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至行一方忙着跟蜀地叛軍對抗。
而李承乾這邊則是已經收拾好了行囊,乘坐渡船返回長安城。
除了太上皇李淵,李承乾,李聽雪,以及李承乾的正側太子妃要返回長安城外。
還有此次御駕親征的李世民也要返回長安。
畢竟他這次離開長安城已經有近一月之久,爲了避免不必要的變故發生,還是儘早回去最好。
更何況,李承乾已經答應了他,要親自去征討李恪。
他也就沒有繼續留下來的必要了。
將軍中事物全部交給段志玄與尉遲敬德後,李世民便跟着他們一起乘坐渡船返回長安。
從江南道返回長安的路上,一行人也是看到了一副古怪的場景。
淮南道與河南道是叛亂的發源地,現在都在重建階段。
河道兩側每隔一段距離,都會有一些負責站崗守衛的軍卒。
這些人的存在也是爲了守護河道的安全,畢竟當下大唐的漕運事業風生水起。
若是在這時候突然放棄,那可是會讓朝廷與百姓承受巨大損失的。
而在過了河南道進入河東道之後,兩岸的景象馬上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僅水路中的渡船多了起來,連帶着河道兩側也變得十分熱鬧。
在渡頭裝貨運貨的商賈夥計不計其數,當然還有那些沿着河道做生意的小商小販。
這裡的百姓似是絲毫都沒有收到叛亂的影響。
大家依舊該做什麼做什麼。
而這也是所有人都沒想到的。
包括李淵與李聽雪他們。
按理來說,若是有個國家的東西兩線同時發生叛亂。
民間不可能不生出動盪,不說天下大亂,也得搞得民不聊生。
而且在這一事件,也有許多人會趁着亂世,將多多的金銀揣進自己的口袋。
更有甚者會趁着這個時候揭竿而起,爲自己謀取最大的利益。
但在這次叛亂當中,好像這些事兒一件都沒有發生。
而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場面,當然是因爲李世民這位帝王安撫的好。
他不僅在叛亂之後,緊急調遣精銳部隊去平叛,更在後來御駕親征,沿途安撫百姓。
而百姓們看見這些精銳的對於,以及李世民到來,誰還會怕?
大家都是其樂融融的等着那些朝廷得勝的消息傳回來,順勢再罵叛軍兩句。
站在甲板上,望着人羣。
李承乾不由嘆道:“我父皇在治理民生這方面,真的是曠古爍今……”
他說這話的時候,完全是不由自主說出來的。
所以,他完全忘記了,李世民就站在他身旁。
而聽這小子說出這番話來,李世民那也是相當的驕傲。
他滿面得意的說道:“治理民生乃是爲人君者的分內之事,何來曠古爍今?”
聞言,李承乾也是反應過來。
他直開口道:“父皇說的沒錯,爲人君者,愛國愛民乃是根本。”
“但縱觀古今,又有幾人能真正將這話放在心上?”
“旁的不說,就說離咱們最近的前隋。”
“隋文帝楊堅,代周建隋,滅陳結束南北分裂局面。”
“在位期間,號稱開皇之治。”
“其創建的三省六部制,哪怕到現在都在沿用。”
“甚至有人在私下裡都在議論,咱大唐的國力哪怕到現在,都比不上開皇之治時期。”
李承乾看向李世民道:“可是若讓百姓選擇的話,我敢保證,十個百姓裡就有十個願意生活在大唐,而不願意生活在開皇。”
說實話,當李世民聽這傢伙前半段話的時候是有些生氣的。
畢竟這傢伙當着自己的面說前朝也就罷了。
而且話裡話外,都是在說前朝比今朝好。
但聽完後半段話,李世民就不由得有些發愣。
他望向李承乾,道:“這是何故?”
“因爲,國富與民富是兩個概念。”
“開皇是有錢,甚至比當下的大唐國庫還要豐盈,這咱們承認。”
“畢竟這幫傢伙當初可是將整個南朝積攢了數百年的金銀財寶都給拉回了國內。”
“可國富與民富那是兩個概念。”
“且不說別的,單說開皇時百姓們能每頓想吃多少白米飯,就吃多少,想吃多少白麪饅頭,就吃多少?”
李承乾望向李世民,滿臉皆是發自肺腑的崇拜之色。
“所以,父皇的話沒錯,但兒臣並不認可。”
“因爲父皇是真的曠古爍今……”
不可否認。
他這番話裡有拍李世民馬屁的嫌疑。
但同樣的,也是他發自肺腑想說的話。
隋朝是富,但富的是國。
大唐是稍遜於隋朝,但百姓的生活要遠比隋朝更好。
而李世民聽聞這番話,那自然也是十分高興的。
他也不是聽不出來,李承乾這番話有恭維自己的嫌疑。
但同樣的,他也能聽得出來,自己兒子是真的已經開始理解爲君之道了。
這纔是真的大好事兒……
“固然如此。”
“但也不可否認,這裡面有你的功績。”
這時候李世民突然對李承乾開口說了一句。
“你就沒發現,這都是你發動改革之後所帶來的聯動效應嗎?”
聽聞這話,李承乾滿臉不解,直道:“父皇,您就別跟我開玩笑了,這跟我有什麼關係?”
他是真的很不理解李世民這是什麼行爲。
難道他是想跟自己商業互吹?
而李世民則是微微一笑。
若說李世民開始時想讓李承乾做自己的接班人,僅僅是因爲他是長子。
那麼之後,李世民就完全是因爲他的本事,纔有這樣的想法了。
先前的不說,單說在這一場叛亂當中,完全是李承乾的光輝展現的淋漓盡致。
戰場上的表現就足夠亮眼,足以撼動朝堂上一系名將的光輝。
就單說李承乾這些年的改革帶來的聯動效應,就在這場叛亂中完全體現出來了。
天下各處除了叛亂生出的地方外。
百姓們依舊過着自己的日子,商人也依舊在做着生意,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各地的勢力都安穩的嚇人。
更有甚者,由盧家、長孫家這一系與李承乾關係最近的世家,還站出來給朝廷捐錢捐糧。
這樣的和諧場面,是李世民都沒想到的。
而且更讓李世民意外的是那些商賈起到的作用。
長孫無忌與盧家帶着一種商賈聯手來對蜀地發起制衡。
一針一線,米糧藥物,乃至是鹽鐵木材,無一例外都不再從蜀地商人的手中購買。
開始時,李世民也沒覺得他們的行爲會產生多大的後果。
可是從後續的結果來看,他可真的是完全低估了商業能對社會帶來的恐怖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