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大勢滔滔

bookmark

監軍制度,誕生於東漢,唐代時,初襲隋制,以御史監軍。

《通典》載:“至隋末,或以御史監軍事。大唐亦然。時有其職,非常官也。開元二十年後,並以中官爲之,謂之監軍使。”

初期的監軍,也僅是以皇帝特派員的身份常駐方鎮“監視刑賞,奏察違謬”而已,既不是常設機構,也沒有參與指揮軍隊。

玄宗開元二十年後,纔開始出現以宦官監軍。天寶六年,高仙芝軍出討小勃律,由宦官邊令城監軍。

安史之亂時,六十萬大軍圍攻鄴城的安慶緒軍隊,竟然沒有總指揮,而是以魚玄機爲觀軍使,結果潰敗千里。

到了南漢,對武將的防範到了極點,宦官監軍則成爲了日常,而且,權勢已然達到了唐朝的巔峰,無所不管。

“建武鎮,已多年未有節度使了!”俯視而下,瞧着街面上來來往往的行人,以及吆喝的商販,李郎君淡淡地說道。

“是啊,皇帝的心思難測,建武鎮雖然無有節度使,但卻日益繁榮,想來,也無礙事罷了。”

坐在其對面,是一個面淨無須的中年人,伴隨着李郎君的目光,隨即而下,輕聲笑道。

“也對,建武鎮雖無節度使,但於君而言,卻又是一番好景象。”

“郎君所言太早,監軍老爺還在,我,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隨從罷了!”

劉文聞言,先是一愣,然後失聲笑了笑,拿起酒盅,飲了一口。

“此言差矣,事在人爲。”李嘉搖了搖頭,舉起酒杯,淡淡一笑,其中的寓意,令人回味無窮。

“吾自從十三歲入了宮,輾轉數載,吃盡了苦頭,然後跟着阿爺十年,也算過了些許舒心日子,要說無有野心,那是假話。”

劉文看着眼前這個邕州城內最大的衙內,心中思量萬千,來到邕州數年,這個年輕人是最讓人看不懂的。

“日子雖然舒坦,但卻如僕童,呼之而來,喝之而去,小心翼翼地伺候着,生怕有一天被趕出監軍府,扔到某出山林中,被蟲獸叼走。”

飲着酒,瞧着人生百態,劉文不知不覺中就打開了話匣子,神情也越發的激烈。

“在宮中,明槍暗箭,防不勝防,只有往上爬,纔是唯一的通道,錢財雖然愛之,但權力纔是唯一的護身符。”

“所以,郎君,咱倆也無需在打埋伏了,直接說吧!”劉文眼角閃過一絲亮光,語氣似乎平淡如水。

“很好,劉先生,我最喜歡跟您這種有抱負的人打交道,因爲這是兩贏的局面!”

瞧着眼前侃侃而談的宦官,李嘉不得不承認,自己小看他了,這是他第一次碰到如此儒雅的宦官,有文化,有水平。

這種民智的人,纔是最好打交道的。

似乎對於先生這個稱呼很滿意,劉文眉角盪漾起點點笑意。

“我們李家,雖然看上去氣勢正盛,但,對於朝廷而言,不過是大點的螻蟻罷了,輕輕一按,就煙消雲散!”

“所以,保持建武鎮目前的現狀,纔是最適宜的,而,讓一個親近我們的監軍,則是最起碼得要求。”

李嘉直起身子,不再是剛纔那懶散的模樣,一本正經地說道:

“而先生您,不僅是資歷適合,人品與能力正適宜這個位置,而且,我想,如果您接任這個職位,想來監軍也是樂意的。”

“再加上我們李家的支持,監軍一職,必是您的囊中之物。”說到這裡,李嘉身體微微傾斜,話語中充滿了誘惑。

“這……”想着建武鎮中獨一無二的地位,呼風喚雨的權力,以及前所未有的尊重,劉文臉上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動,胸脯強烈地起伏着,目光飄忽不定。

而目視着這一切的李郎君,將身軀恢復原狀,又變成了那副悠閒的模樣。

結果已經註定了,沒有任何人可以拒絕來自內心的呼喚,而權力,則是人類永恆的追求,尤其是身體殘缺的人,擁有權力纔算是有安全感。

對於李郎君而言,在這個陌生且熟悉的時代,金錢不過是點綴,也只有權力纔會讓他有些許安全感,畢竟這是有至高無上的皇權的時代。

“若是郎君有意的話,某願意接受這份職責。”劉文的聲音很是洪亮,嘴角維持着淡淡地矜持笑容,看上去很是溫和麪善。

“好,咱們也算是達成君子之約,以後的建武鎮拜託了。”

與這位獨特的宦官喝了幾杯酒後,李嘉這才告辭而去。

走出酒樓,一陣清風吹過,李郎君隨即酒醒了幾分,被安國攙扶着,一臉從容地登上馬車,腳步中伴隨些許得意。

“恩?怎麼?又有什麼消息?”

馬車中,突兀發現,木桌上,出現了一張書信,憑藉着獨特的拆分技術後,點燃燈芯,表面在其晃了晃,出現了幾行字。

“番禺,五月初六,林延遇逝去,龔澄樞上位,棋子已出……”

“沒想到,變化如此之快!”看到這些,李郎君嘆口氣,時間的巨輪將永不停息地前行,非人力所能阻擋的。

“如果不出所料的話,今年,劉晟將去世,劉鋹將繼位,然後,勉強維持的朝政,將不可避免地滑落而去。”

“也不知道趙匡胤此時在幹什麼,南征之戰中軍功赫赫,此時應該得意非常了,其竊國之路,已經邁開了第一步吧!看來,我也需要努力了。”

辛卯,成德節度使郭崇,進攻契丹束城,拔取之,以此回報契丹軍隊的入侵,威嚇其國。

第一百八十八章盡收軍心第八十九章工坊第五百零七章僵硬第四百五十九章倖進第九百零九章疲軍第四百五十三章八大院第一百四十四章遊街誇耀第三百三十一章天意弄人第一百六十六章一石二鳥第1374章大喜第九百六十一章騎對騎第一千零一十五章李繼勳第三百零一章盡皆歡喜第六百四十七章陰謀第1258章偷樑換柱第六百八十章加封第1275章木軌第二十六章墟市之行第1398章喜憂第1373章兩勝一敗第四百三十一章心狠第八百四十四章第兩百九十二章北巡楚地第兩百二十七章不出所料第五百零六章初戰第1289章心情第九百八十三章第1161章勝之第1375章傳響第八百六十六章第1221章第六百八十九章鎮壓第九百六十五章支援第1247章洛陽危機第一千零九十九章行進第一百四十七章馬上行動第九十六章國之幹臣第四百零七章舞弊第八百一十七章飛鴿第五百六十一章流傳第四百二十六章使團第三百九十七章苦修內功第六百三十一章演武堂第六百八十二章結果第九百七十九章東出第四百四十八章宗室第四百一十七章戰略第八百章度田第一章我有嘉賓第一百零一章御用商人第八百二十八章潰敗第四百二十五章韓載熙(求票,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三章皇子第六百五十四章出宮第六百三十五章官缺第兩百五十八章獨斷專行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六百六十章遷徙第三百七十章愉悅第十七章人心奔涌(下)第四百二十六章使團第七百七十三章密摺制度第兩百九十二章北巡楚地第八百七十四章入倭第兩百八十二章寬慰驚喜第四百一十三章靈渠第一百零一章御用商人第九百六十一章騎對騎第兩百六十六章初掌蠻軍第一百三十八章劍拔弩張第一千零三十二章離京第三百一十五章文道大昌第1381章紕漏第一千零三十八章無題第七十八章喪盡天良。第1150章安北第兩百零六章大興科舉(上)第六百章俸祿增減第一千一百零二章記仇第九百九十三章大決戰第三百三十五章民心第一千零七十一章惡日第六百零一章終結第八百零九章頑固第五百六十七章發家致富第六百零三章吃肉第五百零三章宣戰第五百二十三章謀劃第七百四十五章朝貢第四百九十六章餘暉第七百八十一章歪主意第五百六十一章恰逢第1390章治河第七百五十八章大勝第1164章無條件第一百七十七章御史與鹽第八百九十六章軍糧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定難軍第兩百三十四章大興科舉(下)第三百九十六章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