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二章

“高麗國,廣有地千里,民百萬,其國有十道,兩京,實力不可小覷!”

去往高麗的船艦上,來自少府寺的郎中,負責高麗商業往來的張辰,對着一臉無所謂的周奎,苦口婆心地說道:

“定宗時期,其設光軍司,以防備契丹入侵爲藉口對全國私兵進行整編,據說人數達到了三十萬之多,其能在契丹壓力下,安然無恙,也是有所原因的!”

“咱曉得!”周奎一邊吹着海風,一邊聽着,不自覺地掏起了耳屎,隨即看了一眼那一坨,然後微微一彈,直接入了海里,似乎某個海魚一張口,就直接吞嚥而去。

一旁的張辰,張郎中,看得目瞪口呆,心中越發的反胃起來,天曉得這些海魚平日裡吃的什麼。

“在來之前,聖人早就與我言語了,前唐時的太宗之敗,隋煬帝幾次征伐,別看我大老粗的,其實還認識一千多個字呢,也聽了不少的歷史故事,不會小瞧高麗人的!”

周奎一本正經地說道,隨即又頗爲興奮地說:“高麗人一向畏威不畏德,擅長守城,契丹人都奈何不了!”

“但,我與你說,咱海龍軍不怕,看見沒,那黑洞洞的口子,都是特別安置的火炮,銅的,這要是一炮下去,哪個城能守得住?”

聞言,張辰隨其指向,看着那一門門的火炮,隨即就有了信心。

聽聞堅固的金陵城,就被其轟開的,那可是兩丈厚的城牆,就憑藉着開京的城牆,絕對是抵擋不住。

這也是爲何少府寺如此強硬的由來,只要壓下高麗,迫使其臣服,那麼金山、濟州二地,就有了穩定的糧食供應地,發展自然更加的迅速。

況且,高麗國內,金銀礦產是極爲豐富的,這對於少府寺來說,可謂是又一筆利益了。

“只要打下開京城,偌大的高麗,自然就會屈服了!”

“其援兵呢?”周奎沉聲道:“打下開京容易,就怕各地的援兵圍城,咱這幾千人,可守不住。”

“這你就放心吧,高麗國與咱們大唐不同,其各地,雖有官府,其實等若是一個個藩鎮,貴族把持地方,如黃州皇甫氏、忠州劉氏、貞州柳氏、平州樸氏、平州庾氏、廣州王氏等,國王掌控之地,也不過是關內道、京畿,西京等幾道罷了,不足爲慮!”

“只要咱們速度夠快,讓其屈服,朝貢,這樣一來,就完成了目的了!”

“要是那麼簡單就好了!”周奎搖搖頭,高麗與高句麗一字之差,雖然自然不同,但高句麗的名聲太過於響亮,哪怕周奎再有信心,依舊顯得有些憂慮,不復剛纔的自信。

開京,朝堂之上。

經過數日的爭辯,雖然漢臣們極力的辯駁,但依舊改變不了結果,王昭的耐心也漸漸耗盡,更偏向於直接將漢民交與契丹人。

“好了,諸位,就這樣吧,選個好日子,將這羣逃亡的賤民交與契丹人,至於唐國那邊,他們本就理虧,不用理他們就是了!”

王昭氣定神閒地坐在王座上,隨口宣佈道。

這本就是一件小事,若不是唐國使臣無理取鬧,恐怕早就解決了。

而且,通過這件事,王昭發現,這幾年來,唐國在國內的勢力也越來越大了,這可不是個好兆頭。

甚至,經過他人通報,耽羅島,也就是濟州島,如今越發的繁榮,成爲有名的養馬盛地,聽聞有馬數萬匹。

對此,王昭可是垂涎欲滴,當初爲了五百匹契丹人,可是直接封了御商,如今眼皮子底下就有數萬匹,看上去還唾手可得的樣子,怎能不讓人心動。

“耽羅島,你們聽聞過嗎?”王昭隨口問道。

“陛下,那是唐國的海上養馬地,有馬數萬頭,其本就奪自我國!”有貴族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動,立馬說道。

“其本爲耽羅國,後被唐國所得,列爲養馬之地,有民數萬,兵數千,可謂是固若金湯!”

雙冀看到國主這般問了,他哪裡不曉得其意思,不由得輕聲說道,語氣略微加重了一些,希望國主知難而返。

可惜,往往事與願違。

“是嗎?距離海陽道多遠?”王昭興致頗高地言語道。

“約莫一百多裡,數個時辰就能往返,其島草原廣闊,土地肥沃,最是適宜養馬了!”有人迫不及待地說道。

“這般嗎?”王昭摸了摸鬍鬚,意猶未盡地感嘆道,然後看着諸位大臣一臉嚴肅地模樣,他繼續問道:

“聽聞唐國佔據中國半壁江山,不知其與宋國相比,更爲如何?”

高麗朝貢與宋國,直到後來契丹南下,又贈予了鴨綠江以南的地方,所以又認遼國爲爸爸,此時依舊奉中原爲主,想聯宋抗遼。

宋國的強大,鑑於一貫以來的中原的強勢,高麗直接認爲其與遼國不分上下,對於唐國頗有些看不上眼。

“唐國具體的情況未知,但其國半分天下,雄兵數十萬,兵力與宋國相比,雖然弱一些,但其水師,卻是冠絕天下,不可不防啊!”

雙冀感覺國主的思想有些危險了,連忙勸說道,對於高麗,他知根知底,哪怕與吳越國相比,也是相差甚多的,與幾乎一統南方的唐國爲敵,真是自取滅亡。

“水師厲害嗎?”王昭搖搖頭,這才言語道:“那就算了,咱們的水師一直荒廢不堪,就不要自取其辱了!”

“陛下聖明!”大臣們鬆了一口氣,跨越大海去奪島,對於目前的高麗來說,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馬匹雖然讓人眼紅,但還是要理性的。

“陛下,大事不好——”突然,有宦官跪在門外,高聲喊道。

“怎麼回事?”王昭臉色突變,這是緊急軍情才如此禮儀不顧。

“是不是契丹人殺過來?”坐下的貴族大臣們臉色動容,神情恍惚,震驚,驚慌失措。

“有漁民彙報,德積羣島,江華灣一帶,突然有大規模的海船出沒,大如宮殿,估摸有上百艘之多,將整個海面都佔滿了!”

宦官快速地遞上了信紙,細聲言語道

第1347章巡查國子監第七百一十八章農田第五百四十九章動作第九百二十三章第四百四十六章掌控第一百零三章掄才大典第五百零六章初戰第1322章婺源胡氏第一千零四十三章鹽業革新第三百七十九章詢問第七百二十七章夏糧第三百七十八章駕崩第八百九十三章五萬貫第兩百三十四章中原佈局(2)第六十六章儋州府衙(下)第一百九十章開拓進取第五百零五章攻守第五百零五章攻守第九百零九章疲軍第七百九十六章第兩百一十三章勉強受禪第九百一十一章牙癢癢第兩百一十三章利慾難安(下)第1296章南詔第一千零五十七章第九百九十四章出動第三百九十八章潛移默化第1308章諸王第一千零二十章第七百零一章問策第九百一十二章揚州城下第四十七章釜底抽薪第一千零四十三章鹽業革新第九百零七章關係第五百三十章小事第九百零四章連雲棧道第三百一十二章八旗顯威第四百五十七章武魂殿第一百一十四章番禺李氏第1269章漠北第七百九十七章恐懼第1228章子嗣第八百二十六章戰事頻繁第兩百八十八章人心晃動第1294章印刷第九百四十九章軍心第九百七十五章影響第1224炭火第1297章正旦之事第三百四十八章遮掩第1364章第1168章安撫第六百一十七章大勢已定第二十章富饒貧瘠第九百三十六章決戰(下)第八百八十五章第1380章第五百一十六章各有想法(求訂閱)第九百四十八章合圍第九百七十章漸漸第1233章第一百一十八章暗流不止(中下)第一百四十六章修養生息第七百九十一章缺漏第七百六十六章主考官(求票,求訂閱)第1247章洛陽危機第四百五十四章受爵第九百九十五章第三百九十一章新奇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塔爾第七百八十三章第八十九章工坊第九百二十四章高懷德第七百四十六章第五章意外之人第兩百七十九章立政殿第七百四十章第兩百九十章爲謀光景第七百八十一章歪主意第三百五十五章條件第1232章喜事第1204章第一千零八十四章第六章邕州衙內第一千零二十二章土地問題第1229章戰略第1163章贖回?第一百二十章人至番禺(上)第三百八十章紕漏第七百五十三章江華灣第九十七章北上,北上第六百二十一章第兩百六十四章楚國不靖第兩百六十七章心癢難耐第八百一十章大朝會第兩百七十八章皇帝大婚第七百七十八章回宮第1345章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六百六十四章女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