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八章楚王身卒

bookmark

朗州,六月的天氣好似調皮的孩童,一會兒晴空萬里,一會兒又是烏雲蓋頂,或者整個朗州城喘不過氣來。

“母親,外面在打雷,我怕打雷。”九歲的周保權臉色煞白,鑽到嚴氏的懷裡,輕聲地嚷嚷道。

外面傳來了隆隆的雷聲,嘩嘩的雨聲在雷鳴之後好像突然又下得更急。

宮殿內的光線顯得十分黯淡,不像是在大白天,倒像是早上或旁晚。涼風灌進來,把掛在各處的帷幔吹得在空中飄蕩,更添悽風慘雨的氣氛。

一旁的奶孃聽到他說話,菩薩保佑說了個不停,然後又拿出幾塊糕點,送到他手裡,讓他吃着。

嚴氏伸出玉手摸了摸他的腦袋,望着窗外的雷雨,又看着臥室內的牀榻,眼眸有些黯然,柔聲安慰道:“不怕,你該是男子漢大丈夫了。”

孩子還小,整個楚國,這麼大的土地就要交到他的肩膀上,又怎能扛得住呢?若是有個意外,又該如何是好?

“穎兒公主去了嶺南,前些時日傳過消息沒有?境況如何了?”嚴氏嘆了口氣,只能把希望寄予這個養女了。

“前些日子,傳過信來,原公主在嶺南,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過些時日就與嶺南國主成婚了!”一位侍女輕聲說道。

“希望儘快能夠成婚,咱們的保權壓力也能小一些!”嚴氏輕聲細語地說着,在場的宦官與侍女聞言,渾身一顫,心中後怕不已,顯然,他們心中早已有數。

整座宮殿中滿是草藥味,一層層的布簾阻擋住了窗外的冷風,但也讓草藥味濃而不散嗆人胸腔。

“母親,孩兒難受!”周保權拉扯了下自己的母親,輕聲說道。

“帶世子去偏殿!”嚴氏吩咐道。

“咳——”這是,簾子後的牀榻上傳來一聲響,所有人都被驚到了,嚴氏連忙走了過去,將自己的兒子也帶上。

只見牀榻之上,一個臉色蒼白的男人躺在其上,身上蓋着一層又一層的被子,但身體依舊在顫抖,雙眸灰暗,頭髮白了大半,原本的虎軀,此時卻單薄了幾分。

“老爺!”握着周行逢的手,嚴氏泣不成聲。

“我沒事!”擡起手,摸了摸自己的兒子,周行逢艱難的笑了笑,再次說道:“我若是不在了,好好照顧權兒!”

“莫要如此說,絕不會這樣的,你要好好活着,長命百歲!”嚴氏擡起頭,淚眼朦朧的,白皙的臉蛋滿是淚痕,也是美不勝收。

“這天下,豈有長生不死之人,我活了那麼多年,一生也無憾,唯一所顧及的就是,我死之後,你們孤兒寡母該當如何?”

“老爺——”嚴氏哭喊一聲,難以言語。

“若是不測,可北投中原,以楚國爲禮,想必也是能庇佑你們的;若是不願,你們也可拿下投靠穎兒,嶺南國主年輕有爲,又有穎兒在那,想必是無憂的!”

周行逢感慨道。

“爲何我們不能留在楚國!這裡畢竟故鄉!”嚴氏問詢道。

“楚國,若是我去後,暗流難制啊!”周行逢頗爲感慨,然後沉聲道:

“楚地雖大,只有張文表此人野心勃勃,威望僅次於我,一時間沒有找到機會殺了他,也是遺憾!”

“楊師璠乃國之良將,自幼伴於我身,除了他,整個楚國沒有可信的,若是張文表作亂,可以讓他出馬!”

嚴氏聞言,點點頭,心中也是認可的。

“讓文武百官都進來吧!”周行逢氣息沉了下去,似乎是在蓄力。

“諾——”一旁守護的宦官,連忙打開宮殿大門,讓等候已久的百官進入。

嚴氏這時立馬挺了挺腰身,伸展上身直起脖子來正坐。她穿的坦領常服,身子輕輕一動,修長的脖子下面便露了鎖骨的位置,柔軟的衣服絲料像水一般自然下墜,直到下方高而圓的胸脯,衣服料子就像是掛在上面一樣。

她的體態比較豐腴、肌膚雪白一片,但鎖骨卻分外清晰,或是沒有贅肉的緣故,白嫩的臉頰上帶有淚痕,此刻的模樣卻更添脆弱。

百官看了一眼,心中嘆息,低下頭,恭聽聖意。

“我時日無多了,早已經了百病纏生,楚國不可一日無主,今日讓你們過來也是關乎楚國的未來!”

周行逢的氣息雖然斷斷續續的,但是百官無不戰戰兢兢,不敢有絲毫的逾越,豎起耳朵,傾聽着。

“我兒保權,自幼天資聰穎,足以擔當大任,爾等定要像輔佐我一般,輔佐於他……”

“臣等謹遵聖諭!”

百官無不低頭應下。

“我由鄉下入伍,當時一共十人,都被殺死,只有衡州刺史張文表獨存,他因沒有當上行軍司馬常心中不滿,我死後,張文表必然叛亂,到時讓楊師璠討伐他。如他不幹,就閉城堅守,歸附北宋朝廷。”

能夠前來的,都是他的心腹,以及朝堂的重臣,對於張文表,他自然沒有什麼可以隱瞞的,直接無誤的說道,生怕這些百官,被這個野心人所隱瞞。

楊師璠此時正在嶽州,鎮守楚地北方大門,因爲中原店壓力太大了,只有楊師璠能夠讓周行逢放心下來。

之所以此時未召集他前來,而是想造成既定的現實,讓周保權順利繼位,畢竟人心叵測,楊師璠再可信,也是個人,對於權力有天然的追求。

此時,外面的雨淅淅瀝瀝,已經很小了。

嶽州,這裡駐紮着一萬大軍,防備虎視眈眈的中原人。

天還沒亮,嶽州的長街上依稀幾盞長夜燈還在風中泛着幽冷的光,太早了,楊府門前溼漉漉的大街上連一個行人都還沒有。長長的街道兩邊是古典的建築,此時此景顯得十分冷清、落寞。

“什麼,殿下駕崩了?”楊師璠大驚失色,雖然早已預料,但這一刻到來的卻如此迅速。

“將軍,楚王駕崩,我等需點齊兵馬,去朗州爲楚王弔喪纔是!”一旁的幕僚喜出望外,連忙說道。

“沒有楚王的命令,我不能去朗州!”楊師璠淡淡地說道,瞥了其一眼:

“若是下次,決不輕饒你!”

第兩百三十三章中原佈局(1)第三百四十九章紛亂第五百五十九章遷徙第九十二章阿卜杜勒第一百五十章久別重逢(修)第三百九十八章潛移默化重發的那章,晚上我會重新填充的第兩百三十一章陰謀詭計第兩百零三章又做好事第一百四十一章政治佈局(上)(修)第兩百一十八章宮廷日常第一百零三章掄才大典第四十七章釜底抽薪第一百七十七章御史與鹽第三十五章道路重重第三百四十八章遮掩第兩百七十六章心有不忍第一百四十八章話裡有話第兩百六十章湘江洶涌(中)第一百九十八章安南之歸(上)第三百八十三章自首第三十章東嶽大帝第一百二十二章人至番禺(下)第一百五十八章攻伐目標第四十九章占城海遇第三百四十二章憂慮第四十八章整裝出海第二十二章隨軍學堂第三百五十二章慌亂第一百零六章儋州上下第兩百一十六章論功行賞第六十七章人力缺乏第三百四十七章匪徒第三百一十九章揚州危矣第二十一章巡查探訪第三百一十一章梅山攻略第十七章人心奔涌(下)第兩百二十七章不出所料第二十章富饒貧瘠第兩百九十二章北巡楚地第兩百一十八章宮廷日常第一百五十五章信仰整合(中)第兩百零二章薛王之號第兩百零二章川鹽古道第三百七十四章天寒第兩百七十四章硝煙瀰漫第三百二十七章整編、整訓第三百六十六章白役第一百三十三章隨手安排第兩百九十七章桀驁之兵第三章雄心壯志第一百六十七章天命在我第兩百六十七章心癢難耐第三百六十七章見識第一百六十六章一石二鳥第三百九十七章苦修內功第三百三十八章期待第十二章雜事繁多(下)第兩百二十九章露不報捷第兩百四十九章金山之城第一百四十六章修養生息第一百四十五章手握重兵第五百六十章劃分第兩百一十章淮南節度第二十九章大勢滔滔第六十七章人力缺乏第兩百零二章川鹽古道第一百七十七章御史與鹽第一百一十三章風波不平(上)第兩百四十五章以糧爲本第兩百五十章努力剋制第一百一十三章風波不平(上)第四十八章市舶司競價第兩百八十三章亡國之人第五十五章陣法與邕布第三百三十七章板蕩第六十二章錦衣歸鄉第三百一十八章宋軍兇猛(修)第三百八十三章自首第一百六十九章算盤誕生第三百七十七章後宮第三十七章別有企圖第兩百三十九章放榜第兩百一十九章從容自若第九十六章國之幹臣第兩百四十八章利益動人第兩百三十四章中原佈局(2)第三百四十三章燈滅第兩百二十四章土地問題(下)(修)第兩百一十五章文道大昌第兩百章春宵一刻(修)第兩百二十九章露不報捷第三百章八旗制度(求票,求訂閱)第一百零三章掄才大典第一百零二章啓程耽羅第三百六十八章巡捕司第三百四十二章憂慮第二十一章巡查探訪第一百五十一章皇城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