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八章合圍

早就有所準備的靜難軍,在唐軍的接應下,立馬度過了洴水,來到了陳倉城下,順利地與唐軍進行會師。

王彥超面對這般情況,也毫不慌張,連忙重新組織軍隊,不過日子了,近兩萬人直撲陳倉而去。

即使唐軍收攏許多船隻,但作爲鳳翔軍的地頭蛇,其本來就不虞船隻的缺乏,半日功夫就度過了洴水。

而這時,陳倉城下的唐軍,約莫一萬人,加上楊廷璋的兵馬,合計兩萬人,野戰尚且困難,更遑論攻城了。

不過,楊廷璋雖然未拿下鳳翔軍,但卻有兩千騎歸附,一改之前沒有騎兵的被動,消息的傳達,軍隊的防備,都顯得遊刃有餘。

最明顯的,就是攻城時搭建的雲梯,撞車等,也不用擔心被騎兵襲擊燒燬了,糧食也得到了應有的保障。

不過,接連幾日,唐軍在陳倉城吃足了苦頭,依舊奈何不得。

這般情況下,張維卿果斷地率領軍隊回到大散關,再次解除了陳倉之圍,進行修整,補充糧草。

除外,還在等待着來自鳳州漢中的援軍,以及糧草。

至此,大散關的總兵馬,突破了兩萬五千之數,另外還添置了兩千騎兵,糧草的消耗變大,對於陳倉道運輸的糧食,越發的渴求。

數日後,也就是神武七年的五月初四,楊師璠帶領兩千餘溫末騎兵,回到了大散關之下。

如此一來,兵馬總數突破了兩萬八。

“這些溫末人可頂用?”幾人的私聊中,張維卿頗爲懷疑道。

“部署,末將雖然未見其出手,但從其坐姿,騎術嫺熟來看,基本上還是能拿出手的。”

楊師璠一本正經地說道,隨即看了一眼老神自在的楊廷璋,輕聲道:“當然,溫末人長在高原,紀律頗爲渙散,而且着甲甚少,比靜難軍,甚至鳳翔軍,還是差不少。”

“吐蕃人如今雖然不成氣候,但騎兵還是不錯的,溫末人只要學到其一半,就已經算是不錯了。”

楊廷璋聞言,隨口說道。

“既然如此,那溫末騎兵,就交於楊藩帥指揮?”

張維卿輕聲笑着,雙目望向其人。

其他的幾人也滿是詫異,看向楊廷璋的目光中頗有幾分玩味。

楊廷璋眼睛一眯,心中想到,這是在試探自己的心思,畢竟初來,哪怕有郭守文的疏通,但衆人依舊有所猜疑,一個陌生人突然加進來,這是很正常的。

“俗話說將爲兵之膽,末將對於靜難軍的指使,已然算是絞盡腦汁了,如今再添加溫末人,恐怕心有餘而力不足。”

楊廷璋謙虛道,隨即,眼眸中又露出一抹精光,語氣頗爲快速:“溫末騎兵與關中騎兵又不同,其鎧甲少,真是配合不足,如果強行捏合在一起,反而事倍功半,不如與靜難騎兵互爲裡表,分攤左右兩翼。”

“這般一來,若是鳳翔軍分兵,則我一方任何一翼皆大於其數,而且,溫末騎兵與關中戰術不一,當作奇兵來我們,反而更有效果。”

聞言,幾人皆點頭稱道,這的確是個好法子。

“既然如此,那,楊總兵,這溫末騎兵,就由你親自指揮,當作咱們的奇兵,讓王彥超吃個大虧。”

張維卿點點頭,隨即吩咐道。

“末將領命!”楊師璠頗爲歡喜地應下,在戰場上,步兵身不由己,須得按照陣勢來走,只有騎兵不受拘束,才能立下奇功。

一旁的陳兵也極爲羨慕,但他又知曉,自己與郭守文連下兩關,尤其是拿下大散關,更是大功一件,軍中的平衡,還是要有的。

“靜難軍的兵馬,就由楊藩帥親自指揮,對付鳳翔軍,您可是至關重要。”

張維卿笑道。

“部署哪裡的話。”楊廷璋態度親切地說道:“老夫棄暗投明就不再是僞宋的節度使了,如今只是部署您麾下的一隻兵馬,您稱呼我姓名就行,若是有事,直接言語一聲,咱絕不二話。”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衆號【投資好文】,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哈哈哈!”張維卿聽到這番接近卑躬屈膝地話語,他心中越發地舒暢,楊廷璋肯聽話配合,那再好不過,戰爭的勝利希望就越大。

說白了,在這關鍵的時刻,整個軍中,容不得桀驁不馴的人存在。

“老將軍哪裡的話。”張維卿態度親熱地說道:“咱們一起爲陛下效力,自然多多親近,齊心協力一番。”

很好的將靜難軍融入唐軍中,張維卿就放下了些許的心事,心中只剩下一件事——等待。

盼星星,盼月亮,等待了接近十日功夫,來自於漢中的兩萬大軍,終於來到了大散關。

隨後一日,原本定是兩萬石的糧草,多至四萬石,這讓張維卿詫異,溫其故。

運糧官則言語,說是朝廷在齊魯地區的兵馬大勝數萬宋兵,漢中的官吏頗爲急切,發動近十萬民夫,大量的運送糧草,就是爲了讓其建立大功。

張維卿搖搖頭,戰功豈是那麼好立的?不過,多出來的糧草,倒是正逢其時。

兵馬糧草齊全,他也不再拖延,直接揮兵北上,度過渭河,包圍了陳倉城。

此時兵力對比,唐軍約莫四萬八千人,其中騎兵四千五,包括靜難精騎,以及溫末番騎,以及四萬餘人的步兵。

陳倉城中,鳳翔軍兵馬約有三萬之數,騎兵三千,其餘的屬於團練兵,藩鎮兵,戰力有高有低,參次不齊。

陳倉城並不到,而且其地形本就在一處山塬中,高出地面兩三丈,再加上三丈高的城牆,可以說是極爲艱險,分外難破。

爲什麼非得攻破陳倉不能繞道?

因爲陳倉就在大軍的必經之路,必須佔據,若是放置不理,等到前面進軍,後面就得糧路斷絕了。

而且,對於張維卿而言,關中藩鎮衆多,須得依靠屍體來震懾這些服威不服德的藩鎮,而兵力強悍的鳳翔軍,就是那隻殺雞儆猴的雞。

被圍後,王彥超雖然不怵,但卻知曉寡不敵衆的道理,連忙派人去京兆府求援,其他的藩鎮,則罷了,誰知道其不是對面的援兵。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東海馬第兩百六十九章一朝勃發第一千零七十六章暗流第九百八十八章政治第1185章王庭第1288章父子第四百九十二章戰事第五十八章欽州血案第一千零四十三章鹽業革新第五十三章閒棋子第四百五十五章皇城司第兩百四十四章任重道遠第一千一百零二章記仇第1204章第四百九十八章無題第1361章東去第一千零九十五章雁門關第兩百一十八章宮廷日常第六百零三章吃肉第六百二十六章兩千萬貫第1168章安撫第三百五十一章轟炸第一百七十二章意外意外第七百零四章糊弄第五百四十二章警惕第七百三十一章廢除土貢第1357章人選第一百零二章啓程耽羅第四百二十八章大理第1185章王庭第一百三十一章酒暖人涼第九百七十章漸漸第兩百六十章湘江洶涌(中)第四百八十章城內第六百七十九章二郎神廟第九十七章北上,北上第一百零三章掄才大典第1200章唐奴第1341章第兩百九十三章湖南之名第七百九十八章洛語第一百一十七章暗流不止(中)第兩百零六章大興科舉(上)第四百八十四章漳泉(4)第四百八十四章漳泉(4)第二十四章山水田園第七百零六章惡月第1282章羈糜?第兩百零一章以功封王第五百五十六章勃然大怒第一百三十章令人着迷第八百四十二章第1221章第1392章復立安西第六百七十五章朝貢第七百九十八章洛語第1110章信念第六百六十四章女牆第1297章正旦之事第八百三十八章玩鬧第四百一十一章權力第1381章紕漏第兩百三十一章陰謀詭計第六百二十八章夏稅總數第二十二章隨軍學堂第1400章盛世與危機第三百九十五章感悟第1375章傳響第1160章幽州營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心思第一百四十一章政治佈局(上)第一百一十九章暗流不止(下)第二更第1263章第八百四十六章文會(下)第三百八十章紕漏第九百一十章局勢第七百九十一章缺漏第兩百三十二章無題第一千零七十七章攻略第四百七十章黨爭第九百五十一章勉強第一千零三十一章公侯貴戚第三百九十五章感悟第一百九十三章目光聚焦第九百零九章疲軍第1307章愛憐第1163章贖回?第五百四十九章動作第一千零七十八章第八百一十七章飛鴿第七百三十五章千古仁君第五百零六章初戰第八百零五章良民(第三更)第四百零一章凝重第八百一十五章戰略第1352章第七百一十九章第四百七十四章無恥第九百九十章敢不效力第九百八十八章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