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人心

bookmark

不只是李嘉與趙匡胤兩人關注金陵之戰,遠在巴蜀的孟昶,也在密切關注着。

“求數佛祖菩薩保佑,讓金陵城順利被拿下!”孟昶跪拜在佛像前,低着頭,嘴巴不斷地呢喃着,祈禱着,臉皮不斷地在顫抖。

由不得他如此的害怕,着實是中原的兵卒太厲害了,換句話來說,蜀國的軍隊太弱了,損兵折將,看上去就讓人心疼害怕。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從秦鳳四州出發,王全斌就率領軍隊攻拔下乾渠渡、萬仞燕子兩寨,於是攻下興州,興州刺史藍思綰退保西縣。

之後,王全斌擊敗蜀軍七千人,俘獲軍糧四十多萬斛。接着攻拔石圌、魚關、白水二十多座兵營。

其先鋒史延德進軍三泉,打敗數萬蜀軍,擒俘招討使韓保正、副使李進,繳獲糧食三十多萬斛。

不久,崔彥進、康延澤等部將蜀軍趕過三泉,於是達到嘉陵,殺死、俘虜很多蜀軍。

被逼無奈之下,蜀人阻斷閣道,宋軍不能前進,才暫緩了勢如破竹的局勢。

這幾天,宋軍又在修閣道,看樣子快貫通了,到時候肯定又得南下,孟昶怕了,中原禁軍如此的迅猛,讓人心驚膽顫。

所以,他一邊嚴令各軍認真作戰,一邊又期盼着唐軍速勝,從而支援蜀國。

爲了表現誠意,支持其作戰,孟昶咬了咬牙,一跺腳,又送了十萬石糧草過去。

吳越國這邊,其實與趙匡胤一般,也不相信區區幾萬兵馬,就能攻克金陵城,就連突襲都困難,更何況如此嚴陣以待了。

所以,對於李煜的求援,他們不爲所動,坐看事情的發展。

江南擁兵二十萬,會被這區區的幾萬人打倒?

如果李煜與南唐的官吏們知曉了他們想法,絕對會噴他們一臉的唾沫:誰在京城放置二十萬大軍?

淮南之地未曾失去時,那裡有十萬大軍作爲大門抵抗,如今不僅沒有了大軍,連地方也失去了,這幾年南唐正處於青黃不接的時候。

若是晚幾年還真不好說,江南以及江西兩地富庶,回血能力強,到了南唐亡國時,全國擁兵三十萬,丁口三百萬左右,幾乎是十比一的比例在養兵。

如今,金陵城內的兵馬不過四五萬人,可以說,是兵力最單薄的時候了,僅次於郭榮南下時的場景。

七月二十日,這一天,李信親自指揮,幾乎調集了所有的兵馬,浩浩蕩蕩地度過了秦淮河。

至於江南的水師,早就被嚇得跑走了,剩下的幾條船,送死的資格都沒有。

空蕩蕩的水寨,已然將水師的意思表達的確鑿無疑,絲毫不敢有阻攔的意思。

由於秦淮河有幾處淺水,唐軍的大戰船進不來的,運兵的都是些小船和臨時徵用的各種民船,安然無恙地渡過了這一處要地,半渡而擊都不敢有。

看着無人阻攔的情況,李信反而大失所望,他未曾想到,僞國軍隊,竟然連這點膽子的人都沒有,真是太令人失望了。

“衝啊!”“殺——”……

度過河,唐軍士兵們頗爲興奮,氣勢洶洶,叫喊聲響徹雲霄,一大片的將士向前蔓延開來,人數過玩,場面是極其壯觀的,他們即將接觸到城牆。

城南的這場渡河,李煜及他的朝政們,幾乎是無能爲力,眼睜睜地看着大軍安然度過,指望着殘餘的水師阻攔一下,也成了空話。

反而,虛弱的水師營寨,反而被其一把火燒了,更讓金陵城,增添了幾分絕望。

金陵城此時,終於成爲了一座空城。

人心惶惶,士氣低落,城外原先駐紮,準備依爲犄角的軍營,此時也空蕩蕩的,大軍畏懼作戰,只能撤回城中,增添守城力量。

當然,朝廷也不想讓這股力量白白失去,畢竟傳聞這股軍隊,對戰也很厲害。

金陵城此時,真正的變成了一座孤零零的城,城牆外的土地丟了個精光,全被敵軍控制了。

唯一的指望,或許是江西的援軍,以及鎮江的萬人大軍了。

隨後李煜與一衆高官們又登上了城樓,看着一座座被遷移過河的火炮,瞬間訝異萬分,這個,莫非就是昨日攻破雨花臺軍營的物件?發出天雷聲音。

一艘又一艘的船隻來回穿梭運送,見着這番景象,他們渾身打了個寒顫。

如此衆多的黑管,豈不是說,金陵城的壓力起碼數倍於雨花臺嗎?

饒是李煜從來沒打過仗,也知曉現在的金陵城,隨時都可能破城的危險。

危險,不在其兵卒,而在這於這黑洞洞,其沉重不堪的大黑桶。

其被架在一輛輛四輪車上,緩緩地推行,由此可知其可怕的重量。

真正的面對這等危險的器物,李煜才感受到這徹骨的冰寒,汗毛直立,腦海中瞬間有了城破家亡的場景。

這有怎麼讓他甘心?

徒借器物之力,而下一國之都,着實令人噁心。

“陛下,快快退下,這等器物,立於城樓,着實危險的很!”守城大將立馬諫言道。

李煜也是怕死的,朝臣們更是如此,瞧了好些時候,太陽也曬的難受,是應該下來了。

一行人緩緩下來城樓,剛雙腳踩地,就聽見“轟隆”一聲巨響。

“哐!哐……”隨即,一塊巨大的鐵球從空中飛來,砸在城牆上,出現了一個凹洞。

雖然不大,但李煜一行人就在城下,此刻感受更加強烈,女牆上磚石飛濺,整座城池像在被撼動一般。

“哐哐——”隨即,一輪巨大的圓球襲來,有的是陶做的,有的是鐵球,還有的是圓石,數十個一齊襲來,讓整個金陵城都抖了抖。

城牆表面只有寥寥數個坑洞,但大半的球,卻來到了城頭,摧毀了數十棟房子,哭喊聲不絕於耳。

李煜看着眼前的這些慘象,不由得渾身起了雞皮疙瘩,動彈不得。

隨後又擡頭看上城的坡道上,一些執法兵手拿着兵器在叫罵強逼將士上城,守軍士卒混亂,毫無戰心。

這等情況,還怎麼守城?

第四百四十一章熱潮第六百九十章第一千零三十六章東海馬第1349章小子第兩百二十七章不出所料第四百二十一章治吏第八百六十六章第九十八章乾柴烈火第兩百三十九章放榜第一千零五十八章開府第五百四十二章警惕第九百六十八章江豬第七百九十三章參謀第1265章死戰第1337章第四百三十章水賊第兩百三十八章天子重文章第九百五十章牙兵第六百一十五章計策(求票求訂閱)第一千零八十章第五百七十四安江南第一百九十五章新渤海國第八百四十五章文會(上)第九百三十五章決戰(上)第五百三十二章心灰第八十七章大收人心第六百六十六章渤海國第1355章山民第四百六十八章書信第三百六十三章長沙第八百八十二章仁政第五百九十三章落荒而逃第四百零八章主菜第1183章草原律法第四百九十章第四十九章占城海遇第三百一十三章分發賞賜第九十七章北上,北上第1168章安撫第八百六十五章演練第九百四十八章合圍第兩百九十七章桀驁之兵第六百一十七章大勢已定第七百四十六章第一千零三十章無題第1355章山民第兩百五十六章宗室問題第七百二十九章第1286章分封第八百五十二章第1394章巡遊與治黃第七百五十八章大勝第兩百五十九章湘江洶涌(上)求票,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五章感悟第八百九十三章五萬貫第1168章安撫第四百一十六章第二十章富饒貧瘠第七百零八章方略第八百五十六章第八百三十四章再起第1211章第九百八十七章驚慌第七百九十九章切韻第四百九十七章焦慮第1104章幽州營第六百二十八章夏稅總數第三百二十章艱難任務第兩百七十六章心有不忍第一千零七十九章軍府第六百六十九章大朝會第七百六十五章第六百零五章憤怒第1150章安北第七百二十六章應對第五百八十二章第九百一十八章攻心第三百八十章紕漏第四百二十八章大理第三百九十六章修路第1253章教訓第六百四十九章修史第七百八十章後續第1262章陽妃谷第一千零二十三章藩鎮入京第1111章三門峽第1382章第六百五十五章岳陽樓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巡鹽御史第八百四十九章知貢舉第五百八十八章封賞第1307章愛憐第四百五十章勳爵第八百九十六章軍糧第八百一十四章東京第一百零二章啓程耽羅第兩百五十章努力剋制第五百一十七章花蕊夫人第1310章甘州回鶻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