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御史與鹽

自古以來,官位的追逐,一直是中國社會的常態,或名或利,皆不能免俗。

高辛是一名監察御史,在愈演愈烈的糾察風潮中,顯得存在感很薄弱,但沒辦法,御史臺目前所能彈劾的,只有中央的朝廷命官。

說實在的,他很羨慕臺院的人,可以肆無忌憚地彈劾宰相,以及朝堂百官,名氣起來,連那個掌控朝廷的李都督也請去府邸做客。

可是,有什麼辦法,他雖然是御史臺的,但卻隸屬於察院,監督的是地方,雖說可以監察六部,但早就名存實亡,以目前的情況來瞧,清閒的很。

唐朝的御史臺乃是最高監察部門,其下設臺院、殿院、察院。

如遇有特別重大案件時,可由大理寺卿、刑部尚書、御史中丞共同審理,稱爲三司推事。御史臺的正副主官分別爲御史大夫一人,中丞二人,。

臺院,侍御史六人,從六品下,掌糾察百僚、彈劾不法;審判皇帝特命的案件,並與門下省的給事中、中書省的中書舍人分直朝堂,受理冤訟,號稱“小三司”。

殿院,侍御史九人,從七品下,掌殿廷供奉之儀式,糾察朝會典禮失儀和隨駕檢舉非違等事。

察院,監察御史十五人,正八品下,掌監察全國十五道地方官吏及尚書省的六部。

“這茶卻是不錯!”喝着茶,聽着耳邊同僚對於百官的指控,高辛雖然聽着,但心神早就飄向遠方了。

自從御史臺被李都督重視後,地位直線上升,茶水糕點供應一應俱全,就連每月的月俸,都提前些許。

百官管着百姓,而他們卻管着百官,官上之官,卻也妥當。

“前些時日,光祿寺唐少卿殿前失言,理應呵斥一番!”一位年不過二十來許的御史,鏗鏘有力地說道,目光炯炯有神。

“在理,明日朝會,你來發言!”

對於這種無傷大雅的小事,御史臺一向很寬鬆,雖說御史大夫並沒有權力管控發言,但卻掌控考覈,一般情況下,各御史們都會將自己的彈劾與大夫過目。

黃鎮作爲御史大夫,雖然脾氣比較耿直,但私底下卻不錯,權力不大,底下的兩個中丞還可以監督自己,沒有多大趣味。

對於手下彈劾高官博清名的舉動,若是以往他還勸阻一二,今個就算了,誰不曉得李都督最喜歡御史臺彈劾百官?

“臺憲,明日我要彈劾鐘相公監管不嚴之罪,其家中豪奴搶佔土地,百姓爲之妻離子散……”

聽到彈劾鐘相公,黃鎮瞬間精神了,但聽到後面,他又沒了精神,老調重調?一點意思也沒得。

前些日子,御史臺可是大出風頭,前前後後彈劾了上百位官吏,一時間大理寺人滿爲患,連相公也要給幾分薄面,稱一聲黃憲臺。

可是現在不行咯,朝堂裡的閹人都彈劾完了,近幾日又沒得重量彈劾,御史臺就閒下了。

今日這般茶話會,已經弄了好幾天了,乏味,無聊。

像高辛這般的老御史,就老神自在地喝着茶,品嚐着糕點,只有那些新來的御史們興致盎然地述說起來,吃了午膳,一天就過去了。

“還是太年輕啊!”嘆了口氣,察院目前令史十人,高辛就是其一,十九歲那年比武輸了,就投身科舉,還有些本事,入了御史臺,平日裡低調,一待就是十年,混到了令史的職位。

“回府咯——”坐上牛車,高辛挪了挪屁股,保持一個舒服的姿勢躺下,如今這日子快活,就是名不成,官不就,一腔熱血化爲烏有,有些遺憾啊!

就在他遺憾的時候,御史大夫黃鎮就火急火燎地召集他們回來,說有大事商量。

“又有何事?”一路上,老御史們懶洋洋地問詢着,顯然這種加班,他們也不舒服。

“該不會有大案發生吧!”高辛心中莫名的有些激動,平淡多年的心,又泛起了波瀾。

果然,黃憲臺帶來了一場令人欣喜的消息,不過只針對察院。

“東莞、新會、海陽、瓊山、寧遠、義倫等地鹽場產鹽不足,市場上的鹽價漲了近一倍有餘,都督很不滿意,督促我們察院派遣專人,去往各大鹽場審查,誰都逃不了!”

心中欣喜中又有些彷徨,鹽場利益盤根結錯,單單個御史身份,可唬不了人。

“此次非同尋常,每個巡查的御史,都將會配有書令五人,護衛十人,皆由御史個人組配,只要是非罪者,皆可自行納入。”

讓御史組建屬於自己的草臺班子,這是李嘉做出的改變之一,一個御史的戰鬥力是有限的,但若是集合衆人之力,再借御史的身份,就會弄出奇妙的結果。

市場上的缺鹽,並沒有因爲李都督的呵斥而停止,反而愈演愈烈,不只是民衆吃鹽困難,身家單薄的官吏,也有些吃不消。

藉着這千載難逢的機會,都督府利用船力,大肆地從外地運鹽入番禺,一是爲了牟利,二是爲了降低鹽價,調控市場。

李嘉其實非常想把那些奸商們抓住,大肆剝削一番,但卻治標不治本,海鹽就放出那麼多,如果抓了鹽商,更會造成恐慌。

“郎君,迄今爲止,不過半個月,賣鹽所得約莫十萬貫!”安國彎着腰,彙報道。

“咱們賺了十萬貫,那些鹽場就埋沒了上百萬貫,真是貪婪的過份了。”

番禺城每日消耗的鹽豈止萬斤,再加上作爲出口的鹽量,番禺的鹽耗每個月足有數百萬貫。

鹽乃重要的民生之一,剛穩定了糧食,鹽就出了問題,李嘉非常確定,肯定有人搗亂,就是爲自己出難題。

第一百一十二章嶺南不安(下)第三百章八旗制度(求票,求訂閱)第十五章春風爽人第五百二十一章東去第1355章山民第五百五十一章金陵變化第1348章第兩百六十八章楚王身卒第一百五十五章信仰整合(中)第五百六十章劃分第四百二十五章韓載熙(求票,求訂閱)第1320章千歲第1250章文教第1347章巡查國子監第九十章水力鍛錘第八百零七章宗法第1158章仇恨第六百五十七章答問第七百二十七章夏糧第七百八十九章威逼第一百一十三章風波不平(上)第六百二十五章最好不過第七百五十三章江華灣第兩百零三章賤業變樣第1114章利刃第五百七十三章屯田之劣第四百零七章舞弊被屏蔽了一章,明天應該能解禁第四百零九章風波第兩百一十二章利慾難安(上)第1347章巡查國子監第六百三十八章彭城公主第五百八十六章折氏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子嗣第1303章清明第八百三十章明修棧道第七百零九章第五百八十五章兒皇帝不好當第九百四十四章第九百五十二章大敗第九百七十七章膽顫第1168章安撫第五百八十六章折氏第七百七十六章開府第九百六十八章江豬第1368章關門打狗第八十七章大收人心第一千零五十二章錢荒第六百六十二章嘗試第三百八十八章元正第六百八十章加封第1302章第八百八十七章第四百八十三章漳泉(3)求票求訂閱第1313章大御前會議第1379章謀劃高麗第六百九十一章符太后第九百八十七章驚慌第1118章親臨第三百三十六章幸甚第1152章心思第九百五十章牙兵第1346章教子第六百七十一章張苗第1393章高原上的戰爭第七百九十九章切韻第八百七十三章出征第六百五十六章郭氏第一千零二十九章橫切與豎切第七百五十一章密謀出兵第三百三十四章軍心第1407章禪讓第九百一十六章第九百一十五章大火第三百五十四章誘惑第五百六十三章壯哉(新一月,求票求訂閱)第六百五十章千里馬第兩百九十四章商賈而至第六百章俸祿增減第1318章澎湖縣第1379章謀劃高麗第八十九章工坊第1258章偷樑換柱第六百三十五章官缺第九百三十二章殺——第八百六十九章僭越第1368章關門打狗第七百一十三章上書房第六百六十八章威風第四百八十九章皇甫繼勳第九百三十六章決戰(下)第六十二章錦衣歸鄉第一百九十章開拓進取第一百一十五章風波不平(下)第一百七十七章御史與鹽第三百九十九章名單第五百一十五章刺探第六百六十一章破例第八百六十一章與民同樂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