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回 是戰是和

4“撤頜利可汗辦是很光棍的。一見不妙,也不管公一十一,就下達了撤軍的命令,儘管亂軍之中,雅爾斤將軍很是不滿意,但是卻也沒有辦法,只得率領大軍。撤回北岸來,仔細清點一番,就在那一瞬間,居然損失了有**千之衆。讓這位老將軍心痛不已。但是當施羅疊也撤回來的時候,他才發現自己是多麼的幸運施羅疊的大軍居然損失了近兩萬之衆,就是施羅疊本身也是受了重傷。

“陛下,要不要追擊?”徐世績見對方已經撤退,不由的問道。

“對方主力並沒有受到損害,還是有一戰之力的。更何況,我軍在野戰上,並沒有多少的優勢,一旦越過渭河進攻,恐怕也會損失慘重。”盧照辭想了想,還是搖了搖頭道。

“只是不知道大將軍,如今在何處?”程咬金低着頭問道。

“若是聯沒有猜錯的話,大將軍恐怕是深入草原了。”盧照辭搖了搖頭道:“大將軍是要行圍魏救趙之策。領利率領大軍南下,那他的草原必定空虛,大將軍去擊他的老巢去了。”

“大將軍手中的多爲步兵,行動速度上遠不如那些突厥人,恐怕所起的作用較也僅僅是爲了威懾領利,讓他快速撤兵的。”徐世績顯然不看好李靖大軍的行動。

“不錯,大將軍此舉恐怕也只是恐嚇一下領利而已,逼迫對方退兵。”盧照辭淡淡的望着對面正在緩緩而撤的領利大軍,雙目幽深,只是不知道在想些什麼事情。徐世績等將見狀,更是不敢打擾。

“傳命紮營!”好半響。產照辭才吩咐道:“派人按索渭河流域。謹防夜間行軍,偷襲了長安了。”

“臣遵旨。”徐世績等人不敢怠慢,趕緊命人就在渭河邊紮下大營不提,這個時候,已經是到最緊要的關頭了,徐世績更是小心翼翼的行事了。

“可汗。”突厥牙帳之中,勃帖望着滿面陰雲的領利可汗說道:

“可汗不必擔心,只要突利和契藍何力二人前來,與可汗合併一處,我軍還是能勝利的。盧照辭雖然來了援軍,但是臣看來,也不過是倉促而來,實際上並沒有多少的援軍。”

“眼前的盧照辭我並不害怕。我是擔心的草原。”領利可汗惡狠狠的說道:“李靖還沒有來,你說他是在涇州呢?還是去了別的地方了。”

“可汗是認爲他去了草原?”勃帖驚訝的問道。

“有可能。”煩利可汗沉思道:“中原人最喜歡就是圍魏救趙。李靖更是用兵高手,他不會不知道眼下的局勢,在援兵足夠多荊情況下。雙方都佔不到便宜,就是盧照辭自己也沒有把握能在野戰中與我們突厥鐵騎相抗衡,所以唯一的可能,就是草原不穩,我們不得不回到草原去。李靖肯定能看的這其中奧妙。所以作爲唐朝的大將軍,京師有了危機,但是到現在還沒有出現,那唯一可能就是,他去了草原。”

“這,這如何是好啊?這要是讓那些部族首領知道了如何是好?”勃帖聞言面色一變,要知道這草原和中原不同。中原王朝皇帝的命令是至哥無上的,遇到什麼事情都能統一指揮,可是草原不同,那是一個比較鬆散的部落聯盟,連個國號什麼的都沒有。別看領利現在爲可汗,可是許多事情都要受制於別人。在草原上,阿史那部族雖然很強悍的,但是其他的部族也是不差的。更何況。這些部族和中原的世家一樣,遇到危險的是時候,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部落,而不是整個草原。這次領利興兵南下。所徵召的不僅僅是阿史那部族,更是有其他的部族,這些人一旦知道李靖已經率領草原”必定會吵着要回草原,而不會願意跟隨領利在長安城下與盧照辭對峙。

“其實盧照辭現在也很爲難啊!”頜利可汗沉思道:“我們在這裡呆上一天,對他的威望就是一種打擊,關中之地,是他的根本所在,我們在這裡呆上一天,他的損失就會大上一天。所以說。他是巴不得我們走的。”

“可汗的意思是說?”勃帖驚訝的問道。“和談,如今也只有和盧照辭和談了。”領利可汗點了點頭道:“這次倉促南下,本是不對,我們的後方並不安穩,突利和契芯何力就是準備看我的笑話,夷男父子二人也不是什麼好的東西,他們正在向東擴展,擴大自己的領地,無論是我們戰勝了盧照辭還是敗在盧照辭的手上。他們都不會安心做他的部落首領的,他們都會趁機起兵反我。後路不穩,這纔是我們這次失敗的重點。所以,我們回軍,先平復草原。然後在興兵南下,無論是經過涇州或者雁門,或者是幽州,都是一條好的路徑,大唐的邊境實在是太大。大了的盧照辭手上的軍隊都不好駐守的。我們草原上的騎兵是何等厲害,正好剋制中原的步兵。只要草原穩定了,到時候再南下也不遲。明天。你去見產照辭,想必盧照辭這個時候也還是很樂意見你的。”

“臣明天就去。”勃帖也知道事情不可爲,只得應了下來。

而在對面大營中的盧照辭,也陷入了思考之中,下一步應該怎麼走的好,他心中無底,對面的領利可汗軍中或許是沒有多少糧草了,或許這個時候李靖已經在草原上開始殺戮了,但是都改變不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對方的大軍已經打到你家的都城下面來了。領利可汗若是拼死一戰的話,給盧照辭、給整個大唐帶來的可就是不可估量的損失了。這種損失不是盧照辭能承受的住,也不是大唐能承受的住的,長安到時候恐怕真的要變成廢墟了。盧照辭恐怕也只能是遷都一途了。

是戰還是和?

“陛下,尚書僕射本文本大人在帳外覷見。”

“本先生?”盧照辭雙眼一亮。趕緊說道:“快快有請。”,

第83回 滅宋金剛第312回 訓弟第288回 誰更聰明第57回 再戰淺水原(二)第293回 棄子啊第366回 長安亂(一)第527回 長安暗戰第288回 誰更聰明第708回 火燒巨尺谷(二)第39回 臨汾郡公第68回 李淵的真正心思第654回 岑文本的預感第15回 奪糧(一)第651回 陌刀神威第218回 甘衝之死(二)第308回 從此關東無聯盟第700回 皇孫第399回 嚇的就是你第711回 二賺也先隆佑第632回 定計第580回 盧承泰的心思第55回 潰敗(一)第460回 城破第282回 薛仁貴第266回 東宮六率第412回 打響攻佔高句麗的第一槍第40回 再見陰明月(二)第18回 玄甲鐵騎(一)第176回 俘虜竇建德第297回 馬周第46回 逼降屈突通(二)第473回 天子是妖孽第522回 入金陵第261回 千古君臣第567回 謀劃第405回 看看你有幾斤幾兩第446回 乙支文德之死第412回 打響攻佔高句麗的第一槍第629回 松贊干布第576回 鄭麗婉在哪裡?第410回 外戚第412回 打響攻佔高句麗的第一槍第94回 虛虛實實亂帝心第244回 女主武王者而代天下第634回 內訌第17回 取霍邑(二)第214回 背後一槍第513回 玩的就是光明正大第20回 柴紹之死(二)第78回 敗逃第457回 正中下懷第65回 李淳風第659回 疑兵第48回 一戰王世充(三)第124回 處羅可汗之死第486回 大唐福爾摩斯第22回 威逼利誘(三)第584回 狼來了第238回 陌刀威風第33回 李靖用兵(一)第7回 偶遇(三)第510回 草草了事的祭祖大典第12回 陰氏兄妹(一)第565回 大唐最寒酸的伯爵府邸第574回 狄仁傑,何許人也?第420回 兵分三路第380回 景陽鐘聲響第257回 羣情激憤第14回 借刀殺人(一)第296回 宣德殿大學士第156回 人之貪慾第693回 春風不度玉門關第694回 玉門關內第710回 決戰(二)第699回 漢人中最不缺少的東西第378回 還朝第602回 狄仁傑震驚了第659回 疑兵第25回 漣漪(三)第538回 盧承泰無語問蒼天第495回 太子心機第22回 威逼利誘(二)第159回 攤丁入畝第344回 父子君臣第661回 鬱悶的張氏父子第24回 陰世師(二)第435回 高奸已經練成第53回 李淵稱帝之東宮初定(完)第651回 陌刀神威第617回 兩難之間第524回 章懷太子第112回 稱帝乎第356回 兵者,詭道也!第664回 捉拿第246回 忘戰必危第120回 昔爲崔家女第588回 許敬宗害怕了第690回 神秘的崔統領第292回 軍中大換防第620回 鳩殺魏王