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九章頑固

事實上,沒出他所料,宗廟遷移北上的消息傳過來,朝廷上下,加上民間,瞬間轟動起來。

之前他一直壓下的統嗣問題,此時如同沸騰的開水一般,難以抑制。

衆所周知,天子腳下的人,對於政治具有別樣的熱情,又是首善之地,官衙不敢亂動,所以百姓們格外的喜歡言語。

言論自由方面,唐朝不遑多讓,更是沒有欺君之罪,唐初世家門閥大盛,皇帝權威不振。

人主以天下爲家,乘輿巡幸,不敢指斥尊號--唐律疏議。

所以,大不敬之中,有個指斥乘輿的罪名,但《唐律疏議》又對此做了法律規範和說明,“若使無心怨天“,“不入十惡之條“,“蓋欲原其本情,廣恩慎罰“。

比較有名的犯人,則是岳飛。

岳飛曾說:“我三十二歲上建節,自古少有。“此語被引申和篡改爲“自言與太祖俱以三十歲爲節度使“。

爲莫須有罪名之一。

綜上所述,唐宋時期的政治氛圍較爲輕鬆,唐朝又是自信心爆棚,胸懷寬廣的,只要不當街罵皇帝,基本上沒事。

此事傳出,街頭巷尾皆議論紛紛。

雖然是冬日,但大家熱情不減,飲熱茶,興高采烈地討論起來,哪裡顧及到寒風。

“聽說了嗎?聖人準備將宗廟移到長沙,以後我們就是正兒八經的國都了!”

街頭茶攤,某個大漢腳踏桌椅,神氣昂頭地說道。

“這點事,誰不曉得?”

某人接過話,飲了口茶,言語道:“這風水輪流轉,從關中,來到了咱湖南,咱們這國都,是當定了!”

人們喜不自勝,終於能確立名分了,要知道長沙府擔任臨時行在,可是有好幾年了!

而在富麗的酒樓,包廂內,許多文人學究,則美酒佳餚爲伴,他們自然不會與普通人一般見識,只在乎國都,他們在乎的是道統,法統。

當坐中間的那位,則渾身書卷氣,衣衫古樸,齊齊整整,端坐着,鬍鬚修長,身材頗爲削瘦,腰板筆直,自有一股精神氣,五十多歲,乃是石鼓書院的山長,楊文靖。

其人名滿湖南,神武元年,皇帝北上平定湖南,荊南,仰慕其名聲,特地拜訪,請爲石鼓書院的山長,可謂是地位極高的。

一旁的,則是國子監祭酒田晗,身材較爲寬闊,穿着黑色長袍,面帶笑容,他地位隆高,不亞於楊文靖,但卻推崇其名聲,又尊其年歲,所以敬陪禮讓。

對面而坐的,則是禮部左侍郎,張汀,年歲四十來許,爲人古板,望之就好似一塊石頭一般。

其他陪坐的,都是長沙府的文人雅士,清流御史,都有些許名聲,地位卻差這幾人些許,但也聊得來。

某種意義來說,他們代表着清流,仕林,鄉望,哪怕宰相見到這幾人,也不得不尊敬幾分。

“如今宗廟遷移,市井小民不知,我等卻不得裝傻!”

張汀眉頭一皺,望着楊文靖、田晗二人,沉聲道:

“陛下如今也不給個信,政事堂的裝聾作啞,一味的媚上,置朝廷體統於不顧,咱們卻要商議一番該如何了!”

“從這些時日來看,聖人料是繼統不繼嗣了,不然怎會到今日,纔想到遷移宗廟!”

田晗搖搖頭,嘆了口氣。

“聖人乃睿宗苗裔,舉大唐之旗,豈能繼統不繼嗣?那麼豈不是小宗代大宗,亂了法統不成?”

張汀搖搖頭,嚴肅地說道:“這豈能這般,昔日漢光武皇帝,也是如此,後來朝堂的賢臣大儒再三規勸,纔有大漢四百年的江山,這般的想法是要不得的!”

“陛下還年輕,對於這些還不算太懂,咱們可是飽讀詩書的,豈能自個亂了陣腳?”

“萬不可草率行事!”楊文靖捏了捏鬍鬚,沉聲道:“陛下不過二十有四,正是果敢無畏,年輕氣盛之時,且自古開國者,皆一往無前,毫無畏懼,咱們若是規勸過甚,反倒是起了反作用,這事得從長計議!”

“這宗廟之事,北唐又如何?”某個文人弱弱的問道。

所謂的北唐,自然指的是李存勖建立的後唐,以唐人的視角來說的。

當然,那是宋朝以後的稱呼的,如今若是稱後唐,則是李嘉這個唐,一如前漢和後漢的稱呼。

“北唐不過是沙陀賤種,賴皇帝賜國姓,談何入祭宗廟?”

張汀立馬眉頭一皺,臉色越發的難看,毫不猶豫地起身呵斥道。

“就連江南國,雖然其稱爲憲宗之後,但猶未可知,也不能入祭宗廟,在這方面,陛下還是有所保留的!”

“若是陛下不願繼嗣,定然是想效仿漢昭烈了,另立宗廟,各自祭祀!”

田晗讀書多,不由得說道。

“萬不可這般,昭宗、熹宗豈能斷嗣?”張汀搖搖頭,堅定地說道。

“按照輩分,陛下與敬宗、文宗、武宗一輩,可繼穆宗之統!”楊文靖思量着,隨即輕聲道:“吾觀陛下,其類太宗皇帝,是個能納諫的主,如今之計,僅僅憑藉我們幾個,哪裡能讓陛下動搖?”

“還得宣揚開來,讓大家一起努力,總得有幾個有份量的,才讓陛下改變主意!”

“近年了,也不急於一時,宗廟擴建也需要幾個月功夫,時間還來得及!”田晗點點頭,應道。

“罷了,年後再言語吧,不過大家一定要記住,繼嗣纔是王道!”張汀望着衆人,沉聲道。

一場宴會,就這樣散了。

不過,長沙城作爲帝居,自然逃不出李嘉的掌控,得知到這些消息,他對於這個固執文人哭笑不得。

“罷了,繼續監控吧,過節期間,尤不能放鬆!”

李嘉擺擺手,讓皇城司的人退下,他望着寒風凜冽的門外,不由得笑道:

“朕若是被你們說服了,還叫做皇帝嗎?到時候讓你們見識一下什麼叫乾坤獨斷!!”

隨着元正的臨近,節日的氛圍越來越濃厚了,各衙門也都開始封衙了。

唐時,衙門是按“元正前後各三日”放的。

以大年初一爲中心,初一之前放假3天,初一之後放假3天,加上初一,剛好7天假。

但高層官員,卻是休一天,上一天班,臘月28放年假,臘月29上班,大年30繼續放假,大年初一接着上班,初二又放假,初三又上班……

第五百二十三章謀劃第1240章興復隴右第二十三章軍中新政第一千零五十三章第1270章草原第一千零三十八章無題第1203章羣議第1233章第一百二十四章歷史篇章(中)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八百四十一章御營第一百六十七章天命在我第五百七十四安江南第一千零二十五章殺雞駭猴第1327章內軋第1104章幽州營第四百八十九章皇甫繼勳第六百九十六章爲難第一百八十七章郭榮之死第四百二十八章大理第五百三十二章心灰第九百一十六章第一千零四十三章鹽業革新第五十二章別樣占城第七百九十三章參謀第三百七十六章回歸第五百六十一章流傳第二十九章大勢滔滔第五百九十五章潤州第四百八十八章攻伐第1275章木軌第五十四章南海歸程第四百七十七章政事堂第五百七十四安江南第五百一十五章刺探第1205章首相之缺第1152章心思第四百二十二章兵權第八百五十二章第1142章第六百零一章終結第五百八十章荊國公薨第一千零一十八章第五百零七章僵硬第1273章條法第兩百三十五章大興科舉(完)第二十四章山水田園第一千零五十八章開府第七百五十一章密謀出兵第九百五十七章信步第六百八十六章第1106章修法第九百四十二章第1368章關門打狗第1328章第一百零二章啓程耽羅第一百七十一章行動起來第七百九十八章洛語第兩百八十五章處置安排第五百六十一章恰逢第1191章囂張跋扈第1392章復立安西第八百三十四章再起第三百五十章贈予第五百七十六章交戰(求票,求訂閱)第1140章第九百二十八章阻糧第五百零八章蜀奸第兩百五十七章情況不明第四百四十五章頭重腳輕第九百一十九章剿宋助周第五十六章坊市見聞第九百四十六章第三百四十九章紛亂第五十九章歸來安排第七百二十九章第兩百九十九章蠻兵悍勇第一千零六十八章熱鬧第四百三十六章榨油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府州折氏第五百零八章蜀奸第八百四十七章湘江春景第七百三十二章心疼第八百八十一章流言第一百八十一章財政總結番外2——觸目驚心第五百四十章金陵破第1355章山民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四百一十三章靈渠第三百三十九章快活第一百一十六章暗流不止(上)第兩百二十八章來的突然第八百三十四章再起第四百零八章主菜第一百九十一章平安京第三百八十三章自首第六百零一章終結第五百四十三章心細如髮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聯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