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國除

bookmark

從古到今的城池攻守戰爭,城門洞開、被敵軍攻進城內,就可以宣告戰役的失敗,幾乎沒有巷戰反攻。

高保勖自然知曉這個道理,尤其是聽到城內幾乎沒有了喊殺聲,就自然判斷,南平國亡了,在他的手中亡了。

高氏數十年來的統治,在這一天結束了,尤其是結束在一個嶺南的國家手裡,成全了它一年滅兩國的壯舉。

說實在的,他很佩服。

在使者出了宮城後,他就焦急地等待着,臉色一會兒青,一會兒白,一會兒又紫了,他把自己兄長(高保融)的兒子高繼衝叫來,又讓自己子女妻妾一起,享受着命運抉擇之前的平靜。

很快,方澤山就回來,帶來了唐國皇帝意見。

“國公?幾萬貫?”高保勖聽到這,突然就蹦起來了,他有些難以置信,爵位也就罷了,竟然也家產也保不全,只留下幾萬貫,這一家子的吃喝該怎麼辦?

“方特使,這爵位到無所謂,但幾萬貫卻是太少了,你瞧瞧我這一家子上百口,怎麼能養活?”高保勖這時候就發揮自己遺傳癩子本性,開始懇求道,一邊靠近說着,一顆粉色的珍珠就進了方澤山的懷裡。

“國主,我國的國公也是有食邑可享的,數萬貫也是可以過活的……”

方澤山一本正經地說道:“不過,國主家室龐大,俗話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簡難,增添些錢也是可行的,只能是八萬貫,這是最多了,而且不能有田地,田契要交出來!”

“如此,我就願降了!”高保勖臉上才現一絲笑容。

很快,南平國主願意歸降的消息傳出宮城,幾千守衛也就放下了武器,被唐軍看押,等待他們的,將是挑選與訓練。

李嘉這纔在將士們的擁護下,慢慢地進入了這座南平王宮,就如同在外面看到的一樣,規模龐大且奢華,只是久不修葺,歷代以來的南平王也捨不得動功,勤儉持家,許多的地方竟然還是一片白地。

這座佔據江陵城五分之一面積的王宮,竟然有一半的地方被空着,修建的宮殿,竟然也有許多被廢棄,真正使用的,就只有整個王宮的五分之一,可謂是寒酸。

與南平國面積一樣寒酸。

看到這,李嘉卻有些同情這位南平王了,在這敏感的地界,日子實在不好過。

及至宮門內,卻見一個身穿節度衣着的中年人,身後一羣家室,以及兩列文官武將跪伏在殿中。

中年人面色蒼白,身材單薄,看上去搖晃欲倒,讓人心生同情。

而人們見一羣人進來,擡頭便見到了一羣將領,其中領頭的,就好一位身着絨服的年輕人,所有人才第一次見到這位年輕的皇帝,果然名不虛傳。

“大唐荊南節度使高保勖,見過大唐皇帝陛下!”高保勖立馬喊出了聲,突出了自己的地位。

其餘人也齊聲喊着,聲音很大,只是不齊,顯然求生欲都很強。

見此,李嘉大步走了上去,徑直走向穿着節度使戎裝的中年人面前,應該就是南平國主高保勖了。

高保勖這時雙手捧起節度使旌節以及南平王璽,高高舉在頭頂,滿臉的恭敬之色,一副終於見到主人的表情,李嘉很滿意。

穿着節度使衣服歸降,這至少說明,高保勖是願意歸降的,特意擡低自己的身份,以臣子身份歸降。

“今日終見陛下,臣等着實高興,如盼甘霖啊!”高保勖恭維地說道。

“使君客氣了!”李嘉扶起這位南平國主,將手中的王璽看了一眼,就讓讓人拿去,他也是高興地說道:

“久聞君之大名,果真見着,我也是歡喜的!”

“如今君等識天命,朕也不能辜負爾等,這樣吧,使君日後爲荊國公,食邑兩千戶!其餘人等稍後敘用之!”

此言一出,南平的所有人都緩了口氣,看來這位國主真的言而有信。

儀式結束後,高保勖一家人很識趣地離去,留下大部分的家財,等着李嘉去接收,還有這些王宮的一切。

對於信譽,李嘉一向是講究的,在這亂世,雖然不擇手段,但所有人還是喜歡與講信譽的人打交道,尤其是天下還未統一的時候。

南漢國主,撈了一個越王;楚國國主,則是長沙王;南平國主,就是荊國公,以上三者都得到了很好的待遇。

頑強抵抗是不對的,早日投降才能撈到好爵位,你看其他的兩個王,乾脆投降就是王爵,再看看南平國主投降如此的晚,才得荊國公。

蜀國快到碗裡來,南唐也來,你是宗室耶……

李嘉一邊巡視着宮殿,一邊幻想着。

“去,將王宮封鎖起來,所有人不得出入!”李嘉吩咐道。

“是!”

“射聲司幫我找一個安全的宅子!”

“諾!”吳青一臉的訝異,怎麼皇帝不住王宮呢?江陵城哪裡有比得上王宮的地方?

“天下所有的宮殿都是一般無二的,充滿了污穢,角落中也不知有多少冤魂徘徊,今日就住民宅吧!”

李嘉隨口說道。

當然,還有一點他沒說,刺客這東西還是有的,住進王宮就需要這些宮女宦官服侍,若是出了差錯,就完了,而且,人家經營王宮數十年,要是有暗道呢?這不就是平白無故送人頭,幾千裡江山都送了……

謹慎一些還是好的。

李嘉略微的逛了一圈,就出了王宮,入住了一家不錯的院子。

“什麼?竟然如此之快,兩日也未到吧!”慕容延釗渾身一顫,有些難以置信,這可是雄城江陵,自己這山南東道節度使就是爲了南平而設的,沒了南平,自己該怎麼向東京交代?

第1231章開藥第一百五十章久別重逢第1392章復立安西第六百三十四章聚宴第五百二十五章施九龍(龍套角色出場)第1354章規矩第八百五十二章第九百七十六章口號第四百三十三章議論第一千零六十三章軍銜第四十四章登聞鼓下第一千零九十章人心第五百七十三章屯田之劣第兩百二十二章登基爲帝第六百四十七章陰謀第五百一十四章舟山島第一千零七十九章軍府第九百四十三章不覺第五十四章南海歸程第五十八章欽州血案第八百零二章賤戶第1165章第六百章俸祿增減第九百一十九章剿宋助周第1216章忌憚第1389章彩雲之南第五百二十六章來也匆匆,去也……第七百四十一章索然無味第一千零四十五章鹽引第一千零六十八章熱鬧第六百九十六章爲難第九百三十五章決戰(上)第十二章雜事繁多(下)第五十四章南海歸程第七百一十四章第1398章喜憂第一百八十四章獎賞之制(下)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子嗣第一千零八章第1225章隱情第五百五十章離去第四百三十四章禁軍第七百八十七章府庫充盈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安寧第三百一十七章拆分湖南第五百二十九章發動第二十二章隨軍學堂第八百六十章萬壽節第1350章第一千零七十章第1113章藏污納垢第五百七十章自薦番外3世系變更第1313章大御前會議第四百一十二章半年第一章我有嘉賓第1398章喜憂第1180章豐州第五百零二章不正常第1201章唐旗第一百九十章開拓進取第1105章安頓第1319章就國第九百六十九章鑾駕第五十章難以形容第七百七十三章密摺制度第兩百二十章穩定朝政第三百八十章紕漏第六百七十二章丁部領第八百五十一章人心第五百六十八章蜀國大動亂第1313章大御前會議第1217章不一樣的涼州第一千零二十三章藩鎮入京第九百一十五章大火第1375章傳響第1390章治河第八百三十七章第1196章第兩百一十三章勉強受禪第1247章洛陽危機第三百五十五章條件第1336章鼓動第五章意外之人第五百六十一章恰逢第八百五十一章人心第八百七十八章吳越第1145章建議第六百五十五章岳陽樓第四百四十七章太學第兩百六十二章朝堂之上第1210章夏王第1375章傳響第1307章愛憐第1228章子嗣第1294章印刷第八百三十八章玩鬧第九百三十四章第五百五十九章反殺第四百九十七章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