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二章川鹽古道

“可是陛下,若是羣山的蠻寮被殺盡了,八旗旗兵們又如何建功立業?”

潘崇徹聽到皇帝的述說後,還是有些疑惑,這八旗制度猶如滾雪球一般,越來越大,但若是之後殺盡了蠻寮,又該如何?

“哈哈哈!”李嘉大笑:“這天地之間廣闊的很,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完了之後就是大理國以及吐蕃,西域,再不濟還是契丹,南邊還有真臘,怎麼可能殺得完呢?”

“去別的戰場,照樣有軍功可得,可以靠軍功安享富貴,不過這樣就沒有補充了,畢竟沒有蠻寮補充,這八旗甚至有時候連八旗的人都湊不起來了,天下太平,就是解散之時。

到時我自有恩旨賜下,編戶爲民,賜爵封賞,盡爲漢人矣!”

這實際上就是不斷利用與消耗的過程,當然,出賣同族,回報也豐厚。

對個人來說,這是坦途的前途。但是對於民族來說,這就是消磨的方法——人死了十之七八,其它的人都享着富貴,成爲了大地主,奴僕成羣,家財萬貫,變換成漢人,這樣一來,困擾多年的蠻寮,自然就可控了。

其實,這項政策核心就是一句話:真心實意的厚賞八旗,軍爵軍賞絕不吝嗇,土地金銀決不失言,不是過河拆橋,不是權術,是誠意,是鐵律。

凡是能殺同族的人,都加以厚賞,使其金玉滿堂,爵高位重,世襲罔替,並且保其延年益壽,子孫繁衍,代代同榮,絕不事後清算。

如此這般,就會吸引大量的異族加入到八旗之中,滿清都是漢八旗,蒙八旗,李嘉爲何不能有契丹八旗,党項八旗,以及吐蕃八旗,西域八旗呢?

分而治之,讓異族與漢人之間的矛盾,轉化爲異族之間的貴族與平民之間的財富分配矛盾,維持一種平衡,或許還可以加入一些宗教的元素。

他不禁幻想,自己除了皇帝的頭銜之外,在藏地、西域、契丹等地會加封什麼頭銜,李世民的天可汗?已經用了,不再合適……

用科舉制,軍功爵制,讓百姓大戶擁護自己,積極參與大唐復興的大業;用八旗制度,讓異族投身於復興大唐,興盛家族的事業之中,可謂難以停歇。

想到得意之處,他又想起來李世民的一句話: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有了這些,再勤治於民,輕徭薄賦,再勵行強兵,統一天下,並不是遙不可及的。

湖南六十萬,嶺南兩百萬,清源軍一百萬,南唐三百多萬(沒了淮南之後),後蜀三百多萬,吳越三百萬,南平七十萬,一千三百萬左右的人口。

而中原,奪了淮南,差不多一千一百萬左右,只要儘快的統一南方,就能與中原扳手腕了。

李嘉憧憬着,心情大好。

澧州,朗州之上,與南平接壤,瀕臨洞庭湖,這裡是梅山蠻多居住地。

澧州與朗州蠻族經過劉禹錫等人的改造後漢化程度深,漢人遷居於此多,且多居住於平原,方便同外界交易,澧州的梅山蠻長期居住於山上,較爲封閉,漢化程度低,直至宋真宗三開梅山,派遣軍隊強行將梅山蠻從山中捉出纔有所改善,根據當時作出這一決策官員的墓誌,是因爲害怕澧州徹底被蠻族控制,才作出這一行爲。

醴州,十八里鋪,一縷縷炊煙,在殘破小鎮的某一處,冉冉升起,隔的稍遠些,還能看到,這多少讓剛遭過兵禍沒幾曰、到處都是荒涼景象地方多出幾分生機來。

本就不大的小鎮,因爲川鹽古道的緣故,有着五百多戶人家,一條寬敞街道,貫通東西,站在街道一頭望去,幾乎整個城鎮景象皆能一覽無餘。

小鎮外,本有着一道圍牆,阻擋着外人的侵擾,此時這道圍牆只剩下幾處殘壁,不大的鎮門,已被搗碎,木門上的斑斑血跡,很是清晰。

耀眼的晨光將街道上尚未來得及清洗掉的斑斑血跡,映照得格外醒目。一股血腥氣息從前幾曰起,在這個區域的空氣中蔓延着,毫無退卻之意,此時愈顯刺鼻起來。

十幾具被人拖到鎮西郊外,還來不及掩埋掉的屍體,更是記錄着曾在這裡發生過的慘烈之事。

“怎麼,蠻人如此大膽,竟然敢襲擊咱們漢人?”一個騎着馬的斥候看到這番景象,瞬間驚怒,看這模樣,蠻人野也才走了幾日。

“軍爺,咱們逃到了山林裡,才躲過一劫,咱們十八里鋪可算是毀了,近半的丁口都被屠戮。”

一個老頭正滿臉的傷心之色,他的小孫子就在這場侵襲中喪生,滿臉的褶皺述說着這份苦楚:

“讓楚王派兵過來,這羣蠻人瘋了,但不僅殺了我們許多人,而且還將鎮外的稻穀也搶購了去,整個十八里鋪已然成爲了廢墟了!”

“俺雖然是十八里鋪的鎮長,但着實不好過啊!肚子還是餓着哩!”

老頭子還不知曉,楚國已經沒了,現在只有唐皇,斥候心裡不痛快:

“放心,很快就會有軍隊過來的!”

湖南的貿易主要分爲兩條線,一條是向北販買瓷器茶葉布,一條是向南方的廣州港販賣瓷器,以長沙爲核心,沿湘江一路延伸,南方的樞紐在衡州,北方的樞紐就在朗州。

朗州除了處於長江與洞庭湖連接處附近外,還連接了川鹽古道,四川地區的井鹽由背鹽工步行輸送到湘西諸州蠻族的手上,唐末井鹽技術改進,可以有效提煉出井鹽中的雜質,加大了川鹽在湖南的銷路(湖南在解放前不產鹽),湘西的特產(草藥、丹砂)可以不走辰州,從沅江走進入其他地區,唐末時湘西地區經濟發展,出現很多市集,有效刺激了這條路的商貿。

澧州,就處於川鹽古道的重要支線上。

所以,待入了朗州之後,楊師璠很有眼色勁,對於川鹽古道,不敢有絲毫的覬覦之心,一應交給了轉運使,只求撥款養兵時,能快一些。

“好大的狗膽,梅山蠻竟然敢襲擊咱們漢人!”楊師璠聽說財路被斷了,頓時大吃一驚。

第一百零三章掄才大典第一百二十八章坐鎮番禺(下)第三百九十九章名單第六十一章各色宴席第九十三章北上之事第九十三章北上之事第兩百八十七章鎮壓豪強第四百零四章如意第三百一十二章八旗顯威第四十六章改與活第八十二章膽大包天第兩百九十七章桀驁之兵第兩百三十章求婚湖南第兩百五十六章宗室問題第三百三十六章幸甚第三十九章名義之下第一百八十四章獎賞之制(下)第兩百五十四章意有所指第一百九十章開拓進取第六十二章錦衣歸鄉第三百五十六章處理第三十二章夏日避暑第十四章未雨綢繆第五十章難以形容第十七章人心奔涌(下)第一百七十章無題第五十一章收穫安排第六十八章篳路藍縷第兩百八十七章鎮壓豪強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安寧第三百五十二章慌亂第一百五十六章信仰整合(下)第三百七十三章思念第三百二十一章緊急救援第兩百四十章榜下捉婿第兩百零六章大興科舉(上)第四百零八章主菜第二十五章白麻桂布第兩百六十一章湘江洶涌(下)(修)第三十五章道路重重第一百七十八章徐聞鹽場第兩百二十一章潛邸搬遷第兩百零二章川鹽古道第四百一十二章半年第二十三章軍中新政第一百一十四章番禺李氏第兩百一十五章再復大唐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上)第三百八十一章貪污第兩百零九章世家大族(求票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九章快活第三百六十八章巡捕司第八十八章宿鐵刀第三百六十五章小雨第一百四十三章政治佈局(續)(修)第四百一十章軍械第兩百章春宵一刻(修)第一百九十八章安南之歸(上)第兩百四十一章欣喜萬分第兩百七十八章皇帝大婚第兩百八十八章人心晃動第兩百零七章大興科舉(中)第一百四十七章馬上行動第一百一十八章暗流不止(中下)第五章意外之人第兩百一十六章論功行賞第三百九十九章名單第兩百三十九章放榜第三百四十三章燈滅第三百二十七章整編、整訓第三百一十二章八旗顯威第兩百一十八章宮廷日常第一章我有嘉賓(修)第三百四十二章憂慮第三百七十八章駕崩第八十八章宿鐵刀第兩百五十四章意有所指第兩百四十四章任重道遠第四十二章不過如此第五十八章欽州血案第三百四十五章爲難(修)第兩百一十五章文道大昌地一百四十章諸事太難第三百四十三章燈滅第三百九十章懷孕第九十三章北上之事第一百一十九章暗流不止(下)第二更第一百六十章衣帶詔(上)第一百三十二章西北軍中第一百七十三章準備就緒第七十六章稱霸海峽第一百七十三章準備就緒第六章邕州衙內第三百九十章懷孕第四百章捉拿第兩百一十八章宮女日常(屏蔽重發)第四百零六章考場第三百九十一章新奇第三百九十四章故事第三百九十五章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