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 來日方長,血債血償!

兵法有云:‘與一人鬥難,與二人鬥易’,二人二心,各有盤算,可以共患難,難以共富貴,只要稍加離間,拉攏一個,打擊另一個,則聯盟必破,至於拉攏的辦法嗎,大致有兩種:其一,加官進爵,以榮華富貴動其心;其二,締結姻親,兩家人變成一家人!

荊州與宛城的聯盟,按照‘拉弱打強’的慣例,應該收買張繡,打擊劉表,如此一來,第六路敵軍不戰自潰,曹軍還能得到戰略要地-宛城,居高臨下,俯視荊襄九郡,爲大軍南下做好準備!

這麼簡單的道理,在座的人全都明白,也清楚這樣做的必要性,不過嗎,大殿裡鴉雀無聲,沒一個人敢把話挑明的,甚至連‘宛城’二字都不敢說出來,世人皆知,那是丞相大人的傷心之地呀!

大公子曹昂-爲人聰慧,文武雙全,是曹家兄弟中最優秀的一個,也是曹操苦心培養的繼承人,一直帶在自己身邊,言傳身教,寄予厚望,結果在宛城之戰隕落,半生心血付之東流,還引發了曹家兄弟奪儲之爭,產生了嚴重的內耗,對於曹營集團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殺子之仇,不共戴天,宛城之敗,更是奇恥大辱,幾年以來,曹操一直想着報仇雪恨,用仇人的頭顱,祭奠愛子在天之靈,因爲周邊戰事不斷,加上北方的袁紹咄咄逼人,曹操纔沒敢輕舉妄動,只有深埋仇恨,等待時機罷了!

如今大仇未報,反而要拉攏敵人,給張繡加官進爵,陪上一個大大的笑臉,這樣的提議誰能說出來?這樣的事情誰又能做出來呢?

“刷!……刷!”

大殿裡鴉雀無聲,氣氛緊張至極,衆人的目光聚攏在曹操身上,想知道丞相大人做何打算,理智與感情的衝突,天下大勢與個人恩怨的比較,是要做一個政治家,還是做一位父親呢?

正確的抉擇往往是痛苦的,大殿主位上,曹操端坐如山,面色陰沉如水,雙目中寒芒閃動,彷彿有雷電交織一般,右手緊握着倚天劍,不停的摩擦着劍柄,無邊殺氣,瀰漫四方!

“請丞相大人以江山社稷爲念-先國後家,蒼生爲重!”

郭嘉第一個跪倒在地,身爲謀士,他必須上諫主公,可是聲音卻在顫抖,捫心自問,誰能闖過這道關口呢,自己肯定不行的!

“請丞相大人以江山社稷爲念-先國後家,蒼生爲重!”

荀彧、荀攸、程昱、毛玠、滿寵、徐晃、李典、樂進、夏侯惇、夏侯淵……一衆將領紛紛跪倒在地,上位者的一個決策,關係着無數將士的性命,也影響到天下大勢的發展,明知難爲,不得不爲呀!

“哈哈!……如此治世良謀,老夫自當從之,日後若有此類事情,還請諸位直言不諱,大家快快請起!”

沉默半響之後,曹操仰天大笑起來,滿天陰雲四散,還走下座位,親自攙扶起衆人,又拍拍幾位謀士的肩膀,以示嘉獎之意!

奸雄者-心志如鐵,胸懷寬廣,能爲常人所不能爲,也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先國後家,天下爲重,曹操當即表示,聽從衆人的勸諫,使用‘離間計’,分化瓦解劉表、張繡之間的聯盟,以高官厚祿,收買後者!

決策做出來了,執行起來依舊很麻煩,宛城之戰,曹軍固然遭受了慘敗,張秀的西涼兵同樣死傷慘重,就連自家嬸孃也陪葬進去了,雙方是血海深仇、不死不休的局面,縱然曹操有心化解仇恨,對方是否會同意呢?

這就需要一名得力的使者了,此人必須有勇有謀、身份貴重,如此,一則顯示出曹營集團的誠意,有利於雙方休好;二則,張繡麾下的賈詡,乃是有名的‘亂國毒士’,足智多謀,陰狠毒辣,必須派個厲害角色過去,才能跟此人鬥一鬥!

誰能出使宛城?誰有把握智鬥賈詡、說服張秀,破解最後一路敵軍呢?

衆人互相看看,不禁猶豫起來,論能力、身份的話,四大謀士足以勝任了,不過嗎,他們各有重任在身,實在分不出精力來呀,何況此行危險重重,稍有不慎就會被人家扔進油鍋裡,不敢讓幾位謀士犯險呢!

“屬下不才,願意跑一趟宛城,說服張繡前來歸順,解除丞相大人的後顧之憂!”

郭嘉主動請纓了,既然是自己出的計策,就該自己迎難而上,那怕真的下了油鍋,也怨不上別人了!

“呵呵!--奉孝大才,參謀軍機,一刻不離老夫左右,豈能去宛城赴險呢,至於使者的人選嗎……吾兒子建何在,擔任使者,前往宛城,不得有誤!”

曹操可捨不得左膀右臂冒險了,別說區區一個宛城,就是用荊襄九郡,也換不來一個‘鬼才’,隨即目光一轉,落在了自家兒子--曹植身上!

“孩兒遵命!--立刻收拾行囊,出使宛城,說服張繡來歸,不知父親大人有何指示?”

曹家子弟,皆是人中龍鳳,四公子-曹植以文采見長,可是關鍵時刻嗎,也有深入虎穴的勇氣,即是家族血脈遺傳,也是軍中磨練的結果!

“到達宛城,見到張將軍之後,傳達爲父之言,就說小有過失,不必掛念,往日如煙,來日方長……再正式冊封張秀爲揚威將軍-宛城鄉侯,食邑三千戶,子孫世襲!

此外嗎,聽聞張將軍有一幼女,年方八歲,聰慧可愛,吾兒可求之爲妻,兩家結爲秦晉之好,事成之後,就在宛城住上一段時間,小夫妻之間也好聯絡感情!”

“諾!-孩兒遵命,必然求得婚姻,化解往日仇怨!”曹植再次跪地行禮,而後去後宅拜別母親,收拾行囊去了,此一番深入龍潭虎穴,卻是危險重重,也是對自己的一次考驗呀!

“譁!--什麼?--聯姻?--老夫的耳朵沒聽錯吧?”

“瘋了!……瘋了!……真的瘋了!”

………………………………………………

看着曹植離去的身影,衆人又是一陣大譁,大聲驚呼者有之,目瞪口呆者有之,一蹦三尺-手舞足蹈者亦有之,不愧是一代奸雄,用心之深,胸懷之闊,天下無人可比!

曹操放下私人恩怨,給仇人加官進爵,已經讓衆人很佩服了,沒想到的,竟然派自己的愛子爲使者,深入險地,遊說頑敵,這是什麼樣的氣魄呀,你殺我一子,我再送一子,如此手段、魄力,古之聖君也未有之呀!

更何況,曹操還要讓愛子求婚,兩家結爲秦晉之好,這是‘化干戈爲玉帛’的最好辦法了,曹植何許人也,那是丞相大人的愛子,也是呼聲最高的繼承人之一,親自到宛城求親,還要住上一段時間,等於變相的抵押一個人質了,如此風度,別說是敵人了,就是鐵人也得感動落淚!

“丞相大人胸懷天下,海納百川--天下萬民,敬仰如山!”

衆人再次跪倒在地,心甘情願的獻上自己的膝蓋,跟隨這樣一位主公,真是三生有幸呀,縱然粉身碎骨,也是九死無悔!

“諸位免禮平身--還望齊心合力,共創大業!”

曹操雙臂張開,仰頭仰天,目光中卻隱約有淚花閃動:“子修吾兒,在天之靈見諒,這也是迫不得已呀,爲了曹氏一族的興盛,只能委屈你了……不過嗎,爲父答應你-來日方長-血債血償!”

………………………………………………………………………………………………………………

“咚!……咚!咚!”

內部會議完畢之後,曹操立刻換上朝服,帶着一衆文武大員,在數千‘虎豹騎’的護衛下,進入皇城,面見天子,同時召集文武百官,上朝議政!

曹營集團最大的優勢之一,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這麼好的一張政治牌,當然要使用上了,自古打仗之前,必然有一場輿論戰,互相謾罵,狂噴口水,找到各種理由,宣告自己的正義性,這就叫做‘出師有名!’

在這方面,曹操從來不用費腦筋,因爲他有一面最大的旗幟--‘奉詔討賊’,此天下者,漢家之天下也,皇帝金口玉言一開,說誰是亂臣賊子,那誰就是亂臣賊子,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的,還沒法子反駁,膽敢跟皇帝辯理,本身就是大不敬之罪,真是吃死你,沒商量呢!

“臣等參拜吾皇--江山一統,萬年無期!”

丞相入宮,皇帝臨朝,文武百官不敢怠慢,紛紛換上朝服,來到‘麒麟殿’見駕,就連一些久不露面的漢室老臣、四朝元老,也拄着柺杖上朝來了,曹、袁大戰一觸即發,事關天下大勢,他們也坐不住了呢!

“丞相大人入宮面奏,準備出兵北上,討伐袁氏,諸位愛卿以爲妥當否呀?”

九龍寶座上,小皇帝的神色頗有忐忑,曹、袁大戰即將爆發,無論誰勝誰敗,對自己都不是一件好事呀!

劉協清楚的記得,蕭逸送過一份天下時局圖,上面繪畫的內容,就是最真實的寫照了,天下諸侯猶如猛獸,割據一方,互相撕咬,自己則是一個年幼小兒,困在獸羣當中,毫無自保之力!

小兒能夠平安無事,因爲猛獸們互相牽制,誰也不敢輕舉妄動,一旦讓它們分出勝負來,最後的勝出者,就會一口吞下大漢天下,自己取而代之了,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它們繼續對峙下去,多混戰一天,皇位就安穩一天!

當然了,這種小心思只能深深藏起,不能公之於衆,大漢天子的臉面不能丟的,至於那些事情嗎,讓人代勞就可以了,想到這裡,劉協輕輕的摸下鼻子,發出了暗號,話說這個奇怪動作,也是跟某人學來的,真是很酷呢!

“聽聞丞相要出兵北上,迎戰河北大軍,下官以爲萬萬不可,自從黃巾作亂以來,天下沸騰,社稷不安,諸侯割據,戰亂不斷,漢室江山元氣大傷,黎民百姓死傷無數呀!

自從遷都許昌之後,有賴當今天子聖明,文武百官盡心竭力,社稷才轉危爲安,百姓們安居樂業,大好局面來之不易,萬萬不可輕動兵戈了,否則的話,生靈塗炭,國家難保呀!”

國丈-伏完第一個站出來,直言反對開戰,他是皇親國戚,與國同休的存在,無論如何,也要保住小皇帝的寶座!

“國丈言之有理呀!……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又佔據四州之地,麾下人馬數十萬,如此人物,豈能力敵呢,不如派遣使者,割地賠款-以和爲貴,老夫願意去河北一趟,化干戈爲玉帛呀!”

孔融也站了出來,請求擔任議和使者,在老夫子看來,雙方實力懸殊,袁氏必勝,曹軍必敗,這次真能出使河北,自己也不會再回來了,憑着‘孔聖後裔’的招牌,總是能混個肚圓呢!

“二公多慮了,袁本初羊質虎皮-外強中乾罷了,麾下人馬雖多,不過一羣烏合之衆,老夫自有破敵之計,取勝之法,諸公不必擔心!”

說話的時候,曹操不禁目露殺機了,滿朝文武,三心二意,不知多少人與袁紹私通呢,要想威懾住他們,進而穩定朝廷,只有一個辦法了……殺一儆百!

“袁大將軍曾爲諸侯盟主,討打董賊,有功於漢室,豈能刀兵相見呢,不如請來許昌城,與丞相大人共同輔政,如同周公、召公……”

果然,一個倒黴鬼跑出來了,站在大殿上侃侃而談,此人名叫崔濤,官拜-御史中丞,乃是袁氏的門生故吏,自然向着袁紹說話了,可惜,他的話只說了一半,人生道路就走盡了!

“袁紹賊子,久懷不臣之心,若是進入許昌,乃引狼入室也,如此言論,必是袁氏賊黨無疑……金甲武士何在,把賊子拖出去,就地斬首,誅滅九族!”

“諾!”

曹操大手一揮,幾名金甲武士衝上來,二話不說,就把拖出去了,隨即一聲慘叫響起,片刻之後,一顆血淋淋的人頭送上,五官扭曲,死不瞑目!

“丞相大人英明神武,識破奸賊,殺的好,殺的秒呀!”

“朝廷上下,齊心合力,與袁氏逆賊決一死戰!”

……………………………………………………

鮮血是紅的,刀子是白的,沒人真的不怕死,文武百官頓時屈服了,曹、袁之戰勝負未分,天下大勢沒有明朗,他們還是不要亂動的好!

剩下的事就簡單了,在曹操的武力威懾下,小皇帝頒佈了一道聖旨:“河北袁紹,擁兵自重,叛逆朝廷,實乃大漢亂臣賊子,天下之人共討之!”

(本章完)

第121章 咬人的小侍女第859章 地獄惡鬼營第一百五十二章若問何滋味,酸甜苦辣鹹!第一百一十三章三路突圍,真假難辨(中)第609章 錦帆賊出陣第一百七十四章此消彼長,蕭氏崛起(八)第279章 平頂侯第二十三章蕭郎復出,劍指襄陽!第374章 俊美周郎第四十五章長阪雄風(上)第八十八章入深山、屠惡彪!第二十一章百家爭鳴(六)第二百七十三章打破鐵律,奸雄稱王(五)第835章 兵進白馬第840章 放棄白馬城第二百九十一章路人甲-叔梁紇第一百三十九章殺豬羊,備酒漿,開了大門迎蕭郎!第225章 溫酒斬華雄第217章 諸侯會盟第二十章欲取巴蜀,先克漢中(三)第753章 女兒心事第二十五章欲取巴蜀,先克漢中(八)第十二章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492章 錢財誅心第21章 無愁酒第18章 中平四年的第一場雪第一百七十三章此消彼長,蕭氏崛起(七)第一百六十九章一世漢臣,終入魏書!(四)第八十一章生辰八字測姻緣!第二百一十九章潛龍之爭,兇險萬分(一)第一百八十二章有錢男子漢,沒錢漢子難(六)第880章 偷營劫寨,火燒烏巢(一)第80章 一見鍾情第258章 連環計(三)第一百六十六章一世漢臣,終入魏書!(一)第六十章決戰定軍山!(七)第106章 引狼入室第57章 雁門從軍第884章 偷營劫寨,火燒烏巢(五)第二百零八章西方有寶物--搶!搶!搶!(六)第一百二十八章米貴如珠,民不聊生!第十七章百家爭鳴(二)第二百四十二章重女輕男,口是心非!第819章 一步不退!第736章 天香樓(上)第262章 圍城打援第724章 老夫比之霍光如何?第705章 絕糧計第四章蜀中來客,名士張鬆(四)第415章 糧道斷絕第十六章略施小計,偷營劫寨!(下)第25章 胡服騎射(二)第166章 同袍之情!第一百三十二章大耳賊,欲爲王!(五)第567章 看誰吃的過誰?第25章 胡服騎射(二)第一百四十五章王師所向,旌旗所指!第一百三十一章大耳賊,欲爲王!(四)第56章 何去何從第118章 血濺宮廷第172章 蕭逸!小易!第二章時不我待,出兵南下!第三十章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213章 蕭郎難封第三十九章司馬氏登門求親!第514章 奸雄的心結第一百零一章不似人間當有之物!第一百八十三章圍三缺一,全殲敵軍!第177章 大匈奴自次王第三十一章子午谷,生死地(四)第644章 視察尚坊第847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八十六章巴蜀士族的小心思!第434章 天頤寺第71章 英雄所見第一百三十章士族反擊,三管齊下!第四十七章天下第二毒舌!第524章 鬼面蕭郎……丟了!第五十章夜襲丹江口(上)第一百五十五章勞師遠征,長途跋涉!第一百一十二章幽州牧、娃娃親!第827章 來日方長,血債血償!第九十九章急流勇退!第一百八十一章帝者無心,王者無情!第一百七十五章此消彼長,蕭氏崛起(九)第257章 連環計(二)第692章 駝城禦敵第870章 司馬懿的煩惱!第750章 蕭郎大婚(中)第一百三十八章雙雄不併立,一戰決死生(二)第七十二章激烈交鋒,挫敵銳氣!第四十七章長阪雄風(下)第一百九十章八大顧命,去其二矣!第720章 四朵金花第351章 世間奇男子第707章 堅守待援第二百九十二章《樂經》重現,儒家妥協!第一百三十七章惹不起,躲得起!第三章正一神道,比拼法術!第242章 再施毒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