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8章規格

吐蕃貴族們爲之一愣。

什麼?皇帝還要給他們找個國主?

衆人真是被嚇到了,喜憂參半。

高興得是,終於擺脫了郭守文的統治,吐蕃本部迎來新生。

憂慮的是,皇帝將分配幾個宗室來高原,這對於他們來說,喜憂參半。

不過,吐蕃貴族至少是奴隸主,粗人很少,直接表露心情的根本沒有,只有滿臉的讚歎。

元旦後,大唐迎來了神武十二年,也就是公元971年。

也就是說,神武這個年號,從嶺南一直到洛陽,伴隨着十二年。

有的文人上書,言語大唐一統天下,爲之一新,就應該換了一個年號,以示盛世。

不過,皇帝還是否決了。

年號這個東西,改來改去太麻煩了,神武用一輩子他都感覺可以,年號越久,自然而然代表着他的威勢上升。

不過,神武十二年的到來,也宣佈着大唐統一中原,已經超過了五年。

天下太平無事。

而,在這個正月,朝廷上最熱鬧的,莫過於衛王李賓,中山王李覆文二人的訂婚。

年滿十五,跨越十六的二人,訂婚已經算是遲了。

不出意外,兩人的王妃都是從勳貴中選出,而且,李嘉還選的是中原舊臣。

如,李賓之王妃,就是高行周的孫女,芳齡十五,正好合適,而且還是嫡女。

高行周雖然在如今的朝廷上,只得到一個子爵的封號,但他戰友頗多,影響極深,父子數十年來爲將,人脈廣,財富豐厚。

衛王妃的嫁妝,就超過了六十四擡,光是地契,就超過五千畝,盡是中原熟地。

而李覆文,他的王妃,則是挑選的王彥超的孫女,因爲老將,在關中之役迫不得已歸降,然後又擔任興元府的總兵,如今也快五年了。

數十年的戎馬生涯,久任節度藩鎮,讓他也積累了大量的財富,由於得罪了不少人,他很珍惜這次能夠與皇室聯姻的機會。

所以,在嫁妝上,比高行周不遑多讓,價值超過了三萬貫,而且,還有上百精銳的牙兵,贈與中山王。

面對此事,李嘉不置可否。

若是在之前,他肯定是不允許的。

但是如今李覆文即將去往吐蕃,這些牙兵精銳的很,很能幫得上忙,也是王彥超爲自己的致仕,做出最後的打算吧!

五十七歲的王彥超,的確是感覺自己老了。

訂婚雖然隆重,但之後的消息,卻更加勁爆。

皇帝親口承諾,將吐蕃本部,分成兩個蕃國,一個是衛國,一個人中山國,都是親王爵,允許自設百官,軍隊,一如西漢事。

除了宰相,掌兵的樞密院,朝廷並不會干涉他們的內政。

屬於徹底的實封。

這果真如一道驚雷,讓整個洛陽震動三分。

隨即,整個朝廷,竟然光明正大的開始宣佈,將會從百官中選拔去兩大蕃國的官吏。

而,有權有勢的人,自然就瞞不住,那些蔭官,舊臣,以及虛銜,自然屬於優先級別。

於是,百官們奔走起來。

他們攜帶着大量的財貨,走親訪友,尋找門路,就是不想離開洛陽。

甚至,李覆文都被麗妃叫去,言語了幾個人名,要求被刪去。

不外乎麗妃這般做,實在是他們給的太多了。

“陛下,以衛王國爲例,對照朝廷,“詔”即改稱“教”;改中書、門下省爲左、右內史府,尚書省改爲司會府,御史臺改爲司憲府,翰林院改爲修文館,都督府改稱軍都府,轉運使司不變。”

“六部坐堂官,尚書改爲判書,九卿不變……”

孫釗忙不迭地拿出藩王中樞朝廷體制改革,一五一十地說道,而首先最要緊的就是政治上的級別確定。

那麼大費周章的改名,其實就是爲了明確尊卑,讓這些藩王明白,他們只是屬國,不要有什麼非分之想。

從平時的稱呼、名稱上,就得進行嚴格的把控。

“嗯!”

聽到這一系列的複雜名稱,李嘉都有些腦殼疼。

這是魏晉南北朝以來的第一次實封,自然而然,一切都要謹慎,嚴格。

封建社會,尊卑有別,等級有序,這纔是人們認爲的本樣。

“至於蕃王,自稱得爲寡人,立五廟,嬪妃人數,吃食,衣着,這些都有定數,微臣就不一一細言了。”

孫釗唸了一大堆,感覺有些口乾舌燥。

“我知道了!”皇帝披着裘衣,看着窗外的雪,烤着火,不由得笑道:“雖然禮制頗有些虛妄,但卻是至關重要的,卿家做的很好。”

讓其坐下,李嘉讓宦官送上茶水,這才說道:“體制,禮制方面,自然有利可循,唯獨這軍隊,某卻想着該如何。”

“限制人數?還是派遣專人監督?”

“陛下,恕臣直言,一個相國,就已經讓藩王警惕三分,再加上軍隊,這與中原的州縣何異?”

孫釗沉聲道。

李嘉一想,也是,派遣那麼多人,就會束手束腳,反而會是適得其反,派遣相國去,就已經不錯了。

“那,限制其兵數吧,不得超過五萬。”

考慮到高原特殊的環境,李嘉對這放鬆了一些,畢竟太遠了,就算是日後造反,也殺不過來,還不如多留些軍隊呢!

想到這裡,李嘉也不由地說道:“吐蕃之患,多在貴族奴隸主,其割據地方,雖然暫時臣服,但若是中樞虛弱,怕是被有機可乘,衛國、中山國難保。”

皇帝的擔憂,孫釗自然理解。

畢竟一個是弟弟,一個是兒子。

但他還是認爲建立封國極爲合適,危險並不算什麼:“陛下,御營,地方中,總有些老將老兵不好安排,自可派往兩國,充斥兵力。”

“像那些契丹貴族,俘虜了數百人,他們對於放牧很在行,可以派遣去吐蕃。”

“而,中樞三省六部九卿等,光是一個衛國,就帶了數百冗官,這豈不是朝廷之福?”

孫釗臉上帶着笑意,這還沒有包括那些被嚇走辭官的,可以說朝廷因此瘦身了不少。

“罷了罷了!”

李嘉無奈道:“多給予一些武器,工匠,書籍與他們吧,吐蕃也是時候說唐言,書漢字了。”

第1189章拿人第兩百六十一章湘江洶涌(下)第十一章雜事繁多(上)第1194章第1327章內軋第二十六章墟市之行第兩百九十三章湖南之名第兩百三十一章陰謀詭計第五百五十九章遷徙第兩百二十二章登基爲帝第八百二十六章戰事頻繁第四百四十九章離別第一百四十五章手握重兵第五百三十二章心灰第六十八章篳路藍縷第三百三十四章軍心第五百三十九章悍勇第1294章印刷第七百零八章方略第五百四十六章波瀾第四百三十五章大豆第兩百一十章仿製回回炮第六百二十五章最好不過第九百零五章郭守文(月末,求票求訂閱)第八百二十章來事第1243章錢塘自古繁華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屯田第一百七十二章意外意外第一百六十六章一石二鳥第一千零七十六章暗流第兩百三十章求婚湖南第八百四十章軍制(下)第一千零九十八章第十三章江南國主第七十七章媚川都第六百四十九章修史第六百一十五章計策(求票求訂閱)第1192章嚴家第五百三十九章悍勇第1360章談話第三百六十八章巡捕司第九百三十四章第1352章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塔爾第六百七十九章二郎神廟第1154章睡王之死第1336章鼓動第兩百六十章湘江洶涌(中)第一百六十九章算盤誕生第1306章驚——第兩百五十八章獨斷專行第八百三十八章玩鬧第1200章唐奴第1107章人口(加更,求票、求訂閱)第一百零二章啓程耽羅第五百六十一章流傳番外4——再興第三百三十三章軍隊第五百八十二章第四百五十章勳爵第1252章無題第七百五十一章密謀出兵第一百六十八章轉運使司第一百五十九章以夷制夷第1276章實踐第三百四十九章紛亂第四百三十五章大豆第七百一十七章微服第六百六十五配種第五十三章閒棋子第五百五十九章反殺第一百四十二章政治佈局(下)第四百九十二章戰事第四百二十五章韓載熙(求票,求訂閱)第五百一十三章準備第三十三章飛龍軍成第九百八十八章政治第兩百七十四章硝煙瀰漫第七百三十七章茶稅第三百八十六章生計(下)第九百三十章流言第四百六十一章嫦娥與后羿第七百九十六章第七百零六章惡月第1283章談心第六百六十五配種第兩百章春宵一刻第1162章戰之第八十四章建言第九百三十五章決戰(上)第六百六十三章第1264章男當戰,女當運第兩百一十三章利慾難安(下)第九百四十七章兵來第四百四十二章影響第1319章就國第八百零二章賤戶第四百七十二章快活第1148章御前第1114章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