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滿分

方少羣鬆了口氣,開始說起軍謀司根據軍情司的情報做出的一些分析,包括福建駐軍情形,水師情形,還有高山土著的情形來做分析判斷。

方少羣的判定很精準,徐子先已經決定將軍謀這一塊完全交給他,此前的司聞解散,軍情,軍謀,靖安各司各行其事,分別對徐子先單獨負責。

眼前這個幕僚,等閒小事不願摻和,爲人相當傲氣,不願與諸同僚爭功,弄的臉上難看。他的位置,也是在李儀與孔和之下,與傅謙相當,在陳佐纔等人之上。

這個定位,還是抓住了所有人的心理,陳佐纔等人在京師見識過方少羣的地位和智略,心中服氣,傅謙爲人稍顯圓滑,方少羣與他相當,傅謙考慮到徐子先的感受,不會爲此鬧騰。至於李儀的資格,無人能撼動,孔和爲人方正,性格有些急燥偏激,方少羣考慮到大局,在南安侯府體系下立下真正功勞之前,不會與孔和發生爭執。

“高山土著也不能掉以輕心……”方少羣最後道:“彼輩常年居於深山之內,生活艱難,以致性格偏狹,兇惡殘暴,不可以常人視之。自成宗之後,兩邊很少衝突,一則是廂軍守界,廂軍雖弱,畢竟執矟甲士,比起那些斷髮紋身的土著還是強不少。二則是大魏已經放棄經營東藩,只守着花溪下游這十來萬畝地,軍寨和土地都不再往內延伸,是以這幾十年來,幾乎不再有衝突。若咱們不停的放火燒荒,必定驚動土著,很有可能會暴發大規模的衝突,乃至戰事。”

“鳳岐言之有理。”徐子先道:“看來葛家兄弟和忠,義二營,需得早些調到東藩這邊來。”

“君侯明白就好。”方少羣笑道:“待會議過後,東藩的一切應該會加速進行,可能數月之間,就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但願如此。”

“君侯,是必須如此,也必然如此啊。”

燈燭之下,兩人俱是微笑起來。

……

翌日天明時分,在悠長的軍號聲中徐子先披衣而起,軍營區距離侯府別院並不遠,待他穿好短袍,掛上障刀趕至時,軍營內的千餘武卒已經穿戴整齊,持矟按刀肅立着了。

東藩這裡的警備等級要比南安高的多,所以哪怕是出操武卒們也是全副武裝。

徐子先可不願看到武卒們跑步時突然被襲,赤手空拳的被人砍的滿地亂跑。

他自己也是手按障刀,在所有人的矚目之中走到隊列之前,在執旗手旁邊站定了。

所有的武卒臉上都滿是興奮的光芒,但他們得遵守軍令,不得擅自開口說話,所以衆人也只能對徐子先行注目禮,隨着徐子先的出現,所有人的目光都是放在這位南安侯的身上,隨着徐子先的動作,所有人的脖子都隨之轉動,眼神也是一直盯視着徐子先。

對這些人的目光和動作,徐子先已經相當熟悉,但心中還是油然而生一種感動。

其實明面上的收入,南安侯府下的武卒也是兩貫錢每個月,只是足額發放,不象廂軍經常被剋扣。

至於米麪糧油和葷腥不斷,這是隱形的福利,比廂軍一直吃黴爛的糙米飯要強的多。

加上養濟院,慈幼局和對戰死將士的撫卹,傷者的治療和對殘疾士兵的供養,這些一整套的福利加起來,纔是武卒們真正歸心,視南安侯爲主上,將南安侯府視爲家的原因所在。

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沒有無原無故的忠誠,也不要無原無故去考驗部下的忠誠,始終給部下最好的,哪怕是畫大餅也要給人希望和對未來的期待,這是徐子先的理念,眼下的情形,也是證明了其理論相是相當的正確。

在和武卒們揮了下手之後,徐子先就面帶微笑,與執旗手一起帶隊,率先跑動起來。

秦東陽等武官則分別在隊列之中,也是與武卒們一起行動。

天光大亮之後,整個南安侯府別院所在的區域,便是十分鮮活的出現在徐子先的眼前。

李儀與孔和,還有林九四等人,包括昌文侯府的陳篤光等人在內,在早前開闢棉田,設計別院,軍營,工廠區,生活區,港口,船場區的時候,就是按徐子先的規劃,沿着海灘建港口和船場,深入內陸裡許就是倉儲區,大片的磚、制房舍矗立着。

再往內部,便是磚廠和小高爐,大片的生胚磚塊被特製的工具壓制出來,正放在空地的晾乾。生磚泥胚要曬乾之後再出爐燒製,速度很快,一個爐一個月能燒十幾萬塊磚,只要磚胚足夠便可以不停的燒製。

高爐有好幾個,用工數百人,一個月幾十萬乃至上百萬的磚都燒的出來,徐子先看過去的時候,黑煙正飄向半空,爐口不停的噴出火星,這幾座高爐便是建築的基礎。

倉房那裡,有十幾輛大車停着,有人不停的從庫房內領出鋤,鏟,叉,耙等工具,有吏員在門前登記造冊,將領了工具的民戶記錄在案。

沿着大道往內行,便是大片的民宅區,東西南北劃成成片的區域,每一片都有過百間房舍。

其實農田和牧區未來會很大,住在這一片區域對將來百姓們下地做活不是太方便,但考慮到土著,海盜等未來的威脅,徐子先還是感覺先在聚居點居住較爲妥當。

就算將來要分散居住,也是要建造的儘量密集,外圍用防禦木柵或是土夯的牆壁,外圍放上哨樓和箭樓,這樣才能放心。

高山土著的威脅,很多人考慮的是一勞永逸的解決麻煩,以徐子先的後世記憶,這根本是辦不到的事。

整個東藩,近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南北長八百里,東西也長近三百里,除了徐子先立足的臺南平原外,東藩只有臺北等處還有小塊的平原地方。大半區域都是由低到高的山地,三分之二的地塊是丘陵到山地地貌,中心的主峰高達近四千米,近三萬公里的土地是丘陵和山地區域,這其中現在最少生活着十幾到二十幾萬人的山民土著,不要說以現在的兵力和裝備,就算幾百年後以火器爲主的近代軍隊,想要完全征服這一大片山地,都得付出幾萬士兵傷亡的代價才能辦的到。

徐子先有後世的經驗,當然不會蠢到試圖剿滅高山土著,逼迫他們徹底離開平原,在外圍警備,打擊那些敢於來犯的部落,給他們嚴厲的教訓,時間長久了,則自然雙方兩安。

一切得等經濟發展到一定地步,將土著吸引到平原耕作或爲工人,慢慢的影響,滲透,這纔是長治久安之策。

任何試圖武力征服,或是單純的用經濟贖買的辦法,都是極爲愚蠢和不自量力的行爲。

成片的民居都是排列的相當整齊,每一戶俱是三間兩配的蓋法,三間正房,兩間廂房,每戶用院牆拉起一個小院,每五戶中間有一條南北通道,還有一條東西通道。

在院門對面的通道前是豬圈和茅房,對面的小院前也是相同的格局。

和福建路的農家小院相比,這邊的建築要更密集,彼此相鄰的距離要近的多。

這便於防禦,對治安和衛生來說,管理起來也更方便。

對普通的流民來說,到了東藩不僅有分配下來的土地,官戶身份,還有這青磚碧瓦的小院可住,很多人都是有難以置信的感覺。

這是昌文侯陳篤敬給女兒的嫁妝之一,相當豐厚,徐子先有時候都有一種感覺,娶妻真是一筆好買賣,這裡的一千多戶需要一千多幢這樣的小院,每幢的成本價也得近三十貫,未來會在修路之後,延伸到花溪地界,拆除原本的舊土屋,也一律建起這種密集的,類似後世小區格局的定居點。

街巷暢通,雞犬之聲相聞,並且在強力的壓制之下,不會出現什麼盜賊,柺子,騙子,拍花子的惡徒,當然更不會有閒漢,流氓,地痞無賴和上門敲詐勒索的衙役,對很多流民來說,這裡是毫無疑問的地上天堂。

徐子先對這些房舍也較爲滿意,就算是後世的改善農民住房的聚居區,也差不多就是把平房改樓房,還有電器一類的東西,拋開這些,未必比眼前的定居點強什麼。

青磚黑瓦加白色的院牆,一幢接一幢,幾百上千幢出現在眼前之後,給人的視覺衝擊感相當強烈。

每處大規模的定居點外圍都有隔離的木柵欄,還有尖銳的向外防禦的鹿角,有高高的箭樓和哨樓,有這些防禦設施和被組織起來,發給兵器的壯丁,就算是過來上萬海盜,面對的是憤怒的要保護自己家庭與財產的壯年男子,就算沒有軍隊,海盜都未必能討得了好。

在定居點的外圍,道路兩側有過千畝的空地,種植着一些蔬菜之類的作物,南安溪就在菜田北側流淌而過,一些水渠被開闢出來,龍骨水車將水流引入主渠,然後分流進入各條支渠,清水不斷涌入田地,一些丁壯正在菜田裡忙碌着,用工具疏浚渠道,將水不斷的引入分流到菜田的各個地塊裡去。

在溪流的方向,明顯的聽到有大片的鴨羣發出的聲響。

放養鴨羣是南安時期就有的優良傳統,在東藩這裡當然更是不可能放棄。

除了鴨羣外,往東數裡之外還殘留着大面積的草皮和灌木,在那裡放養着幾百頭山羊,未來在牧場確定範圍之後,還會有更多的羊羣從澎湖運過來。

羊羣也不會太大,只是自用方便就好,更多的羊肉需求澎湖就能滿足,幾十個島最少放牧着過十萬頭羊,這簡直是相當奇詭的一件事情。

居民區還有豬欄,雞舍,一切都井井有條,早晨天亮之後已經有不少婦人割滿了成筐的豬草,正在配着泔水給豬餵食,在武卒們跑過的時候,能明顯的聽到豬尖銳的叫聲和滿足的哼哼聲。

這些豬欄和雞舍也是官配,只是分配各家戶來養,如果養死了或是瘦了,養殖戶要賠償豬苗錢,平時的餵養公中並不去管,最後出肉的時候返還豬苗錢就可以了。

房舍和配套的設施也是分配到各家各戶,未來從棉花收成里扣除就可以了。

當然還有工具,也是要從未來的收益里扣除。

這相當公平合理,包括棉田的棉花收入,也是徐子先事前規劃的那樣,各家各戶以自家的棉花收入抵扣此前的投入,然後以市價收購他們剩餘的收穫。

對很多流民和移民來說,他們此前住在窩棚或泥土屋裡,生活的環境相當惡劣,要繳納諸多的苛捐雜稅,要被各種各樣的強勢人物騷擾和欺壓。

到了這裡,真的宛如天堂,對房舍和棉田投入的抵扣,徐子先也是採用相當緩和的辦法,扣除的時間很長,也沒有多收利息,這已經是相當合理,並且叫所有人感激不盡的方案了。

在往東北和東南方向,是軍營區和工廠區,大片的營區和廠區建造的相當牢固和宏偉,在兩邊廠區的正中,保留了林地,種植了大量花木的別院,正處於其中。

在沿着各個區域修造了環型跑道,總長是十公里左右,也是正好將所有的房舍建築區域都包括在內。

在徐子先跑過時,很多百姓都是長揖而拜,起身時向他叉手致意。

有一些人,長久的躬着身體,徐子先跑過去很遠時,這些人還是沒有將腰身直起來。

這種尊重,敬佩,愛戴的感覺幾乎是每個移民和流民家庭的共同情感,對徐子先和南安侯府的認同感,在東藩這裡已經達到了頂峰。

事實上在這些人未抵達之前,他們真的沒有想到,南安侯會花費巨資建造這麼多房舍,會有這麼多牧畜,會有這麼多合手的精良工具,會有成片的農田燒荒,會有大型水車,水井……一切都是如在夢中,但每天清早醒來的時候,每個人都在自家的院落裡深呼吸時,看到一戶戶宅邸中住着的是一起流落多年的親朋好友時,就算已經過了多日,很多流民還是會情不自禁的流下淚水。

他們對南安侯徐子先的感激,深入肺腑,如果可以用百分制來給這些人的忠誠打分,應該都已經是滿分。

第十四章 報館第五十二章 期許第五百六十章 逃生第四百五十五章 被激第四百零五章 決意出戰第四百二十章 攤派第二百九十五章 禮遇第四十四章 投矛第二百七十四章 今不同昔第一百五十五章 右相計較(補昨天大章節第三百一十五章 摧毀第六十三章 團練使第五百七十四章 蝦夷地第六十章 邀約第一百零八章 戰陣第四百一十章 崛起之路第三百九十六章 敗相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收穫第三百一十四章 村寨第四百五十九章 離城第六十四章 歡聲第三百八十六章 追逐殺戮第二百九十六章 送別第三百二十八章 新辦法第一百三十七章 昌文陳家第一百四十二章 用間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二百一十一章 會面第二百九十五章 禮遇第三百三十八章 老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御筆第二百零三章 返回第二百五十四章 轟動第三百八十八章 燈塔第四百七十九章 竟夜鏖戰第四百八十二章 右相至第二百四十四章 擋不住第七十三章 招兵第四百八十六章 開府親王第三百八十八章 燈塔第二百六十一章 餘波第四百五十四章 失建州第三百四十八章 分銷之法第四百一十五章 露布報捷第八十四章 軍營第三百七十二章 無兵無卒第四百七十九章 竟夜鏖戰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復爲敵第二百七十六章 新篇章第二百七十章 悲天憫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年拜門第三百八十二章 夜逃第二十三章 發動第一百六十章 苦勸第八十九章 京師第四百七十八章 化龍之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志向第四百零四章 自己的船第五章 文學版第一百五十九章 瘋狂大參第五百二十一章 牢騷第四百一十六章 世道變了第四百九十四章 封城第一百三十章 收穫第四百二十五章 北方的凍土第二百七十章 悲天憫人第六章 司書帳吏第五百三十五章 推斷第二百五十五章 激動第一百七十二章 夜半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第三百零四章 父與子---今天兩章第二百零三章 返回第二百三十七章 入寨第二百六十三章 對峙第二百零三章 返回第一百零八章 戰陣第四百八十三章 步步爲營第六十一章 名儒第四百三十一章 福州暗流第一百三十三章 賞賜第三百六十七章 並不算好第四十二章 敵蹤第三十三章 將作第五百二十六章 戰法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榜第三百八十三章 冷眼相看第二百三十四章 哨樓第二百六十七章 不得快意第一百三十四章 任官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第三百三十三章 農官第四百六十九章 譁然第四百零三章 搜捕第二百七十一章 變化第二百七十三章 牽絆和壓制第一百七十三章 圍府第三百四十五章 結晶第五百章 弓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