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章宿命

bookmark

北宋的缺錢,是與生俱來的,歷史上有了蜀國大禮包,直到宋太宗後期,纔算富裕,結果宋真宗厚着臉皮泰山封禪,西祭后土,賄賂百官就花了百萬貫,一場封禪,接近千萬貫。

由此,到了宋仁宗用兵西北,財政不堪重負,一直到打包送給金朝,南宋才輕裝上陣。

爲何那麼缺錢?

除了中原殘破外,真正的原因,還是它繼承了最強禁軍,以及五代以來的官僚階級,勳貴階級。

換句話來說,新生王朝一般空出來的土地大禮包,北宋根本就沒有,天下的土地依舊原來模樣,並沒有掌控土地分配權,與東漢一樣。

勳貴,官僚,都是不服徭役,不納稅的,這樣的財政擴展,具有極大的侷限性。

商業再繁榮,但也是建立在農業上的,本末不可能倒置。

趙普爲了錢糧,可以說絞盡腦汁,如之前查抄唐商,徵繳河南道糧食,如今,他甚至爲了湊足錢糧,直接以戶部稅收抵押,向那些商賈們借貸了兩百萬貫錢財。

也就是說,趙匡胤這十萬人出征,整個北宋的家底已經翻了底朝天。

如今,皇帝帶着幾千人回來,說是要重新組織兵力防守開封,這根本就跟開玩笑一般。

所以,兵馬不夠,趙普不做他想,關鍵是錢糧也不足了。

無錢無兵,根本就打不了。

趙普默然。

趙匡胤也知強人所難,他眼眶紅腫,聲音都沙啞了許多:“如今朝廷國難當頭,就無有一絲良策嗎?”

“皇兄,河北道統兵使衆多,可讓他們過來勤王,怕是還有勝利的把握。”趙光美小心翼翼地說道。

“試試吧!”趙匡胤點點頭,輕聲說道。

不過,這也是安慰罷了。

局勢在逼迫他行動。

汴梁數十萬人口,每日所用的柴火,糧食,油鹽,皆依賴於外,短短兩日功夫,整個汴梁就人心惶惶,尤其是那些禁軍家屬,不斷地遣人問詢,讓人煩不勝煩。

他這個皇帝,連京城都控制不住了。

或者說,隨着時間的推移,皇宮都不一定能控制。

“趙相公!”趙匡胤艱難地擡起頭,嘴脣乾裂,合閉了幾下,這才緩緩說道:“大宋已經不保,你,你與唐人去言語吧!”

“這……”趙普渾身一震,嘴脣微開,想要阻止,但卻張不開口,又想說點別的,但也不知說什麼。

僵硬地擡起頭,他只能緩緩地再次彎腰,道:“微臣遵旨——”

“其他的條件無論,但保全我家人性命,確實第一。”

趙匡胤搖搖頭,輕聲說道。

趙普默然,心思很低沉。

這個宋國,豈止是趙匡胤一個人的,也有他的一部分,嘔心瀝血所爲,才終於代周而立,如今不過區區七年時間,就沒了。

甚至比不過周,樑。

就好比親眼看見自己畢生搭建的房屋塌毀,趙普心力交瘁,滿嘴苦澀。

趙光義也一臉沮喪之色,趙家的天下,真的沒了。

趙普臉色凝重,對着趙匡胤彎腰,深深作了一揖,然後腳步蹣跚地離去,滿眼的落寞之色。

“二弟,三弟!”趙匡胤露出一絲苦笑,愧疚道:“是我對不住你們,不過,好在李嘉的名聲不錯,不會濫殺無辜,只要你們循規蹈矩,應該沒什麼危險。”

趙光義眼眶微紅,看着自己兄長一瞬間老去的面容,瞬間悲從中來,無語凝噎。

趙光美還年輕,更是淚灑當場,抽泣道:“兄長,何以至此?”

“這就是我的宿命罷了!”

趙匡胤看着兩位弟弟,微微一笑,說道:“我坐上了這個位置,享受了這般好處,就得揹負其責任,光義,光美,我那三個兒子,就由你們照顧了……”

隨即,趙匡胤離開了這處冷冽的宮殿,毅然決然。

趙光義兄弟二人失神地看着其背影,悲從中來。

隨即,二人離開了皇宮,回到了自己的府邸,自有一番說道。

趙光義心事重重地回到自己的晉王府,第一件事,就是叫自己的妻子過來。

他的妻子,乃是魏王符彥卿的三女,顯德年間嫁入他家,可以說是賢良淑德,秀外慧中,將家中打理地井井有條,甚得歡喜。

甚至,由於其家世背景,他還認爲是高攀了,尊敬有加,夫妻舉案齊眉,日子算是過的舒服。

“昭壽。”

看着豐腴的妻子娉婷嫋娜而來,光潔白皙的臉蛋滿是溫柔,趙光義不由得喚了一聲。

“怎喚我閨名呢!”符昭壽即使二十有六了,聞聽這些,還是有些嬌羞。

“郎君今日從皇宮歸來,想必是辛苦了,我已經遣人做了蓮子粥,清熱解暑,正好吃上。”

“待會吃。”趙光義搖搖頭,看着她秀美的面容,不由得說道:“過一段時間,就回家住吧。”

“回哪個家?”符昭壽詫異道,隨即臉色煞白,不由得:“郎君可是嫌棄與我?妾身有何不對之處,何以這般?”

聞言,趙光義苦笑道搖搖頭,說道:“如今的晉王府,已經危若累卵,你還是回到大名府吧,那裡纔算是安全。”

“夫妻一體,你在汴梁,我怎可離去?”符昭壽搖搖頭,美目微紅,堅定地說道。

“就算城破,家亡,你我也要一起,不能分離。”

趙光義無言,感動的無可復加,到了這般境地,還有如此賢妻,夫復何求啊!

而在皇宮中,趙匡胤則與自己的三個兒子訓話。

自從第二任妻子孝明王皇后(963年)死後,中宮虛位,趙匡胤就沒有再立皇后,而他又一向喜愛刀兵,對於女色並不留戀,皇子也僅僅只有二人罷了。

其長子趙德昭,次子趙德芳二人,謹小慎微,趙匡胤一向對其訓斥有加,極爲珍重。

而趙德昭,如今也不過十六歲罷了,還是懵懂的少年,趙德芳更只有七八歲,年少無知。

說來好玩,長子是元配賀氏,次子是皇后王氏,都是嫡出,其餘的妃嬪都只有女兒。

也正因爲子女年少,所以趙光義纔會是繼承人,開封府尹。

以五代亂世,幼君不穩,少君懵懂,如石重貴,劉承佑等,也會敗亡。

兄終弟及,纔是最佳選擇。

第兩百六十三章神武通寶第七十六章稱霸海峽第1193章借住第八百七十一章村上天皇第1266章宣揚第1104章幽州營第1278章拉薩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屯田第四百四十九章離別第六百七十八章淫祠第六百二十三章誇張的兵馬第一百二十二章人至番禺(下)第一千零五十五章第1318章澎湖縣第六百八十七章第兩百八十五章處置安排第六百六十二章金山城第九百九十章敢不效力第五百四十三章心細如髮第一千零一章宿命第七百六十九章第五百七十八章大破其兵第三百九十五章感悟第七十一章大爲不易第兩百九十六章脫胎換骨第五百三十章小事第三百五十六章處理第1258章偷樑換柱第一千零五十九章第九百八十五章第1225章隱情第兩百六十一章湘江洶涌(下)第四百二十五章韓載熙(求票,求訂閱)第1182章第兩百零六章大興科舉(上)第兩百零一章以功封王第1192章嚴家第1329章契丹突襲第1253章教訓第六百八十章加封第1312章餘熱第八百五十五章影響第八十三章熙熙攘攘第三百零八章水師之謀第1260章離譜第三百九十二章州縣合併第兩百七十三章諸國震動第一百五十三章北伐暢談第八百八十七章第四百八十章城內第1335章第兩百三十章求婚湖南第九百二十六章命門第1392章復立安西第一百三十三章隨手安排第五十二章別樣占城第六百六十五配種第1389章彩雲之南第1402章宗藩第1221章第九百五十五章藩鎮第兩百八十六章又來不及了,先發一張待會再替補第四百七十八章泉州第四百二十三章杯酒釋兵權第一百六十七章天命在我第三百二十八章整編訓練第1104章幽州營第1231章開藥第五百七十二章敗家二代李景第二十九章大勢滔滔第1123章胡姬第兩百四十五章以糧爲本第三百八十四章憧憬第九百三十六章決戰(下)第兩百八十一章 計將安出第五百七十六章交戰(求票,求訂閱)第五百五十二章朝議第五百二十一章東去第三十六章欽州張府第1394章巡遊與治黃第六百零四章行動第九百五十四章震動第1377章使臣第兩百三十六章大興科舉(續)第四百六十一章嫦娥與后羿第兩百四十九章金山之城第八百一十六章決定第八百零五章良民(第三更)第七百七十一章不得不打第七百零七章第兩百零六章大興科舉(上)第九百四十九章軍心第一百二十一章人至番禺(中)第三百七十三章思念第九百零九章疲軍第一百四十三章政治佈局(續)第1284章誘惑第一千零七十四章歸都第四百七十九章薨去第三百三十二章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