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心細如髮

安靜又祥和的宮殿,讓雖然是那麼熟悉,但李煜偏偏卻覺得不一般了,既熟悉又陌生。

哪怕服侍自己的宮女,還是老樣子,身邊,依舊是自己的嬪妃,但他感覺,不一樣了,一切都不一樣了。

昨日,他還是高高在上的皇帝。

今日,就成了階下囚,未來可能還是一個國公。

大臣們雖然抱怨,但心底還是有些滿意的,雖然不及王,但國公也是好的。

之前,來自於湖南的邸報,其實早就流傳到了千家萬戶,對於爵位,以及李煜的安排,其實也是仔細說明的。

與前唐爵位有品級不同,這後唐,勳爵卻是禮絕百僚,位於百官之上,如此,就可以避免受到官吏的侮辱了。

國公,食邑可是五千至一萬戶之間,哪怕最低的五千戶,也有五千石的糧食,足以支撐其富庶生活了。

遺憾於沒有封王,但國公還算是可以。

其他的幾個國主還是活的好好的,這讓李煜心安定了一些。

祖宗基業易主了,這龐大的宮殿自今日起也不屬於自己了,難怪有種不一樣的感覺,原來是歸屬問題。

金碧輝煌的宮殿,碧玉的鑲嵌,華美的雕鏤,精美的瓷器,讓他感慨萬千。

李煜頗有些惆悵,抑鬱的心情突然地累積,多年以來的文思,在他心中不斷地涌動着,張了張脣,準備吟一首流傳千古的詩詞。

“姐夫!”這時,一陣清脆的喊叫聲,直接驚擾了他,腦海中的那一縷縷文思,突然地就消退了。

我剛纔準備怎麼吟詞來着?

李煜瞬間有些懵了。

“英兒,你怎麼來了!”看着稚嫩的小姨子,李煜再生氣,也只能憋着,因爲他看到了後面迎面而來的周娥皇。

“原本正準備休息,但孩兒們有些哭鬧,也沒了心情了。”

看着一臉憔悴的皇后,李煜頗有些自責:“如今咱們一家,都聚集在這宮殿中,着實有些小了,我去找他們問問……”

“陛下不必如此!”周娥皇笑着說道:“如今咱們身處逆境,還是寡言爲好!”

話說,這是宮殿太小的問題嗎?而且,此時如階下之囚,去麻煩別人不是自取其辱?

“仲寓與仲宣受了驚,如今已經好了,所以妾身就來看看陛下!”

周娥皇生下兩子,長子爲李仲寓,封清源郡公,次子李仲宣,封宣城公,之所以沒有封王,還是李煜統治不穩,對中原稱江南國主,只能封公了。

“難爲皇后了!”李煜心情分外的不好,這等境況,何時出現過?滅國之災,讓二子驚哭,這隻能算是自己的罪過了。

拉着皇后的玉手,李煜嘴脣輕顫,文思涌現。

“姐姐,我困了,我要回去睡覺了!”周英兒的聲音不合時宜的響起,再次打斷了李煜的文思。

她這兩天受到了不少的驚嚇,陪着姐姐,也沒有睡好,幸虧這些丘八還算守規矩,不然難忍言之事發生,就不好了。

“陛下好好休息,臣妾明日來看望陛下!”周娥皇柔聲說道。

這是一個宮殿羣,由主殿與偏殿之分,皇帝雖然落魄,但依舊住主殿,獨享一室。

“哎!”望着皇后離去的背影,李煜越發的抑鬱了。

…………

大中午的,李嘉也沒有多少胃口吃飯,於是就在軍機處,與王寧,以及一些軍機處掌書記進行商討,戰局到了這個份上,着實有些刺激。

軍機處一般只設有一個領班大臣,以及其餘的協辦大臣,如戶部尚書,兵部尚書,工部尚書,五軍都督府等大臣,對於軍事,他們或多或少都會涉及,如錢糧,軍械,後勤等等,所以需要進入軍機處進行協調。

這些協辦大臣只能聽命權,建議權,而沒有決定權,決定權在皇帝和軍機大臣王寧的手裡。

其他大臣本身就具有俗物,能參加會議已屬不易,所以,日常由王寧一個人進行處理,但時間久了也受不了,於是就招募一些進士,或者中底層的官吏參與進來,名喚掌書記,處理事務。

這些人往往年輕氣盛,亦或者經歷豐富,見解獨特,有時候令人眼前一亮。

“陛下,慕容延釗已屬於老將,山南東道兵馬雖然看上去不少,但府庫中卻空空如也,有兵可用,但無錢糧供給!”

一個名喚殷永豐的進士朗聲說道,只見他身穿了件青色官袍,腰間繫着黑色腰帶,眉下是眼睛炯炯有神,面容俊朗,不愧是中進士的,對得起這番長相。

“嗯,此言有理!”王寧一向愛惜人才,讚歎道。

李嘉不置可否,這等粗淺的道理,自是容易的,還不足以說服他。

見此,王寧連忙暗示。

“臣下也注意到,自去年始,山南東到百姓不斷地流失,財賦損失極大,有田而無民,而且,據臣觀察,這幾個月,慕容延釗巡視軍隊有些太勤了,一個月就有五六回,完全不符常理!”

殷永豐知道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不由得吸了口氣,沉聲說道,大膽地進行了猜測,其他人則倒吸了一口涼氣,在皇帝面前誇海口,這要是錯了,前途可就盡了。

“哦?你倒是說說看,這慕容延釗到底是怎麼個情況?”李嘉突然就有了興趣,這慕容延釗疾病纏身的情況,可被自己攔着,並未出現在軍機處過。

“據臣所知,慕容延釗乃太原人士,年輕時身經百戰,如今又年近五十,襄陽溼熱,與北方極其不一,最近又頻繁視軍,又讓大軍南下威逼,恐怕其身已有病創——”

殷永豐低着頭,開口說道,等候皇帝的審判。

沉默。

其他人都吸了口氣,不敢發出響聲,以免打擾到了皇帝思考。

王寧但是有些焦慮,又有些欣慰,不一而足。

“不錯!”良久,皇帝點點頭,笑道:“如你這般心細如髮之人,的確適合在軍機處!”

“呼——”輕輕地鬆了口氣,殷永豐着實有些興奮,得到了皇帝的認可,賭對了。

“既然如此,就讓荊南府自己處理吧!”

皇帝隨口吩咐道:“反正山南東道並沒有多少兵馬。”

第九十四章番禺見聞第三百四十五章爲難第六百八十一章爭奪第七百九十九章切韻第九百六十八章江豬第六十二章錦衣歸鄉第一百三十五章番禺戰慄(2)第七十一章大爲不易第九十三章北上之事第九百三十六章第1377章使臣第兩百五十三章佛儒遠揚第六百七十八章淫祠第五百零七章僵硬第1388章黃龍府第八百三十二章恩賞第兩百三十八章天子重文章第1361章東去第五百八十三章成氣候第一千零四十五章鹽引第一百一十四章番禺李氏第兩百五十六章宗室問題第四百九十三章商議第四百五十三章八大院第一百四十三章政治佈局(續)第三百四十八章遮掩第1381章紕漏第五百五十四章打探第1260章離譜第七百四十五章朝貢第1191章囂張跋扈第八百四十五章文會(上)第五百八十七章保守第九百五十四章震動第1379章謀劃高麗第六百四十三章新戶(下)第1229章戰略第1310章甘州回鶻第三百七十九章詢問第1376章無名第四百一十七章戰略第八十一章白沙都事第七十八章喪盡天良。第三百九十章懷孕第一百二十三章歷史新篇(上)第五百七十五章不爲人子第八百五十一章人心第1405章神武四十年第1196章第1146章第九百二十四章高懷德第一千零五十五章第一百九十八章安南之歸(上)第九百三十二章拼殺第八百一十六章決定第1294章印刷第一千零八十六章內應第六十七章人力缺乏第九百三十八章大勝第五百一十八章戰略第1250章文教第一千零八十六章內應第一百三十一章酒暖人涼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第兩百三十九章放榜第1278章拉薩第1361章東去第1218章涼州詞第九百四十一章靈月庵第1113章藏污納垢第五百四十章金陵破第1171章第四百六十九傳播第兩百六十四章楚國不靖第1342章驚喜第三百一十三章分發賞賜第四百零六章考場第1375章傳響第1370章煽動第一千零六十一章第1151章野望第一百八十三章獎賞之制第1371章三路第四百七十九章薨去第兩百九十一章一場家宴第一百七十九章曬鹽法第三百一十五章文道大昌第1127章八議第七十六章稱霸海峽第三百四十三章燈滅第1241章裁撤邊鎮第一百一十三章風波不平(上)第二十一章巡查探訪第1190章第六百零三章吃肉第六百七十一章張苗第1125章唐末六朝傳第九百五十六章第一百五十四章信仰整合(上)第1395章遷徙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