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8章子嗣

發覺了教育漏洞後,皇帝的吃食,就沒了什麼胃口,一場家宴,就草草的結束了。

皇帝冷着臉離去,皇后則若有所思,然後對着寶嬪說道:“就按照陛下所說的去做,自今日開始,五哥兒,七哥兒,就獨立自主,下人們也少些服侍。”

“其他的皇子,也得這般言語下去,皇帝的吩咐,都要受着。”

“是!”寶嬪應下,隨即又面有所思,不由得輕聲道:“陛下,可曾厭惡了七皇子?”

“怎麼會?”皇后隨口道:“這可是嫡長子,要求更嚴一些,也着實屬於正常,我還巴望不得他多來幾次呢!”

說着,皇后端起了書,閱覽起來,過了一會兒,她又實在看不下去,心底到底是記掛着,不由道:“這個太子的位置,空懸多年,也不知最後如何……”

寶嬪正欲言語,但還是被其所止,皇后搖搖頭,說道:“這等話語還是不要再說了,順其自然吧!”

皇帝在立政殿發了脾氣,很快就傳揚開來,整個後宮立馬就大變樣,皇子公主的教育,也突然猛變,年紀小的,還轉不過彎來。

皇帝離開了立政殿,從皇子的教育中,想到了東宮太子之位。

其實,早在他北伐時,就有人上書言語國不可一日無君,須設置太子,纔好有主心骨。

結果,李嘉混混就過去了,政事堂的宰相們並沒有表態,所以一切還在他的控制之中。

不過,隨着皇子們逐漸年長,爭儲的勢頭,恐怕會不斷地增長。

尤其是,他還取了不少亡國之君的公主,這也就罷,如果那些亡國舊臣,參與到爭儲這件事中,那得天下大亂不可。

南唐,後蜀,吳越,地方上一大堆的老臣。

“幸虧,老趙家的女兒,我沒有弄下,不然整個北方舊臣,就可能真會亂。”

李嘉驚歎着搖了搖頭,吸了口冷氣,自己還是有先見之明的。

不過,聽說折御勳的堂妹要過來,這倒是好玩,我倒是想要知曉党項人與契丹人區別。

都是馬背上的民族,差異應該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吧。

“田福,咱今年出了幾個兒女?”

李嘉突然扭過頭,對着胖乎乎的田福問道。

這倒是將這位內侍省少監問倒了,他思量好一會兒,這才輕聲說道:“今年三月,四月,五月,六月,共出生了三位皇子,兩位公主,信賴祖宗保佑,全都平安無事,這是皇家額福分!”

“五個?”李嘉沒什麼印象,近二十位妃嬪,還真是想不起來啊!

“那,一共有多少了?”

皇帝頗爲不好意思地問道,然後又怕太過於丟面子,又補充道:“除了進學的八位皇子外。”

“陛下,未進學的皇子,有七位,分別是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皇子,公主的話,則有十位!”

田福一邊說着,一邊有些瞠目結舌,這才十年,皇帝竟然有了二十五位皇子和公主,真是高產啊!

“陛下洪福齊天,子嗣繁盛,這是江山社稷之福,大唐之福!”

田福笑着臉,恭維道。

“二十五個?”

李嘉嘀咕着,雖然數字看上去不多,但這是他十年的努力,平均一年兩個半,的確有些誇張。

與宋朝那接連絕嗣相比,的確誇張,但與前唐的皇帝相比較,就屬於正常了。

唐朝第一高產王,唐玄宗,五十九個兒女,其中有三十個兒子,唐高祖只能排第二,四十二個子女。

哪怕傳位給弟弟昭宗,唐熹宗,也有兩個未成年的兒子,並沒有夭折。

如果這個數字還不明顯,那就這樣說吧,唐朝二十四個皇帝,其中,兒女超過二十個的,有十四位……

這是讓宋朝何等臥槽的數字。

而唐朝幾位皇帝的兄終弟及,都不是絕嗣,而絕嗣的唐文宗,幼子也不知所蹤,屬於半絕嗣。

當然啦,這也是唐朝宗室內鬥的基礎,要只有兩三個兒子,還怎麼鬥?一不小心就能絕嗣。

也正是有了那麼多兒女,所以唐朝頻繁的政變,依舊沒有改變其龐大的宗室。

所以,哪怕經受住了戰亂的一場場屠戮,但也只是近支宗室的凋零,像李嘉這樣的遠支,不知道有多少,畢竟五代斬服。

據李嘉所知,他分門別類的內李和外李,其中他家和叔父家爲內李,外李是其他的外宗。

而所謂的外李,總人數,已經超過了五百,如果加上女室子弟,妥妥超過千數。

每一天,都會有落魄的宗室前來投靠,自然不能一概而論,還要考校一番,族譜什麼的,必然是要的。

說到底,唐朝殭屍時期太長,以致於宗室都起不來,無法做到像漢末時期一樣宗室割據。

甩了甩頭,李嘉不再去想自己的兒女問題,還是想一想秋糧吧!

春秋兩稅,在六月底和十月底,如今時日已到,洛陽的糧倉,已經填滿。

每到這個時候,皇帝總是最開心的,看着一個個龐大的數字,這就意味着皇朝的潛力,怎麼不讓人驚喜?

秋稅總量,超過三千萬石,其中上繳中央的,超過兩千萬石,而商稅,以及鹽,鐵等專營,超過一千萬貫。

換句話來說,如果保留日常開支的話,足夠三十萬大軍,征戰兩年有餘。

可以一次性接濟百萬災民超過三年。

像洛陽的這樣大城,半年不用地方漕運糧食。

當然,轉運使司衙門立下大功,胥吏超過萬人,船隻百艘,年損耗,超過一百萬貫。

這筆錢,當然花的值,不提削弱地方財政,就說僱傭如此龐大的數字,得增加多少的工作?間接受惠的商賈無數。

不過,到了年底,開支也有不少。

比如,宰相們的春節福利,百官們的賞賜,展現皇帝恩賜的施粥,施被,以及不斷支出的官道修繕。

當然,還有長期對關中,以及山西的移民,還有對幽州地區的軍資支持,那裡可還存在戰爭。

“陛下!”孫釗頗有些痛心道:“四月以來,朝廷在軍隊的開支,已經超過了七百萬貫,三成的商稅,皆耗費與此,一時間,地方中央,皆有錢荒!”

第兩百三十一章陰謀詭計第三百零一章盡皆歡喜第九百三十四章第八百一十章大朝會第1272章蒙兀部落第一百一十四章番禺李氏第1219章異議第兩百九十九章蠻兵悍勇第六百三十四章聚宴第九百四十八章合圍第四百三十四章禁軍第五百零五章攻守第九百一十章局勢第1162章戰之第三百二十六章五代好人第1292章事件第六百三十五章官缺第六百四十六章拿下第兩百零四章撫卹安排第六百四十四章保甲制弟1119章瓜州第九百八十八章政治第一百九十四章長白山畔第三百五十八章收穫第1293章自己第七百五十六章戰起(上)第三百九十九章名單第四百二十六章使團第三百八十六章生計(下)第八百八十九章圖謀第1378章和談第三百八十一章貪污第六百七十八章淫祠第一百二十三章歷史新篇(上)第八百九十五章蜀道第1226章取暖第三百七十六章回歸第九百五十八章第九百七十三章下城第1118章親臨第兩百八十九章前途似錦第兩百四十五章以糧爲本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第六百四十二章新戶(上)第八百九十五章蜀道第七百一十七章微服第七百五十三章江華灣第九百六十四章第五百四十九章動作第九百九十章敢不效力第1254章兩條腿走路第三十章東嶽大帝第一千零五十八章開府第三百二十一章緊急救援第六百九十七章大象第兩百三十三章中原佈局(1)第1355章山民第一百四十三章政治佈局(續)第八百七十二章御前會議第七十一章大爲不易第三百六十七章見識第七章赫赫李府第七百九十一章缺漏第七百六十四章教頭第五百五十九章反殺第六百六十章遷徙第九百三十二章殺——第九百六十四章第一百一十九章暗流不止(下)第二更第七百章第七百三十二章心疼第兩百五十七章情況不明第一千零八十五章敗之第1176章贖人第四百四十七章太學第一千零六十七章戲碼第1360章談話第六百二十七章金銀幣第九百二十一章孔府第七百七十一章不得不打第兩百零九章陳橋兵變(下)第四百三十八章試射第1294章印刷第四百八十章城內第六百六十一章破例第四百五十二章大動作太上皇李維特別編——越南第1384章呂端第六百九十六章爲難第十四章未雨綢繆第1193章借住第九百一十章局勢第四百一十八章折騰第五章意外之人第六百七十八章淫祠第五百六十八章蜀國大動亂第一百六十章衣帶詔(上)第三百一十三章分發賞賜第四十九章占城海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