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風波不平(中)

bookmark

“潮州動亂,數縣之地淪陷,潮州城陷落之日不遠!”

南海縣,範府,鼎鼎大名的才子範棣,正與自己的父親,商討着如今的時事。

“邕州之地蠻僚又四起,真是亡國之相啊!”

範老爺嘆了口氣,繼續說道:

“嶺南安定日久,不想如今又成了亂世,這天下,還有甚容身之地?”

“阿耶過慮了,大漢坐擁六十州之地,兵甲上十萬,小小的潮州之亂,與蠻僚,不過是小患罷了!”

範棣自從拋棄了進士之名歸來,讀了不少經史子集,對於政治的關心程度,越發的上升,氣度也穩妥了些。

“你知其一,不知其二!”範老爺摸了摸鬍鬚,走動了幾步,說道:

“劉氏之所以竊居帝位,一者是中原未定,無暇顧及這偏僻的嶺南之地!”

“二者,劉氏重文,雖然信任宦官,但所依賴的,就是我等讀書人,甚少有殺戮,盡收百姓之心!”

“三者,宗室掌軍,地方軍權未喪,自然難以有匹敵者!”

“而如今,爲官者必閹,連國家儲相的進士,也難逃一劫,士林之心,喪去大半!”範棣認真地聽着,然後再進行述說道:

“宗室之中,先帝與當今吝嗇血親,先帝之弟盡皆被屠戮,軍隊被一羣宦官掌控,豈能齊全?”

“先帝與當今大修宮殿,耗費的錢財不計其數,聽聞爲得珍珠,以潛入深海,所建的媚川都腳部綁石,所歸者,十不過有五六,民心自然不附!”

說到這,範棣心中有些不忍,爲了斂財,媚川都每年所喪去的人數超過千人,古之暴君,也難及如此吧!

更何況,還有千古奇聞的閹割狀頭,這個漢國,簡直就是孔夫子說道暴君當道啊!

不過,劉氏統治嶺南數十年,已歷三代,人心已在,除非中原大勢一統,不然再坐個幾十年猶未可知。

“如今,遼東有契丹,晉地有漢,中原有周,以及吳越,唐國,楚國,蜀國等,列國紛爭,文風昌盛者,不過唐國及吳越罷了,嶺南也佔一席之地,甚是不易。”

“劉氏如今竊居帝位,治國無道,所幸是人心思定,嶺南找不到一個比劉氏更適合的了!更遑論匹敵者?難也!”範老爺搖了搖頭,臉上突兀地露出一絲笑意:

“不過,此次動亂,你瞧見了沒有,各地竟然平靜如水,那些忠於王室的世家大族們,竟然紛紛觀望,想來,對於劉氏,已經失望太多!”

“潮州與邕州竟然同時出亂,想必你也不知,禁軍中的鉅艦軍已經敗了,被一夥海盜給打敗!”

“阿耶,時局竟然敗壞如斯!”範棣有些不敢置信,大漢的水軍在列國中,也是數一數二的,楚軍不敢南下,就是因爲忌憚水軍。

誰能想到,鉅艦軍竟然被完全擊敗,南漢海防千里,如何能一一抵擋防守?

“龔澄樞領走了左右雄勇軍,約一萬之數,潮州之亂必不長久。而邕州,乃建武鎮中樞,必不能被陷,不然嶺西盡失,糜爛不可收拾,所以又必出一軍!”

“禁軍六軍,已出三軍,如今存留之數,不過數萬,若是楚軍南下,結果猶未可知!”

範老爺頗有些幸災樂禍的心思,撇了撇嘴,無奈道:

“可惜,就算如此,嶺南無一也比擬者!”

父子兩人相望而嘆,良久不再言語。

“郎君,具體情況就是如此,巨象軍以及神弩軍乃是漢國的主力,不可輕動,靜波軍乃內河軍,難以出海,因此,出征邕州的,必是左龍虎軍或右龍虎軍,約五千之數!”

海南各地不斷地對新招募的新兵進行訓練,不要求言行令止,只求能聽懂軍令,嚴守軍法,即可。

這些人,一則壯聲威,二則作爲留守,看守被攻下來的城池,野戰的話,自然有其餘精銳效勞。

“也就是說,精銳的部隊,已經有一半離開了番禺,哦豁,這是個好消息!”

李嘉愉悅地眨了眨眼,心情頗爲不錯。

“郎君,這只是番禺的部隊,若是加上地方的鎮軍,團練,以及土軍,再次組織十萬大軍易如反掌!”

射聲司終於確定了指揮使——吳青,自瓊州而來的一個小夥計,完成了購糧之任,在泉州射聲司發展極快,水潑不進的晉江王府,也已經有了眼線。

如此,回到瓊州後,將其調爲射聲司指揮使,全面負責射聲司在整個嶺南、占城,閩地,山東,乃至於遼東、高麗等分舵,掌控大局。

“番禺,興王府,戶口超過十萬戶,乃嶺南的精華之地,腹心之地,奪之,則全國膽氣喪!”

望着這位自己一手提拔的射聲司指揮使,李嘉鄭重地說道:

“番禺,重中之重啊!”

“臣明白!”吳青一臉認真地說道,聞其言,李嘉突兀地就笑了,還未起事,君臣名義就來了。

這是一個聰明人。

廣州地區,自古以來就是嶺南的重心,農村包圍城市,除非在特定的條件下施行,不然就是死路一條,因爲城市與農村掌握的資源,相差太多。

傻乎乎地信奉這條準則的人,已經進行二次穿越了。

廣州就是嶺南的龍頭,掌控了這個頭,其他自然任由李嘉擺佈。

“如今,我們已經有人掌握了城門,進入番禺城,是易如反掌!不過,番禺城有三道關城,只開了一道,餘下兩道,極爲艱鉅!”

吳青低下頭,眼珠子轉悠着,說道。

“無事,掌控了外城,接下來的路,就好走了!”李嘉淡定的笑了笑。

“潮州的局勢如何?”

“左右雄勇軍,禎州軍,加上地方團練約兩萬人,已經集結完畢,只消糧草運到,海陽城旦夕可下!”

“多送些糧食和武器過去,且告訴他們,城池若撐不住,可以去往山林之中,亦或者,來到我這裡!”李嘉微微一笑。

“邕州呢?”

“還是老樣子,建武鎮其餘人馬已經集齊,但就是無人敢前行一步,說是要等朝廷的禁軍來。”

“讓李信吃了這些人,禁軍太磨蹭了,需要加把火!”

第三百八十六章生計(下)第兩百六十八章楚王身卒第三百五十八章收穫第三百七十章愉悅第四百零六章考場第一百二十五章歷史新篇(下)第三百二十二章暗度陳倉第一百九十七章攻心爲上第五十三章閒棋子第五十一章收穫安排第兩百四十章榜下捉婿第一百七十五章欺上瞞下第三百三十七章板蕩第九十四章番禺見聞第兩百五十章努力剋制第一百八十一章財政總結第兩百五十九章湘江洶涌(上)求票,求訂閱第八十章以糧爲綱第三百二十五章糧草危機第五百五十九章遷徙第四十七章釜底抽薪第三百五十七章國除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上)第兩百八十六章又來不及了,先發一張待會再替補第兩百五十八章獨斷專行第兩百五十一章黑水都督府第一百四十二章政治佈局(下)第一百九十二章菱刈金礦第一百二十七章坐鎮番禺(中)第一百七十四章徵收夏稅第三百七十四章天寒第兩百三十九章放榜第兩百八十五章處置安排第兩百五十一章黑水都督府第兩百一十六章民望所歸第一百八十章相守相思太上皇李維特別編——越南第三十七章別有企圖第六十六章儋州府衙(下)第八十四章建言第三百四十七章匪徒第兩百四十九章金山之城第三百四十九章紛亂第兩百零三章又做好事第一百九十章開拓進取第九十九章卑沙城內第一百八十八章盡收軍心第兩百一十七章一夜無話第兩百六十七章心癢難耐第兩百三十四章中原佈局(2)第四十八章整裝出海第兩百八十四章倭國變化第一百三十一章酒暖人涼第一百八十三章獎賞之制第三百五十八章收穫第三百八十七章經濟第三十四章欽州事務第兩百三十八章天子重文章第五百五十九章遷徙第一百七十二章意外意外第九十七章北上,北上第四百零七章舞弊第兩百三十九章放榜第三百九十六章修路第兩百七十六章心有不忍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兩百九十章爲謀光景(修)第兩百三十九章放榜第四十二章不過如此第三十二章夏日避暑第四十三章登聞鼓上第一百五十七章安南特使第兩百四十四章任重道遠第兩百八十四章倭國變化第三百六十九章呵斥第三章雄心壯志第三百五十四章誘惑第三百一十七章拆分湖南第一百三十七章番坊追捕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上)第一百七十章無題第兩百零九章世家大族(求票求訂閱)第兩百六十五章不見歡喜第一百一十五章風波不平(下)第兩百七十章殺意盎然第兩百一十章充實後宮第一百零六章儋州上下第三百五十章贈予第一百二十二章人至番禺(下)第二十八章後備計劃第兩百三十四章爾等配嗎第三百四十六章道觀第兩百零七章編練水師第兩百零一章以功封王第一百二十八章坐鎮番禺(下)第三百四十八章遮掩第兩百八十九章前途似錦第一百八十九章馬政第兩百九十五章有所差距第三百八十六章生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