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八章江豬

無論何時,皇帝出行都是一趟極爲麻煩的是,爲了體現軍國大事,他甚至沒有帶妃嬪。

當然,那些年輕貌美,膚白翹臀的宮娥,只是服侍皇帝的起居,偶爾幫助皇帝暖牀罷了,畢竟梅雨季節,被子很溼。

爲了安全考慮,皇帝的鑾駕,並沒有走陸路,而是走湘江而上長江,再逆流而上。

湘江的貢獻實在太大,但又寬窄不一,每年的夏糧、秋糧,都需要排隊入長沙,將湘江擠地滿滿當當。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而且,梅雨季節,湘江又容易氾濫成災,威脅長沙,朝野上下都在議論疏通湘江的,李嘉以戰事頻繁爲由,制止了這項提議。

疏通湘江,太耗費人力,一邊打仗一邊弄大工程,而且人又聚攏太多,一個不好,就容易出事。

不過,待近千艘船,浩浩蕩蕩,排成數十里的長隊時,李嘉震驚了。

甚至許多的商船無奈地靠邊,乃至於被迫拉上岸,爲船隊讓行時,皇帝才真切的意識到,湘江的確不合時宜了。

全國十幾個府,上百州,數百縣,運送夏糧、秋糧,成百上千萬石,湘江不足以承受這般的貨運。

當然,陸運也行,只是成本耗費太高,得不償失。

亦或者說,長沙達到了極限,再也無法滿足作爲國都的功能,遷都需要提上日程表了。

“可是,遷都需要錢啊!”李嘉陷入了沉思:“朝廷打完這仗,怕是府庫得空,搬遷都城,是一項極大的工程。”

“管他呢!”李嘉回想過來,反正自己內庫有錢,朝廷缺錢頭痛的是那些宰相。

波濤起伏的湘江,隨着細細的毛雨不斷地落下,似乎已經降服在人類手下,顫顫發抖,不敢有絲毫的耍威風。

兩岸的堤壩,足足比江水高上一丈有餘,但仍舊顯得有些低矮,從船上居高臨下,能夠望見堤壩下的村落。

皇帝的龍船,位於船隊中間,左右護衛,所以動作極慢,走了大半天,哪怕是順流而下,也不過兩百里,湘江還未過一半。

越是這般,他對於遷都的念頭,越發的強烈。

長沙府優點他拋之腦後,只記得其皇宮逼仄,屋舍低矮,宮殿也少,雖然富麗堂皇,但卻不壯美,不符合他這個皇帝的身份。

打下開封后,肯定得暫居開封,作爲行在。

然後,就得思考國都長久的所在。

開封只是暫居,肯定不會考慮的,無險可守,只是輸送錢糧方便,歷史可鑑,作爲穿越者,他肯定不會去犯這樣的錯誤。

況且,其皇宮大內比長沙大不了多少,住的憋屈。

幽州太遠,還在契丹人手裡,而且,元明清時代證明,幽州養活不了國都,沒有大運河就是玩完。

金陵更不會考慮,帝王氣太短,不吉利。

所以,只有長安和洛陽可以考慮。

“長安不行!”李嘉瞬間就否決:“且不說長安宮殿都被拆毀,城池都縮減了九成,就言關中的藩鎮,耕地殘破,根本就養不活百萬人口的國都,到時候又赴安史後塵。”

“所以,只能去神都洛陽了。”

洛陽好啊,後唐時期的宮殿還保留不少,而且,只需要疏通運河,就能重新讓其煥發生機。

經濟上給力外,政治上也毫不遜色,其本來就是前唐時期的東都,神都,再次充任都城,簡直順理成章。

而是,其位於天下之中,距離長沙荊南府很近,而且通過長江,可以與西川,巴東聯繫,有通過運河與江南聯繫,錢糧不缺的。

況且,河南本來就是產糧大省,日後開發湖廣地區,更不會缺糧。

地利上,其北枕黃河,隔河遙峙太行、王屋等山,又有北面的邙山作天然屏障;南有險峻的伊闕,再南遙峙熊耳、少室諸山。

向西,觸手可及貧瘠且殘破的關中,也可伸手入西域,向東,大運河就就可直達淮南,江南。

這裡真是一個好地方。

心中打定主意,李嘉又發現,自己恐怕得創建個遷都記錄,歷史上也是頗有幾分名聲,比漢光武肯定要強。

從廣州,在到長沙,然後開封,再到洛陽,來回折騰,以南統北,打破歷史記錄。

心中想着,在昏昏沉沉地氣氛中,吃了晚膳,不知不覺李嘉就頭枕着美貌豐腴宮娥的大腿緩緩睡去。

到了第二天醒來,船隊就到了洞庭湖。

寬廣平靜地洞庭湖,讓船隊的速度陡然加快,不過一日功夫,就到達了長江。

從江陵到揚州,這一段的長江極好,江中礁石很少,水流又不怎麼湍急,哪怕是逆流,也速度極快。

這是李嘉第一次來到長江,這一世。

寬廣,波濤洶涌,長。

這是長江留給李嘉的第一印象,水流比後世強太多了,也寬。

長江水師甚至打了幾筐大江魚,獻給皇帝。

“這是什麼魚,那麼大?”李嘉詫異,這魚怎麼感覺那麼眼熟呢?

“陛下,民間俗稱此魚爲江豬,個大,肉少,肥多,與家豬一般,江中甚多,活潑的很,漁夫們偶爾捕捉,味道只能償鮮。”

“江豬,豬,豚,江豚?”李嘉詫異。

“陛下賜名,此乃江豚鴻福!”田福笑着奉承道。

豚就是豬的意思,這般江豚就是江豬,原來這般來的。

“放了吧!”李嘉搖搖頭,說道:“昔日我從海上走船,經常見海豚,與其類似,極爲聰慧,又與人親善,類爲孩童,是靈性之物,就不要吃它了。”

“諾!”田福連忙拿下去放生:“陛下愛憐之心,就連江豚也有惻隱之心,果真是百姓的福氣。” www▪ т tκa n▪ ¢ ○

李嘉擺擺手,這麼拍,就顯得刻意了。

他思量,江豚古代之所以不稀奇,一來捕魚技術落後,捕撈反而有助於淘汰老弱病殘,二來,古代沒有保鮮技術,賣不遠,自然吃的人少,捕獲的也不多。

“與我熬些魚湯吧,暖暖身子!”

“諾!”田福一看皇帝的臉色,就知道馬屁沒拍好,索性就說道:“船上正好有一位擅長做魚的廚子,是嶽州獻上的,聽聞您去往嶽州微服私訪時,就贊過,您嚐嚐?”

“嗯。”李嘉點頭,嶽州做魚的了不少。

月末,求票,求訂閱

第七章赫赫李府第九百四十九章軍心第1372章重甲步兵第七百三十四章多錢第三百四十三章燈滅第1373章兩勝一敗第三百三十七章板蕩第九百四十五章私語第五百八十三章成氣候第一百二十五章歷史新篇(下)第九百章第兩百七十章殺意盎然第一千零九十章人心第四百五十六章探望第九百四十六章第一百七十五章欺上瞞下第一百七十五章欺上瞞下第五百三十三章借師助剿第兩百零三章又做好事第四百九十八章無題第八百七十六章獻女第兩百二十章穩定朝政第四百七十六章湘西府(百萬字了,訂閱票票來一波)第四百二十五章韓載熙(求票,求訂閱)第1388章黃龍府第一百六十四章牽扯不清第七百七十四章嫁衣第七百二十六章應對第六百七十八章淫祠第八百二十三章石嶺關第九百零一章拿下鳳州第七百二十七章夏糧第六百八十八章民變第1172章準備第一百六十二章錢賦多少第一千零四十章第1297章正旦之事第四百五十一章長沙府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謝師第1212章于闐王第1403章教子第六百八十七章第一百四十四章遊街誇耀第七十章白沙港第七百一十八章農田第七百二十二章分州第一千零五十五章第1140章第1254章兩條腿走路第八百七十一章村上天皇第八百九十五章蜀道第四百七十五章大肚子病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中)第1233章第七百四十章第六百零六章吏治第1228章子嗣第1109章謀求第七百六十八章東湖第四百一十章軍械第二十七章番禺城內第一百八十七章郭榮之死第九百三十六章第1348章第1268章總兵第四百五十五章皇城司第一百零八章地動山搖(下)第七十三章關懷備至第1229章戰略第三百五十五章條件第八百八十六章溫末第三百四十六章道觀第三百六十三章長沙第五百六十章劃分第八百二十二章太原第三百七十七章後宮第兩百七十七章心有猜疑第七百一十章第五百五十八章虔州城第九十四章番禺見聞第三百八十七章經濟第五百二十二章大小周六十八章跳到前面去了,沒事求個收藏及票票第四百六十九傳播第七百五十章第十二章雜事繁多(下)第九百四十四章第一百八十二章金錢與軍隊第五百四十四章吐血第五百六十八章蜀國大動亂第一百零一章御用商人第六百六十六章渤海國第兩百一十九章從容自若第1224炭火第一千零二十九章橫切與豎切第三百四十六章道觀第一千零一十七章關中藩鎮第九百七十六章口號第1177章走了第六百零八章一樁樁,一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