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冢虎’出籠!

“臣等有眼無珠,錯遠了此等劣馬,以至於摔傷陛下龍體,情願以死謝罪陛下!”

宮廷車駕之事,由九卿之一-太僕負責,太僕董昭帶領十幾名官員,跪在地上叩首請罪,人人面如死灰一般,有的竟直接嚇昏過去了。

把皇帝摔下了馬,絕對是重罪中的重罪,不是一兩個人掉腦袋就能解決的,而是要罪及滿門,男子十六歲以上斬首,不及十六歲的以及婦女,一律罰入官府終生爲奴,那是生不如死!

“你們……朕要把你們全都……唉,算了吧,朕恕你們無罪!”

喝了兩大碗安神湯,曹丕慢慢的緩過勁來了,手指着跪地請罪的官員們,就要命令御林軍大開殺戒,好出胸中這一口惡氣,可是權衡利弊之後,又無奈的把手放下了。

大軍出征之日,殺朝廷官員不祥,何況大開殺戒的話,自己落馬的事就隱瞞不住了,一旦謠言散佈開來,這對軍心士氣非常不利!

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個官員也不處罰,讓人們儘快淡忘此事,從而把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臣等謝陛下不殺之恩,陛下真乃千古罕見之仁君!”

大難不死,董昭等人連忙叩首謝恩,又重新安排車馬之事,曹丕雖然沒受大傷,可最近幾天休想騎馬了,只能改爲乘坐龍輦,而且這副鼻青臉腫的模樣,也沒法檢閱將士了,原本的閱兵式取消!

那匹闖了大禍的白馬,則送去斬殺祭旗用了,也算給皇帝出一口惡氣,這場風波就算過去了。

沒想到,官員們正忙碌之間,有鴻翎信使衝進了金馬門,手中高舉一份奏摺……

“啓稟陛下,太師大人有奏摺送至!”

“哦,快呈上來!”

“遵旨!”

自從東西分治之後,三年多來蕭逸一本奏摺未上,也從不干預洛陽方面的事務,沒想到今天突然送來了奏摺,不知所爲何事呢?

曹丕打開觀看,果然是蕭逸的親筆,內容卻極爲簡短,僅四句話:

東吳氣數未盡,水戰非我所長,

及時懸崖勒馬,否則悔之晚矣!

很顯然,蕭逸是在告訴曹丕,伐吳的時機尚未成熟,最好放棄這次南征,否則一旦戰敗的話,必定折損曹魏的國運!

從言辭中感覺的到,蕭逸不是在勸告,而是在警告,說明這次南征之戰,蕭逸認爲曹軍必敗無疑,至少是無功而返!

如果一般人說這種話,曹丕肯定不信的,還會責罰進言之人,因爲以五十萬精銳之師,討伐一個實力遠不及自己、又剛剛受過大風災的東吳,咋看這一仗都必勝無疑的!

可言辭出自蕭逸之口,就不得不讓人慎重對待了,這位可是天下第一名將,出道近三十年來,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其軍事造詣無人可比,甚至比曹操還要略高半籌!

曹丕清楚記得,建安九年的南征之戰,蕭逸是堅決反對的,可是自家老爹固執己見出兵,這才引來了烏林慘敗,人馬折損不計其數,差一點動搖了曹氏根基!

那一次南征,數十萬曹軍水陸並進、聲勢浩大,大有一口鯨吞江東之勢,世人大都認爲曹軍必勝無疑了,沒想到江東軍以少勝多,實現了驚天大逆轉,同樣的事情會不會再發生一次?

手攥奏摺,回憶往事,曹丕再次猶豫起來了,自己是否該懸崖勒馬,取消這次南征呢?

還有剛纔落馬之事,是否上天在警示自己,這次南征凶多吉少呢?

“太師送來奏摺,建議朕取消這次南征,衆位愛卿以爲如何?”

摸了摸臉上淤青,曹丕猶豫不決之下,把奏摺傳示羣臣,想要聽聽大家的意見。

“太師大人算無遺策,既然稱東吳氣數未盡,陛下還是不要輕易出兵爲好,可以休養生息,等待時機!”

“萬萬不可,朝廷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徵集可五十萬大軍、兩百萬民夫,以及無數的軍械、糧草,現在突然宣佈罷兵,豈不讓天下人恥笑?”

“現在及時罷手,頂多丟掉面子,要是大軍南征不勝的話,不但丟面子,更會丟性命!”

“天賜良機,豈容錯過,何況太師大人勸阻出征,也未必真爲國家考慮,恐怕是暗藏……嘿嘿!”

……

文武羣臣議論紛紛,很快分成了兩派,夏侯尚、蔣濟、董昭以及一些元老重臣,認爲蕭逸的奏摺有道理,東吳並非速亡之國,朝廷最好取消這次南征,好好安撫一下中原人心!

或者派一位上將軍,率領部分人馬南下,先探一探東吳的虛實,如果打贏了的話,曹丕再御駕親征不遲,如果首戰不利,那就停止繼續用兵,這樣損失也能小一點,不至於動搖大魏帝國根基!

曹真、曹休、夏侯稱等人則反對,認爲五十萬大軍整裝待發,現在取消南征的話,不但前功盡棄,還會讓天下人笑話,天子豈有出爾反爾的呢?

何況蕭逸反對出兵,真是一片好心嗎,還是不願看到曹丕滅吳成功,藉此鞏固皇權呢?

就這樣,雙方各執一詞,爭論難解難分,可惜沒有人能宏觀大局,把討伐東吳的成破利害講解清楚,全都是紙上談兵罷了,曹丕聽的眉頭緊皺,把目光瞥向了隊尾之處……

“司馬仲達何在?”

“臣在!”

“你來說一說,太師這份奏摺如何?”

“回稟陛下,臣以爲太師大人言之有理,東吳有三江之險,水戰之利,更有虎賁數十萬衆,的確不可等閒視之!”

司馬懿從隊尾走了出來,恭恭敬敬的行禮,不緊不慢的回答,彷彿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哦,如此說來,仲達也認爲該取消南征了?”

“非也,彼一時也,此一時也,臣認爲東吳不可輕視,又認爲東吳可以討伐!”

“這話有些意思了,愛卿細細給朕說來!”

“遵旨!”

…………

“建安九年,孫權只有二十五歲,繼承父兄基業之後,勵精圖治,銳意進取,不失爲一方雄主,更倚仗長江天險,率吳越之衆對抗中原!

那個時候,彼內有周瑜、魯肅、張昭等人忠心輔佐,外有劉玄德結爲盟友,故而其力雖弱,卻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

太祖武皇帝揮師南下,又連犯了輕敵大意、水土不服、不習水戰幾項大忌,這纔有了烏林之敗,不得不燒燬戰船,率領人馬退回中原!

十五年過去了,天時、地利、人和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如今孫權癡迷修仙、不理政務,銳意進取之氣盡失,早已不是當年的‘生子當如孫仲謀’了!

周瑜、魯肅、張昭等重臣也先後病故,陸遜雖然頗有才幹,畢竟年紀太輕了,何況大廈將傾之時,一獨木又有何用呢?

因爲荊州歸屬問題,東吳、西蜀多有爭端,同盟之勢不復存在矣,故而東吳有難之時,西蜀恐怕不會出兵救援的,何況諸葛孔明屢屢北伐失敗,其國力消耗殆盡,就算想救也有心無力了!

而我大魏修養生息多年,國力遠遠在西蜀、東吳之上,兼且君明臣賢,將士用命,今又得天賜良機,故而陛下南征可矣,且我軍必勝無疑!

不過微臣所言,亦是紙上談兵,如何排兵佈陣、臨江水戰,還要靠陛下‘運籌帷幄’才行!”

司馬懿一番長篇大論,言語清晰,鞭辟入裡,展現出了極高的軍事、政治才華,反戰派聽了沉默不語,主戰派聽了眉飛色舞!

曹丕聽的最爲用心了,尤其是最後一句,司馬懿這是在暗示呢,要想順利滅吳的話,大軍中需要一位運籌帷幄之人,而滿朝文武誰有這個本領呢?

自然非司馬懿莫屬了,可是一名小小的諫議大夫,又如何參與軍國大事呢,除非提拔官職,給予一定的軍政權力!

“哈哈,仲謀所言,足釋朕疑,朕加封你爲軍師祭酒,隨御駕一起參謀軍機大事!”

“臣遵旨!”

“傳朕旨意,大軍出征,踏平江東,不勝不歸!”

“萬歲!--萬歲!”

曹丕壓制了司馬懿多年,一直不肯授予實權,如今爲了實現野心,終於把這頭‘冢虎’放了出來!

黃初五年-二月初二,曹丕在洛陽誓師出征,親率五十萬大軍討伐東吳,併發檄文告之天下,軍民人等無不震驚!

二月初十,大軍進入許昌城中,修整兩天之後繼續南下,且把人馬分成了四隊,準備從不同方向進攻東吳!

二月十六日,曹丕親率二十萬人馬,大舉殺進了廬江郡境內,攻城掠地,快速推進……

同日,孫權登臺拜帥,親授大都督-陸遜佩劍,令其統帥江東水、陸大軍二十萬,北上抗擊曹魏入侵,江東六郡也進行了戰爭動員。

第312章 春耕之宴第四十三章破掉的不敗金身!第一百七十九章順天者昌,逆天者亡!第230章 陰的就是呂布第一百二十六章舍我大漢,誰敢言貴?第240章 侄兒服了!第七十一章出征落馬,大凶之兆!第二十五章趁喪出兵,克復中原!(下)第一百三十章大耳賊,欲爲王!(三)第189章 可憐的小羊羔第388章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第170章 獨當一面第231章 快關城門啊!第36章 羊皮卷第八十六章巴蜀士族的小心思!第261章 東進兗州第七十一章純陽觀,天師道(三)第376章 放虎歸山第五十五章雄獅雖老,威風不減!第786章 分道揚鑣第三十五章他日逢沙場,誓不同日月!第806章 本將軍不是夫差!第九十九章急流勇退!第529章 有錢的小易哥第二百六十五章大戰結束,恩怨皆消!第十一章爭鳴學府(中)第595章 此事再議!第二十四章趁喪出兵,克復中原!(上)第445章 品評豪傑第七十章三江水戰,龍虎風雲(一)第428章 誰是黑手?第171章 走私商隊第337章 絕處逢生第621章 獅子大開口第728章 設立國界第九十六章,滿門忠烈,氣壯山河!(下)第一百七十九章曹丕開出的價碼!第八十九章劉備的小鞭子!第73章 黑白子第264章 老大,饒命啊!第一百二十七章隱蔽山村,桃花源記(七)第二百九十一章路人甲-叔梁紇第十四章劉備的兒子-阿斗!第二百三十六章天堂地獄,一步之遙!第273章 老虎發威第231章 快關城門啊!第842章 日月旋轉-諸侯征戰!第二百一十三章飢爲惡狼,飽做羔羊!第876章 遇事不亂,穩如泰山!第八十五章猛虎之子,其名爲彪!(上)第403章 一石三鳥第198章 好名聲,壞名聲!第一百二十四章蕭郎遇刺,有驚無險!第14章 紫木公子第485章 大計小用第353章 最毒‘美人計’第506章 樹倒猢猻散第61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五十二章若問何滋味,酸甜苦辣鹹!第七十四章四路攻吳!第328章 手感好嗎?第543章 三公子第128章 和尚從此不吃肉!第一百一十五章身陷重圍,血戰到底(上)第186章 歃血爲盟第764章 潛龍現身第780章 逆轉乾坤第四十七章天下第二毒舌!第二百九十七章遠離流言蜚語第785章 素手調羹第一百七十五章功成身退,鬼才之夢!第一百零九章鄉間小童,未來名將!第234章 勇者生,弱者死!第五十一章樂城奪糧草(二)第545章 百花宴(中)第798章 自家的熊孩子-打不得呀!第一百三十七章雙雄不併立,一戰決死生(一)第83章 進宮面聖第565章 天賜使者第一百二十五章漢家需要人口!第一百零四章水道截斷,後退無路(中)第一百三十六章千年鐵樹開了花,子龍將軍要成家!第一百七十四章曹植起兵,手足相殘!(一)第833章 逆天而行第402章 割發代首第六十二章決戰定軍山!(九)第七十四章四路攻吳!第664章 再築京觀第288章 發現煤礦第一百二十章燒當大酋長的夢想!第450章 火德滅,土德興!第98章 替罪羔羊第270章 弟弟?妹妹!第九十八章瘟疫流行,大難降臨!(中)第676章 糕點沙盤第215章 問天卜卦第640章 皇帝也有捱揍的時候?第770章 甘苦共嘗第847章 天時、地利、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