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驚雷

一道驚雷迅速劃過中國,傳遍了整個世界。

數萬名攻克天津、奪取中國人都城的列強軍隊,逼得那個手握數十萬軍隊的老女人倉皇西竄,卻在取得這麼一系列赫赫武功的數月後突然戰死於中國北部一個從未聽聞的小地方。

駭人的消息震驚了整個文明世界,哪怕這些被殲滅的軍隊都是列強二流部隊,可是他們的敵人卻是一支人數遠遠不及的馬賊,面對這個消息幾乎所有人的第一反應都是胡說八道,但有圖有真相。

美國人菲爾特里克·美查在1872年創立在上海的申報出人意料的第一個報道了這個消息,直到這時整個世界才知道居然在中國發生了這麼一件大事,各國報紙紛紛轉載。

報紙上刊登着一座巨大京觀聳立的照片,這是一名跟隨晉商隊伍準備去太原找尋西太后在當地新聞的申報記者拍攝的,磁縣正是他們路徑的要地。

鉛字印刷品上報紙首頁模糊不清的黑白照片中,一座龐大驚人的京觀聳立在正中間,旁邊作爲參照物的人居然很不起眼,最近處一名白人軍官張開大嘴的乾枯頭顱清晰可辨。

“炎黃貴胄,華夏寶地,洋夷敢稱兵杖來犯者,立斬無赦!”這是記者遇到一名中華義勇軍小頭領進行訪問時他驕傲的回答,讓在洋東家手下幹活的記者聽得都格外激動。

主持報紙的美國主編看着記者編寫的內容審閱了許久,最終同意完整刊發,一下子申報成爲整個亞洲最有名的報紙。

正在逐步接受西方文明影響的東南各省沸騰了,其他那些偏遠落後的省份只怕連朝廷簽訂了什麼樣的賣國條約都不知道,這場驚人的戰役他們更是隻能在數月後才能得到一些模模糊糊的消息。

這些年來中國人受的苦難實在太多了,清廷一場有一場的投降賣國,將數千年來國人的驕傲擊的粉碎,當漢人們確認果真有數萬洋人被殺死的消息後,人們的情緒達到一個高峰。

一些自認爲見過世面的中年、老人在高興之餘可能還會嘀咕‘怎麼朝廷還不如一羣馬賊’的嘮叨,年輕人們就不會去想那麼多,更有許多受到革命思想影響的青年已經準備上路前去投軍。

連鎖反應一直在持續,在中國大地橫行半個多世紀的洋大人們忽然發現,原本對自己卑躬屈膝的那些中國人似乎一夜之間擁有了藐視自己的勇氣,居然不再低頭哈腰的跟自己說話。

往日如果真的有人跟自己這樣說話,頭上裹着紅包的印度巡捕或者帶着斗笠的安南猴子第一個就不答應,但如今洋大人們知道中國人真的不是印度人,他們爆發起來的恐怖自己已經看到了。

原本人丁稀少的革命黨更加活躍起來,各地會黨幫衆紛紛蠢蠢欲動,原本推動東南互保安然自得的督撫們一下子壓力就大了起來。

好漢們看到擁兵數十萬的朝廷被數萬八國聯軍輕易擊敗,西太后帶着皇帝一路倉皇西狩西安,而更加強大的洋人居然能夠被一羣北方的馬賊消滅,看來不是洋人太厲害,而是滿人已經墮落了。

武剛的赫赫戰功反而成爲南方革命黨,甚至是南洋、歐美革命者證明滿清氣數已盡的鐵證,只有恢復中華纔是出路,在武剛這個大蝴蝶的煽動下,整個世界都在發生着劇烈的變化。

去年才從楊秀才手裡接過興中會頭把交椅的孫文激動了,他們的活動甚至已經開始半公開化,原本對他們愛理不理的日本人居然開始鬆動了口風,支持經費的日本友人也多了起來。

更讓他覺得激動的是,甚至有很多日本朋友表示,願意爲了驅逐韃虜恢復中華親自加入到自己的隊伍中區,‘中日提攜’‘中日有好’‘恢復陽明於中華’之聲不絕於耳。

一想到往日艱難的局面一朝打開,孫文就激動地難以自抑,他腦海裡頓時閃躍過一名十九歲女孩的甜美面容,那是溫炳臣爲他找來的女傭淺田春,不過另一個十一歲女孩也讓他難以忘記。

海外華人們發現的日子忽然變得難過起來,白人盯得很嚴,不過大家都能看得出來洋人們眼睛裡對自己的忌憚,他們唯恐這裡的中國人也忽然冒出來一個絕世梟雄。

相對於中國人、海外華人華僑的激動,列強甚至整個白人世界也都發生着劇烈的變化。

歐洲的小國們倒是無所謂,他們的在華利益並不多,受到影響更大的都是那些之前干涉中國的強國。

數萬名士兵的死傷不是兒戲,第一個倒黴的就是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政府,原本法國在紫竹林法租界被毀,人員死傷數千人後內閣就受到強烈的抨擊,不過隨後其他各國遭受的損失更加慘重,反倒讓內閣逃過一劫。

之後法國干涉軍攻克北京收穫豐厚中國人望風而逃,事情似乎有了挽救的機會,然而武剛沒有給他們機會,清河一戰法國人只逃出去不到一千人,其他數千人全部戰死。

按說法**隊戰損數量遠遠少於英日兩國,不過英國人除了軍官外絕大多數都是印度人當了替死鬼,其他白人士兵很多也都是愛爾蘭人或者蘇格蘭人,這些人死得再多英國人也無所謂。

日本人更是不把自己的老百姓人命當回事,島國人口已經突破四千萬人,將這麼龐大的人口數量養活纔是日本人頭痛的事情,他們除了可惜一下載仁和福島正安這些軍官外,大部分貴族出身的日本軍官們纔不在乎死多少普通士兵。

相對而言,法國人中除了一半是海外軍團其他都是本土士兵,在缺少男人的法國人眼睛裡,每一個法國士兵都是格外珍貴的。

前面打天津、打北京一共才損失了不到二百號人,如今可好接連損失數千人之衆,於是溫和派的內閣立刻遭到激進派的強烈指責。

本來內閣還有比自己損失更大的英國人和日本人當做盾牌,沒想到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這時法國在遠東最爲重要的殖民地印支半島居然也受此連鎖影響發生了大規模的暴亂。

第113章 景廷賓的佈局第89章 憤怒第96章 聰明人不要太多第62章 金銀動人心第56章 復仇第一戰第194章 出手(下)第53章 敵情第154章 進擊的蒙古騎兵第25章 放鞭炮而已第201章 伏擊德軍第204章 悲催的第六鎮第3章 拼命第69章 救了個妞第193章 出手(上)第28章 要好處第239章 這不可能第67章 北京淪陷第64章 地人才難得第237章 德軍北上第147章 日本人的心思第210章 潛艇與水雷第227章 完了第16章 戰利品之爭第221章 如何應對第208章 和平是打出來的第69章 救了個妞第146章 列強分兵第124章 真實意第170章 師叔第221章 如何應對第38章 一張紙片第98章 香河滅敵第165章 大禮第31章 失敗的招攬第203章 自己作死第65章 滿載而去第85章 匯合第33章 老龍頭火車站第5章 初戰繳獲第223章 興奮的馬安良第141章 心裡太憋屈了第30章 武備學堂第110章 新的落腳點第56章 復仇第一戰第188章 北洋新軍南下第159章 瘋狂的日本人第117章 震驚第16章 戰利品之爭第119章 滅練軍第133章 列強掠奪新動向第34章 曹福田第150章 山賊的野望第235章 願意爲我訓練軍隊麼?第142章 小妖啊!第197章 德國人急了第68章 意外的財富第205章 石團長的炮第57章 聲東擊西第228章 還是出了問題第108章 景廷賓的忌憚第63章 分道揚鑣第107章 會談第23章 衝突第164章 景廷賓的覆滅第97章 撤退的聯軍第67章 北京淪陷第192章 百姓救星第117章 震驚第64章 地人才難得第184章 天國遺脈第167章 驚雷第23章 衝突第48章 雄心第186章 工業奠基第54章 血海深仇第204章 悲催的第六鎮第205章 石團長的炮第68章 意外的財富第79章 遇襲第219章 又有事了第49章 排隊搶斃什麼的最喜歡了!第152章 得意的載仁第29章 混亂的天津第230章 囂張的哲裡木盟第22章 進軍天津第36章 老龍頭火車站之戰(下)第78章 祭奠與前方第187章 只願當響馬第208章 和平是打出來的第162章 爲難的官軍(下)第3章 拼命第62章 金銀動人心第236章 英國人的小心思第148章 內外皆敵第67章 北京淪陷第165章 大禮第57章 聲東擊西第23章 衝突第153章 誰的機會?第124章 真實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