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定難軍

夏日的河套地區,如同江南一般,遍地都是花草樹木,黃河奔騰而過,繞了個大彎,變得舒緩而平和。

無定河作爲黃河的支流,原本是陝北地區的重要水源,但隨着唐末以來,流域內植被破壞嚴重,流量不定,深淺不定,清濁無常,故有恍惚(忽)都河、黃糊塗河和無定河之名。

草長鶯飛,天似穹廬,籠罩四野,無定河畔的青草格外的肥美,大量的牛羊在牧民的看顧下,啃食着嫩草,這是爲了養好秋膘,度過難熬的冬天。

而就在另一邊,則是狹窄且金黃的農田,小麥有河水滋潤,土地肥沃,長勢喜人。

雖然土地上滿是財富,但卻無人敢打這般的主意,因爲這是夏、銀、綏、宥、靜等五州之主,定難軍節度使李彝興的家產。

而,一旁,就是党項人拓跋部(李氏)的統治中心,坐落在無定河北岸的半農半牧的城市——夏州。

自唐末以來,李氏統治五州,已經超過了七十載,歷經了七位家主,從而形成了雄厚的割據基礎。

後唐明宗時期,就數次攻伐而無功而返,以致於不得不妥協。

此時的夏州定難軍,如一旁的府州折氏的永安軍一樣,都是世襲割據勢力,但定難軍實力更加雄厚罷了。

在中原王朝眼裡,兩者地位相差不離,只是定難軍實力較強罷了。

許多人容易誤會,以爲後來的西夏建立者李元昊是定難軍李氏的後代,其實這是錯誤的認知。

定難軍的党項人,党項人乃是部落羣居,分別是細封氏、費聽氏、往利氏、頗超氏、野利氏、房當氏、米擒氏、拓跋氏等八部,其中以拓跋氏最強,爲党項王族。

後來定難軍節度使李繼捧因爲年輕,衆心不服,主動到東京開封府朝覲,放棄世襲割據。

趙光義大喜,授繼捧彰德軍節度使,並有重賞。

而李元昊,則屬於党項人的平夏部,乃拓跋氏的遠支,出了五服,其祖父李繼遷,乃銀州防禦使,其不服宋人帶頭造反,這纔是李元昊之所以能建立西夏的根本。

李繼遷其人,只是李彝興祖父的族兄弟,選的不能再遠,更是建立了平夏部作爲分支。

最好的比喻,則是戰國時期,如果趙王絕嗣,讓秦王來繼嗣一樣,極爲搞笑。

所以,建立西夏政權與李彝興及其後代根本就沒關係。

跟折氏一樣,李彝興從來沒有建國的念頭,只是想着保留祖地,享受富貴罷了,無論中原如何改朝換代,他都會歸順謀求賞賜。

折氏獲知中原的動態,李彝興自然也清楚,甚至,其與中原接觸更多,瞭解的也更多。

在獲知董遵誨,趙贊,姚內斌等去往汴梁朝覲皇帝時,他甚至蠢蠢欲動,謀求靈、延等州縣。

不過,漢人兵馬還是太強,讓他難以下手,前面也說了,党項人只是部落聯盟,他李彝興甚至不過是個盟主罷了。

騎在馬上,望着這片草地,起伏不定的羊羣,牛羣,李彝興止不住地自豪,數十年來周璇,使得定難軍愈發的強盛,拓跋部也遠壓党項其他各部,成爲真正的王族。

只是,他年歲大了,騎在馬上,身軀愈發的佝僂,有些力不從心。

“父親,還是回去吧,天上的太陽太烈了。”

其子李光睿則騎着馬,在一旁陪伴,幾百年來,豈止是折氏漢化,拓跋氏也漢化不少。

“無事!”李彝興無所謂地擺擺手,說道:“看着這些牛羊,某打心底裡歡喜,拓跋部能有今日這番景象,我也算是對得起列祖列宗了。”

“只是,我時日無多,不知你能否擔任而起了。”

“誰敢打拓跋部的主意?我就直接砍了他的腦袋。”

李光睿別看名字取的文縐縐的,但實乃一個武夫,党項人的騎術悍勇,其一應繼承。

“匹夫——”李彝興直接呵斥道:“在這個亂世,如果勇力管用的話,中原會這般亂?意氣用事,你遲早要吃大虧。”

面對父親的呵斥,李光睿不敢反駁,幾十年來累積的威望,已經讓這個老人一言九鼎。

“看到那片麥田了嗎?”

李彝興不想打擊這位繼承人的威望,話語一轉,對着遠處狹窄的麥田說道。

“孩兒看到了。”李光睿斜瞥一眼,說道:“這是漢人種的,過上一個多月,就能成熟,收穫麥子了。”

“沒錯!”李彝興點頭道:“麥子不僅可以吃,還可以釀酒,麥杆也是牛羊的吃食,而只有這區區幾萬畝地,就能養活數萬部民,冬天牛羊也能存活,這就是漢人的本事。”

“父親我明白了!”李光睿自信道:“您是讓我要去劫掠漢人,攻佔土地,從而壯大咱們党項人。”

“呸——”李彝興罵道:“如今漢人勢大,你這是想要咱們党項人找死不成?”

“我的意思是,漢人土地廣袤,人口衆多,無事就別去找麻煩,光是趙贊,就讓許多部落吃盡了苦頭。”

“但,你也要記住,這片土地,乃是先人奪下的,雖然畏懼漢人,但也不要輕易地捨棄,即使漢人勢大,也得拼盡全力。”

“拓跋部,無定河,纔是咱們的根基。”

“兒子知道了。”李光睿一個三十多歲的大漢,如此教誨之下,怎能不銘記在心。

“希望你能真正的明白。”

李彝興似乎用盡了全身力氣,聲音平緩了許多,他言語道:“趙贊等人心甘情願去了大半個月,看來唐國實力雄厚,甚至在宋國之上,咱們不增得罪與它,我也應該動身了。”

“還是我去吧!”李光睿滿臉關心道:“父親年歲大了,路途辛勞,孩兒比較年輕,讓我去吧。”

“混賬,我是定難軍節度使,我不去成何體統?”

李彝興罵了一句,感受到兒子關心,他又輕聲道:

“我年紀大了,聽聞之前草原上的老人,都是直接去草地上等死,我年老無用,你則是拓跋部的繼承人,拓跋部可以沒有我,但目前不能沒有你。”

“記住,無論是我去中原的結果如此,都以保存實力爲要,莫要讓其他部落得了僥倖。”

第三百八十九章黑水都護第一千零六十九章科舉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謝師第八百零六章公主第1251章心思莫名第七百三十三章第七十三章關懷備至第一百七十八章徐聞鹽場第四百六十六章水賊第一千零七十三章喪事第兩百零三章賤業變樣第七百五十章第八百二十八章潰敗第兩百二十四章國家多難第四百三十三章議論第1356章第八百六十二章交州第六十四章揚帆起航第六百六十七章化國第八百一十八章廟堂第六百八十五章種豬第六百章俸祿增減第五百九十七章條件第一百八十九章馬政第八百五十九章拮据第兩百八十章楚國命運第1272章蒙兀部落第六百九十三章第八百三十七章第一千零八十一章應對第五百四十四章吐血第1146章第兩百七十四章硝煙瀰漫第1227章家宴第八百章度田第1177章走了第八百三十二章恩賞第1370章煽動第一千零八十四章第七百六十三章第五百一十九章腳氣第五百八十八章封賞第三百五十一章轟炸第1327章內軋第1257章安南府第七百一十一章求授第六百八十七章第三百八十六章生計(下)第六百二十二章封爵厚待第四百一十一章權力第1374章大喜第五百四十五章哀愁第九百一十六章第六百八十四章出城第八百一十四章東京第1297章正旦之事第1186章第三百二十章艱難任務第五百六十三章壯哉(新一月,求票求訂閱)第一千零七十二章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一千零九十二章第六百一十五章計策(求票求訂閱)第五百八十二章第四百六十二章輿論導向第八百四十九章知貢舉第1310章甘州回鶻第六百六十三章閬州城下第1378章和談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1189章拿人第二十八章後備計劃第三百四十五章爲難第六百七十八章淫祠第八百三十二章恩賞第九百一十二章揚州城下第1367章窺伺唐法第1129章續第九十八章乾柴烈火第一千一百零一章火光第1369章騎兵第兩百九十五章有所差距第1219章異議第九百八十六章亂民第一百七十五章欺上瞞下第四百七十章黨爭第二十六章墟市之行第1256章罷都護、設新府第七十三章關懷備至第五百四十八章孟昶心太慌第九百六十三章民心第兩百一十章仿製回回炮第一百零九章奇恥大辱第1369章騎兵第六百三十五章官缺第九百六十三章民心第六百七十七章淫祠(上)第八百六十七章鴻之舞金礦第七百四十三章海外熱捧第兩百二十四章土地問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