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戰略

ps:標題是花蕊夫人,你們訂閱就漲了,太真實了吧……

蜀國動作頻繁,用盡了洪荒之力,就是爲了抵擋南下的中原禁軍。

成都的百姓們很活躍,爭先恐後地圍觀這支子弟兵北上,中原南下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整個蜀國,人人都在張望,祈禱着,希望能抵禦中原。

那些世家豪族知道天下大勢,也知曉什麼叫作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的道理,所以,可以拋棄統治巴蜀三十年的孟氏,直接投向中原的懷抱。

但他們這些百姓們眼皮子淺,卻沒有這番道理,他們只是知曉,這孟皇帝雖然時不時地喜歡召集美女,建造宮殿,剝削也是不少,但與人命不如狗的亂世而言,已然是難得的地界。

他們不希望被打破這樣的和平,更不想面對陌生的中原禁軍,所以,他們支持蜀軍。

王昭遠意氣風發,以比諸葛亮,臥龍,百姓們的殷勤期望,讓他好不滿足。。

百官們則有些拘謹,望着遠去的大軍,好似在看望自己家的牛羊,按照中原的德行,這次若敗了,搜刮一場是在所難免的,就算是他們這樣的官吏也在所難免。

一想到要出血,所有的官吏們心裡不舒服,表情有些異樣。

“相公,這王昭遠,到底如何?”有人看着一動不動的李昊,不由得巴望道。

李昊穿着長袍璞頭,屹立在牆頭,看着遠去的大軍,不由得感嘆道:

“這不過,又一個趙季札罷了!”

“啊——”百官們驚呆了,忙不迭地問道:“相公爲何不勸說於陛下?”

“勸?陛下心中打定了主意,這王昭遠又講得頭頭是道,如何勸下?”

李昊皺着眉頭,煩躁地說道。

衆人不敢言語。

趙季札是何許人也?

當年秦鳳四州中,有識大勢者,主動去汴梁向郭榮告密,請求征伐蜀國,收復四州(孟昶:內奸太多,這誰受得住?)。

於是後周派遣向訓伐蜀,孟昶(chang)派遣趙季札前往秦州、鳳州巡視邊疆。

趙季札返回後,毛遂自薦,一頓瞎吹牛,頂替掉了原本駐守在當地的雄武節度使韓繼勳和鳳州刺史王萬迪,擔任起了當地最高軍事將領的職務,主持秦鳳成階四州兵權。

結果,趙季札剛走到德陽,在聽說後周軍隊已經開抵戰場,頓時就嚇得不敢繼續前進,哭着喊着上書孟昶,請求解職,同時將軍隊的輜重連帶自己的小妾和戲子們一起送回蜀地。

這傢伙隻身回到成都,全城人以爲大軍敗了,一片恐慌,孟昶一問三不知,證明是個只會吹牛的草包,然後就被砍了。

而鑑於王昭遠如此的會吹牛,百官們深刻地贊同其第二個趙季札。

走到半路,這些話終於傳到王昭遠的耳朵裡,他鼻子都氣歪了:“李匹夫,安敢欺我?”

“某今日就讓你看看,甚是蜀中孔明在世!!”

胸懷惡氣,王昭遠帶着部隊,直往北上。

而這一切,自然逃不過射聲司的眼睛。

對於李嘉而言,這神武三年,天下的動盪,其實就是絕對未來幾十年的局勢,如果不曾出彩,那麼就得亡國。

“孔明再世?哈哈哈哈,天下竟然有如此無恥自大之人!!”

李嘉看着關於蜀中的情報,笑的不行,搖搖頭,說道:“看來,這蜀國,必敗了,這場徵蜀之戰,已然見分曉了。”

“陛下所言甚是。”

一旁,穿着璞頭長袍的王寧,王相公,也點點頭,只是臉上有些愁緒:“蜀國久不征戰,前有趙季札,又有王昭遠,這蜀帝還是不長記性,猶愛聽大話消遣,這天下,哪有那麼多臥龍鳳雛?不過是一肚子草莽的廢物罷了。”

“只是,微臣還是有所疑慮,這蜀國一敗,萬千錢財,以及數不盡的糧倉,都歸於中原,取其長補己短,咱們大唐哪怕攻下了江南,怕也是敵不過。”

“況且,江南數年征戰,搜刮無度,已然是民生沸騰,奪之,恐也無利處。”

顯然,王寧的擔憂是不無道理的。

後周北宋,這幾十年來,最大的短板,就是財賦不足。

兇悍的禁軍,全靠大量的財賦供養,軍費佔比,超過財政的七成,如此談何修橋補路,修建水利?

每個中原開國,必然有叛亂,只能徵稅得錢,來鎮壓叛亂。

民間又被重稅壓垮,不得已起義,然後又大發錢財,派兵鎮壓。

來回反覆,關鍵是中原國家短命,後梁十六年,後唐十三年,後晉十年,後漢三年,後周十年,幾乎年年打仗,何來修養生息?

當然,雖然財政乾涸,但卻得到了一隻身經百戰的強兵。

沒有錢財的中原,束手束腳。

但如果又得到巴蜀積累數十年的財賦,那麼,中原必然如虎添翼,足以支撐起其南下的步伐了。

後果不堪設想。

李嘉當然清楚北宋的短板,這可是其最後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作爲穿越者,他具有後知能力,歷史上洗掠巴蜀的禁軍,不至於提前一年半載,就會變性,其貪婪程度不會更改,連自己國家的潞州都不停下,更何況巴蜀了。

“我知道。”

李嘉輕聲解釋道:“中原缺錢財,但咱們大唐卻不缺,獨缺丁口,以及地利。”

“江南兩三百萬人口,以及長江之險,以及上千裡的腹地,這是咱們大唐所欠缺的。”

“取下江南,吳越自然逃不過咱們的手心,所以,巴蜀雖重,但仍不及江南。”

“況且,你想過沒有?”李嘉直視王寧,目光如炬,說道:

“江南軟弱,唯中原馬首是瞻,到時候中原若是南下攻我國,咱們憑一己之力,不僅要抵禦中原,甚至,還要提防江南的襲擊落井下石,猶如吳越之江南,如鯁在喉,霸業的絆腳石,不除之,何來統一?”

“更何況,你要清楚,這天底下,只有一個大唐,江南的唐,只要存在一天,對於我而言,就是一顆老鼠屎,直令人噁心,不除掉他,朕寢食難安。”

這番話,有理有據,不僅從戰略,還是名義的角度來看,都是正確的,只是,王寧怎麼感覺還是不對勁。

李嘉心中笑道:“巴蜀,就是宋軍的阿富汗。”

第六百五十六章郭氏第九百五十二章大敗第六百六十二章金山城第1229章戰略第三百六十八章巡捕司第七百八十三章第三十四章欽州事務第五百五十二章朝議第兩百六十四章楚國不靖第五百五十九章反殺第兩百一十七章一夜無話第1202章錢糧耗費第兩百零三章梅山之亂(上)第兩百三十九章放榜第一千零六十一章第1273章條法第七十六章稱霸海峽第七百九十四章第1358章第1348章第七百九十九章切韻第六百八十章加封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謝師第六百四十九章修史第五十五章陣法與邕布第五十六章坊市見聞第八百六十六章第1218章涼州詞第五百零七章僵硬第四百二十四章無題第三章雄心壯志第九百二十一章孔府第九十章水力鍛錘第兩百五十七章情況不明第1268章總兵第1239章佛難第三百八十六章生計(下)第六百六十七章化國第七百五十九章開京之盟第八百二十六章戰事頻繁第六百二十五章最好不過第九百六十七章安排第五百五十六章勃然大怒第五百一十八章戰略第六百零八章一樁樁,一件件第1283章談心第七百七十七章第兩百一十三章利慾難安(下)第八百八十八章待會填充第兩百四十章榜下捉婿第六十二章錦衣歸鄉第1111章三門峽第1207章獻土第1356章第1393章高原上的戰爭第六百六十一章破例第1193章借住第1305章談話第一千零四十五章鹽引第一百八十八章盡收軍心第九百三十九章所得第五百四十七章滅蜀前的猶豫第兩百三十章求婚湖南第四百六十三章吃醋第一百八十一章財政總結第六百零三章吃肉第七百三十四章多錢第一百七十六章悠哉悠哉第二十六章墟市之行第六百三十五章官缺第二十九章大勢滔滔第1305章談話第一百零一章御用商人第九百六十二章對招第八百五十三章無名第九百零九章疲軍第九百三十四章第五百五十六章勃然大怒第五百零四章籌備第九百五十一章勉強第七百八十五章商稅第五百八十一章高繼衝第八百二十五章第九百六十八章江豬第三百四十五章爲難第七百零二章第九百五十四章震動第六百五十四章出宮第四百七十六章湘西府(百萬字了,訂閱票票來一波)第一千一百零一章火光第七百一十二章第八百八十三章第四百八十八章攻伐第兩百八十一章 計將安出第兩百三十九章放榜第九百六十六章親征第兩百零七章大興科舉(中)第四百九十三章商議第一千零二十四章第一百八十七章郭榮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