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魁柳如水,人未出現,琵琶聲音卻已經先傳來。
這種出場方式,顯得別出心裁。
李志穎原地等待許久,頓時覺得非常奇妙。
終於……女人出現了。
她一出現,就給人國色天香的感覺,很多世家弟子,都忍不住目眩神迷。
特別是她帶着一層面紗,雖然可以看清楚內部,沒有可以遮掩,然而卻有一種朦朧美。
當那女人目光巡視全場的時候,一些人的眼神正在掙扎,但是更多的人是陷入沉迷之中,卻怎麼也控制不住。
這些人沉醉其中的時候,李志穎卻非常清醒。
難道李志穎發現不了美麗了嗎?不,不是!
這美麗依然吸引他,但是在過去重天,他的男女情念已經得到徹底性的釋放。
如今李志穎遇到漂亮的姑娘,會覺得漂亮,但卻不會剋制不住自己的念頭。
平靜的欣賞美麗,李志穎鶴立雞羣,表現的太顯眼了。
柳如水出來以後,就一番唱歌。
接着出來的也是以爲美麗動人的姑娘,便是人們口中顧盼情……
玉京有四大絕色,分別是柳如水、顧盼情、陳圓圓、李夢香。
這四個人全部都來的,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出場,非常的特別。
她們身披綵帶,站在一起,彷彿神仙壁畫,美麗、飄渺,不似人間之人,更添加了一些吸引人的魅力。
“這四個人,似乎都身懷秘術。”李志穎心中驚訝莫名,表面上卻不動聲色。
天子腳下,臥虎藏龍,這裡蘊含着各色各派的人,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今日有幸參加文法大會。”柳如水微笑着說道,“我聽聞今年中舉第一才子李志穎寫了一篇爲君之道,不知道今日可有什麼文章帶來,令我等開一番眼界?”
說話的時候,柳如水將目光放在了李志穎的身上,似乎早就認識他了一樣。
這麼快就找上我了?
李志穎愣了一下,看到越來越多的目光看過來了,也不怯場,當即站了起來。
“姑娘擡愛了。”李志穎回答道,聲音柔和有度,整個人看上去,仿若翩翩君子,“在座每一個人都是學富五車之人,今日我來此地,是帶着學習之心來的。”
雖然李志穎是客套話,然而衆人卻有些受用。
學富五車,這詞彙形容,非常有意思,令他們感覺很有新意。
一時間,衆人對李志穎的態度有了不少的變化。
一個人可能會因爲周圍的人被暫時的孤立,但絕對不可能會永遠被人孤立,只要他願意破局,那就一定會破。
“前些日子,有人說我們文法大會,全部是一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這個時候,柳如水繼續說話道,“更說詩歌缺乏英氣,不如我等寫一些帶有具有軍旅沙場之風的詩,讓別人見識見識,知道我等並非無力文人,各位以爲如何?”
柳如水話音落下,衆多才子頓時叫好。
詩歌,是很多才子喜歡的東西。
李志穎也懂一點,然而真讓他作詩的話,那就難爲他了。
可看到一些不懷好意的眼神,他心中卻明白,如果不作詩,那麼等別人刁難,就不太好玩了。
他既然要破局,不搞結仇的事情,不然索性當個文抄公,讓別人認可他的才華,那麼他再表現謙虛,就能化解別人的不良印象,可以結交朋友。
雖然李志穎也可以等人刁難之後再反擊,然而這樣做事情,爽是爽了,卻結仇了。
他不是一個喜歡麻煩的人,能少一些麻煩自然是少已寫好,所以臉上面帶微笑,顯得有些自信和舒適。
爲了避免自己抄了詩歌以後,讓別人玩不下去,李志穎並未立馬出手,而是準備挑選時機,等有針對苗頭出現的時候,立馬將事情壓下去,避免擴大化。
那玉京四豔並沒有爲難李志穎的想法,似乎也覺得李志穎第一個人作詩可能會影響文法會的進程,就讓其他人率先作詩。
許多人開始作詩起來,然而都多數給李志穎感覺是打油詩,比如一些詩歌,質量爛不可聞:
“塞上戰邊關,橫刀立馬先;我有忠君情,戰去百十年。”
“一劍滅蠻夷,邊民共歡怡;教化一同行,百年享太平。”
這尼瑪……
李志穎有種臥槽的感覺了,這都是什麼爛詩歌?
不過,李志穎很快就平靜下來了。
一個文法會而已,能指望多少傳世詩歌?
縱觀文明千年,傳世詩歌終歸是比較少的。
古代有名的詩歌不過千首,然而作詩總數沒有個千萬,那也應該有個百萬了。
這麼說起來或許有些誇張,但卻是一個殘酷的事實:古人其實並未想想的那麼聰明,傳世詩歌的出現,也是需要運氣和天賦的。
不說別的,就說清朝乾隆皇帝凡事必寫詩,最後一輩子竟然寫出了四萬多首。
一個皇帝就四萬首詩歌了,那天下那麼多人,有多少詩歌?可以想象的出來。
讀過乾隆的幾首詩就知道,他的詩才實在平平,但是就是有一班臣子文人馬屁力拍,以爲十全十美。
後人評價乾隆詩多有塗鴉之作,如果弘曆泉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因此詩歌很多,出名很少,這是正常情況。
真有什麼文法大會,也別指望大家能出什麼好詩歌。
現實就是這樣子,絕對不是一些人想想的那麼厲害,處處能有驚人之語。
李志穎努力讓自己接受那些亂七八糟的詩歌,特別是一些人偶爾來了兩句美妙的,結果卻沒辦法繼續下去了,他感覺這文法會也是崩潰大會了。
“李公子,諸位都已經作詩了,你能寫出君子之道這樣的文章,何不來一首?”在李志穎有些無語,笑容似乎有一些淡淡尷尬的時候,顧盼情走了上來,她的眼睛一眨一眨的,蘊含着動人的力量,整個人靠近時,彷彿盼人盼愛一樣,充滿一種感情,說話的時候,也充滿了說服力,“大家對你,可是期待高了。”
李志穎聞言,微微思索一番,然後笑着說道:“好,我且獻醜了。”
一聽李志穎這麼說,衆人紛紛集中精神起來。
李志穎看了衆人一眼,將輕蔑、期待、嫉妒等眼神收入心底,然後說話道:“來文法會路上,我聽過一些人說過塞外之事,心中有所感悟,變有了寫一篇名爲:使至塞上。如今聽得諸位佳語,心中更有領悟,終於成詩,請各位點評。”
這詩,還有標題?
很多人都精神起來,可以有標題的詩,那就是正兒八經的作詩了,而且需要有一定的才華在裡面,否則就回淪爲笑柄。
李志穎看了看周圍,然後開口唸了起來:“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這一首詩結束,全場一陣安靜。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這第一句話,別人還沒有太大的感覺,因爲這只是描述一個人出使的開頭而已,雖然辭藻平仄都非常不錯,然而開局場面,並不能讓人有多大的感觸。
可是那“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就不一樣了,一種在大沙漠行走,在枯燥空曠無垠塞外奔走,看到大雁回到胡人聚居地的畫面感就出來了。
寫詩,畫面感最爲重要!
當有了畫面以後,人們對詩的認同就更重了。
畫面感,也可以讓詩歌變得更加傳神、形象,富有意境。
等畫面有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句話更是神來之筆,如同畫龍點睛,將整個塞外的畫面都盤活起來了,令人震撼莫名。
在人們震撼的時候,這首詩似乎見好就收,出現了“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這句話出來,這句話一出來,整首詩回到了主題“使至塞上”上面,落下了完美的一句話。
這是一首好詩,稍微有點文采和文學鑑賞都能領會其中的一些美妙地方,所以當李志穎說出來以後,他們震動了。
震動的時候,他們沉默了。
這一首“使至塞上”,也貼切了軍旅沙場的要求,令在場才子並不是目不識丁的人,更不是蠢貨,內容好壞他們是可以聽出來的,一時間許多本來想要刁難的人,也都沉默了。
李老闆話音落下,自己也在回味王維的詩歌,心中忍不住有種感慨:大詩人不愧是大詩人,曾經年幼的時候讀這詩歌,他只是“雖然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但感覺很厲害”的樣子。
可如今見識廣了,對文言文懂多了,讀起來就覺得這詩歌真優美,特別是在剛剛那些打油詩,甚至連打油詩都不夠格的詩所折磨之下,再讀這一首,這感覺棒極了。
李志穎見衆人靜悄悄的,似乎被這首詩所吸引,便悄悄的坐了回去……
“好詩!”在李志穎坐下來以後,有人開口讚歎道,“我去過塞外一次,這一首《使至塞上》讓我想起了曾經出使塞外的經歷,不愧是第一舉人,果然文采非凡。”
“過獎了。”李志穎聞言,頓時說話道,“若無大家啓發,我也沒有這樣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