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射聲司又傳來消息,昭義軍節度使李繼勳統兵伐北漢,從潞州出發(古稱上黨),數千騎兵直驅遼州(今山西左權縣),天下大動。
而出乎意料的是,二月初一,北漢遼州刺史杜延韜開城迎降,李繼勳兵不血刃,就奪下了遼州,北漢上下驚恐,連忙求救與契丹人。
遼州與太原,只隔了一個隆州,不過數百里的距離,騎兵兩日就可到達。
此時,鎮守燕雲的,乃是著名的契丹將領,南院大王耶律撻烈,他坐守燕雲多次支援北漢,最有名的就是忻口之戰(954)擊敗後周符彥卿、李筠部,陣斬史彥超,使得郭榮無奈撤兵。
不過這本來就是高平一戰的後續,郭榮使得劉崇潰敗而逃,他根本就沒想打下太原,至少現在不合適。
耶律撻烈與普通的契丹人不同,他四十歲纔出仕,如今六十有五,當了十幾年的南院大王,擅於治民,以至於有富民大王之稱。
耶律撻烈得知遼州不戰而降,宋人北上的消息,不由得大吃一驚。
前幾年郭榮北上,兵臨幽州城下,他可是見識到了中原人的厲害,如今又聽聞其北上伐漢,以其強大的軍力,豈不是輕易地就能囊括河東?
“絕不能讓宋人得逞!”耶律撻烈沉聲道,他不顧自己花白的頭髮,大聲說道:“點齊三萬騎兵,讓二郎們好好準備一番,即可出兵太原!”
北漢一向是契丹人制衡中原的必要手段,讓後周北宋欲死欲仙,待後來北漢滅後,又支持西夏,建立攻守同盟。
檀淵之盟後,雖然遼宋罷兵,但只要宋人不聽話,西夏就會起兵,爲了避免兩面作戰,宋朝不得不屈服,劃地,增加歲幣,契丹人的政治極爲了得的,
況且,先有北漢,後有西夏,使得中原必須先根除這兩國,才能謀奪幽雲。
所以,守幽雲,必須衛北漢,耶律撻烈毫不遲疑地起兵西去。
這下子,整個天下都動盪了,一下子就三國混戰,李嘉想不清楚都不行。
到了這個時候,大唐必須湊個場子,不然就浪費了這般的時機。
這般的軍國大事,軍機處定然是決定不了的,其本來也不過是個總參謀部罷了,李嘉隨即召開了御前會議。
幾位宰相,轉運使司,軍機處,五六人,神色自若地聽着李淮的解說,陷入了思考。
孫釗言語,情緒激昂,提及要滅吳越,吞併這個南方僅存的富庶國度,從而讓財政大步跨越。
但朝廷吞二國還沒兩年,就已經消化不良了,如今滅吳越,豈不是得撐死,到時候中原南下,兵力反而不足了。
李嘉則搖搖頭,一錘定音:“吳越國者,錢塘江而過,杭州城雖高,但海龍軍逆流而上,一日可圍之,探囊取物一般容易,早晚會取得,不急於一時!”
而首相趙誠,則比較實際,言及囊括荊襄,“襄州宋人數萬大軍,快馬加鞭,一日就可兵臨江陵城,截斷三峽夷陵,入蜀之路斷絕,到時候不僅失去的是荊南府,還有整個東川西川二府,數百萬人口!”
“只要將其山南道攻下,到時候向西就可入關中,向北可威逼東京,進可攻,退可守,萬事在我!”
此言一出,立馬就獲得了許多人的贊同。
這是老成謀國之見,李嘉聞之,也不由的點點頭。
借鑑歷史經驗,李唐皇室自唐初就形成了以關中、巴蜀、荊襄三地爲戰略核心地帶以保障關中地區的安全地緣安全體系。
山南道所領秦巴山地、荊襄地區,既是核心地帶之一,又是關中的南部門戶及巴蜀的前大門,在安全體系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就在衆人以爲可定時,突然有人發聲,引起衆人疑惑。
趙誠目光投射而去,發覺是孫光憲這個老傢伙,眉頭瞬間一皺,對於這個老道的官僚,他心中頗爲不喜。
“臣以爲,北漢不足爲慮,宋國唯一可懼的,就是契丹人!”
孫光憲作爲老官僚了,經歷過契丹亂中原的事件,大局觀極爲清晰,他一語中的,說到了重點。
“哪怕宋兵攻城拔地,但只要契丹人來了,定然會無功而返的,騎兵速度極快,或許只有幾個月就會見分曉!”
“所以,朝廷要是乘虛而入,定然要好好思量了!”
“哦?”李嘉來了興致,忙問道:“卿家之前主政荊南,想必對於山南道很瞭解咯?”
“老臣不敢稱瞭解,但卻知曉,山南道初設時,其東接荊楚,西抵隴蜀,南控大江,北距商華之山,可謂是戰略要地,但高氏據荊南以來,數十年不得寸進!”
孫光憲面對衆人的尖銳目光,淡淡一笑,胸有成竹地說道:
“這是爲何?無它,山南道,本就是形勝之地,因“山川形便”而設,山地極多,光是襄州,臣就聽聞,邊光範就任後,多加修繕,城高已達四丈,又廢苛政,民心多歸附。”
“若是朝廷取之,哪怕有火炮之屬,拋石車之遠,至少也需要十萬大軍,數月之圍!”
“東京距襄州,不過數百里之遠,禁軍疾馳,數日可至,到時候北漢之戰,恐怕早就結束了,朝廷白白辛苦了一場!”
聞言,其他人想反駁,卻找不出理由,只能作罷。
“相公所言,其就是於興元府吧!”這時,李淮則微微一笑,打破了沉寂。
“沒錯!”孫光憲點頭,笑道:“大學士見識長遠!”
“啓稟陛下!”孫光憲看着皇帝,認真地說道:“朝廷用兵,無外乎三處,但唯有興元府,最爲妥當!”
“其一,興元府本就是蜀地門戶,宋國殘兵據之,可以隨時南下,席捲蜀地,以至於潘爵爺擁兵八萬以守之,而我國奪之,纔可北上關中,復我舊都!”
嘩啦啦——
復舊都這話一出,大家瞬間就激動起來,這政治意味太深遠了,佔據長安,等若是宣告天下:咱大唐又回來了——
正統之位牢不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