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思念

bookmark

下午,薛遠就真正見到了皇帝,這時,他才驚訝的發現,眼前這個年輕人,竟然是之前詢問自己的讀書人,果真是驚奇,皇帝竟然搞微服私訪。

他跪在地上,心中極速地思量着自己當時談話是否有錯漏之處,待發覺並無後,心中才鬆了口氣。

“起來吧!”李嘉看了一眼跪下的薛遠,此時的他與當日想必,並沒有那麼消沉,反而顯得有些意氣風發,看來已經得知了自己升官的事了。

“諾——”薛遠低着頭,躬着身子,謹小慎微。

“對於巡捕司,你可曾有過了解?”皇帝問道。

“臣只知曉,巡捕司之職,只有兩樣,一則捕盜,減輕府衙之勞,二則協管城池!”

“沒錯,緝捕盜賊,是本份,那些青皮無賴,正是看到了縣衙的粗略,所以有機可乘,魚肉百姓,到頭來,衙門的名聲壞了,好處卻讓他們吃得,此乃重中之重。但也不要忘了,城池之中,人口繁多,自然各種的毛病,溝渠需要暢通,房屋需要合乎規矩,還有,百姓之家多用於木材,火災頻多,如此死傷者衆,這些等等,皆屬於巡捕司的職業!”

對於這樣的新設部門,李嘉只是在長沙府試設,若是成功,之後就會推廣到全國,所以必須親自囑託,才能放心。

“臣,明白了!”薛遠聽聞如此多的重任,眉頭一皺,但他卻接了下來,他心中的信念,讓他難以拒絕。

“這是一項重任!”皇帝瞥了一眼他的臉色,繼續說道:

“之前打殺了那麼多的白役衙役,許多百姓畏懼不前,如今巡捕司也只招募數十人,而像長沙城這樣的縣、州、府同城的,人口十數萬,只是需要三百人,才能勉強勝任,你須得好好招募纔是!”

“臣知曉!”薛遠乾脆地說道。

“很好!”李嘉就欣賞這樣人才,尤其是讀書人,書生意氣,心中的良知還未泯滅,對於天下有一種濟世救人的信念,這就是儒家經久不衰的原因所在。

墨家只顧着工匠活;法家唯君事從;道家差不多被儒家兼併。

“長沙城,官吏、豪家無數,你須得記住一點,秉公執法,勿要屈服,知府也無任免你之權,心中須得裝有百姓!”皇帝的話,頗有些語重心長,薛遠聽得,也感動非常。

這是個心有百姓的好皇帝。

“對了,招募來的巡捕,你須得告訴他們,爲吏並非世代爲之,當得巡捕,可讓子嗣後裔也參與科舉,而且,若是乾的不錯,還會下調到州縣,爲一任巡捕使!”李嘉最後提醒道。

轉眼間,時間就來到了十一月中旬,到了冬至日。

冬至一詞的含義《孝經說》解釋說:“至有三義,一者陰極之至,二者陽氣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謂之至。”

唐朝重視冬至,每到冬至之節,道俗各致禮賀。住俗者拜官,賀冬至節。見相公即道:“晷運推移,日南長至。伏惟相公尊體萬福!”。貴賤官品並百姓,皆相見拜賀。出家者相見拜賀,口敘冬至之辭,互相禮拜。

對於朝廷百官而言,冬至日與元正日一般,都需要休假,鄭慶餘的《大唐新訂吉凶書儀》有:“元正日、冬至日二大節準令休假七日。”

哪怕是官衙奴僕、高門大戶家都奴僕,也會予以三日之假。

官吏們放假了自然沒那麼隨便,冬至日,皇帝在楚王宮,進行大朝會,長沙府大大小小上百位官吏,都着華衣錦袍,一一見禮,彰顯皇帝貴氣。

之後,皇帝還是不得閒,他還需要去城南進行冬至祭天儀式。

總而言之,冬至這天,是百姓們歡樂的時日,但對於朝廷百官和皇帝而言,卻是一番折騰。

需要完成八項儀式:首先,在前朝舉行朝賀和宴會;

之後再行南郊祭天之儀;

然後大赦天下;

再賜官吏職位與賞物;

天下大脯三日(京城五日)。

免租稅;

敬老、賜老;

褒獎孝子順孫、節婦義夫。

一番折騰,作秀,直到夜間,宴會結束,李嘉作爲皇帝,才能歇息。

“退下吧!朕與皇后不用人服侍了!”李嘉抱着周穎兒,拉下帷帳。

先圓通,再中通,深(申)通後,才能孕(韻)達,摸了摸她的白嫩嫩地肚子,李嘉笑道:

“如此這般時日,想必皇后必能中矣!”

“陛下~~”周穎兒頗爲羞怯,但眨了眨眼睛,說道:“妾這個月尚未來月事哩!”

聽聞這樣,李嘉心中一喜,說道:“明日就遣太醫看看!”

說着,抱着這個女孩,更緊了,白嫩的皮膚,滑溜溜的,讓人喜不自禁。

“皇后!”

“妾在呢!”

“你多大了!”

“妾今年十七!”

“十七好,滿十六了就好!”

“陛下爲甚這樣問?年齡還有好處不成?”

“三年起步……不是,明年十八,生子,頗爲吉利!”李嘉親吻了下皇后的額頭,擁抱地更緊了。

說到這裡,他不禁又想起,自己離開廣州已經快半年了,那幾個懷孕的嬪妃,再過幾個月,就要生育了。

兩世爲人,第一次有子嗣誕生,着實令人振奮。

在這個沒有手機,沒有電視劇,更沒有遊戲的時代,只有權力與女人,才讓人不再渾渾噩噩地過日子,也只有權力,纔會得到女人,擁有奢侈的生活,衣來張手,飯來張口的日子。

自從穿越而來,李嘉就決定,一定要過上皇帝的日子,絕對不當臣子,任人呵斥,下跪,討好,不然穿越過來有甚的意思?

天天舔着臉討好別人,然後再被施捨一些骨頭,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弄的不像是穿越者,反而是古代人一樣。

第1114章利刃第1169章第五百八十九章心思第一百七十八章徐聞鹽場第九百六十二章對招第八十八章宿鐵刀第五百九十五章潤州第一千零七十三章喪事第八百零四章邀名第九百七十五章影響第八百四十四章第兩百四十二章千里迢迢第五百四十章金陵破第九百三十六章決戰(下)第六百六十四章渤海人第六百五十四章出宮第三百二十六章五代好人第四百六十一章嫦娥與后羿第五百零九章擇將第五百六十章及時第1214章遺民第七百九十二章輜重營第二十六章墟市之行第九百六十八章江豬第七百四十八章第七百三十七章茶稅第八百四十四章第兩百五十章努力剋制第七章赫赫李府第一百九十一章平安京第1361章東去第八百八十二章仁政第三百六十九章呵斥第六百九十八章第七百一十九章第八百五十八章誠懇第1361章東去重發的那章,晚上我會重新填充的第九百五十八章第七百一十五章熱鬧第七百五十四章複雜第兩百五十七章情況不明第五百四十六章波瀾第1354章規矩第1274章伴當第一千零七十六章暗流第1406章歲月第1411章歲月不饒人第九百零三章《大唐討僞宋北伐檄文》第三百一十四章野有遺賢第六百零八章一樁樁,一件件第七百三十二章心疼第六百三十四章聚宴第五百七十章自薦第七百四十九章逃離第三百五十七章國除第七百零六章惡月番外3世系變更第一千零零章東進第七百五十一章密謀出兵第四百一十九章輿論第三章雄心壯志第三百三十七章板蕩第九百七十五章影響第三百一十三章分發賞賜第九百九十三章大決戰第1166章安排第三百五十七章國除第五百五十章離去第一百八十三章獎賞之制第1177章走了第一千零九十七章金汁第七百三十五章千古仁君第兩百零六章洞庭水師第1219章異議第九十一章思維飛躍第九百七十章漸漸第一百二十五章歷史新篇(下)第1114章利刃第九百三十六章第五百八十章荊國公薨第八百零三章動靜第1346章教子第1401章入祀第七百五十章第三十章東嶽大帝第八百零三章動靜第1294章印刷第1342章驚喜第八百八十九章圖謀第1326章第五百六十五章老辣第四百八十八章攻伐第一百零四章極其荒唐第九百五十四章震動第八百三十五章第三百四十七章匪徒第七章赫赫李府第九百九十章敢不效力第1248章暫住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