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息怒——”老好人,同平章事宰相嚴續,連忙出聲勸慰道:“僞國來勢洶洶,還須仔細對付纔是,呈一時意氣難以解決大事。”
“相公所言極是,如今僞國來勢洶洶,我國乃是大唐正統,不可不應啊!”
徐知誨的兒子,吳溫的孫子,文安郡公,兩朝寵臣,徐遊,徐才子,一向是皇帝的好玩伴,吟詩作賦是個中好手,他聽到僞國來犯,就跟踩了尾巴似的,叫囂起來。
經受正統的儒家教育,對於名分那是非常看中的,如今僞國竟然公然挑釁,不亞於直接扇朝堂羣臣的耳光,奇恥大辱。
“正好林仁肇在洪都練了十萬大軍,可一舉南下,收復漳泉,奪嶺南,爭湖南,到時候就可有與中原爭戰的實力了。”
空曠而又金碧輝煌的宮殿上,徐郡公的話,令人熱血沸騰,那些老油條不動聲色,而年輕氣盛的低級官員們,紛紛大聲叫好,應和聲不絕。
高坐在龍椅上的皇帝,也聽的熱血,強行壓抑附和之聲,但放光的眼眸,以及激動到紅潤的脖子,無不在顯示這位皇帝的心思。
畢竟還年輕,也是正常點。
韓熙載閉目養神,對於鬧哄哄的朝堂不置可否,歷經多年官場,他早已經習慣了沉默,而且,徐遊作爲皇帝的代表,哪裡能輕易地否決?
他能保持淡定,不代表別人能夠保持。
“哼!”一向立身端正的蕭儼,實在忍受不住如此胡鬧,年輕的郡公實在是沒有分寸。
“軍國大事,慎之又慎,洪都之兵,乃是拱衛京城所需,不可輕動,中原對於金陵,可一向是虎視眈眈!”
蕭儼站出,雙手握着潔白的勿板,對着皇帝沉聲道:“據微臣的消息,東京的禁軍如今走動頻繁,而各州縣的糧食也再源源不斷地抽調,想必是夏收後,中原必會出兵。”
“值得中原如此大動干戈的,無外乎幾國罷了。”
原本徐郡公眉頭一挑,正準備反駁,但聞聽此言,又想到中原禁軍的厲害,瞬間縮了縮脖子,閉上了嘴巴。
高坐在龍椅上,聞聽中原動向,李煜嘴脣動了動,想說出一些不懼的話語,可是話到嘴邊,卻無論無何也發不出來,只能輕聲道:“中原動向,諸位卿家可有猜測?”
這裡提一句,電視劇中的愛卿這個詞,是形容妃子的,一個愛字表達一切,從未聽聞皇帝對大臣有愛的,除非是龍陽君、韓焉這種穀道之臣。
卿家,纔是正常的稱謂。
所有人目光都看向了蕭儼,等待着他的解釋。
“僞國如今妄然動兵,想必是窺探到了中原虛實,纔有所行動,吳越自來順服,依臣來看,中原禁軍,要麼本國,要麼蜀國。”
所有人對於這點解釋,還是頗爲認可的,沒點戰略眼光,是絕對看不出這些,比如皇帝李煜和徐遊,兩人滿心以爲中原又要南下,根本就不知曉中原會動兵它地。
聽到這個解釋,所有人都鬆了口氣,臉上重新有了笑容。
中原趙宋剛立,船艦不曾修繕,水手不曾訓練,又怎能過長江呢?要知道,自從失去江北十四州後,這些年大唐可是勤修船艦,防備中原。
“中原南下機率雖小,但也不得不警備!”徐遊看了一眼皇帝的神色,輕聲道。
“獅子搏兔,尚且全力,如今僞國來犯想必是作個周全的部署,陛下不可不慎之。”
韓熙載看到了徐郡公被懟了回去,萎靡了,不由得站出列,高昂地說道:“漳泉二州,恐怕只是其第一步,謀建、汀二州,也是其所想。”
“若是更爲大膽一些,僞國甚至可以順江而東下,直驅金陵。”
“要知道,荊襄之地,乃是南地之腰,一旦南下,一日可千里,而且,據臣所知,僞國這些年,不僅興建水師,洞庭湖中,已然萬人,朝廷上下,不得不防之。”
韓熙載的一番話,才真是如同一把利刃,直插衆人心肺,極爲犀利,而且,可能性極大。
“這……”徐郡公咋舌,有些猶豫地說道:“僞國與本國,相差巨大,他們,他們怎敢如此?這與蛇吞象何異?”
朝堂上的衆人也是一臉的不可置信,大唐可是地方千里,南方第一大國,雄兵數十萬,富甲於天下,僞國怎敢有此非分之想?
“哼!”蕭儼冷笑一聲,道:“諸位還以爲如今的僞國只有區區嶺南嗎?”
“安南,楚國,南平,皆被其攻下,如今地域廣闊,治下之民,麾下之兵,已經不亞於本國,而且,其國主,年輕氣盛,野心勃勃,無時不刻地不在磨練兵馬,以有心算無心,怎能不有勝算?”
對於朝廷之上的這些只知尋歡作樂的大臣,蕭儼着實看不過眼,才暫且安生數年,就已經被消磨了精力,只知權勢之爭,哪裡能着眼看向周邊?
鼠目寸光,不外如是。
沉默……
“陛下,此時應當發兵南下,收復漳泉爲要。”看到話題又扯遠了,嚴相公不由得將話題又拉了回來。
“出兵,定要出兵!”李煜點點頭,說道:“林仁肇要坐鎮洪都,剿滅水賊,如今能領兵南下,諸位可所有舉薦?”
“微臣舉薦沿江巡檢盧絳!”樞密使陳喬開口說道。
“不可,盧絳善於水戰,防備中原爲要,不可輕動!”皇帝立馬否決。
“芮國公戰功累累,領兵多年,最是適宜!”有人舉薦道。
“芮國公已然疾病纏身,不可輕動!”芮國公何敬洙,也是南唐名將,如今已經退隱,曾爲滅閩國功最高者,又克長沙,殺楚王馬希廣,守鄂州,可謂是功勳卓著,李煜剛繼位就封其爲芮國公,以示尊崇。
但如今,這位芮國公已經七十有二了,又有足疾,哪裡能再戰。
隨後,又舉薦了許多將領,不是威望不適,就是派系之爭,小半個時辰後,終於,以皇甫暉之子,神衛軍都指揮使皇甫繼勳爲帥,領兩萬神衛軍,出戰漳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