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

“參謀處?”

西川府,利州,招討府。

利州是對抗興元府,漢中的前線,所以潘崇徹就將軍府,放在了這裡,顯然決心。

之所以沒有放在成都,也是怕瓜田李下,讓朝廷有什麼不好的想法。

潘崇徹看到這封都督府的政令,頗有些詫異,隨即又有些驚慌。

參謀這個職位,他倒是熟悉,這是唐季以來,節度府下面的一個官職,幕僚中的重要位置,僅次於掌書記,負責的是軍事方面的建議,也就是軍師。

而如今朝廷直接讓他設立一個參謀處,而且還說人員都由他推選,這不得不讓他懷疑人生:

難道陛下猜疑我了?

這般想法,讓他頗有些義憤填膺。

“某不辭辛苦,招募八旗兵,爲朝廷打下蜀國,陛下竟然這般對我!”

雖然被閹了,但潘崇徹一向具有武人的氣魄,忠義自然不在話下,豁達開朗,但唯獨受不了委屈。

他是個直性子。

氣憤了許多,但他不是毫無政治頭腦,只有脾氣的,索性他沒有失去理智,直接請了幕僚過來,商議這件事。

“讓張先生前來見我!”潘崇徹大聲言語道,讓人清楚他很不痛快。

很快,一個清瘦的文人走了過來,穿着長袍,手裡還拿着一把羽扇,與那諸葛孔明有好幾分相像。

“先生,你快過來看看,這是都督府來的指令,其中的言語,某是極爲不舒服的,這份委屈,某實在受不住!”

潘崇徹臉上寫滿了憤怒,他指着桌上的書信,大聲言語道。

張先生不以爲意,扇了扇十月的冷風,脖子一激靈,瞬間打了個寒顫,精神了許多。

“是!”張邯點點頭,然後拿起了信件,看將起來。

張邯是個讀書人,他來自於成都府,僅僅是個小京官,由於蜀國滅亡了,他也沒有了生計,千里迢迢奔赴長沙也不划算,誰願意背井離鄉啊?

所以出於無奈,再加上潘崇徹一戰盡滅數萬宋軍,威名赫赫之下,他就來到了招討府,自聘爲幕僚。

偏偏潘崇徹是個講究的人,文武俱全,爲人爽朗,不貪錢財,但由於受到南漢重文輕武的影響,皇帝的言傳身教,對於文人,他一向是敬佩有加,尤其是一個學問比較好的。

恰好,蜀地文風濃郁,張邯雖然只是京官,但受其薰陶,自然比潘崇徹好太多,詩詞歌賦,樣樣俱全,於是就成了首席幕僚,潘崇徹也是敬佩有加。

對於潘崇徹口中的都督府,這些時日處理文書,他也是知曉的,其全名是五軍都督府,掌管着軍隊的庶務,軍中的憲兵隊,就是其直轄,可謂是潘崇徹的頂頭上司。

小心地拿起書信,張邯細細地看究起來,半刻鐘後,他心中頗爲歡喜。

幕府由私轉正,對於他來說,可謂是意外之喜,這樣就又代表着他可以做官了,有官身了,而且還是參謀總長。

雖然潘崇徹的招討使一職只是差遣,而沒有官品,但也是封疆大吏,威望頗高,其下的總參謀長,肯定品級甚高,相當於州刺史的長史一職。

“先生爲何歡喜?”潘崇徹沉聲問道:“其間的言語,難道不是令人憤怒嗎?”

“使君勿要憂慮!”張邯連忙擺手說道:“此令非但爲猜忌,反而是陛下的信任!”

“哦?何出此言?”

張邯聽聞,反而不急起來,他施施然而坐,看着潘崇徹的大臉,輕聲說道:

“如今蜀國滅,國分爲三,大唐得其二,分置爲東川、西川二府,招討坐鎮西川,駐軍面對興元府,可謂是朝廷信任有加,大權在握!”

“但,其間,也是莫大的風險的!”

“哦?”潘崇徹有了興趣。

“東川、西川兩地,合併了那些蜀兵、亂民,合計還有八萬之數,但,由於需要面對宋人,招討手握五萬大軍,可謂是重兵在手,無論是哪個當政,自然是滿心猜忌的!”

張邯搖晃着腦袋,輕聲言語道:“這五萬人,不僅有亂民,而且還有許多蜀軍的禁軍,哪怕李侯爺乃潛邸之臣,坐鎮金陵,手底下也不過一萬多人,將軍之兵,幾如整個江寧、江西二府。

但陛下聖明,這兩年來,從未言語過,更不曾有過動作,一直由招討自主,可曾是這般?”

“這倒也是!”潘崇徹點點頭,他。也感覺到這沉甸甸的信任,氣消了不少。

“所以,這般信任,只是一時之選,但若是長久這般,恐怕朝廷上的猜忌,已經達到了極其尖銳的地步,對於招討而言,並非是好事,尤其是在蜀地這樣的富庶之地,前有王建,後有孟知祥,朝廷不可不防啊!”

張邯說着,自己也感覺這番話極有道理,心中一驚。

“可,某與他人不同!”潘崇徹沉聲道。

“這無論是何人,都無不同!”張邯差點被噎到,閹人掌權也可怕,也是威脅。

“所以,陛下聖明,今日才了些許動作,所謂的參謀處,就是爲了試探招討使的心思啊,當然,這並非不信任之舉,而是爲了招討使!”

“其參謀處必然設棋子監視,反而更容易知曉招討的忠心,朝廷也會更放心了!”

說到這,張邯嘴巴有些幹了,看着潘崇徹,感慨道。

“咱知道了!”潘崇徹也是感慨萬千,表示理解了:“這參謀處,就是陛下想知道咱的心思,畢竟千里迢迢,一年多未見了!”

“參謀處設就設吧,反正咱也沒那心思,一心效忠陛下,爲大唐打下江山,建功立業!”

“就是這般道理!”張邯連忙點頭道:“招討問心無愧,這參謀處反而無所謂了!!”

“那咱就上書,這參謀處的人選,皆又朝廷指派!”潘崇徹無所謂地言語道。

“招討使所言甚是!”

張邯一臉贊同。

他自然是有謀算的,若是不出意料,潘崇徹的上書,定然被朝廷否定,朝廷不會讓自己坐實監控之舉,肯定讓其自選。

到時候,爲他出主意的自己,定然是參謀總長了。

第六百三十八章彭城公主第1407章禪讓第七百二十四章晉陵縣地一百四十章諸事太難第八百五十六章第三百九十七章苦修內功第九十七章北上,北上第四百五十八章太僕寺第四百零四章如意第五百七十二章敗家二代李景第六十二章錦衣歸鄉第四百八十九章皇甫繼勳第九百三十六章第七百一十九章第六百二十八章部署第1296章南詔第五百三十六章心神不定第六百九十六章爲難第1256章罷都護、設新府第八百五十七章六經第一千零四十一章第四百五十四章受爵第八百三十二章恩賞第七百一十六章第七百五十九章開京之盟第一千零五十二章錢荒第1246章主考第九百四十一章靈月庵第五十七章好自爲之第六百八十九章鎮壓第九百三十四章第一千零九十五章雁門關第八百七十六章獻女第1305章談話第1183章草原律法第七百四十九章逃離第九百四十八章合圍第1128章中秋宴第1180章豐州第六百七十七章淫祠(上)第1189章拿人第四百七十四章無恥第四百八十七章爭論第一千零八十五章敗之第六百一十七章大勢已定第九百五十二章大敗第八百七十二章御前會議第六百二十八章夏稅總數第二十章富饒貧瘠第兩百六十七章心癢難耐第八百五十四章殿試第1167章驚喜第八百八十四章法師第三百一十一章梅山攻略第1306章驚——第1409章崩第一千零五十五章第八百一十章大朝會第六百二十四章煩勞第兩百五十三章佛儒遠揚第九百八十三章第兩百零三章梅山之亂(上)第六百六十六章渤海國第1297章正旦之事第九百四十九章軍心第八百八十二章仁政第六百八十五章種豬第二十八章後備計劃第1369章騎兵第兩百八十章楚國命運第一千零九十三章歸降第七百二十六章應對第五百九十二章官房第四百四十一章熱潮第五百四十二章警惕第五百二十六章來也匆匆,去也……第四百二十四章無題第五百二十五章施九龍(龍套角色出場)第兩百一十章淮南節度第一千零九十一章水淹第1232章喜事第六百一十九章命總算保住了第1118章親臨第一百二十六章坐鎮番禺(上)第1331章威逼第1370章煽動第1336章鼓動第兩百九十一章一場家宴第七百八十一章歪主意第1151章野望第兩百零三章梅山之亂(上)第九十三章北上之事第五百九十六章血腥第六百八十三章張天師府第三百四十五章爲難第三百九十七章苦修內功第七百八十四章秋糧已到第五百八十六章折氏第六百六十一章破例第三百八十六章生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