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學政

邸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中央動態的說明書,之所以發往地方,就是讓這羣百里侯們跟着朝廷走,不要瞎鬧騰。

比如,地方有了蝗災,朝廷決定減免賦稅,自然有政令下發,但若是縣衙欺上瞞下,朝廷以爲免了稅,百姓以爲稅賦照徵,得利的,只要那羣貪官。

如今,邸報下發全國,普通人也瞭解了國家大事,自然是隱瞞不住的,從某種意義來說,相當於限制了官權。

至於報紙,在如今這個雕版印刷爲主流的時代,幾乎是不可能實現。

哪怕用活字印刷,也不划算。

一旬(十日)一發,對於邸報而言,已然算是不錯了。

比如,今蕃,邸報上,朝廷大肆讚揚水利工程的修建,造福了多少畝田地,解決了多少人的吃水問題,某種意義來說,塑造朝廷的威信,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亦或者說,能更加昭顯皇帝和朝廷的存在感。

“聽聞,那些酒肆、茶館,有專門的茶博士,正與百姓們解讀邸報呢!生意好了不少!”田忠說道。

“怎麼?我不是讓他們把邸報弄的平淺易懂一些嗎?”

“那些百姓哪裡識字?況且,就算他們識字,哪裡又曉得是侍郎、主事,又怎麼知道長沙府在哪?沒有茶博士解讀,啥也不懂!”

“這倒也是!”李嘉點點頭,朝廷上下,一般人還真是直能認識字,組合在一起就不懂了。

沒點專業的知識,普通人還真的不懂。

皇帝突然又想起了科舉的事情,在地方上設立秀才、舉人,而且,不止是象徵,而是具有功名利益,光是一個免除徭役,就不知道令多少覬覦。

這在個封建時代,免除徭役是官吏的特權,哪怕是豪族世家,也只是躲避,賄賂,不敢名正言順地拒絕。

見官不拜、遞狀堂官等,都是惠而不費的小權利,主要是體現其凌駕於普通人的地位。

至於想免除賦稅,想屎吃?連皇帝家都照常交稅,你還敢逃?免除徭役,是想讓你專心讀書,考取功名,不要想去造反。

用秀才、舉人籠絡讀書人,而且還可以補充地方衙門底層吏員的不足,逐步改變胥吏世襲的格局。

若讓秀才舉人們心甘情願去當吏員,就讓胥吏這潭死水活泛起來,流動起來,吏不能一直是吏,幹個五六年左右,就入流,當個縣丞,主薄,再幹幾年,就當個七品縣令又何妨?

不過,最高,也只能到九卿,宰相是不可能的,非進士無可翰林,非翰林無可宰相,這是潛規則,對於皇帝有利。

“胥吏流動,就必須與縣官一般,設置任期,考覈,方可!”

李嘉喃喃道。

唐朝的官制,朝廷的三省官和臺省官任期三年,諸州刺史爲五年,其餘官則四年至五年不等,但實際上確實大大縮短,任期真正幹完的,沒幾個。

況且,也不現實,所謂三十少進士,若果真五年一任,幹個幾任就老了。

這也導致了唐朝時,大家都削尖了腦袋往中央鑽,三年好過五年,地方上出現了官吏不全的問題,從而又促進了地方獨立性。

“自宋始,三年一任,還是頗爲適宜的,雖然有種種缺陷,但還是能忍受的,但三年卻要從就任算起,而不是從任命頒佈而算!且,非特殊情況,不得任期內轉任。”

想到這,李嘉又想起了明清時期的笑話。

當時,若是得罪了上官,上官並不會直接找你麻煩,而是讓你升官,間接的來折磨你。

比如,你在浙江當縣令,突然讓你去雲南當知州,千里迢迢,花在路上的時間就有半年,路費就大吐血。

沒幾個月,又讓你去河北,數千裡地,這官不當還不行,直得家破人亡才肯罷休。

這就是違背了任期,朝廷法度被踐踏的結果,好事變壞事。

腦海裡不斷地涌現想法,李嘉迫切地想要實施,光是一個人想有甚用?

皇帝於是又召集了宰相們,討論起任期來。

“前唐時,地方節度藩鎮累年不移,從而致使地方坐大,因有安史之禍,陛下如今又洞察千里,察覺任期之弊,真乃朝廷之幸!”

一上來,崔相公就拍了一記馬屁,其餘宰相也不甘落後。

皇帝雖然並沒展露多少笑意,但心中卻是滿意的,這不就是皇權大震的效果嗎?首相帶頭拍馬屁。

“召集大家過來,就是討論一下,雖然地方任期滿五年的很少,但朝廷自有法度在這,若是隨意踐踏,還要國法作甚?”

“臣以爲,五年太長,三年正好!”崔相公發言道。

“你們說呢!”

其餘幾個宰相互相看了一眼,發覺並沒有啥權力爭鬥,也就點頭認可。

“我也認爲三年合適,但爲官路途,或長或短,須有時間趕路,從而豁免,至於京城至各州縣的路途時間,就由政事堂慮定吧!”

“諾——”幾位宰相連忙應下。

見此,李嘉有些歡喜,照這情況來看,政事堂越來越朝着秘書處發展了。

不,李嘉,你要清醒,這只是創業皇帝的特例,等到了後面皇帝,就是相權膨脹了。

“之前,朝廷又定下了秀才、舉人的功名,如此,各州縣的考取,也需要專人看取,朝廷取士,不得操之於地方之手,朕看來,地方上須得設學政一職,負責此道!”

皇帝講的起興,幾位宰相自然也不敢打擾。

“設提督學政,負責一地教化取士,縣爲從七品,州爲從五品,府爲從四品,由朝廷委派,州、府學政,須以翰林充任,秀才、舉人之選,由其與地方官吏共同主持!”

“秀才、舉人的功名,也不是永久的,學政有資格廢除其功名,當然,須得由朝廷認可纔是!”

“陛下,學政之職,並無不可,但其職權,是否過大?畢竟秀才舉人,乃是辛苦考取的功名,操控其一人之手,權勢太過。”

孫釗斟酌地用詞,說道。

“也不算太大,秀才舉人若無人制衡,又長處地方,恐欺凌霸道太甚!爲地方之害!”

第五百四十一章安民第五百二十二章大小周第一百三十章令人着迷第三百五十四章誘惑第一百三十三章隨手安排第三百八十七章經濟第七百零六章惡月第一百一十二章嶺南不安(下)第六百五十章千里馬第1237章第九百章第1149章第七百零五章嶽麓山(第三更,補)第兩百二十三章宮闈之事第1386章就藩第兩百二十四章國家多難第一百八十七章郭榮之死第六百三十二章第一千零一十七章關中藩鎮第四百三十三章議論第五百四十七章滅蜀前的猶豫第1183章草原律法第四百六十四章遷都第1396章神武三十年第一百八十一章財政總結第九百九十一章第1335章第1281章當家做主第十七章人心奔涌(下)第九百五十章牙兵第九百六十一章騎對騎第一百九十八章安南之歸(上)第兩百五十四章意有所指第1349章小子第七百零五章嶽麓山(第三更,補)第1225章隱情第六百三十章第八百九十六章軍糧第七百六十章新的朝貢體系第兩百五十八章獨斷專行第六百九十七章大象第六百一十九章命總算保住了第九百零七章關係第九百四十七章兵來第六百九十九章復立第六百九十三章第四百四十章秀才(下)第五百零四章籌備第五百一十二章虎頭蛇尾第九百三十八章大勝第五章意外之人第二十九章大勢滔滔第九百五十四章震動第1224炭火第1268章總兵第1184章第九百零五章郭守文(月末,求票求訂閱)第三百七十六章回歸第1199章立足第1218章涼州詞第九百九十四章出動第六百七十二章丁部領第八百六十七章鴻之舞金礦第兩百二十七章不出所料第七百四十八章第1182章第四百三十四章禁軍第五百章無言第四百四十五章頭重腳輕第三百二十一章緊急救援第三百四十三章燈滅第兩百五十一章黑水都督府第一百四十六章修養生息第兩百九十九章蠻兵悍勇第1372章重甲步兵第1228章子嗣第九百七十六章口號第一千零四十章第五百六十九章夔州第兩百四十三章收穫不定第五百六十九章夔州第1290章軟肋第一千零八十四章第七百八十一章歪主意第三百章八旗制度(求票,求訂閱)第九百二十六章命門第1329章契丹突襲第1388章黃龍府第一千零九十九章行進第三百九十一章新奇第1114章利刃第七百六十五章第兩百六十七章心癢難耐第1160章幽州營第三百一十七章拆分湖南第一百零二章啓程耽羅第兩百四十九章金山之城第一百二十八章坐鎮番禺(下)第七百三十一章廢除土貢第五十章難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