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九章

韓保正感覺這場仗打得莫名其妙。

自己還未動手,就叫喊了一陣子,宋兵就不戰自潰了。

更讓他驚奇的是。

在追殺宋兵的過程中,麾下曾經的蜀兵,竟然腳步穩健,速度是極快的,竟然差點攆上那些騎兵,與往日不可同日而語。

難道是綁腿的緣故?

他將目光看向己方的兵卒的小腿,那裡被一圈布條纏繞了着,看上去健壯整潔。

不,不對!

他搖搖頭。

戰場已經停歇下來,團練使沒了,這夥團練兵就士氣全無,投降了事,沒有一個想負隅頑抗的。

就這般,兩軍加在一起,死傷不兩三百人,以唐軍的大獲全勝而告終。

按下心中疑惑,派遣人將俘虜送回城,韓保正連忙帶着剩餘的兩千多人,再次追擊而去,他看得出來,自己這方的兵卒,還是有很大的餘力。

數十里外,就是青泥嶺,萬萬不可放過。

等他到達青泥嶺石,營寨一片狼藉,兵卒早就跑了一空,張暉的人影更是不見分毫。

見此,他派人收拾一番,讓兩千人就近駐紮,自己則巡視一番地形。

對於青泥嶺,他可是早有耳聞。

傳聞,前唐時,武則天當上皇帝以後回利州翻越青泥嶺,身上長滿痱子,奇癢難忍,在一位民間老人的指點下來到青泥嶺旁側的藥水洞洗澡(艾葉泡水),頓覺不適全無,清爽無比。

自此,“藥水療疾”便傳爲民間佳話。青泥嶺的水也就成爲聖水。

雖然,漢代有了褒斜道,但隋、唐,五代時,一直把這條路作爲入川的正驛官道。

它連接金牛道和連雲棧道,北起寶雞陳倉驛,南越略陽接官亭鎮內的飛仙嶺,接入金牛道,青泥嶺青泥驛居中南,都是故道之巔,沿途險象環生。

這奇險的山嶺,方圓百里內,險道上百里,懸崖萬仞,多雲密雨,泥濘難行。

險峻的青泥嶺,與劍閣不遑多讓,尤其是漢中地區雨水充沛,雨季三五月不停,更是崎嶇難行,龍蛇之道,讓人苦不堪言。

“只需良將一人,兵卒千人,足以守數月而不失。”

收拾一番後,已然到了夜間。

他自是不一般,沒有住在營寨,而是在嶺下的寺廟休息。

而嶺腳下的濟善寺,更有一個美妙的傳說,其間兩棵世人罕見的銀杏樹,高的是李白所栽矮的則爲杜甫相隔54年後親手所植。

欣賞不來這般的寓意,韓保正一大早就回到了興州縣,見到了潘崇徹,將整個作戰過程述說了一遍,惹得衆人嘖嘖稱奇。

潘崇徹則大笑之:“韓老將軍威名遠播,宋將不戰自潰,理應大賀之。”

“不過,韓暉竟然來了,那麼鳳翔軍的王彥超也就不遠了!”

話語一下,所有人就凝神屏氣,等候其吩咐。

潘崇徹這兩年來,一邊任用蜀將,收攬兵心,一邊又拆撤各部,將一些威望較高的將領給予高位,但不讓其親自領兵。

隨後,他又祭起練兵大法,設練兵大營,將那麼俘虜的義民篩選出悍勇之輩,與蜀兵一起混合而練。

足足用了一年的功夫,纔算是如臂揮使,練成八萬精兵。

當然,由此耗費的錢糧,自然是無算的,西川府泰半的錢糧幾乎都填補其中。

對此,朝廷自然是擔憂的,抽調了許多禁軍將校進入,如,正月剛過,講武堂就過來兩百號學生,都頭營正。

自然,也有兩百號將校被抽入講武堂學習。

這是應有之義,也不耽誤潘崇徹的威望。

“有令——”

潘崇徹雙手放置桌案上,掃視一番衆人,沉聲道。

“王彥超即日就來,鳳州自然就難以去了,那麼,咱們與之對抗的,就是青泥嶺!”

“韓保正爲青泥嶺守將,某調撥五千兵卒與你,萬不可懈怠!”

“諾——”韓保正連忙應下。

“南光海,呂翰!”

“末將在——”兩個虎背熊腰的大漢出列。

“與爾各兩千五百人,爾等分別駐守興城關,太城戍,不得有失!”

興城關,在興州城南五里,太城戍,在東南四十九里,都是重要的關城。

“諾!”兩人連忙應下。

“而我,親自駐兵與接溪山下,與青泥嶺相守以望,所有人必須盡忠職守,不得有誤!”

潘崇徹高聲道,氣勢飆升。

青泥嶺,就在接溪山東面,相隔不遠,可以說是其有力的後盾。

“某今日,就要在青泥嶺,大敗鳳翔軍,奪得隴右,希望大家不要讓咱失望!”

“謹遵帥令!”

所有人齊聲喊道。

這邊唐軍動員,這邊王彥超,率領的萬人,急匆匆地從鳳翔府出發,來到了鳳州。

這時,鳳州竟然不見張暉的身影,一問才知曉,其親自率兵去營救興雲府去了。

“該死,區區幾千的團練兵竟然敢充當援兵,張暉果然粗蠻!”

王彥超大罵,無奈,又急忙尋找船隻,乘船下嘉陵江,又折騰了兩天,剛準備啓程,幾百個騎兵乘船逆流而上,回來到鳳州。

望之,不是張暉又是誰?

一見到王彥超,張暉立馬就焉了,低頭不語。

“看你那混賬樣,這潘崇徹鼎鼎大名,某都不敢小覷,你竟然敢直去,平白無故的丟了幾千兵馬!”

王彥超卸下鎧甲,穿着道袍,將張暉大罵了一頓。

張暉也不敢回嘴,王彥超是鳳翔節度使,雖然不是他的頂頭上官,但。無論是官職,還是實力,都在他之上。

更何況,關中以兵馬爲勝,他只有幾百騎兵,哪有有言語的道理。

罵了半刻鐘,王彥超飲了口茶,這才平靜下來:“算了,你這趟大敗而歸,青泥嶺已經丟了吧?”

“使君所料不錯,潘崇徹數萬大軍,在末將去往時,就已經佔據了青泥嶺,末將一時不察,就中了奸計,以至於損兵折將!”

張暉張口就來,將責任推個乾乾淨淨:“興州團練使太過於無能,青泥嶺雄關,哪怕與我數萬人,也難以攻克!”

“當然,使君卻不一樣,勝我數籌,定然能一戰得之,盡敗唐軍!”

第一千零二十五章殺雞駭猴第兩百一十五章再復大唐第五百四十三章心細如髮第1383章安國第1226章取暖第1207章獻土第九百零五章郭守文(月末,求票求訂閱)第1191章囂張跋扈第1125章唐末六朝傳第四百六十七章林仁肇第四百九十七章焦慮第五百五十章離去第六十九新的展望第兩百九十三章湖南之名第兩百二十八章來的突然第九百五十五章藩鎮第1307章愛憐第九百一十六章第九百三十二章拼殺第兩百零三章又做好事第兩百三十四章中原佈局(2)第三十八章突兀想法第八百七十五章突兀第1145章建議第三百九十七章苦修內功第四百零一章凝重第兩百三十四章中原佈局(2)第1229章戰略第四百五十二章大動作第1378章和談第一千零二十九章橫切與豎切第兩百四十二章千里迢迢第五百八十一章高繼衝第九百三十八章大勝第六百四十章剎住妖風第五百七十九章蓮峰居士第九百四十一章靈月庵第九百五十八章第兩百三十四章爾等配嗎第兩百零五章陰謀進行(下)第五百六十七章發家致富第六百零二章中秋家宴(求票求訂閱)第一千零一十五章李繼勳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巡鹽御史第八百二十八章潰敗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子嗣第三百一十三章分發賞賜第七十七章媚川都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使第三百八十七章經濟第六百八十八章民變第1110章信念第七百九十三章參謀第兩百六十六章初掌蠻軍第四百一十五章大事番外4——再興第1344章封王?第1258章偷樑換柱第五十九章歸來安排第1392章復立安西第九百五十八章第1165章第七百五十八章大勝第三百八十六章生計(下)第兩百八十一章 計將安出第一百零五章人心動盪第兩百九十章爲謀光景第一千零零章東進第八百五十章進士科第一千零二十八章釐清第八百一十四章東京六十八章跳到前面去了,沒事求個收藏及票票第五百九十六章血腥第一千一百零二章記仇第一千零五十七章第兩百一十五章再復大唐第六百七十五章朝貢第1405章神武四十年第五百七十八章大破其兵第1361章東去第四百三十五章大豆第1107章人口(加更,求票、求訂閱)第五百五十八章虔州城第1127章八議第三百九十二章州縣合併第1395章遷徙豪強第一千零九十章人心第八百三十二章恩賞第1225章隱情第八百六十二章交州第1217章不一樣的涼州第1234章鬧劇第九百一十二章揚州城下第十一章雜事繁多(上)第一千零七十六章暗流第八百一十六章決定第六百六十四章渤海人第四百六十四章遷都第兩百一十三章利慾難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