子都在湖北地界打魚,十天八天送回些糧食油鹽。有時接續不上,就向鄰里借些。我們都還好說,有身孕的人不能餓肚皮呀!您老其實早就累了,小老兒不能再囉唆了。”

老者話畢,用手摸着回裡屋去了。

曾國藩閉着眼睛,一直坐到拂曉。

曾國藩悄悄推門來到屋外,見李臣典同着親兵,都橫七豎八地窩在院子的各個角落裡,睡得正香。

曾國藩心裡一酸,險些落下淚來。

他彎下身子推了推李臣典,輕聲喚道:“臣典,快醒醒!我們該上路了。”

李臣典一個鯉魚打挺蹦將起來,倒把曾國藩嚇了一跳。

李臣典用眼四處看了看,忽然明白過來。說道:“俺睡迷糊了,以爲是在營裡呢。”

曾國藩小聲對李臣典說道:“不可大聲,不要驚動屋裡的人。你悄悄把他們叫起來,我們馬上走。還有,我這次到衡陽,沒有帶銀子,你現在手裡有多少?”

李臣典一邊翻腰包,一邊笑道:“俺剛當上管帶,您老就借銀子!——怪不得俺師傅臨走再三交代,在您老身邊當差,腰裡要經常帶些銀子。”

曾國藩很無奈地笑道:“我是管你借,又不是白要。——孚泗還說什麼了?”

李臣典道:“俺師傅說,您老已經一年沒支俸祿了。”

曾國藩嘆口氣道:“湘勇餉銀支絀,又是用銀之際——”

李臣典這時已將銀子拿出來。他用手很小心地掂了掂,有些不捨地遞給曾國藩道:“大人,這是俺師傅臨走,丟給俺的二十兩。不夠,俺再管他們借些。”

曾國藩接過銀子道:“就二十兩吧。回省我就還給你。”

李臣典道:“大人,俺去招呼他們了。”

曾國藩點一下頭,快步走進屋裡。他把二十兩銀子放到桌上,然後悄悄走出來。

回到發審局,曾國藩先派了幾名得力的差官,飛速趕到碼頭,去等候廣東方面押運餉銀的船隻;又把文案傳到簽押房,連開了四張札委,這纔到臥房歇息。

但岳陽縣發生的事,卻讓他久久不能入睡。

首先,他是團練大臣,各府、州、縣的團練歸他管理,但除開團練、剿匪,地方上所有事物,均歸巡撫衙門辦理。

很顯然,岳陽縣大張旗鼓地勒令租地戶補交漕糧地丁,肯定已經得到,巡撫衙門或布政使司衙門的同意。否則,岳陽縣就算長了天膽,也不敢這麼去做。

這就把曾國藩置於兩難的境地。

設若他出面來管這件事,首先要徵得巡撫衙門的同意,還要讓徐有壬出張佈告。駱秉章和徐有壬會按着他的意見辦嗎?

而他不理睬這件事,不僅岳陽的百姓不會再信任發審局,全湖南的百姓,也不會再爲團練捐一文銀子!團練能否繼續辦下去,可就當真難說了。

想到頭痛,曾國藩勉強睡去,卻又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彷彿在一座山上,又好似在一條幹涸的溝壑裡,他遇見了一匹非牛非馬長翅膀的怪物。那怪物先在半空中盤旋,攪得地動山搖,好不嚇人。他驚駭萬分,伏在一棵樹後躲避。那怪物卻突然向他撲來,速度之快,幾近彈指之間,着着實實地在他的左肩膀上啄了一口,轉瞬遁去。他大叫一聲,猛地睜開雙眼,卻原來是南柯一夢。

曾國藩起身,發現衣服已經被汗水溼透了。回想了一下夢境,曾國藩感覺左肩膀竟當真有些疼痛。

曾國藩走到窗前向外看了看,但見天色將暗,已到掌燈時分。

聽見裡面有響動,候在門外的親兵推門走進來,口稱:“大人,您老醒了?要不要更衣?”

曾國藩隨口問了一句:“伙房開過飯了吧?”

親兵答:“回大人話,已經開過飯了。但廚房並未息火,您老想吃什麼,小人馬上知會他們。”

曾國藩道:“你弄盆水來,裡面放些鹽。我身子有些不舒服,好像癬疾要犯。我擦擦身子吧。告訴伙房,把剩飯熱一下就行。”

親兵答應一聲走出去。

擦完身子,親兵給曾國藩更衣的時候,曾國藩又問:“我睡覺的時候,沒有什麼事吧?”

親兵答:“就是塔協臺和鮑營官來了一趟,聽說您老歇下了,便又回營了。”

更衣畢,曾國藩邊推門邊道:“把飯熱好,到簽押房找我。”

到了簽押房,有親兵沏了碗熱茶端進來。

曾國藩本想處理幾件公務,但夢中的情景,卻一直在他的腦海中縈繞。

那個非牛非馬,又長有兩支翅膀的怪物,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

曾國藩一邊喝茶,一邊回想夢境。

他站起身,開始在簽押房裡慢慢地踱步。踱着踱着,他忽然靈光一閃,腦海中跟着蹦出“麒麟”二字。

是麒麟!肯定是麒麟!斷不會錯!

曾國藩快步走到木櫃前,掏出鑰匙打開櫃鎖,從最底層很下心地摸出一張紙來,鋪到桌案上看;紙上是腌臢道人最後見他時的臨別贈言。

曾國藩把這四句話橫看豎看了好半天,卻沒有一字能與麒麟扯上瓜葛。

他嘆口氣,把紙重新放回櫃裡。

這時親兵走進來,稟稱:“大人,飯已經熱好了,您老去用飯吧。”

曾國藩點了一下頭,無精打采地走出了簽押房。

第二天午時一刻,一艘廣東官船抵達長沙。發審局差官經過打聽,官船上押解的正是奉旨解往江南大營的餉銀。

聞報,曾國藩馬上着李臣典點起兩哨親兵,自己乘上藍呢轎子,飛赴長沙廣東餉船停靠的碼頭。

到了碼頭,曾國藩命李臣典帶親兵先把住要道,又把塔齊布預先調撥在此公幹的一艘湖南水師戰船,擋在廣東船的前面,這才親自登上船來,拜會押解餉銀的差官。李臣典帶了二十名親兵跟在曾國藩的身後。

押解差官是廣東綠營的一名水師遊擊。生得濃眉大眼,膀闊腰圓,身材甚是長大。曾國藩見了遊擊,先自報家門。

遊擊一聽來人是在籍丁憂侍郎曾國藩,慌忙起身見禮,口稱:“卑職給大人請安。”

曾國藩扶起遊擊,沉吟着說道:“本大臣此來,是有一件公事,要與老弟商量。還望老弟通融辦理。”

遊擊說道:“大人有話請講,卑職洗耳恭聽。”

曾國藩道:“本大臣先問老弟一句話:老弟押解的,可是奉旨撥給江南大營的二十萬兩濟餉?”

遊擊點頭道:“正是。”

曾國藩一笑道:“本大臣此來,正是要辦此事。老弟知道,我湖南、湖北,正奉朝廷之命,籌辦船炮。但因款項無着,至今未辦齊整。老弟押解的是二十萬兩,如果全留在湖南,老弟無法交差不說,朝廷還要,另外籌措江南大營的餉需。本大臣思慮再三,只請老弟給湖南留下四萬兩,以補船炮缺口。這樣一來,老弟就不爲難了。”

曾國藩話剛落音,遊擊臉色陡然一變,忽地跳將起來。(本章完)

一百一十章 公文抵官棧 知縣犯躊躇九十一章 座師督湖廣 協領發雷霆六十章 湖南名廉官 擾民一高手一百零四章 購船到益陽 連夜刻官防五十三章 遣湘勇出省 函制軍探路七十六章 王錱發異議 江面試拖罟六十三章 侍郎究根底 撫臺險氣瘋八十三章 菜圃不藏身 軍門發疑問六十五章 逃犯落法網 副將遭革職七十三章 曾國藩流淚 彭玉麟練兵六十二章 兩團丁被退 李都司現身第二十六章 岳陽縣稍穩 赤壁城響槍六十三章 侍郎究根底 撫臺險氣瘋五十四章 紅單難入洋 朝廷亂更張八十章 巡撫心懊惱 統領杖營官五十三章 遣湘勇出省 函制軍探路九十四章 提、協有轇轕 侍郎定死活四十五章 彭雪琴有信 李都司招供第三章 點將臺招兵 太平軍打劫一百一十章 公文抵官棧 知縣犯躊躇第二十四章 琦善赴揚州 青麟冒冷汗六十五章 逃犯落法網 副將遭革職九十七章 左季高回籍 王璞山進省五十二章 駱撫臺設套 徐藩司拋餌九十五章 呂賢基喪命 周天爵歸西七十三章 曾國藩流淚 彭玉麟練兵八十五章 河內出死屍 協臺見侍郎四十三章 都司欲逃跑 右眼被踢飛一百一十九章 衡清更章程 勝保忙善後六十章 湖南名廉官 擾民一高手一百一十七章 王錱改旗號 侍郎駁聖諭九十四章 提、協有轇轕 侍郎定死活一百零八章 老友聚衡州 左府有事端五十章 兵勇仇未了 湘勇又火併一百一十三章 命水陸出戰 奏一折兩片七十章 副將犯官癮 獄目打協臺第十一章 國潢遭申飭 長沙建大團第十三章 塔齊布抵任 江忠源論戰八十九章 操練不得法 蚊蟲要過年五十八章 制軍發牢騷 撫臺竟酩酊第三十五章 水上飄自裁 駱撫臺救駕九十六章 安慶被打破 恭王遭反駁第八章 道長話天國 聖諭飛進家七十六章 王錱發異議 江面試拖罟六十二章 兩團丁被退 李都司現身五十二章 駱撫臺設套 徐藩司拋餌第三十三章 武昌城收復 發審局被砸第二十三章 咸豐帝驚慌 洪上帝繁忙一百零五章 民船登記所 百姓好懵懂六十一章 知縣懲團丁 侍郎到衡陽七十四章 老胥吏情急 趙公子從軍四十八章 死囚押法場 平地起波瀾六十三章 侍郎究根底 撫臺險氣瘋第二十章 衡陽剛脫險 省城生是非五十二章 駱撫臺設套 徐藩司拋餌八十九章 操練不得法 蚊蟲要過年一百二十一章 制軍投水死 湘勇將出徵五十三章 遣湘勇出省 函制軍探路第十六章 皇帝悼師傅 守城靠菩薩九十章 哨長求活命 流星夜歸來第三章 點將臺招兵 太平軍打劫第十九章 曾彭談水師 仇家到眼前六十三章 侍郎究根底 撫臺險氣瘋六十章 湖南名廉官 擾民一高手一百二十一章 制軍投水死 湘勇將出徵五十八章 制軍發牢騷 撫臺竟酩酊九十六章 安慶被打破 恭王遭反駁一百二十章 畿輔燒戰火 親王督大軍七十七章 左宗棠急函 曾國藩回省第三十二章 楚勇未離省 赤壁突增兵第二十七章 鮑春霆砸鍋 教堂裡探險一百一十八章 季高薦能員 潤芝無着落第十七章 虛銜遭革除 明相贈兵書第三十二章 楚勇未離省 赤壁突增兵五十一章 楊時潮案實 江忠源被困一百一十八章 季高薦能員 潤芝無着落七十九章 惡夢縈腦際 碼頭會遊擊七十章 副將犯官癮 獄目打協臺七十三章 曾國藩流淚 彭玉麟練兵一百一十五章 秀全擴後宮 秀清先調包三十八章 郭嵩燾回省 許老丈喊冤第三十章 團練非兒戲 《七規》又《十制》四十七章 督撫相掣肘 團臣請王命四十六章 協臺巡防務 遊戎話苦衷四十三章 都司欲逃跑 右眼被踢飛第十章 省城被圍困 侍郎遇險情六十章 湖南名廉官 擾民一高手第二十七章 鮑春霆砸鍋 教堂裡探險八十七章 侍郎夜狂嘔 軍門話起因七十三章 曾國藩流淚 彭玉麟練兵七十四章 老胥吏情急 趙公子從軍九十二章 團練圍綠營 提督動虎威八十七章 侍郎夜狂嘔 軍門話起因四十二章 蕭管帶疏忽 李都司耍橫第二十九章 老親來投靠 兄弟話營官一百零四章 購船到益陽 連夜刻官防九十四章 提、協有轇轕 侍郎定死活七十四章 老胥吏情急 趙公子從軍第十一章 國潢遭申飭 長沙建大團第七章 相國參侍郎 曾府有喧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