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章

“軍爺,軍爺,我兒子病倒了,王神醫不能走啊——”

“我孫子多虧了王神醫……”

汴梁城,某個道觀前,一夥御營兵卒氣勢洶洶而來,直截了當地想要找尋王懷隱。

這一下子,就讓整個道觀的病患炸開了鍋,人們推推嚷嚷,議論紛紛,對於王懷隱被帶走,格外的不滿。

由於這夥兵卒們來勢洶洶,不像什麼好事,立馬就有人通知正在行醫救人的王懷隱。

而王懷隱,身着道袍,正爲一位大漢進行鍼灸,聽聞其言,不以爲意地說道:“待會兒再說,我正在救人。”

“道長,你快走吧,我這條爛命無所謂,可不能拖累了你——”

大漢連忙說道。

“不礙事的。”王懷隱搖搖頭,說道:“想來也不是什麼壞事,是你們太過緊張了。”

果然,一會兒兵卒前來,一反之前的囂張,見到王懷隱後,反而恭敬地說道:

“道長,御營中有許多兵卒們染病在身,急需您這樣的神醫前往——”

“什麼症狀?面色如何,嘔吐嗎?吃了什麼?”

王懷隱四十來歲,面對軍官的請求,反而不慌不忙的反問道。

“這……”軍官有些爲難,他無奈道:“這些關乎軍國大事,不能有所泄露,還是請道長跟我去一趟吧,絕對不會爲難您的,我以性命擔保——”

“罷了——”王懷隱點點頭,對着幾個徒弟說道:“我去一些時日,這段時間就有你們幾個操持,記住,若是心中沒有底的,就莫要開方,讓其另尋名醫,莫要逞強。”

大家好,我們公衆.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只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後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衆號[書友大本營]

“是——”幾個年輕的道士立馬應下。

很快,王懷隱收拾妥當,帶着一名年輕的道士,快馬加鞭,來到了洛陽。

整個河南府的大夫,泰半都集中到了洛陽,約莫兩百來名,對此,李嘉唯獨看中王懷隱。

王懷隱是睢陽人,是個道士,住京城建隆觀,善醫診,趙光義當日開封府尹的時候,就是依靠他來治療的。

由於醫術好,這位道士名聲遠揚,在整個汴梁城也是赫赫有名的。

而更讓李嘉看重的是,其後來編撰了《太平聖惠方》,乃是唐宋集大成作品,可謂是名醫典範。

這位宋初名醫,怎麼也得認真對待。

果然,一到見面,李嘉就見其穿着一身道袍,鬍鬚修長,面色紅潤,保養的非常好。

這下子,李嘉更是看重他了。

而王懷隱對於皇帝的問詢也是不緊不慢地說着。

兩人經過一番交談,王懷隱坦言,自己擅長用藥,對於肺腑,經絡、腧穴以及刺灸、治法等方面,有所小得。

而像是兒科,婦科,以及像軍隊這種創傷,劍傷,並沒有想象中的難道厲害。

對此,李嘉反而欣喜異常,他沉聲道:“能得道長,乃是朝廷之福也。”

隨即,李嘉訴說了自己的擔憂,水土不服,以及暑熱之症,乃是軍隊的大敵,這些不起眼的症狀,能要了許多士兵的命。

所以,他直言道:“如今,我也不瞞你了,朝廷準備北伐太原,河東地形崎嶇,異於中原,軍隊數以萬計,久戰跋涉,正需要名醫治療。”

對此,王懷隱苦笑道:“陛下謬讚了,貧道不過區區一人,何以看顧數以萬人,杯水車薪啊!”

“不只是你——”

李嘉搖搖頭,自信道:“還有兩百多大夫,也在軍中,只要道長您帶頭指點就行了,一些疑難雜症也正需要您來治——”

其實,李嘉也害怕水土不服這種病,以及其他的亂七八糟的病症,有一個神醫在身邊,整個人都能放鬆許多。

王懷隱自然瞭解皇帝的心思,他也不是那種倨傲刁鑽的人,只能苦笑的服從,只是,他聽聞有兩百多位同僚前來,忍不住勸說道:

“如今陛下盡請河南府之醫,怕是百姓看病難矣,不利於民心!”

“我也沒法子——”

李嘉感嘆道:“兵卒衆多,若不多請一些大夫,怕是看不過來,只能等死了,等到朝廷大勝,某也不會虧到他們,道長也是如此。”

面對這番話,王懷隱還真的很難反駁,他猶豫片刻,咬着牙說道:

“貧道昔日收得一良方,對於水土不服甚有效果,只須按方抓藥即可,另還有一方,可利於去暑,貧道願意獻與陛下,只求多放還一些醫者——”

“這——”李嘉詫異地看了一眼王懷隱,驚奇道:“嘖嘖嘖,自古以來,醫者都是敝帚自珍,鮮有獻藥方者,都把藥方當做自己的命根子來看待,不曾想道長倒是豁達的很。”

王懷隱苦笑道:“貧道豈能免俗,不過,與百姓相比,這些藥方,就顯得無足輕重,貧道雖然不捨,但也不得不拿出。”

“好,醫者仁心也!”

李嘉感慨道:“我也不白拿你的藥方,尚藥局中,你可舉薦一人入之,也可還俗加入,另外,我在洛陽城中,賜予你一座藥鋪,大藥鋪——”

“三十畝的大藥鋪,定然能解救不少的百姓。”

“多謝陛下——”王懷隱輕聲謝道,顯然對於這些身外之物,他並不看重。

見此,李嘉怎能罷休,既然不看重利益,那麼就愛護名聲了,他隨即說道:“自前唐以來,藥方散佚衆多,民間庸醫盛行,我意徵集各家應效藥方,刊發天下。”

“而這個總編撰,我有意讓道長擔任,這可是造福萬民的舉措!”

王懷隱瞬間就心動了,他常懷一顆仁心,對於這種名利雙收,又能造福百姓的事,絲毫沒有抵抗力,立馬就屈服了。

“如今,最先要收集的,就是創傷藥方!”

李嘉一臉凝重地說道:“其實,戰爭中,當場戰死的兵卒並不多,泰半的將士們,都是在戰後,由於無法得到及時的醫救,所以才痛苦的離去。”

“而如果能及時的將他們救下,這些戰後的老兵,將會成爲真正的精銳。”

“如今,軍中的大夫其實並不多!”

說着,李嘉面對着王懷隱,一臉無奈地說道:“道長醫術高超,能否多教一些徒弟,讓這些傷兵,能夠得到及時的醫救呢?”

王懷隱愣了,皇帝真是一環套一環啊!

第九百五十六章第九十一章思維飛躍第三百九十一章新奇第八百九十五章蜀道第九百七十二章棺材(下)第八百一十五章戰略第四百三十五章大豆第1125章唐末六朝傳第八百二十七章南鄭(先更後改)第一百九十六章出此下策第1227章家宴第五百一十五章刺探第八百三十三章後續第四百三十一章心狠第一千零七十八章第五百四十一章安民第一千零二十章第一百八十二章金錢與軍隊第兩百二十七章不出所料第四百七十四章無恥第六百六十一章破例第1188章空獄第九十一章思維飛躍第七百四十一章索然無味第一百五十章久別重逢第一百三十章令人着迷第六百九十四章議論第九十七章北上,北上第七百五十五章第1106章修法第1264章男當戰,女當運第六十章新舊交替第八百七十二章御前會議第三百四十四章江陵第五百六十章劃分第五十三章閒棋子第七百二十章探討第九百三十二章殺——第1122章于闐第1349章小子第1348章第兩百零二章川鹽古道第五十七章好自爲之第一百六十七章天命在我第一千零五十九章第三百章八旗制度(求票,求訂閱)第1326章第四百六十一章嫦娥與后羿第六百六十三章閬州城下第四百五十一章長沙府第七百五十五章第一百九十八章安南之歸(上)第三百七十六章回歸第五百七十八章大破其兵第四十二章不過如此第五百二十九章發動第七百八十二章崇福司第三百三十七章板蕩第四百三十九章秀才(上)第一百五十章久別重逢第一千一百零一章火光第九百八十一章會面第六百九十七章大象第一千零七十六章暗流第一千零一十八章第一百四十四章遊街誇耀第1186章第1213章第1231章開藥第兩百七十四章硝煙瀰漫第四百二十五章韓載熙(求票,求訂閱)第兩百七十一章相助平叛第五百四十六章波瀾第三百一十二章八旗顯威第三百四十一章功利第1390章治河第1173章第1155章改變第七百四十三章海外熱捧第九百九十八章暗流第一千零二十四章第六百三十五章官缺第九十五章倔強彈劾第七百一十二章第三百一十一章梅山攻略第1127章八議第四百零七章舞弊第三百九十章懷孕第三百八十六章生計(下)第1210章夏王第七十五章你來我往第一千零八十六章內應第九百七十四章賞賜第三百五十七章國除第四百一十五章大事第五百二十九章發動第三十七章別有企圖第1123章胡姬第七百三十五章千古仁君第一百五十二章揚眉吐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