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幾年中,曹家兄弟明爭暗鬥不斷,不少官員都成了犧牲品,其中不乏一些朝廷重臣,無愁侯府一系卻毫髮未傷,正得益於蕭逸的先見之明。
可惜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如今奸雄親自垂問,再想推脫恐怕不行了,可這麼敏感的問題,又該如何回答呢?
就以個人感情而論,蕭逸更喜歡曹植一些,文采斐然、心地光明,如果他成爲大魏世子,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曹、蕭兩家會保持友好關係。
可以政治才能而論,曹丕卻要略勝一籌,陰險狡詐、善於用人,雖不是聖君之才,卻不失爲守成之主,更加重要的是,他是奸雄內定的繼承人!
別看奸雄猶豫不決的,可真到了關鍵時刻,必然是曹丕繼承基業,因爲曹操是一位政治家,他要的不是最可愛的兒子,而是最能幹的兒子,如此大魏江山才能長久一些……
問題是,蕭逸能猜中答案,卻不敢說出來,奸雄生性多疑,最討厭別人猜測他的心思,猜錯了固然可恨、猜對了就更加可恨,這可如何回答呢?
“無愁爲何遲遲不言,莫非不願爲老夫分憂嗎,你亦是曹家半子,有話儘管大膽直言!”
“末將非不敢直言,只是心中略有所思,故而遲遲沒有回答!”
“無愁所思者何事,可否說與老夫一聽?”
…………
不回答是不行了,蕭逸決定用最複雜的方式、說出最簡單的答案,有時廢話說多了,也能化險爲夷呢!
眼見蕭逸雙眉緊鎖,臉上露出未有過的凝重,曹操也忐忑不安起來,如果一會兒得到的回答,與自己所想相同,那就你好我好大家好了。
相反的,如果蕭逸支持的人、不是自己內定的繼承人,那可就麻煩大了,以曹家現在的情況,消滅蕭氏力不從心,違心換一個繼承人,自己死不瞑目呀?
“說說也無妨的,末將遠思大秦二世而亡,近思袁本初、劉景升父子之事爾!”
“哈哈!--無愁堪稱智謀深遠之士,所思正好與老夫暗合之,思的好、思的妙呀!”
…………
曹操、蕭逸對視片刻,都仰天大笑起來了,兩位皆是足智多謀、又博古通今之人,話說到這個份上已經相當明瞭了。
大秦帝國滅亡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始皇帝遲遲未立太子,又駕崩於巡遊的途中,以至於李斯、趙高篡改遺詔,賜死了長公子扶蘇,以及大將蒙恬、蒙毅兄弟,立昏聵的胡亥爲二世皇帝,這才導致朝綱大亂、天下皆反!
試想呀,如果始皇帝早下決心,立扶蘇爲皇太子,讓他坐鎮咸陽城,建立起自己的勢力,就算李斯、趙高有心爲亂,恐怕也動搖不了國本!
同樣的,河北、荊州兩大集團的覆滅,固然是曹軍兵鋒強勁,一路攻城掠地所致,可袁紹、劉表在繼承人問題上,同樣犯了巨大錯誤!
一錯猶豫不決,導致諸子爭鬥、產生了巨大的內耗;二錯廢長立幼、人心不服,進而兄弟自相殘殺,否則以兩大集團的力量,或許不能避免滅亡的命運,至少也能多挺上幾年!
蕭逸連舉兩個例子,也表達出兩層意思:一則,如今曹營集團元氣未復,爲了穩定住人心,最好是遵守繼承原則,立嫡長子-曹丕爲世子,斷絕內部分裂的根源。
二則,不但要立曹丕爲世子,還要速速的舉行冊封,以免的二子繼續爭鬥,消耗曹營集團的力量,若是讓士族門閥,或者地方諸侯插手其中,事情可就麻煩大了!
自從卞夫人哭訴之後,曹操痛定思痛,也下了立儲的決心,而今天蕭逸所說的,與自己所想完全符合,自然是大塊人心了。
心情舒暢之下,曹操渾身輕鬆,彷彿一下年輕好幾歲,又一個問題出現了,立了曹丕爲世子,曹植怎麼辦呢?
“有嫡立嫡,推長而立,此乃幾千年來的祖訓,老夫亦不敢違背之,而且子桓孝心可嘉、精明能幹,雖沒有開拓進取之力,守住基業還是沒問題的。
不過嗎,子建又該如何安置,他在士子之中頗有影響,身邊也不乏虎狼之輩,只怕老夫百年之後,仍避免不了兄弟相爭?”
說話間,曹操的面色陰沉,似乎下了某種決心,自古無情帝王家,若出現二子相爭的情況,爲了江山社稷的安穩,往往會冊封一個、廢掉另一個!
最典型的就是漢景帝了,先立長子-劉榮爲皇太子,後覺得這個兒子軟弱無能,不足以興盛大漢王朝,於是廢其爲臨江王,改立第十子劉徹爲太子,也就是後來的漢武帝。
又擔心自己百年之後,劉榮以前太子身份作亂,會威脅到劉徹的皇位、進而引起國家內亂,因此漢景帝指使心腹人-郅都,以侵佔高祖宗廟爲藉口,硬是把劉榮逼迫死了。
作爲一個父親來說,逼死自己的親生兒子,的確是讓人齒冷呢,可作爲一位君主來說,爲了國家大局安定、避免百姓陷入戰火中,不惜大義滅親,又讓人萬分佩服了。
同樣的,曹操雖無帝王之名,卻有帝王之才、更有帝王之權,明白舍小家爲國家的道理,既然選了曹丕爲世子,曹植就要倒黴了,輕則軟禁、重則喪命,按着這個思路想來……
“虎爲百獸王,誰敢觸其威,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顧,子桓、子建皆丞相之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呀,立一個爲大魏世子,另一個就則地冊封吧!
青、徐兩州地方富庶,既遠離朝堂之爭,又遠離廝殺戰場,可從中則一郡之地,作爲子建的封地,讓他風花雪月一生也就是了!
日後不幸如丞相所言,兄弟之間起了隔閡,末將一定居中調解,就算豁出去官爵不要,也要保子建平安無事,更不會讓他胡作非爲!”
出乎意料的是,蕭逸非但沒有落井下石,反而維護起了曹植,還要充當他的監護人、保他一生平安無事,這似乎匪夷所思,其實是妙到毫顛了。
人稱曹操爲‘亂世奸雄’,不止是雄才大略、陰險狡詐,性格更復雜到了極點,也善變到了極點,幾乎一事一變、一人一變,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中……
剛纔討論立儲之事,曹操站在君王的角度,爲了曹家基業長久一些,這才選擇了自己並不太喜歡、卻又能力突出的曹丕爲世子!
接下來,曹操擔心百年之後,兩個兒子自相殘殺,想提前防備一下,而這個時候嗎,奸雄從一位冷酷君王、轉變成了慈祥的父親!
這種情況下,蕭逸若提議軟禁曹植,或者放逐三千里之外,到蠻荒之地自生自滅,奸雄非但不高興,沒準還會生出殺心,就像護犢子的老人一樣。
因此上,蕭逸提議給曹植一塊封地,青州、徐州地處沿海,城池富庶又遠離邊界,故而駐軍也不多,曹植到了那邊嗎,只能吃喝玩樂、很難起兵造反!
更重要的是,奸雄百年之後,曹丕、曹植若起了爭端,滿朝文武大臣之中,有資格、有實力、有謀略居中調停的,也只有蕭逸一人爾,他是天下第一名將、也是二人的親姐夫!
換而言之,要想曹丕基業穩固,要想曹植平安無事,就得先保證蕭逸平安無事,這等於多了一張護身符,曹操臨終也不敢亂下黑手,否則等着兒子們自相殘殺吧!
“老夫百年之後,江山社稷、曹家子孫就拜託給無愁了,還望好好的照顧着,莫忘記今日之言,老夫這裡感激不盡!”
“爲丞相大人效力,末將萬死不辭!”
對於蕭逸的兩次回答,曹操可謂萬分滿意,雙手抱拳深行一禮,顯然在託付身後事了。
不過嗎,曹操最爲擔心的,不是冊封大魏世子、也不是兒子們自相殘殺,而是眼前這頭‘貪狼’,若不加以制約的話,萬里江山必爲之所得矣!
因此上,奸雄暗下決心,自己臨終前必須設下計策,牢牢的牽制住蕭逸,讓他永爲大魏臣子,否則自己躺在棺材裡面,也閉不上眼睛的呀!
一連商議完兩件大事,曹操、蕭逸輕鬆了許多,此時有人獻上一隻野羊,又肥又大又壯的,當即放血、剝皮、開膛……清洗乾淨後,放在篝火上燒烤起來了。
兩人一邊品嚐羊肉,談論一些軍國大事;一邊俯視獵場,很快發現了有意思的事,遠處出現一大羣麋鹿……
還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