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6章覬覦

bookmark

孫釗加了中書門下三品後,正式榮升爲首相,鄧斌位置上升一位,依舊同平章事。

而對於王溥來說,則是大喜事。

他從第三級宰相的權知中書事,升爲同平章事,權勢和地位大爲提升,不可同日而語。

魏仁浦與趙普二人,則依舊是權知中書事,只是權力分配上,多了一些,畢竟宰相的位置,從六位變成了五位。

理論上人數越少,權力越大。

皇帝似乎無意再增添相位,保持着五位宰相,朝廷內外也漸漸安穩下來。

而遠在豐州,楊業等人,也收到了朝廷的獎賞,李繼勳爲首的衆人,紛紛感到高興,將士們也喜笑顏開,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作爲北庭大都護,楊業卻比較忙碌。

河套六軍州,上十萬人,許多的奴隸需要解放,許多的敵人需要清理,庶務,軍事,他一把抓,這可真的要他的老命。

就在他挑燈夜讀時,李繼勳走了進來。

“李都督,快坐——”楊業連忙迎了上去,笑容滿面。

“我今次來,就是與你告別的。”

李繼勳神情放鬆道,他五十五歲的年紀,能夠再以副都督,伯爵,退下,真的是無憾了。

看了一眼楊業疲憊的模樣,他不由得說道:“能文能武,方可是大將,看來,楊都護還得多多學習一番,莫要亂了陣腳。”

“唉,哪裡的話!”楊業苦笑道:“一經手,才知覺這北庭都護府還真不容易,陛下與朝廷還來了行文,要我派遣人手,看看能否通行至歸義軍,這般上千裡的路途,如何遣人,行軍都是難題。”

“去瓜州之事,你就言語,正在派遣人手,只是荒漠太多,部落叢生,契丹人賊心不死,四處騷擾……”

李繼勳說道:“這般一來,朝廷知曉了難處,就不再催促了,到時候就可以從容交差了。”

“多謝都督指點!”楊業恍然大悟,隨即拜下。

“朝廷只會居高臨下的計劃規劃,不曉得地方的困境,咱們也不能反駁,只能應付好才行。”

李繼勳輕聲解釋着,隨即對於楊業說道:“雖然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但老夫我即將離豐,心中着實不安,還得與都護你言語幾句。”

“老將軍請講。”

“北庭復立,內外一片雜亂,但我相信,你楊業一定不會辜負朝廷的期望,定然將這片河套之地,守得固若金湯。”

李繼勳飲了杯酒,語重心長地說道:“但在某看來,這北庭之憂,不在於外,而在於內。”

“內?”楊業思量道:“數萬唐奴已然解開鎖鏈,得數千民勇,稍加訓練,即可成爲精兵,哪裡有內憂?”

“你也莫要瞎想,我就直言吧!”

李繼勳笑了笑,說道:“內憂者,無外乎党項人也。”

“陛下拿了伯爵之位出來,折御勳倒是喜笑顏開,而那李光睿,恐怕就有點勉強了。”

“私底下有傳言,定難軍上下覺得如此勞心勞力,竟然只是個爵位,以及錢糧打發了,言語朝廷太過於小氣。”

“小氣?”楊業氣笑了,不由得說道:“定難軍難道還想把北庭都護府吞了不成?六軍州之地,它敢吞下?憑什麼吞下?”

河套地區,如此重要的地界大唐經營了數百年,怎麼可能輕易地交給党項人這不是助其膨脹嗎?

除非朝廷昏了頭,不然絕對不會如此行徑。

“定難軍割據太久,早就忘了分寸,這一切,得由你拿捏了,我管不了了。”

李繼勳搖搖頭,隨即又與他言語了幾句,第二天,就帶着近半的山西兵馬,開啓了歸程。

剩餘的一萬多人,則留下豐州,駐守這片肥沃的河套平原,等到本地兵馬大成,他們就能歸鄉了。

沒有他們的震懾,北庭都護府就是虛妄。

李光睿目送李繼勳離去,望着這片白雲下,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平原,他不由得露出貪婪之色:“多麼好的地方,水源充足,土地肥沃,臨近草原,是上天賜予党項人最好的禮物!”

與銀夏四州相比,豐州等地更加的富饒,而且,處於草原絲綢之路上,財帛等,也是享用不盡,比固守在銀夏地區好太多了。

雖然不知天高任鳥飛的詞句,但李光睿卻是感覺到了定難軍的困境。

四州之地,已經是党項人擴張的極限了。

在東西南三面,都是唐人,而北面,契丹人他忍不得,而如今契丹人變成党項人,靜難軍,差不多被四年包圍。

可以想象,如果唐人一旦有所行動,定難軍很快就會被四面圍攻,大卸八塊。

“得抓緊時間了!”

李光睿低聲呢喃道:“豐州只剩下一萬多人,我卻有一萬騎兵,這就是機會啊!”

心中思慮萬千,李光睿又看到不遠處的永安軍折氏,不由得惡狠狠地說道:“折氏,一直礙眼,某日後定要將你家全滅。”

隨即,收斂心思,李光睿向楊業請求歸去,以好籌備更多的兵馬。

而由於戰爭結束,楊業也心中有了底氣,對於定難軍並不怎麼依賴,也就同意了他的請求。

這時,永安軍則也同樣請求歸去,一日不在家,他們心裡就不安全,畢竟是全軍出動,還是得小心一二。

對於永安軍,楊業印象很好,這次的嚮導,就是他們提供的,立下不小的功勞,楊業直接將其留下,並且誠懇地說道:

“折節度,北庭勢單力薄,某有意,讓朝廷將永安軍,從隴右府,劃歸與北庭,一同應付北面的契丹人。”

“某願意舉薦節度,爲都護副使。”

聽到這話,折御勳猶豫了,這不是想讓他們送死嗎?府州纔多少人,在草原這個無底洞面前,根本就不夠看的。

別看都護副使名位挺高的,但折御勳還真的看不上這等虛位,折家就想守着府州,啥也不去。

聽到折御勳委婉的拒絕,楊業不以爲意,他立馬再次說道:“既然如此,那永安軍可能再停留豐州一兩個月?”

“北庭初復,力量薄弱,怕是契丹人有機可乘啊!”

拒絕了一次,很難拒絕兩次,折御勳不得已應下,苦笑連連。

第八十九章工坊第九百三十二章拼殺第一百七十章無題第1388章黃龍府第兩百二十五章戰爭動員第1228章子嗣第1178章高麗來使第八百八十三章第一千零六十八章熱鬧第1398章喜憂第九百八十八章政治第七百二十章探討第1265章死戰第兩百三十九章放榜第一千零二章條件第三十八章突兀想法第一百一十四章風波不平(中)第1223章第七百二十七章夏糧第四百六十二章輿論導向第六百三十章第七百四十八章第九十七章北上,北上第1290章軟肋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聯姻第八百零九章頑固第一千零五十七章第八百零三章動靜第八百八十二章仁政第一百二十一章人至番禺(中)第兩百七十二章爲之奈何第七百零七章第四十二章不過如此第四百九十五章驕兵第三百五十四章城破第兩百零八章陳橋兵變(上)第1146章第八百五十一章人心第1277章第五百九十章驚美第一千零五十章疑惑第七百六十六章主考官(求票,求訂閱)第1109章謀求第九百八十三章第五百二十六章來也匆匆,去也……第一百七十六章悠哉悠哉第兩百四十七章中原戰起第六百五十六章郭氏第一百三十三章隨手安排第四百五十三章八大院第八百三十四章再起第兩百八十章楚國命運第一千零三十七章溫末歸第1372章重甲步兵第九百八十一章會面第四十七章釜底抽薪第五百八十六章折氏第1212章于闐王第八百三十一章踏腳石第三百六十六章白役第九百一十八章攻心第一千零一十四章第六百二十五章最好不過第九百五十八章第1286章分封第兩百七十六章心有不忍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1257章安南府第五百八十章荊國公薨第八百三十四章再起第一千零三十一章公侯貴戚第五百零二章不正常第四十八章整裝出海第九百二十二章氛圍第1342章驚喜第兩百八十四章倭國變化第五百六十七章發家致富第六百八十章加封番外3世系變更第七百四十一章索然無味第1335章第一百三十一章酒暖人涼第兩百二十四章土地問題(下)第七百三十四章多錢第一千零四十六章抽籤第三百五十二章慌亂第1153章第九百四十九章軍心第八百二十三章石嶺關第三百六十五章小雨第1160章幽州營第三百七十六章回歸第四百四十九章離別第七百四十六章第1154章睡王之死第1190章第1391章藩王第1120章哭泣第一百七十八章徐聞鹽場第六百零二章中秋家宴(求票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